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美学思想亚里士(斯)多德(前384—前322年),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6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前384—前322年•亚里士多德被称为古代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著述据说有一千多种,已查到目录有360多种,涉猎物理学、逻辑学、形而上学、自然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诗学、修辞学、植物学、动物学、教育学等等。主要著作•1、逻辑学:《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论题篇》、《辩谬篇》•2、形而上学:《形而上学》•3、自然哲学:《物理学》、《气象学》、《论天》、《论生灭》•4、论动物:《动物志》、《动物之构造》、《动物之运动》、《动物之行进》、《动物之生殖》•5、论人:《论灵魂》、《论感觉和被感觉的》、《论记忆》、《论睡眠》、《论梦》、《论睡眠中的预兆》、《论生命的长短》、《论青年、老年及死亡》、《论呼吸》、《论气息》•6、伦理学和政治学:《尼各马克伦理学》、《优台谟伦理学》、《政治学》•7、美学:《修辞学》、《诗学》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部分,用大树作比喻:第一部分,最基础的部分,也就是树根,是形而上学,它是一切知识的奠基;第二部分是物理学,好比树干;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以树枝来比喻。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由日本人(明治时期)井上哲次郎metaphysic翻译而来。亚氏的科学分类•理论性科学——数学、物理学、形而上学(观)•实践性科学——政治学、伦理学,理财学(行)•创制性科学——诗学、修辞学(言)•罗素所说:“作为一个哲学家,在许多方面和所有他的前人都非常之不同。他是第一个像教授一样地著书立说的人:他的论著是有系统的,他的讨论也分门别类,他是一个职业的教师而不是一个凭灵感所鼓舞的先知。他的作品是批判的、细致的、平凡的,而没有任何巴库斯激情主义的痕迹。柏拉图思想中的奥尔弗斯成份在亚里士多德里面被冲淡了,而且被掺进了一剂强烈的常识感。”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分歧•第一,亚里士多德反对柏拉图把理式看成宇宙的原型而客观事物只是理式的摹仿的说法,相反,他认为世界是客观的存在,这些事物都具有物质性。任何事物都是理念与现实、概念与实体的统一。没有现实和实体,理念概念没有意义。•第二,亚里士多德反对柏拉图说的不知道宇宙的本质,就无从知道事物的本质的说法,相反,他认为感觉乃是认识客观事物的起点,否定感觉,就无从知道世界。而且感觉、表象和概念都是从实物中派生出来的。•第三,亚里士多德反对柏拉图所主张的,认为情感是理性的对立物,情感会戕害理性的说法,相反,他认为情感并不一定和理性对立,适度的快感的满足反而会使人的品质有所提高。•第四,亚里士多德反对柏拉图说的,人们借思维的反省,回忆到灵魂在理念世界中的经历才能认识真理。相反,他认为世界是在永恒的变动当中,但它是可以认识的,有规律可循的,现象中就包涵着本质。美学思想•朱光潜:最显著的是他从生物学里带来了有机整体的概念,从心理学里带来了艺术的心理根源和艺术对观众的心理影响两个重要的观点,从历史学里带来了艺术种类的起源、发展与转变的观点。•车尔尼雪夫斯基:“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以独立体系阐明美学概念的人,他的概念竟雄霸了二千余年”美学著作•主要是《诗学》、《修辞学》,《形而上学》以及《政治学》略有涉及。《诗学》•现存26章,主要讨论悲剧和史诗•1-5章为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分析艺术的本质,各种艺术所模仿的对象,模仿采用的媒介和方式以及各种艺术因此而形成的差别,进而又指出诗的起源,还追溯了悲剧和喜剧的历史形成;第二部分(6-22章),讨论悲剧,主要由悲剧定义、成分、写作风格等,第三部分(23-24章),讨论史诗,第四部分(25章),讨论批评家对诗人的指责,并提出反驳这些指责的原则和方法,第五部分(26章),比较史诗和悲剧的不同。