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内科学呼吸内科吴俣2总论3CompanyLogo中医内科学定义、性质、范围及发展简史1中医内科疾病分类方法2中医内科疾病的的治疗法则3中医内科学的辩证方法44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中医临床思维方法阐述内科所属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预防康复规律的一门临床医学。中医内科学的定义5中医内科学的性质是一门临床专业课,是临床学科的基础,其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水平。6中医内科学的范围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病:伤寒论、温病学•内伤病:金贵要略,脏腑经络病,气血津液病•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内伤易感外邪,外感日久可造成或加重内伤。7中医内科学术理论的起源与发展起源与发展萌芽阶段——殷商时期(公元前2100年-公元前256年)奠基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220年)充实阶段——魏晋至金元时期(公元220年-公元1368年)成形阶段——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公元1911年)8(一)萌芽(殷商时代)西周将医学分科为疾医、疡医、食医、兽医殷商发明用药酒、汤液治病。殷代甲骨文记载:疾首、疾腹、疟疾、蛊病等内科病。9(二)奠基(春秋秦汉)《脉法》《五十二病方》《治百病方》《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10附:《内经》与《伤寒杂病论》在中医学中的地位1.始于战国而成书于西汉的《黄帝内经》是一部划时代的医学著作,全面的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对内科疾病分别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生理系统,风、寒、暑、湿、燥、火等病因,以及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来加以认识,为后世内科疾病的分类与命名打下了基础。2.东汉张仲景总结前人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著成《伤寒杂病论》,创立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和脏腑辨证论治理论体系。11(三)充实(魏晋金元)1.病因学、症状学、诊断和治疗学的充实和发展2.学术理论的创新12(1)病因学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病因证候学专著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尸注、癞、沙虱。南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13(1)病因学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病因证候学专著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尸注、癞、沙虱。南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14(2)症状学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记述病候784条,对胸痹的症状如疼痛的性质、部位与预后作了描述。唐孙思邈《千金要方》指出消渴病易发疮疡。唐王焘《外台秘要》指出消渴病“每发则小便至甜”的特征。此时期还对伤寒、温病、疟疾、肺痨等传染病作了描述。对心痛、虚劳、脚气、水肿在辨证上有了较大提高。15(3)治疗学《肘后备急方》用青蒿治疗疟疾;用海藻治疗瘿病《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用常山、蜀漆治疟疾;白头翁、苦参治痢疾;槟榔治寸白虫;谷皮治脚气《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收载大量方药,反映了当时的成就。162.学术理论的创新:刘完素倡导火热学说主寒凉(寒凉派)张从正倡导攻邪而善用汗、吐、下三法(攻下派)李东垣重脾胃(补土派)朱丹溪提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养阴派)金元四大家17(四)成形(明清)(1)薛己的《内科摘要》,首先用内科命名。(2)王纶《名医杂著》指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完素杂病用丹溪明代18(3)王肯堂《证治准绳》;(4)张介宾《景岳全书》;(5)秦景明《症因脉治》;(6)李宗梓《医宗必读》;《景岳全书》的阴阳互补,《医宗必读》的治泻九法至今仍具重要意义。