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本新文学杂志《新小说》。•第一个使用“神话”一词的中国学者。•第一个提出建立中国图书馆学。•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著作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学、宗教及文化艺术等,总约千万余字,合编为《饮冰室文集》。•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猜猜看:《少年中国说》作者:梁启超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1895年同康有为一起“公车上书”,1898年入京,参与“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1916年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对袁世凯。这是梁启超作为活跃政治家的一面。•他曾经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早年所作的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代表作《少年中国说》,晚年在清华学校讲学、著书立说,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这是他作为学者的一面。•补充:饮冰,形容十分惶恐焦灼。出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梁启超于戊戌变法后逃亡日本,用“饮冰室主人”为笔名,非常真实地反映了他忧国忧民的心境。公车上书、戊戌变法、云南起义、康梁三十年来新事业,新知识,新思想,是谁唤起?百千载后论学术,论文章,论人品,自有公评。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结构(1)“演讲”是文章的关键词,如果让你为梁启超先生的这次演讲出一则海报,大家准备怎么拟写?主讲人:梁启超题目:《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时间:民国十年左右地点:清华学校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简介梁氏情况—精彩演讲过程—梁氏学者特点(1、2)(3—9)(10)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本文是记演讲,还是记人?明确:题为记一次演讲,似是写事,实则记人,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并表达对梁任公先生的崇敬之情。评点文章,深入感知演讲是文章记叙的重点,但文章的开头并未写演讲,作者写了那些内容?这些内容反映了什么?明确:介绍梁任公晚年的情况,过去曾到清华学校作演讲的人的概况;青年学子对梁任公景仰的缘由;梁任公先生准备演讲稿。反映了梁任公的人品、修养出色,学问出众,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景仰;其他的不少显宦人物到校演讲都未能给人深刻印象,但梁任公先生却能做到,鲜明反映其演讲的成功。读三到八段,作者是如何来塑造梁任公的学者形象的?突显了梁任公的什么性格品质?——身材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肥大长袍(睿智)——风神潇洒,左顾右盼,光芒四射(潇洒自信)——独特的开场白(谦逊自负)深情的《箜篌引》(意韵丰厚)——手舞足蹈(自由洒脱)演讲时敲头回忆(自然可爱知识渊博)肖像神态语言动作旁批:从身材、容貌、衣着、风度、神情刻画出任公先生的肖像和气质,表现他沉着稳重、神采飞扬的个性。原文: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精彩感悟腹有诗书气自华!先生风度翩翩,令人瞩目!先生充满活力,神采奕奕!旁批:1.我看到了一位调皮、狡黠的学者。2.语言描写幽默风趣,动作描写生动传神。“一翻”和“点头”体现出他的自信、幽默风趣。原文:“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旁批:1.运用“表演”一词形象生动的写出任公演讲的热情。从而侧面表现出任公对文学的热爱。2.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可见先生对自己的演讲很认真且付诸于真挚的感情,极具感染力。表情、动作丰富,把演讲变成表演,酣畅淋漓自由洒脱。原文: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旁批:我认为本文最重要的就是第八段。梁任公先生的精神乃是用情至深,忘我忘他。他演讲不是在“说”而是在“演”。他情不自禁的用行为表达内心的情感。刚看到时会觉得夸张,但慢慢内心就会产生涟漪,达到共鸣。明白他的心境才会懂得他内心深处最真切的表达。原文: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精彩感悟用情至深,手舞足蹈。他让自己的心沉醉在自己的演讲里。先生真乃性情中人。他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原文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旁批:率真执著,心中总有炽热丰富之情感。忧时伤世,胸中总怀强国新民之梦想。除了这些细节的正面刻画,还有哪些侧面能够显现出梁任公的性格特点?这些侧面就是听众的感受和作者的评论。找出这些内容,感受其作用。①4段:“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②6段:“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20余年……顿时忆起先生的这首诗。”③7段:“他敲头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④8段:“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泪下沾巾了!”⑤9段“听过这演讲的人……不知要强烈多少倍”作用:在叙事中插入作者的感受、评论,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从侧面衬托了梁启超先生的演讲魅力之大。