一、本体论美学•他认为,应该在客观世界中去寻找美和艺术的本质,而不是从超感性的理念世界去寻找。每一个事物的本身与其本质是合一的,认为科学研究应当从最具体的个别事物(第一实体)出发,然后找出它们的原因,由此描述出整个宇宙的现实图像。&四因说•①质料因——事物构成的物质性元素;即“事物所由产生的,并在事物内部始终存在着的那东西”•②形式因——事物的实现形状;即事物的“原型亦即表达出本质的定义”•③动力因——事物形成的动力;即“那个使被动者运动的事物,引起变化者变化的事物”•④目的因——事物形成后所要达到的效用即事物“最善的终结”•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质料”相当于组成(材料);•“形式”相当于“结构”;•“动力”相当于相互作用;•“目的”相当于功能。•事物存在状况分两种:•潜能实现••质料形式第一推动力•奴斯(Nous)——“心灵”(Nous)。亚里士多德又把它称为“神”——形而上学的最高原则和首要原因的代名词•从动力因看,奴斯是宇宙运动的原则,是第一推动者。宇宙是美的有机体,宇宙运动者,奴斯是一切运动的原因。同时他又是永远不动的,因为它仅仅依赖自身,没有其他物推动他,同时它已经包容了一切,没有地方可动。•从目的因看,奴斯是一切运动的目的,是万物追求的绝对目的,(神)是一切事物运动追求达到的最后结果和最高目标,也是一切事物产生、发展的最终动力和根本法则,同时,它本身也完美无缺,也是至高无上的善。二、美的体现:整一性•“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是因为它善。”•“秩序、对称和确定性”——“整一性”•“就每一件美的事物来说,无论它是一种有生命的,还是一个由部分构成的整体,其组成部分不仅要排列有序,而且必须具有量度。因为美是由量度和有序的安排组成的。由此,一个非常小的生物不能算是美的(因为我们对它的感觉是瞬间即逝的,因此变得模糊不清);一个非常大的有生物也不能当作是美的,例如一个100里长的有生物(因为我们不能同时看到它的全部,其完整一体性便不会进入视野范围内)。(崔延强,《亚里士多德全集》)•“一个美的事物——一个活东西或一个由某些部分组成之物——不但它的各部分应有一定的安排,而且它的体积也应有一定的大小;因为美要依靠体积与安排,一个非常小的东西不能美;因为我们的观察处于不可感知的时间内,以至模糊不清;一个非常大的活东西,例如一个一千里长的活东西,也不能美,因为不能一览而尽,看不出它的整一性(wholeness)。”((罗念生《诗学》))所包含的意思•1,美的东西必须是活东西或者说是有机联系的整体。•2,美的整一性包括各部分的安排和体积大小。•3,美的整一性是可以感知的•“美与不美,艺术作品与现实事物,分别就在于美的东西和艺术作品里,原来零散的因素结合成为统一体。”•自然间种种形式包含着相对的性质——不仅有整齐与美丽,还有杂乱与丑陋,而坏的事物常常多于好的,艺术也是美的整一性体体体现•“悲剧也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史诗的情节也应像悲剧的情节那样,按照戏剧的原则安排,环绕着一个整一的行动,有头、有身、有尾,这样它才能像一个完整的活东西,给我们一种它特别能给的快感……”•所谓“完整”,指事之有头、有身、有尾。•所谓“头”,指事之不必然上承它事,但自然引起它事发生者;•所谓“尾”,恰与此相反,指事之按照必然律或常规自然的上承某事者,但无他事继其后;•所谓“身”,指事之承前启后者。•一件作品只摹仿一个对象;情节既然是行动的摹仿,它所摹仿的就只限于一个完整的行动,里面的事情要有紧密的组织,任何部份一经挪动或删削,就会使整体松动脱节。要是某一部份可有可无,并不引起显着的差异,那就不是整体中的有机部份。”•“悲剧力图以太阳的一周为限”,美的整一性对后世文学理论影响•17世纪,三一律•三一律规定剧本创作必须遵守时间、地点和行动的一致,即一部剧本只允许写单一的故事情节,戏剧行动必须发生在一天之内和一个地点。