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完全垄断第二节垄断竞争第三节寡头垄断第七章非完全竞争市场一、完全垄断及其特点完全垄断(PureMonopoly),又称独占,是指一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完全由一家厂商所控制的市场结构。完全垄断市场具有以下特点:(1)独家经营;(2)产品不能替代;(3)独自决定价格;(4)实行价格歧视;(5)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存在很高的行业壁垒。第一节完全垄断二、完全垄断形成的原因1、原材料控制(Materialcontrols)。控制了原材料的供给,就控制了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而形成垄断。2、自然垄断(Naturalmonopolies)。一些行业的资本和技术的特点要求生产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率先达到规模经济的,就排斥了其它厂商的生产而形成垄断。3、技术专利权(Patents)。拥有专利权的厂商排斥其它厂商同时使用该技术而形成垄断。4、特许专营权(Marketfranchises)。获得政府颁发的特许专营权的厂商会形成垄断。(一)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在完全垄断的条件下,一个行业只有一个厂商,厂商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虽然厂商能自主定价,但要受到市场需求的约束,需求和价格之间呈反向变化关系。三、完全垄断厂商的收益规律PDD’(二)垄断厂商的总收入TR=P·Q垄断厂商的总收入TR是Q的非线性函数,呈倒U字型,表明在一定产量点,收入达到最大,在此之前,TR随Q增加而递增,在此之后,TR随Q增加而递减。为什么?(三)垄断厂商的平均收入(四)垄断厂商的边际收入*TRPQARPQQ()()(1)1(1)ddTRQdPdPQMRQPQPdQdQdQPMRPE78PQTRMRPD=ARQOO垄断厂商的收益表商品销售量(Q)123456789101112商品价格(P)11109876543210平均收益(AR)11109876543210总收益(TR)11202732353635322720110边际收益(MR)1197531-1-3-5-7-9-11四、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是:MR=SMC按此条件确定的产量为短期最优产量。图中均衡点为E(Q0,P0),P0C0,厂商获得经济利润。π=C0P0EFP降至C0以下,厂商停产。SMCSACD(AR)MRPQ0P0QOC0(一)完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的前提1、垄断行业长期调整,只有厂商规模的调整,而没有厂商数量的调整。2、垄断厂商可以通过生产规模的调整,以高效率的生产规模来生产更大的产量,追求更低的成本,但可以利用垄断地位来控制产量和价格,以获得最大化的经济利润。而不会受到竞争压力,迫使生产规模达到长期最优状态。五、完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1、长期最优产量的确定短期内,最优产量为Q1,π=C1P1E1F1长期内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MR=LMC。均衡点是H,用SAC2对应的生产规模生产Q2,MC2=LMC,SAC2=LAC,符合利润最大化条件,此时,π=C2P2E2F20。因此,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是:MR=LMC=SMC(二)完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0Q1Q2QPLACLMCSAC1SMC1SAC2SMC2MRP1P2E1E2C1C2F1F2HG图7-3完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长期最大利润七、垄断势力与定价的经验法则(一)垄断势力指数由于垄断厂商可以控制价格,使均衡价格高出MC,以获得经济利润,一般用价格高于MC的程度来反映垄断势力的大小。勒纳(Lerner)通过这一思路来计算垄断势力指数,被称为勒纳指数(L)。垄断势力取决于市场对其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两者成反方向变化。1,1(1)ddPMCLPEMRPE其中用到了14(二)垄断厂商的定价法则(均衡MR=MC)11()1()()(dEPMRPQdQdPPdQdPQPdQQdTRQMR(均衡MR=MC)可见,垄断厂商的定价是在MC上的加成,即在成本基础上加上一定的边际利润来确定产品的价格,这是垄断厂商的经验定价法则。