项目菜单第一节、什么是价值和价值观第二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科学内涵第三节,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第四节,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价值的含义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它回答了“是什么?有什么用?有没有效率”的问题效用性问题第一节、什么是价值和价值观一、什么是价值2、价值的特点A、客观性B、主体性C、社会历史性D、多维性3、什么是人的价值①创造价值的价值;②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目的性与工具性的统一;③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的价值评价人的价值的实现:社会实践二、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1、价值观的含义2、价值观的形成价值观念是后天形成的,是通过社会化培养起来的。家庭、学校等群体对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其他社会环境也有重要的影响。个人价值观有一个形成过程,是随着知识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而逐步确立起来的。大学时期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3、价值观的特点A、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总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但是,随着人们的经济地位的改变,以及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改变,这种价值观也会随之改变。B、价值观取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所处的经济地位,对其价值观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第二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科学内涵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最根本观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这一根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普世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特有的,是国家的、社会的、民众的价值理念、价值尺度;涵盖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的所有层面;体现在国家的制度、方针、政策、法律的所有规范中。普世价值是指富强、自由、民主、法治、人权、公平、公正、正义、效率,等等所有人类共有的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排斥普世价值观。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1、普遍性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因而应当是对整个人类发展历史和未来走向的总概括。2、民族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之上。3、崇高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社会和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未来发展方向,具有激励人心和鼓舞人们不断前进的作用,而且这种价值观包含着非常高尚和值得人们前赴后继为之献身的内在合理性。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灵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构成完整的价值体系第一,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发展着的实践。第二,必须坚持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把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共同理想和价值取向。第三,必须坚持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形成全民族的强大凝聚力、进取力和创造力。第四,必须坚持以实现人民利益为核心价值和根本标准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道德观,形成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社会风尚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德环境。第三节、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在任何一个社会中,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念,都是由其起主导作用的经济基础决定的。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上层建筑的灵魂部分,既是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又对维护上层建筑起着关键作用。社会制度的巩固和完善,国家的繁荣和发展,都需要核心价值体系提供理论指导、价值导向和精神支撑,因此它必然要集中反映这个社会的统一意志和思想。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没有核心价值体系,一种文化就立不起来、强不起来,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没有统一意志和共同行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一切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生命所在。如果离开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会失去精神价值的支撑,就会失去吸引力、影响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需要贯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全过程,依托各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物质基础和传播形态而得到不断弘扬。十八大报告的新论述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层面),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旋律形成挑战,有些成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思想和道德障碍在一定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否定马克思主义、排斥马克思主义、取代马克思主义、曲解马克思主义、教条化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和倾向。出现否定爱国主义、消解集体主义、诋毁社会主义以及把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割裂开来、用个人主义取代集体主义的错误观点和倾向。存在民族虚无主义、分裂主义、悲观主义以及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和创造的错误观点及倾向。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以及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等错误观点和倾向。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颠倒了的荣辱观念损公肥私,荣耻错位见利忘义,当耻不耻善恶不分,不耻反荣爱憎不明,耻感麻木荣:势荣和义荣耻:势耻和利耻第四节、做一个有信仰、有道德、有理想、有追求的共产党员胡锦涛: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2200多万人,是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寄托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优秀的青年学生是党员队伍的重要来源,入党积极分子的素质将影响党的未来的发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1、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十八大报告2、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转化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认同和共同追求的集中表现。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方法来认识世界,用马克主义武装自己,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3、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兴旺做出贡献,热爱祖国、服务人民、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使自己的工作能够造福人民、造福子孙后代。要有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唯有如此,共产主义事业才能光耀千古,引领后人。4、践行以爱国敬业、勇于创新为特征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要践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必须自觉地到实践中去经受锻炼,尤其要积极投身到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在实践中不断地检验自己的价值观念,修正自己前进的方向,树立适应形势需要的正确的价值观。5、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以身作则,起到先锋模范作用要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以各种形式,践行“八荣八耻”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到实处。以正确的荣辱观作为行动的导向。用八荣八耻指导行动,作先锋模范。6、增强四种意识,树立共产党员形象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必须增强使命意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十八大报告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的时候豁得出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十八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