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让学生达到对“托物言志”这种写作手法的初步认识和简单运用。学情分析:首先,八(3)班学生的语文程度参差不齐,作文能力千差万别。其次,对于一种新的写作手法的接触学生既新奇又忐忑,他们还有可能把另外一种写作手法“借物抒情”跟托物言志相混淆,这也是我们对学生的担心。另外,由于知识面的狭窄和理解上的简单,有可能写得千篇一律、牵强附会或者是无病呻吟,这都是我们要注意的地方。教法设计:采用举例子和作对比的方法,教师和学生同步进行写作。教学辅助措施:教具,绿色树叶和枯黄色树叶;运用PPT展示一些自然生物。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诵读“爱莲说”,找出莲花的品质和作者想要达到的人的品行相一致的句子;作者在文中提出了自己怎样的人生态度,这与他喜爱莲花有关吗?二、提出本文最重要的写作手法“托物言志”,即借助一种事物,通过对它生活习性或者生长环境以及自身透露出来的品质的描写,达到与作者所追求的人生感悟和精神品质的相一致,从而引导人们应该具备这样的思想境界和人生志向。1,让学生再一次从“爱莲说”中找到作者对莲的观察以及感悟;2,理解这种写法中物与人的相似点和共通处;3,作者要传达的人生志向是什么。三、教具展示,两片不同的树叶,果绿色的和枯黄色的,让学生观察并且思考,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生命的开始到生命的结束,思考人生应该怎样度过;人应该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就算是活成一片树叶也要有一种精神品质,外形微不足道的,但不等于生命毫无意义;作为集体的一份子,个体的优秀才能创造集体的伟大等等。学生讨论发言。四、分析借物抒情和托物言志的区别。1、教师点拨:平时写作文时我们会利用自然的风雨雷电,花鸟鱼虫来反映和衬托自己的情绪,如喜怒哀乐惧等,那样会更生动,更有强调自己那一刻的心理感受的作用,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人的情绪影响了周围的环境,周围的环境又影响了人的情绪,这是人的情感的自然流露,但是托物言志就要深沉厚重得多,那是一个长期的观察和思考的积累过程,是生命的沉淀,能给人以思考和启迪。2、学生思考,讨论和自由发言。五、话题训练:让学生说说平时都喜欢哪些植物,为什么喜欢呢,它们带给你怎样的思考?看看能不能引起大家的共鸣。1、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发言和个人发言,要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察和想法。2、教师引导:提醒学生从校园里熟悉的植物开始,如松柏、桂花、万年青和爬山虎之类的植物。3、教师在倾听的时候要善于发现孩子们或平淡或奇特的想法,逐步把他们往物与人的关联点上牵引,帮助他们分析问题完善答案,开拓视野丰富想象,并加以肯定。教学反思: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会有这样的顾虑,那就是借物抒情和托物言志讲不清楚的话就把学生带进了云里雾里,在作文中一目了然地把错误展现了出来,所以在讲述写作手法的时候一定要把概念说透。这一次我就强调了这一点,借物随手可借,风雨雷电,花鸟鱼虫,表达的是那时那刻的情绪,喜怒哀乐,爱恨情仇,而托物就讲究的多了,此物要有品有质有礼有节,要和你立的志紧紧相扣,转换表达才可以自然流畅,直指人心,发人深思。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是很有必要的,在讲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的时候,首先用的是现成的材料,爱莲说,莲花的品质是什么,用来说明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以及对世人的劝诫,学生很有概念了,再举一个例子,看见绿叶和看见黄色的枯叶你会有怎样的联想和感悟呢,显然是不同的,前者给人以希望,后者给人以落寞,因为是现场举例子所以学生也就有了思考的冲动,分组讨论的时候就很激烈,结果效果不错,有说兰花低调的,有说小草顽强的,有说竹子坚韧不屈的,有说青松傲霜立雪的,也有说爬山虎倔强的,看来他们还是很受阅读的局限,除了爬山虎,别的事物都是我们见得很多的,所以我强调的是写出与众不同来,但是转念一想,对于一个初二的学生,我们又不能要求过高恰当的分析可以拨云见月,清晰可见。讲托物言志时很合时宜地例举了王安石的“咏梅”,事情就变得简单了,因为小学的时候学过,那时候只是死记硬背,现在提起来学生们最高兴的是还记得住,当时没有深层次地挖掘它内在的情感和暗含的志向,现在学生们有了一定的历史知识的积累和已经在形成的人生观的指引,很容易就理解了,好像大彻大悟一般,啊,原来这首诗不单单是写梅花呀,原来更有政治革新之后的人生顿悟,一切都是浮云,人的品质是什么时候都要有的。这样一来再看古人的诗词歌赋免不了多想想,看看有没有托物言志,这就叫有意注意,对他们在短时间内明白和使用这种写作手法是很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