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用语言广问于人以收集所需信息。新闻:是新近(刚刚)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记者的定义与类型记者:记者是新闻机构中从事新闻资料的采集,拍摄录制和新闻作品写作、制作、编辑和报道的专业人员。记者分为七类:五大专职记者和两大任职记者。A.五大专职记者:1.专业记者(专门记者或专版记者):专门报道某一定向领域的新闻;2.机动记者(记者部记者):突发事件,重大专题事件,可培养新闻意识,但不易专精;3.地方记者(记者站记者):工作量大,发稿任务,发行业务,广告业务,订阅业务,发展通讯员;4.驻外记者:受媒体派遣,长驻国外的记者;重大国际活动,国际事件;5.特派记者:执行特殊采访任务,赛事,会议,灾难等。知识全面,写稿快,应变能力强,身体素质强。B.两大任职记者:1.特约记者:人事关系不在媒体,受媒体聘请,社会精英人士,名记者;自由撰稿人或作家;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做出成绩有名气;普通大众,面向全社会,具见报水平2.通讯员:质量较高,数量稳定为特约通讯员。新闻采访的定义及特点:定义:新闻工作者为搜索新闻素材报道新闻而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特点:1.调查目的的差异性:收集信息为直接目的,满足受众知情权为最终目的;2.调查内容的广泛性:别的都有局限和范围;题材,地域,内容广泛,包罗万象,采访对象,时间上,人力上;3.调查时间的限制性:时效性,生命力,影响力,新闻是个易碎品;4.调查项目的突发性:分意内新闻和意外新闻;5.调查过程的公开性:一般公开调查结果,“拟态环境”,过程给予公开;权威性高,可信度高,波涉范围广,关注度高,收视率高。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新闻的真实性又称新闻准确性,它指新闻报道应该反映事物的原貌,它是大众传媒取信于民的力量所在。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新闻策划:一种正当的媒体组织报道行为,利用已经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策划、组织,以达到某种宣传效果;策划新闻:人为策划、推动,导致事件的发生,一种违背新闻规律的行为。新闻真实性的基本要求:1.新闻基本要素的真实准确;2.新闻中所涉及的各种材料背景资料的真实准确;3.新闻报道中的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等必须是当事人所思所想,不能以想象取代现实;4.新闻真实要求我们不能以偏概全,以点代面,要做到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的统一。新闻失实的主要原因:1.初步接触,不明要求;2.作风浮夸,粗枝大叶;3.知识不足,真假难分;4.道听途说,不经核实;5.为求生动,合理想象;6.为达目的,以偏概全;7.急功近利,预制新闻;8.移花接木,炒作新闻;9.为求名利,胡编乱造;10.体制性失实。防止新闻失实:1.新闻从业队伍的自治与内律;2.他律手段:行政手段与社会监督;新闻真相评议会;3.法律手段。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新闻传者发现、判断并实现有价值的新闻的能力。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西方也将新闻敏感称之为“新闻眼”“新闻鼻”,意指记者目光敏锐,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发现线索和挖掘新闻素材,捕捉现实生活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新闻敏感的内涵:1.迅速判断某一事实对当前工作的指导意义——政治敏感;2.迅速判断某一事实能否吸引较多受众——趣味敏感;3.透过一般现实挖掘隐藏着的有价值新闻事实的能力——见微知著;4.同类事物的诸多事实中,迅速判断、鉴别出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典型敏感;5.对事物的进展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预见新闻的能力——预见能力。新闻敏感的培养:1.知识的积累与研究;2.学习、比较成功的经验,反思、检讨失败的教训;3.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广泛注意和思考周围事物。4.此外,培养新闻敏感必须与培养责任心相互结合。新闻线索新闻线索的定义及特点:定义:新闻线索就是新近发生或即将发生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简明信息和信号。