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培训一、术语和定义实验室生物安全(Biosafety)是指为避免微生物和医学实验室各种活动中生物因子(例如:细菌、病毒、真菌、毒素以及含有感染性病毒的各种样本)可能对人、环境和社会造成的危害,而采取的防护措施(硬件)和管理措施(软件),以达到对人、环境和社会的安全防护目的的一种综合行为。(1).气溶胶: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粒径一般为0.001~1000um的固态或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2).生物安全柜:具备气流控制及高效空气过滤装置的操作柜,可有效降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溶胶对操作者和环境的危害。生物安全的目的主要是对人的保护工作人员同事及家人后勤服务人员环境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级将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一级防护水平最低,四级防护水平最高:A.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一级的实验室适用于操作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B.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二级的实验室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C.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三级的实验室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D.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四级的实验室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三、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A.生物安全柜应安放在实验室中的什么地方比较合适:1.远离人员活动,物品流动以及可能会扰乱气流的地方,避免放在离门口很近的地方。2.进入生物安全柜的低速率的定向气流,极易受到干扰,包括人员走进生物安全柜所形成的气流、打开窗户、送风系统调整以及开关门等都可能造成影响。B.生物安全柜性能检测1.个体防护能力2.样品保护能力3.交叉污染防护能力C.个体防护装备包括:眼镜、口罩、帽子、防护衣、手套、鞋套等。D.微生物危害评估:1.当建设使用传染性或有潜在传染性材料的实验室前,必须进行微生物危害评估。2.确定对象微生物应在那一级的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中进行操作。3.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实验室管理制度和紧急事故处理方法,必须形成书面文件并严格遵守执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内容包括安全设备、个体防护装置和措施(一级屏障),实验室的特殊设计和建设要求(二级屏障),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及规程。应将每一特定实验室从立项、建设到使用维护的全过程中有关生物安全防护综合措施的内容编入各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手册中。必须设有专职的生物安全负责人。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根据不同的微生物和防护要求分为四个生物安全防护级别。安全设备和个体防护(一级屏障)安全设备和个体防护是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不与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直接接触的一级屏障。生物安全柜是最重要的安全设备,形成最主要的防护屏障。实验室应按要求分别配备Ⅰ、Ⅱ、Ⅲ级生物安全柜。所有可能使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溅出或产生气溶胶的操作,除实际上不可实施外,都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不得用超净工作台代替生物安全柜。安全设备和个体防护(一级屏障)必要时实验室应配备其它安全设备,如设置配有排风净化装置的排气罩等,或采用其它不使致病微生物逸出确保安全的设备。实验室所配备的离心机应在生物安全柜或其它安全设备中使用,否则必须使用安全密封的专用离心杯。