19《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医宗金鉴》《张氏医通》《辨证录》《临证指南医案》《证治汇补》《医学心悟》《医林改错》《血证论》《外感温热篇》《湿热病篇》《温病条辨》清代201.中医内科学2.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现代21中医内科疾病分类方法1.按病因分:外感、内伤2.按病机分:热病、杂病3.按脏腑分:依据藏象学说“病机十九条”22中医内科疾病分类方法外感病伤寒六经病证温病卫气营血证、三焦病证内伤病脏腑病证:五脏病证气血津液病证:以脏腑分类为主导,将与气血津液的生成、运行、输布失常密切相关的疾病归属此类.肢体经络病证:以脏腑分类为主导,将与肢体经络相关的疾病归属此类.“病机十九条”23二、中医内科疾病的命名以病因命名的中风、中暑、虫证等以病机命名的郁证、痹证、厥证等以病理产物命名的痰饮等以病位命名的胸痹、肝着、肾着、肺痈等以主症命名的咳嗽、喘证、呕吐、泄泻、眩晕等以主要体征命名的黄疸、积聚、水肿、鼓胀等24三、中医内科疾病的特点1、中医内科外感疾病的特点:病因为六淫、戾气等外邪,发病常与季节有关,起病较急,病邪多由皮毛.口鼻而入,由表传里.多具有季节性.传变性,若兼夹戾气.疫毒,则具有传染性.流行性.2、中医内科内伤杂病的特点:病因多由饮食.劳倦.情志所伤,其特点是多因素相加.多脏腑相关.多病性复合.多病证杂见,其基本病机为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在病情演变过程中,往往脏病及脏.脏病及腑,因复感外邪,或多种病理因素的产生,而出现寒热虚实错杂的证候,并可多症重叠.25中医内科疾病的辩证方法及治疗法则中医内科学--总论26中医内科疾病辨治原则一、辨证原则1、全面分析病情---强调整体观念2、掌握病证病机特点---恰当选用方法外感时病主要应按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进行证候归类。内伤杂病主要运用脏腑病理变化分析病机特点。3、辨证与辨病相结合27掌握病证病机特点外感时病:主要应按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进行证候归类。内伤杂病肺系病证:主要按肺气失于宣发肃降之病机特点进行辨证论治脾(胃)系病证:主要按中焦气机升降失常之病机特点进行辨证分析心系病证:应按血脉运行障碍和神明失司之病机特点进行辨证论治肝系病证:主要按肝气疏泄不畅、肝胆升发太过、肝风内动等病机特点进行辨证论治肾系病证:主要按肾阴、肾阳不足的病机特点进行辨证论治28辨证与辨病相结合⑴辨证⑵辨病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29在同一疾病可以有不同的证,称为“同病异证”。不同的病又可以有相同的证,称为“异病同证”。中医内科学对许多疾病的诊断均以证为名,反映了辨证论治的治疗体系和“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基本精神,体现了中医治病的基本指导思想。通过辨证就能够突出疾病的主要矛盾,给予相应施治。尤其是在辨病较为困难的情况下,有时可通过辨证取得疗效,解决问题。因此,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根本手段。辨证30辨病是对中医辨证的必要和有益补充,有利于进一步对疾病性质的认识,有助于掌握不同疾病的特殊性及发展、转归。辨病31中医内科临证时既要辨证,亦要辨病。其中辨病论治是认识和解决某一疾病过程中基本矛盾的手段;辨证论治,是认识和解决某一疾病过程中主要矛盾的手段。因此辨病与辨证是相辅相成的,在辨证的基础上辨病,在辨病的同时辨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有利于对疾病性质的全面准确认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32二、治疗原则1.调节整体平衡原则2.审证求机论治原则3.明辨标本缓急原则4.把握动态变化原则5.顺应异法方宜原则6.据证因势利导原则7.先期治疗未病原则8.重视调摄护理原则331、调节整体平衡可以从调整阴阳入手(阴阳平衡)去其有余:温、清、利、下补其不足:即补其阴阳之偏衰--补阴与补阳2、调节整体平衡,还要求对各种治疗措施和方药的运用都应适可而止,不可矫枉过正,以防机体出现新的不平衡。攻邪勿伤正,补虚不留邪,清热不伤阳,散寒不伤阴,补脾不碍胃调节整体平衡原则34“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就是审证求机论治在临证中的基本应用。“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说明“证”是决定治法方药的最可靠依据。“同病异治”的应用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生在不同的患者身上,或处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形成的病理变化不同,所表现的证候不同,因而治法也不同。“异病同治”的应用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若出现相同的病理变化,即形成相同的证候时,可以采取相同的治法。