线索不等于新闻真实和报道。特点:1.新闻线索的表现形式是零碎、不具体的;2.新闻线索只是一种信号,可能真有其事,也可能只是一种假象或一种表象。新闻线索不等于新闻事实,也并不能完全反映事实的本质。新闻线索的来源(获取渠道):1.国家和政府的文件、决议、指示、行动和领导人的讲话;2.各种会议,简报,情况反映;3.社会举报及群众反映;4.记者耳闻目睹;5.记者的信息网络;6.其他媒体的报道和相关信息;7.有奖征集新闻线索。运用新闻线索应注意的事项:1.注意验证与反复核实;2.尊重新闻规律,不要拔苗助长;3.讲究时宜,不要大材小用。采访前的准备工作(老师说只写大字的):A.理论准备B.政策准备新闻政策:新闻政策是政党,政府对新闻事业规定的活动准则。广义包括新闻事业管理的政策,新闻报道的政策,新闻队伍的建设方针。侠义主要是指新闻报道的政策。新闻政策是国家为了对媒介活动进行制约和调控而制定的,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对新闻事业的态度和措施。C.情况准备(背景资料准备)情况准备给采访工作带来的好处:1.熟悉采访对象,缩短与采访对象之间的距离,打开采访局面;2.情况准备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采访的切入点选取是否得当;3.为卓尔有效地使采访对象谈透所涉及的情况、问题创造条件。采访事件:1.可以视线得知时间的背景信息以及知情人的情况;2.了解采访对象与所采访问题之间有无利害关系;3.事先进行多种情况设想,提前做好准备,以配合采访需要;4.收集同类报道的相关信息采访人物:1.采访对象的简介;2.采访对象的专长,贡献;3.采访对象的特点。D.知识准备E.心理准备F.事物准备G.方案准备1.明确采访目的2.确定采访对象在采访对象的选择上有三种方式:①定向选择;②阶段选择;③随机选择。定向选择注重典型性,阶段选择带有指向性,随机选择具有代表性怎样确定采访对象:事件采访:⑴主要当事人;⑵参与者;⑶目击者;⑷知情者;⑸能够发表见解的权威人士和代表人物人物专访:⑴新闻人物;⑵权威人士;⑶知名人士;⑷代表性人士。3.确定采访形式采访形式:个别访问,座谈会,问卷调查座谈要求:座谈会人数控制,6、7人为宜,因代表不同意见形成讨论;记者在座谈中要引导,不要发表倾向性言论;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信息量,采访对象间可以相互启发印证。4.采访时间、地点的选择地点选择原则:(一)新闻事件现场;(二)符合采访对象特定社会角色的环境;(三)便于引发采访对象回忆、联想的环境;(四)便于采访对象畅所欲言的环境。5.问题设计问题设计通用原则:⑴目的明确;⑵具体有效;⑶见解易懂人物专访问题设计步骤:1.查阅罗列资料,根据本次采访目的,筛选出其中有机制的资料;2.根据资料,结合信息背景,设计问题;3.将涉及的问题按重要程度分为重点了解,详细补充,一般询问和需要核对四类;4.根据性质,简单判断一下其中的引导性,概括性,实质性,探讨性,敏感性,印证性,结束性七大类问题;5.整理报道思路,区分出其中的几大话题,进行话题归类;6.根据问题排序通用原则,进行问题内部排序;问题排序原则:1)时间脉络便于回忆叙述;2)尖锐问题与平和问题互有穿插,开始时最好不要问尖锐问题;3)重点问题要放在前中期询问,尽量不要放在后面。7.锤炼问题语言,进一步紧密结合背景,做好上下承接工作。事件采访确定采访对象是难点,采访方案的问题设计相对简单,因为事件采访很多情况下需要结合采访对象的回答进行追问,因此每人设计3—5个问题即可。赢得珍贵的采访机会策略:(大题,看看你们是不是需要拓展一下)1.耐心等待,不懈追求,踏实敬业;2.精心准备,快速反应,相机行事;第一种是快人一步法,在他人未做好采访准备时抢先有所动作,吸引采访对象;第二种是间接提问法,根据实际情况,巧妙见解提问,勾起采访对象回答问题。问题不能抽象,一定是具体有趣的,可以借助一些小手段小工具达到目的;第三种是投其所好法,根据对采访对象的事先了解,投其所好,吸引采访对象的注意。——兴趣吸引定律。3.换位思考,想人所想,以情动人;4.见缝插针,抓住机会,果断出击。形态语言定义:我们在采访中使用的无声形态,语言,是指用表情、手势、眼色、姿态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充当有声语言的辅助工具,它是一种“伴随语言”。采访中常用的形态语言的种类:⑴表情语;⑵首语;⑶手势语;⑷体姿语常用的形态语言可以产生的作用:①表达态度;②情感交流;③以动作强调语言信息搭桥法:“搭桥法”也叫“斯诺法”。它是指以恰到好处的物象或意象为“搭桥”,拉近与采访对象的关系。提问的方法:正问法:正问法也叫开门见山法或单刀直入法,就是记者直截了当的从正面提出问题,让采访对象清楚地知道回答的内容。这种提问方法一般适用于对官员、专家、名人等比较健谈者或者记者比较熟悉的采访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