的一次演讲记梁任公先生梁先生的肖像、神态、腔调、动作(细节)作者的感受评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音容笑貌学者风范补充介绍:①《箜篌引》出自《汉乐府诗》,记叙了一个悲惨壮烈的故事:朝鲜水兵在水边撑船巡逻时,见一个白发狂夫提壶渡江,被水冲走。他的妻子劝阻不及,悲痛欲绝,取出箜篌对着江水反复吟唱。一曲终了,她也投河随夫而去。朝鲜水兵回家向自己的妻子丽玉讲述了这个故事,丽玉援引故事中的悲情,创作了这首歌曲,听过的人无不动容。从表面看来这是反映至情至性的爱情悲剧故事,但隐含了梁任公先生的政治倾向与立场。他就如那位白发狂夫般坚持自我理想,在明知不能的情况下仍执意为之,即使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颇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气概;反映了梁任公先生即使经受了变法失败的惨痛打击仍不畏惧退缩,坚持斗争(随后策划云南起义等)的坚毅意志。梁任公先生之所以选择这首诗为例子,其实正是反映自己内心的坚持与理想,这也是演讲为何能够如此精彩感人,使人20年后仍记忆犹新的原因所在了。•②《桃花扇》:该剧以侯方域、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为中心线索,描写南明王朝皇帝昏庸无能,任由奸臣余孽兴风作浪,断送大明江山,百姓陷入战乱祸害的历史,展现了明末腐朽动乱的社会现实,暴露了南明小朝廷的昏庸与腐败,热情歌颂了敢于和权奸作斗争的高尚气节和爱国情感。•《桃花扇.哭主》提兵镇守武昌的左良玉,听说崇祯驾崩,捶胸顿足对北方哭道:高皇帝在九京,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他圣子神孙,反不如飘蓬断梗。十七年忧国如病,呼不应天灵祖灵,调不来亲兵救兵;白练无情,送君王一命。伤心煞煤山私幸,独殉了社稷苍生,独殉了社稷苍生。•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蓟北:河北省北部地区,即“安史之乱”叛军根据地洛阳一带。•背景:这首诗歌是杜甫52岁流落到梓州(即今天四川省三台县)时所作的佳作。因“安史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已是第五个年头,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叶落归根。现在突然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喜极而泣,不能自已。•结合补充的背景知识,试分析本段中梁任公先生两次哭的原因是否一样•明确:不一样。第一次哭是因为痛恨君王昏庸无能,致使百姓陷入战争苦难中而痛心疾首。•第二次是因为战乱终告结束,百姓总算告别颠沛流离的生活,国家走向稳定的期盼终于实现而哭,这是喜极而泣,突出地反映梁任公先生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综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再结合以往历史课中所学到的知识,说说你眼中的梁任公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有热心肠:•爱国救国的热忱,强烈的责任感•晚年不问政治,专心学术,讲学育才,极为辛勤:捐募基金,兴办中国公学;组织共学社;先后在南开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等学府讲学,就任京师图书馆馆长。•“战士死于沙场,学者死于讲座”教师总结•梁任公是近代史上知识界一位风云人物。他在从政之外,致力于学术研究,知识广博,成果丰硕。•他重感情,轻名利,严于律己,坦诚待人。无论是做儿子,做丈夫,做学生,还是做父亲,做师长,他都能营造一个磁场,亮出一道风景。梁实秋的散文,不少为传记和怀人之作,文字清丽、淡雅,别具一格。他记述人物很有特点,善于撷取一、二个或几个印象鲜明的生活片断来刻画人物。——苏振元写作特色梁实秋的文风朴实简约又幽默,关于梁启超的描写十分生动传神,成功地运用了白描手法和细节描写,文字简练单纯,抓住事物最突出的特征。通过学习本文,谈谈你在写作方面得到了哪些启示。写作启示:既可以正面描写人物的言谈举止,也可以描写他人的表现来侧面衬托所记人物的性格特点。迁移拓展:“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究竟如何在千人千面中,抓住个性突显的人物特征,表现其独特魅力呢?下面两个外貌描写段落,你认为哪一个更为出色?•片段一:“我的妈妈三十七八岁年龄,个子不高不矮,身材不胖不瘦,梳不长不短的剪发,圆脸庞上一对炯炯有神的眼睛,她做事麻利,但特别喜欢唠叨。”•片段二:“我吃了一惊,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记叙一位老师上课时的言谈举止等,运用多种表现人物的方法,突出其人物风貌。他时常在讲课时将左手摊开,抱于胸前,右手握成拳状置于左手之上。他说话很用力,似乎是将话从上下牙间挤出一样。这个老师的普通话并不标准,在他讲题时,他会用力的咬字,每说一句,右手便抬起锤向左掌心。有时因为咬字太用力,身子也会晃几晃。(何美璇)学生们还未完全安静,他却已走了进来,干练的发型下,一副金属框的眼镜正在泛着寒光。总是一身正装的他,步伐却是十分轻盈,走到讲台前,将手中抱着的几本教科书静静地放在讲台上,头往上一抬,嘴角立马上扬,接近颧骨,露出略微有些“诡异瘆人”的微笑,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学生们……(王浩鸣)她有一头火红的发,人却不像那样风风火火,悠闲的步入教室,带着满身好心情。每次这课堂总是最轻松的,她点评我们的作品(业),不落下一个人,带着调侃的语气,开玩笑地“损”着作业和人,却很明确的指出了问题所在,带动课堂活跃气氛。她总是那样笑着,带着两只小酒窝,让人看了,心情也愉悦起来。(赵赟)她甩起她长长的辫子,拿起一个红色的垫子,精神饱满地走进教室。“不能落下一个同学!”她尖锐的声音刺激着我,让我更加专注的听课。她时而大笑,时而沉思,为我们讲课时仿佛正在面临一场战斗,激情并令人亢奋。(王梦然)她上课生动、活泼且有内涵,她能把整个课堂都带动起来,写板书时,时不时地回眸一笑,观察我们,她总是把知识讲得十分易懂,她的语言简洁凝练,讲得十分幽默,有活力。从她的眼神中我能看出她对我们的关爱与期待,我们在她的鼓励下奋勇前进行。(张文钰)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