Edp越大,P越接近于MC,可以看成是完全竞争市场,反之,P越高于MC,市场垄断势力越强。16八、垄断的社会成本垄断的社会成本是指垄断给社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或成本。分析垄断的社会成本的思路是将垄断厂商的收益与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进行对比,以两者之差来确定垄断的社会成本。(一)垄断的社会成本产生假设:(1)垄断和完全竞争厂商有相同的生产技术和成本函数、MC相同、市场需求相同;(2)垄断厂商的均衡点为E(Qm,Pm);(3)完全竞争厂商的均衡点为F(Qc,Pc)。(1)消费者损失由于PmPc,需求由Qc降至Qm,造成消费者损失,总损失为梯形PcPmEF的面积。其中,■PcPmEH=a为消费者损失转化为生产者收入。▲EHF=b为消费者净损失。19DD′(AR)MCEFOQMRabcP图7-5垄断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消费者剩余损失竞争厂商的一部分生产者剩余社会净剩余损失GH(2)生产者剩余厂商将Qm增加到Qc,社会总收入将增加梯形QcQmEF的面积(从消费者角度讲),从厂商角度讲,增加总成本QcQmGF。QcQmEF-QcQmGF=▲EFG其中,▲EHF=b转化为消费者剩余。▲FGH=c为生产者剩余。20DD′(AR)MCEFOQMRabcP图7-5垄断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消费者剩余损失竞争厂商的一部分生产者剩余社会净剩余损失GH(3)垄断的社会成本尽管提高产量能增加社会福利和生产者剩余,但增产同时,价格会下降,减少利润,ac,所以厂商一般不会将产量从Qm增加到Qc,整个社会因垄断而蒙受的净损失为:▲EFG=(b+c)此为垄断的社会成本。21DD′(AR)MCEFOQMRabcP图7-5垄断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消费者剩余损失竞争厂商的一部分生产者剩余社会净剩余损失GH(二)对垄断厂商的价格管制由于垄断增加了社会成本,造成社会福利损失和资源配置效率的下降,因此,政府应该对垄断进行适当的干预。采取的措施有价格调节、利润率调节、实施反垄断法,以对厂商的垄断进行限制和制裁。22无政府干预的条件下,垄断厂商的均衡点是E(Qm,Pm)。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均衡点为F(Qc,Pc)。令政府规定垄断厂商产品的最高限价为P1,PcP1Pm,由此,垄断厂商的均衡点为K(Q1,P1),Q1Qm。23DD′(AR)MCKFPmOQmQcQMRP图7-6对垄断厂商的价格管制PcP1P2Q1Q′Q2RR′可见,(1)规定一个较低价格,厂商产量有所提高;(2)限价越接近于Pc,产量越接近于竞争产量Qc;(3)限价低于Pc,如P2,Qd=Q’,Qs=Q2,QsQd,因此,限价不能低于竞争性价格。24DD′(AR)MCKFPmOQmQcQMRP图7-6对垄断厂商的价格管制PcP1P2Q1Q′Q2RR′价格歧视即差别定价法(PriceDiscrimination)是指垄断者在销售同一种产品或提供同一种服务时,针对市场需求或销售对象的不同索取不同的价格。这是垄断行业最常见的现象。一般分为三类:一级、二级、三级价格歧视。25九、价格歧视价格歧视的前提:1、市场存在不完善性2、各个市场对同种产品的需求弹性不同3、有效地把不同市场之间或市场的各部分之间分开26(一)一级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是指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又称完全价格歧视。实施一级价格歧视的前提:(1)垄断者知道每一个消费者对每一单位产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2)垄断者销售的产品不能被倒卖27令竞争性厂商均衡点为F(Qc,Pc),垄断厂商所定价格均为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在E(Qm,Pm)处,消费者剩余转化为厂商的收入为▲DEPm。厂商为获得更多收入,势必不断扩大产量,均衡点由E移到F(Qc,Pc),消费者剩余转化为厂商收入为▲DFPc。可见,随产量增加,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下降,但厂商收入增加,最终达到竞争性厂商的产量水平。28DD′(AR)MCEQmQcQMRP图7-8一级价格歧视与资源配置效率因此,一级价格歧视有利于提高垄断行业的资源使用程度的配置效率,但它剥夺了全部消费者剩余。在现实中,实行一级价格歧视很困难,要求有完全信息。