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家布瓦洛把它解释为“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三、生活丑向艺术美的生成•“经验证明了这样一点:事物本身看上去尽管引起痛感,但惟妙惟肖的图像看上去却能引起我们的快感,例如尸首或可鄙的动物形象”左图:尘世乐园之地狱(波许,1506年)上图:达摩迪纳地狱壁画,约1410年,博洛尼亚(意大利)圣彼得教堂恶龙、母子、米迦勒及天使,取自圣黎巴纳《启示录注》,8世纪纽伦堡纪事(局部),15世纪,米兰,私人收藏•非洲畸形动物和龙,取自《怪物志》1642带角毒蛇与阿维西纳毒蛇,1590,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马拉之死•耶稣之死•产生快感的客观原因:•一是人们在欣赏绘画时满足了求知。人们在求知判断中,通过作品认识生活中反映的事物;•二是欣赏者不认识摹仿的对象,那么,作品由于技巧或着色或类似的原因,使人产生快感。四、摹仿理论•“摹仿”的希腊词(mimesis)的含义,并不等同于我们通常理解的临摹、仿效。它本来有双重含义:•一是指表现或表象(representation);•二是通过英译的imitation,有外部现象摹本的意思。•“人和禽兽的分别之一,就在于人最善于摹仿,他们最初的知识就是从摹仿得来的。”•“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箫乐和竖琴乐——这一切实际上是摹仿,只是有三点差别,即摹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采的方式不同。”第一,一切艺术产生于摹仿•节奏舞蹈•语言散文-摹仿(笑剧,苏格拉底对话)•节奏+语言挽歌,史诗•节奏+曲调器乐•节奏+语言+曲调抒情诗,悲剧,喜剧•艺术摹仿三种人:在道德品质方面的好人,一般人和坏人。•喜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坏的人,悲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比较严肃的人摹仿高尚的行动,即高尚的人的行动,比较轻浮的人则摹仿下劣的人的行动•诗人既然和画家与其他造形艺术家一样,是一个摹仿者,那么他必须摹仿下列三种对象之一:过去有的或现在有的事,传说中的或人们相信的事,应当有的事。第二,摹仿是人的天性•一般说来,诗的起源仿佛有两个原因,都是出于人的天性。人从孩提的时候起就有摹仿的本能(人和禽兽的区别之一,就在于人最善于摹仿,他们最初的知识就是从摹仿得来的),人对于摹仿的作品总是感到快感。经验证明了这样一点:事物本身看上去尽管引起痛感,但维妙维肖的图像看上去却能引起我们的快感,例如尸首或最可鄙的动物形象。(其原因也是由于求知不仅对哲学家是最快乐的事,对一般人亦然,只是一般人求知的能力比较薄弱罢了。我们看见那些图像所以感到快感,就因为我们一面再在看,一面在求知,断定每一事物是某一事物,比方说,“这就是那个事物”。•假如我们从没有见过所摹仿的对象,那么我们的快感就不是由于摹仿的作品,而是由于技巧或着色或类似的原因。)摹仿出于我们的天性,而音调感和节奏感(至于“韵文”则显然是节奏的段落)也是出于我们的天性,起初那些天生最富于这种资质的人,使它一步步发展,后来就由临时口占而作出了诗歌。艺术起源•1,人的天性•2,音调感和节奏感第三,摹仿应表现可然性、必然性和类型•“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历史家和诗人的差别不在于一用散文,一用‘韵文’;希罗多德的著作可以改写为‘韵文’,但仍然是一种历史,有没有韵律都一样;两者的差别在于一叙述已发生的事,一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因此,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更被严肃地对待;因为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一桩不可能发生而可能成为可信的事,比一桩可能发生而不可能成为可信的事更为可取。”•“主要的是荷马把说谎说得圆的艺术教给了其他诗人。秘诀在于一种似是而非的逻辑推理。如果假定A存在或发生,B就会存在或发生;人们因此就想到:如果B存在,A也就会存在——但是这是一种错误的推理,因此,如果A是不真实的,而假定A是真实的B就必真实的时候,只把B的真实写出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