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巴金感动中国巴金,原名李尧棠,2005年10月17日于上海逝世,享年101岁。文学大师,他的作品代表着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颠峰,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的良心”。代表作品: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抗战三部曲:《火》一、二、三部长篇小说《灭亡》、《寒夜》、《憩园》散文集:《随想录》词语卡片款待kuǎn揪回jiū舔舐shì作揖(yī)租赁(lìn)吠叫(fèi)叱骂chì解剖(pōu)堕入(duò)衰草(shuāi)篱笆(líba)虫蛀(zhù)绿草如茵yīn了解“文化大革命”•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那场“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当代历史上的一个非常特殊的事件。它是一个极左思潮泛滥成灾的时代,是一个整个社会价值扭曲,黑白颠倒,人的心灵近乎疯狂、变态的时代。只有深入了解这个时代的历史特征,才能理解课文中出现的那些人和事,才能真正理解巴金老人在文中所作反省的深远的时代意义。三位被迫害致死的文人代表(从左往右):吴晗、老舍、傅雷批斗成为家常便饭文章脉络大意(1)艺术家与狗的故事(2---9)小狗包弟的故事(2)小狗的来历(3-6)包弟与家人的亲密关系(7-9)文革中包弟的处境(10---13)怀念包弟,表达歉意3、作者对小狗包弟是很有感情的,随着故事的展开,作者的情感经历了哪几次变化?与狗亲密相处红卫兵抄“四旧”送走小狗之初送到医院之后痛苦煎熬至今欢快忧虑轻松沉重歉意、愧疚、忏悔4、作者的《随想录》反映文革的现实,其中为什么要写一条小狗?以小见大虚实相生小:小狗的悲剧命运,生命无法保全大: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伤害的事实。实:写包弟的遭遇虚:表现自己的心灵历程,按散文的创作规律,写虚必定以写实为基础。•5、11段的环境描写的作用?•曾经:欢声笑语(爱人、爱犬)•如今:满园创伤(荒凉、衰败、无生机、物非人非)•情感:煎熬(失去爱人爱犬的痛苦,失去良知的愧疚忏悔)•手法: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对比衬托•描写了一个荒凉、衰败、无生机的、物非人非的景象,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作者想起失去了的爱人、爱犬,作者饱受失去亲人之通和失去良知的内心煎熬,这衰颓的景象衬托了作者备受煎熬的心境、痛苦。本文主要讲的是巴金与狗的故事,那么首段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作用是什么呢?(结构,思想,表现手法)1结构内容上,引出下文小狗包弟的故事,起着铺垫、暗示下文包弟悲惨命运的作用;2思想主题上,两个故事相似,表明此类悲剧在当时很普遍,由此扩展文章内涵,深化了文章主题。3表现手法上,两个故事形成了对比,一是狗的忠义,一是人的背弃(认识的人掉开头,巴金送走包弟),通过对比,流露了作者深深的愧疚、忏悔之情,更反衬出人情的冷漠,人性的缺失。主题归纳•文章通过叙述小狗包弟的故事,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愧疚忏悔之情。反映出文革时任何生灵都可能遭受不测的悲惨现实,深刻的揭露了人情的冷漠、人性的缺失、文革的罪恶,体现了作者可贵的自我解剖(反思、忏悔)的精神,呼唤人性回归,提倡人道主义精神。拓展训练•10段末,“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我不能原谅自己”•感触: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作者为了生存而抛弃一条狗,本不算什么,但作者并未因此替自己解脱,他这朴实的言语中,包含了超人的勇气,从中可以看出作者严于剖析自己,敢于说真话的精神。•13段,...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他表示歉意。•感触:作者终于在文革结束之后拥有了说真话的勇气,也直接表达了对包弟深深的歉意,也通过文章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忏悔,意在“还清心灵上的欠债”,唤起人们的良知,引发人们的深思。•巴金的反思、忏悔,告诉我们:人要真诚,要讲真情,敢于反思解剖自己,敢于忏悔,敢于向小狗道歉,无视诸多无聊、鄙俗的说辞,在深深的自责中,寻求良心的安慰,寻求人之为人的东西,寻求浩劫之后,在思想与精信仰一片荒芜的沙漠中的绿洲,来润湿因尘封许久而干涸的心灵,冲洗人们蒙尘的眼睛。我们不应嘲笑,而应认真静心去读,去了解一个善良老人的宽厚仁爱、去接受真善美的润泽,做一个真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