29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针对消费者不同的购买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主要表现为折扣。假设厂商规定三个购买区间:(1)Qd∈[0,X],P=P0,TR0=■OP0AX。(2)Qd∈[X,Y],P=P1,TR1=■XFBY。(3)Qd∈[Y,Z],P=P2,TR2=■YHEZ。30(二)二级价格歧视P0P1P2POABEFZYXDD’′H图7-9二级价格歧视TR=TR0+TR1+TR2被剥夺的消费者剩余=■P1P0AF+■P2P1BH。消费者剩余=▲ADP0+▲ABF+▲BEH可见,垄断厂商通过二级价格歧视可以占有部分消费剩余,增加垄断利润。31P0P1P2POABEFZYXDD’′H图7-9二级价格歧视(三)三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在不同的市场(或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索取不同的价格。差别定价的原因在于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令在两个不同市场上,32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MR1=MR2=MC可见,Edp大的市场,价格较低,反之,价格较高。垄断厂商声称在不同市场上实现差别定价,可以用高价市场获得的收入弥补低价市场所获得收入的不足,避免因整体市场需求的限制而损害整个行业的生产。3334十、自然垄断与价格管制MRARACMCOPPmQcQrQmPrPcER一、垄断竞争的市场特征垄断竞争(MonopolisticCompetition)是指由众多厂商组成的既有垄断又有竞争,既不是完全垄断又不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特征:(1)产品的差异性;(2)厂商众多;(3)厂商自由进出。35第二节垄断竞争为研究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我们做一实验,将垄断竞争市场生产同类产品的垄断厂商分为两类,一类是所有垄断厂商中的任一厂商,另一类是其它垄断厂商。36二、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由于垄断竞争性产品具有差异性和替代性,任一厂商都有主观想法,认为,调整自己产品的售价,不会被其它厂商觉察,只要独自降价,其它厂商的价格保持不变,就会将其它厂商的顾客吸引过来,自己的销量将大幅度上升,反之,独自涨价,销量将大幅减少。371、预期需求曲线厂商预期独自调整产品售价,引起销售量变动,这种反映厂商预期价格变化与销售量变化之间关系的曲线是预期需求曲线。因为它是由任一厂商主观预期形成的,亦称主观需求曲线。38PQ1Q0Q2P1P0p2Edd’2、比例需求曲线同一行业所有厂商采取相同的价格变动措施,以致各个厂商产品销量发生同比例的变化,这种反映价格变动与需求量变动之间关系的曲线称为比例需求曲线,它是由所有厂商同时变动价格所形成的,故又称为客观需求曲线。39P2P0P1Q0Q2Q1Q3Q4E0E1E2O图7-11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D′dd1dd2从理论上讲,均衡条件是MR=SMC,均衡点为G,按厂商预期需求曲线dd0所确定的均衡点是E(Q1,P1)。实际销售量为Q2。Q2Q1,厂商形成新的预期,dd0移至dd1,均衡点为K(Q2,P1)。厂商重复上述决策调整过程,直到预期的最优产量与实际销售量相等为止。40三、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ODD′dd0MR0SACSMCP0P1Q0Q1Q2Gdd1Q图7-12垄断竞争厂商非均衡状态下的自我调整过程因此,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是:(1)MR=SMC;(2)预期最优产量等于实际产量;最终DD’和dds的交点E(Qs,Ps)为短期均衡点,π=■CFEPs。41DD′ddsMRsQsHQ图7-13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EF垄断竞争厂商达到长期均衡,必须满足四个条件:(1)MR=MC;(2)π=0,P=LAC;(3)SAC=LAC(4)厂商预期的长期最优产量等于实际的产销量。42四、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QLACLMCSACSMCddLMRLDDLEQL图7-15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N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