必须给实验室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个体防护用品,如个人防护服、防毒面具、安全眼镜或眼罩。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一般无须使用生物安全柜等专用安全设备工作人员在实验室应穿工作服,带防护眼镜工作人员手上有皮肤破损或皮疹时应戴手套安全设施和个体防护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工作过程中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接触微生物或含有微生物的物品后,脱掉手套后和离开实验室前要洗手禁止在工作区饮食、吸烟、处理隐形眼镜、化妆及存储食物标准微生物操作规程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使用机械移液器吸取液体,禁止口吸制定尖锐器具的安全操作规程按照实验室安全规程操作,降低溅出和气溶胶的产生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工作台面,活性物质溅出后要随时消毒所有培养物、废弃物在运出实验室前须进行灭活(如高压)。需运出实验室灭活的物品必须放在专用密闭容器内。标准微生物操作规程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满足一级实验室(标准微生物操作规程)各款要求,在此基础上特别注意制定出入制度实验室人口贴上生物危险标志制定实验室特定的生物安全操作规则每年一次最新安全培训制度每年生物安全进行评估生物危险Ⅱ级特殊微生物操作规程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特殊微生物操作规程禁止用手处理破碎的玻璃器具。使用塑料器材代替玻璃器材。培养基、组织、体液及其它具有潜在危险性的废弃物须放在防漏的容器中储存、运输及消毒、灭菌。用过的针头禁止折弯、剪断、折断、重新盖帽,禁止用手直接从注射器取下。用过的针头必须直接放入防穿透的容器中。××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免疫接种和检测(如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等)严格执行实验室工作人员年度采血检测HIV抗体和备案制度。实验设备在运出修理或维护前必须进行消毒人员暴露于感染性物质时,及时向实验室负责人汇报,并记录事故经过和处理方案特殊微生物操作规程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处理以下致病微生物时应在生物安全柜(Ⅱ级)中进行,包括:高浓度大容量有喷溅可能性上述材料的离心操作如使用密封的离心机转子或安全离心杯,且只在生物安全柜中开闭,可在实验室中进行。Ⅱ级生物安全柜必须每年进行一次年度现场检测。安全设施和个体防护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在实验室中应穿着工作服或罩衫等防护服,不得穿着外出。用过的工作服应先在实验室中消毒,然后统一洗涤或丢弃。当手可能接触感染材料、污染的设备时应戴手套。如可能发生感染性材料的溢出或溅出,宜戴两副手套。不得戴着手套离开实验室,工作完全结束后方可除去手套。一次性手套不得清洗和再次使用。安全设施和个体防护四、各类紧急情况处理A.手部清洗消毒1.推荐使用肘动式或者自动式洗手开关2.流动水冲洗手部多次,然后用液体皂滴在手上,反复撮手,在用水彻底冲洗3.清洗完毕再用干净的纸巾或手巾擦干4.可用75%的酒精擦手来清除双手的轻度污染5.在没有洗手池的地方,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手部清洁产品代替B.刺伤、切割伤或擦伤应急处理:一冲二挤三消毒1.保持镇静,立即停止实验,脱掉手套。2.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伤口。3.尽量挤出伤口处的血液,用碘伏或75%的酒精擦洗伤口适当的包扎。4.及时就医,告知医生受伤原因及可能的微生物污染,必要时要进行医学处理。5.向实验室安全员报告,进行事故记录。C.生物安全柜内溢出处理1.处理溢洒物时不要将头伸入安全柜内,也不要将脸直接面对前操作口,而应处于前视面板的后方。2.选择消毒剂时需要考虑消毒剂对生物安全柜的腐蚀性。3.如果溢洒的量不足1ml时,可直接用消毒剂浸湿的纸巾擦拭。4.如溢洒量大或容器破碎,按操作规程消毒。5.如果溢洒物流入生物安全柜内部,则视情况,如需要可对生物安全柜进行熏蒸。D.衣物污染:1.尽快脱掉最外层防护衣,并注意防止感染物质进一步扩散。2.将已污染的防护服放入黄色垃圾袋内,待高压灭菌3.脱掉手套,到污染区出口洗手4.更换防护服和手套5.必要时对发生污染的地方进行消毒处理6.如果内衣被污染,应立即脱掉易污染的衣物,消毒处理E.皮肤粘膜被污染1.感染性液体外溢到皮肤(1)立即停止工作,脱掉手套(2)用75%的酒精进行皮肤消毒(2)再用大量水冲洗2.