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愚公移山》练习(附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愚公移山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万仞.()(2)荷.担()(3)箕畚..()()(4)孀.妻()(5)始龀.()(6)穷匮.()(7)智叟.()(8)雍.南()(9)朔.东()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杂然相许.()(2)惩.山北之塞()(3)何苦.而不平(4)寒暑易.节()(5)河阳..之北()()(6)而山不加.增()(7)曾.不能毁山之一毛(8)固不可彻.()(9)虽.我之死()(10)子子孙孙无穷匮..也()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词义。(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通词义:(2)河曲智叟亡以应。通词义:(3)一厝朔东,一厝雍南。通词义:(4)甚矣,汝之不惠。通词义:4、解释下列句中多义词用法。(1)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2)且焉.置土石()始一反焉.()(3)固.不可彻()固.众人()(4)杂然相许.()曳屋许许..声()(5)操蛇之神闻.之()不能称前时之闻.()5、将文言词“毕”“诸”“已”“易”填入下边的空白处,并说明它们的词义。(1)争论不__()(2)移风__俗()(3)诉__法律()(4)原形__露()(5)付__实施()(6)鞠躬尽瘁,死而后__()6、引用原文回答问题。《愚公移山》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移山的目标是:_________;移山得到众人相助的句子是:_________;智叟对待愚公移山的态度是:_________;愚公反驳智叟的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表明愚公取得辩论胜利的句子是:_________。27、翻译下列句子。(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4)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二、重点文段阅读与赏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龇,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8、填空:(1)《愚公移山》选自,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的。本文的体裁属于_________。(2)文中将愚公率领子孙们决心挖山不止的壮举与智叟的_________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并主要运用_________的描写手法来表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9、下面各旬朗读语意停顿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A、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B、曾/不能/损魁/父之丘。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10、与“何苦而不平”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且焉置土石?B、何陋之有?C、何以为计?D、如太行、王屋何?11、给下面句子选择正确译文:(1)其如土石何?()A、如果碰上土块石头又该怎么样呢?B、他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C、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D、还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A、你的心太顽固,顽固到一窍不通,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B、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不如。C、你思想的顽固,到了不可开窍的地步,连妇女和小孩都不如。D、你的心很固执,固执到不可改变,还不如妇女和小孩。12、下列关于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开头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暗示了愚公移山的困难很大。B、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C、从“杂然相许”和“邻人京城氏之霜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两句可看出愚公移山受到众人的拥护。D、选段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13、作者写《愚公移山》的目的是()A、批判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B、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C、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抱负。D、宣扬因果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三、拓展探究14、《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故事,寓言故事都是通过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请4在课外阅读一两则寓言故事,并说出你读寓言故事后受到什么启发。四、对比阅读【甲】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乙】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15.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从选文中愚公的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哪些精神营养?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年且九十()(2)方磨铁杵()(3)始一反焉()(4)媪自言姓武()17.【甲】文中下列几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且焉置土石C.以君之力B.惧其不已D.操蛇之神闻之518.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19.由【乙】文演变的民间俗语为_________20.这两个故事,给你怎样相同的启示?21.李白勤学苦读,终成诗仙。请再举两个我国古代名人的勤学事例。【人物】【事例】【人物】【事例】22.【甲】文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移山的目的是“_________”(用原文回答)23.【甲】文写山的高峻、遗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对塑造愚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6愚公移山1、(1)rèn(2)hè(3)jīběn(4)shuāng(5)chèn(6)kuì(7)sǒu(8)yōng(8)shuò2、(1)赞同(2)苦于(3)愁(4)交换(5)黄河;水的北面(6)加大;(7)并;(8)通(9)即使(10)穷尽3、(1)反通返,往返。(2)亡通无,没有。(3)厝通措,放置。(4)惠通慧,聪明。4、(1)将近,况且。(2)哪里,语气助词。(3)通,顽固;本来。(4)赞同,拟声词。(5)听说,听见的事情。5、(1)已,止(2)易,变换(3)诸,之于(4)毕,完全,全部(5)诸,之于(6)已,止6、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指通豫南,达于汉阴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跳往助之;笑而止之;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河曲智叟亡以应。7、(1)我要和你们尽全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可以吗?(2)凭你的力气,连像魁父那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3)于是率领挑担子的三个儿孙,敲凿石头,挖掘泥土,用箕畚搬运到渤海的边上。(4)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啊。可是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8、(1)《列子·汤问》;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寓言故事。(2)嘲讽、怀疑;语言、动作9、C10、B11(1)C(2)B12、B13、B14、要求写出寓言故事的名称,并说出故事的教育意义。示例:寓言故《两小儿辨日》告诉我们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只有谦虚谨慎,实事求是,努力学习,才能不断地用科学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去认识大自然的奥妙。15.敢想敢干(不安于现状);团结合作(广泛依靠群众);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做事不畏艰险。16.(2分)(1)将近(2)正在(3)同“返”,往返(4)说(各0.5分)17.(2分)D718.(2分)(1)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1分)(2)李白被她的想法所感动,回去后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学业。(1分)(注意译准“固”“彻”“感”“卒”,其余译对大意即可给分)19.(1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20.(2分)【示例】做任何事情要有恒心、有毅力,这样才能成功。(符合题意,语言简明通顺,言之成理,即可视情况给分)21.(2分)【示例】匡衡凿壁偷光/孙康映雪照读/车胤囊萤读书等。(要求写出真实姓名,事例言简意赅。各1分)22.(2分)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各1分)23.(2分)从侧面烘托了愚公具有不怕困难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造福子孙的宏愿。单纯的课本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补充,达到内容的完善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单纯的课本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补充,达到内容的完善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