审证求机论治原则35在临证时必须分清疾病的标本、主次、轻重缓急,而采取“甚者独行,间者并行”,也就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和“标本同治”的方法进行治疗,这就是明辨标本缓急治疗原则。1.急则治其标: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紧急危重的证候,影响到病人的安危时,就必须先行解决,而后再治疗其本的原则。2.缓则治其本:是指在病情缓和的情况下,应从根本上治疗疾病。因为标病产生于本病,本病解决了,标病自然随之而解。3.标本同治:在标本俱急的情况下,须采取标本同治的原则。明辨标本缓急原则标本的概念36疾病的过程是正邪斗争,此消彼长,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疾病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病理特点,因此必须把握其动态变化,分阶段进行治疗。外感初期阶段——邪气正盛,正气未衰,病较轻浅,可急发散祛邪;中期阶段——病邪深入,病情加重,更当着重祛邪减其病势;后期阶段——邪气渐衰,正气未复,既要继续祛除余邪,又要扶正以祛邪,使邪去正复。内伤初期阶段——一般不宜用峻猛药物中期阶段——大多正气渐虚,治当轻补;或有因气、血、痰、火、郁结而成实,须用峻剂而治者,亦只宜暂用;末期阶段——久虚成损,则宜调气血,养五脏,兼顾其实。把握动态变化原则37因时治宜因地治宜因人治宜治疗应结合不同季节、不同时辰的特点,考虑用药的原则,称为“因时治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称“因地治宜”。根据病人年龄、体质、性别、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称为“因人治宜”。顺应异法方宜原则38据证因势利导原则要求顺其病势,就近祛邪,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据证因势利导原则39未病先防:是指对有可能发生疾病的个体和人群,及早提出预防措施,运用药物培补人体的正气,预防疾病发生的方法。既病防变:是指医者可根据疾病传变规律,防其传变,对可能受到传变的脏腑和可能受到影响的气血津液,采取预防措施,阻断和防止病变的发展和传变,把病变尽可能控制在较小的范围。以利于疾病的彻底治疗,取得最好的疗效。先期治疗未病原则40恰当的调护,有利于正气的恢复、邪气的祛除和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忽视调摄护理,不仅会延误康复时间,还会出现“食复”、“劳复”等情况,以致病情反复,因此,必须重视调摄护理。重视调摄护理原则41第二节外感六淫病证辨治概要42[概述]一、六气和六淫的基本概念六气:在正常情况下,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统称为“六气”。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邪气,统称为六淫病邪。二、六淫的致病特点1、六淫引起的疾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皆由外感。2、由于气候变化的复杂性,以及人体的个体差异,虽在同一季节里,也可感受不同的病邪而发生不同的疾病。3、六淫致病,既可以是单一的,更多是混合的。4、六淫之邪侵入人体后,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转化。43[辨证论治]一、风风邪的致病特点有四:1、风性轻扬2、风性疏泄3、风性善动4、风性善行而数变44易于侵犯人体的上部和肌表,故临床常见头痛,感冒等病证。如《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风性轻扬45其侵袭人体,可使肌腠开泄,故多见恶风,自汗等症状。风性疏泄46其临床表现多见动摇不定,所谓:“风胜则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如痉证的四肢抽搐,颈项强直,甚至角弓反张,即属于风。风性善动47其症多游走不定,变化迅速,如痹证中风邪偏盛的行痹,常见游走性关节肌肉疼痛等。风性善行而数变48风寒风热风入经络症状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鼻流清涕,咳嗽,痰稀。舌苔白润,脉浮而紧发热,微恶风寒,少汗或无汗,头痛,咳嗽,痰粘或痰黄,鼻流浊涕,咽痛口渴,苔薄,舌边尖红,脉浮数肢体关节游走疼痛,或拘急不利,项强,口眼歪斜,甚则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牙关紧闭,舌苔薄白,脉浮弦病机风寒束表,肺卫不宣风热袭表,肺失清肃风邪入络,络脉痹阻治法疏风散寒疏风清热祛风通络方药荆防达表汤加减桑菊饮或银翘散加减防风汤,牵正散,玉真散等加减49二、寒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2、寒主收引,其性凝滞寒邪的致病特点有二50寒邪侵表中寒症状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身痛或骨节痉痛,痛处不移,得热痛减,遇冷痛剧,筋脉拘急不利。舌苔薄白,脉浮紧。恶寒战栗,肢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