感染性液体溅入眼睛(1)立即停止工作,脱掉手套(2)迅速到缓冲区用洗眼器冲洗(3)用生理盐水冲洗3.两种情况都应做适当的预防治疗和医学观察,并报告实验室主任和院感科五、离心机内有感染性物质破裂的处理A.非封闭离心机内带有感染性物质离心管发生破裂:1.离心机正在运行时发生破裂或怀疑发生破裂,应关闭电源,密闭30分钟使气溶胶沉淀,离心机停止后发生破裂,应立即盖上盖子密闭30分钟。2.带结实的手套或口罩(避免吸入气溶胶)3.使用镊子清理玻璃碎片,或用镊子夹着的棉花来清理。4.破碎的离心管及离心筒、转轴或转子都应放在耐腐蚀性的、对相关微生物具有杀灭作用的消毒剂内浸泡60分钟以上。B.在可封闭的离心筒内离心管发生破裂:1.如果怀疑封闭的离心筒内有管子破裂,应在生物安全柜内打开离心筒盖子查看。2.确有破裂时,松开离心筒盖子,但不要打开,放入黄色垃圾袋,直接高压灭菌。3.或者采用化学消毒法:将离心筒及内容物放到对该种微生物有效的无腐蚀性消毒剂里浸泡60分钟以上4.离心杯在使用消毒剂浸泡后5.应再用清水洗净后干燥6.向实验室安全员报告7.进行事故记录C.运输途中发生泄漏的应急操作:1.现将污染区域隔离,物管人员撤离2.穿好防护装备3.可以用土、沙或其他不燃性物质吸收漏出物质,同时避免直接接触4.用吸收材料覆盖溢洒物质,从外围向中心倾倒适当量的消毒剂,使消毒剂与溢洒物混合并作用30-60分钟5.将污染材料置于防漏、防穿透的废弃物溶剂中密封6.对溢出区域再次清洁并消毒,并消毒手套和防护衣7.所有处理材料和防护服都放入废弃物溶器中密封8.向主管部门报告溢出情况和消除污染情况。出现严重泄漏时要向当地疾病预防疾控中心报告。六、微生物实验室的消毒要求1.实验室如果发现微生物污染了实验环境应立即停下实验,用实验前备好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2.如实验室被空气和气溶胶传播的微生物污染,应立即关闭实验室进行消毒处理。3.盛装污染微生物实验耗材的容器应有足量的消毒剂,用过的耗材立即侵泡在消毒剂中。4.实验结束后应立即对实验环境进行消毒处理,擦洗、消毒工作台面、地面,开启紫外线灯等照射1小时以上。生物安全3级和4级实验室、层流实验室应在实验结束后继续开启空气循环系统30分钟以上。5.实验废弃物应立即进行灭菌或消毒无害化处理。6.实验人员在实验结束后应立即清洗消毒双手,必要时应洗澡,更衣。7.对需消毒的物品应采取彻底的消毒措施,不留死角。8.用消毒剂浸泡消毒时要保证消毒物品全部浸没在消毒剂中。9.用消毒剂擦拭消毒时要保证所有需要消毒的表面都被均匀的擦拭到所有消毒方法均应保证消毒时间11.要根据消毒对象和微生物的种类选择合适的消毒和灭菌方法:(1)对受到细菌芽孢、真菌孢子和枝杆菌污染的物品,选用高水平消毒法或灭菌法。(2)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和病毒微生物污染的物品,选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3)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可选用低水平或中水平消毒法(4)对存在较多有机物的物品消毒时,应加大消毒剂的使用剂量或延长消毒作用时间。(5)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比严重时,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延长消毒作用时间。(6)选择表面消毒方法,应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可选择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照射,或体液消毒剂擦拭;多孔材料表面可采用喷雾消毒法八、常用消毒方法A.实验室内空气的消毒:1.一般可加强开窗通风,自让通风换气,条件许可时采用排气扇人工机械通风,做到每小时换气10-15次。2.紫外线灯管适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的消毒。常用的室内悬吊式紫外线灯对室内空气消毒时安装的数量为平均1.5W每立方米,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3.使用等离子空气消毒器连续开机即可起到空气消毒作用。B.实验室地面物体表面消毒:实验室、办公室等场所地面要湿式拖扫,禁止干拖干扫。可用500ppm含氯消毒剂,拖把应专用,污染区和清洁区不得混用。C.物体表面的消毒:1.实验台面、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门把手、实验记录夹等可用有效氯为1.0g/L~2.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2.若实验室台面等明显被传染性标本污染,应立即用有效氯为1.0g/L~2.0g/L的汗氯消毒剂喷洒于污染表面,保持30~60min。D.一般实验器材的消毒:1.凡直接或间接接触临床标本或实验微生物的器材均应视为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