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一、课程内容1.美学研究对象是审美现象也即审美活动。2.鲍姆加登之后,美学的发展经历了德国古典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西方近现代美学三个重要阶段。3.近现代西方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和美学思潮有德国费希纳的“实验美学”、英国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美国杜威的“经验美学”、意大利克罗齐的“形象直觉说”、英国布洛的“心理距离说”、德国里普斯的“移情说”、弗洛伊德的“里比多”理论以及后来的分析美学、现象学美学、存在主义美学、接受美学等等。4.审美经验也称美感经验,简称美感。美感指的是审美活动中与审美对象同时建构起来的审美主体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5.审美教育即美育,有狭义和广义两层意思。狭义的美育是指有意识地通过审美活动,增强人的审美能力,提高人的整体精神素质,焕发人的精神风貌。广义的美育是指通过审美活动,建构人的全面发展的成长和存在方式,促进人向理想的、自由的、健康的、精神丰满的人生成。6.审美活动的特征主要表现为:1)审美活动以一种审美(艺术)的眼光看待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劳动。2)审美价值将以特殊的形式成为衡量一切生活和生产劳动合理与否的重要尺度。3)在审美活动中,对生活和生产劳动的过程及其结果的把握,更多是从感性形式方面进行的。7.美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美学最初是依附于哲学的,后来美学成为独立学科,却从来没有脱离过哲学。所有的美学理论都有它的哲学背景,哲学是美学的根基,美学必然包含着哲学的品格。美学的多种研究方法之中,最核心的方法是哲学方法。其区别是,哲学研究的是整个客观世界以及人类主观世界的最普遍的规律,美学则是研究人类审美活动的特殊规律。8.中国当代的美学理论毫无疑问应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哲学基础,具体说就是应当以马克思的实践论和社会存在论构成美学理论的哲学基础。9.自由是美学的哲学基础向美学的内在问题过渡的中介概念,也是从人的实践—存在向审美现象、审美活动过渡的中介环节。10.美学研究的五个基本问题: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美与审美形态、美感与审美经验、艺术与艺术活动、审美教育。11.审美境界的主要特点:1)它是情与景、心与境、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同时,这种情境的有机统一表现在接收效果上又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无限对有限的超越,达到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其中,有限的是景和物,无限的是情、思、想象和韵味。在这种无限的情思和自由的想象中生成的是包孕了无限韵味的意蕴,从而比日常生活中一般的审美更自由无碍、更有内涵、更耐人寻味、更具审美价值。2)人生境界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转换成审美境界。这个条件就是人生修养。人生境界向审美境界转换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其生成机制在于精神上的修养公服或内在实践。当然,这种修养工夫或内在实践因各家学说的不同而有差异,但就它们共同构成中华审美文化的遗传基因这一点来说,却是完全一致的。3)审美境界也有高低不同的层次之分。12.审美活动是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13.审美活动是人与世界的关系由物质层次向精神层次的深度拓展,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的人生实践。14.美学学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确立,有两个重要标志:一是有专门的、系统的美学著作问世;二是形成了独立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和范围。15.结合实际分析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应当是审美活动。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体现着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对象或审美活动。审美关系的现实展开就是人的审美活动。审美现象是审美关系中的现象,同样是审美活动中的现象。某种现象如果不体现为审美关系和审美活动就不是审美现象,因此美学应该是研究体现审美关系的审美现象和审美活动的学科。1)艺术中的审美现象,即艺术美。艺术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审美活动最高级、最典型的形式,无论艺术创造或艺术鉴赏,都是审美活动的不同方式。但是只有我们在进行创造和欣赏时,艺术作品才作为审美对象为我们呈现出美。艺术并不是现成的审美对象,艺术的美只有在人的审美活动中、在人与人的审美关系中,才成为现实的审美对象。2)自然界中的审美对象即自然美。在人类产生之前,自然无所谓美不美,自然现象和人发生了审美关系才成为美的。如果没有人的存在,自然美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当然也不存在审美的意义。而且,自然美是在人类社会和人的实践的漫长发展过程中逐渐发生和生成的。自然美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当它与人发生亲和关系、并逐渐生成审美关系时,才成为美。自然美以及其它的美,只有和人产生了审美关系,才是美的。3)科技美即科技活动中的审美现象。在科技活动中,当科学家或科技工作者通过自己创造性的研究、劳动,与所面对、探究的对象之间建构起审美关系时,审美现象就会形成,科技美就会出现。审美现象实质上是审美关系中的现象,说审美关系时美学的研究对象实际上等于说审美活动是美学的研究对象,只有在审美活动中,才形成种种审美关系和审美现象。因此,不是美,而是审美活动,才是美学研究的真正对象。二、章节训练1.【单选】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的美学家是黑格尔。2.【单选】认为美学应该在人和世界的关系中来研究审美关系的美学家是蒋孔阳。3.【单选】与美学联系最密切的学科是哲学。4.【单选】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大团圆结局作为一种特定的审美模式体现着高级审美意识。5.【单选】“诗可以兴、观、群、怨”说是一种美学思想。6.【单选】中国当代美学理论的哲学基础是实践存在论。7.【单选】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不可分割。8.【单选】不存在外在于审美活动的审美主体或审美客体。9.【单选】只有在审美活动中才能形成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10.【单选】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是不同的两个概念。11.【单选】审美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追求审美境界。12.【单选】审美经验中占主导地位的因素是感性因素。13.【单选】美学的基本内容中最集中地体现了审美活动的特性和规律的是艺术活动。14.【单选】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艺术和艺术活动。15.【单选】美学中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石是审美活动。16.【多选】在美学研究对象的五种看法中,重点放在审美的客体方面的观点是美学是研究美和美的规律的学科;美学是研究艺术的学科。17.【多选】在美学研究对象的五种看法中,重点放在审美的主体方面的观点是美学是研究审美经验的学科;美学史研究审美心理的学科;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和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18.【多选】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经验的美学家是托马斯•门罗、维特根斯坦、杜威、李泽厚。19.【多选】当代人们对美学的学科性质和定位是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现象。20.【多选】美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特点是多样性、多层次性、与人生价值相联系。21.【多选】审美经验是一种感性经验、快感经验。22.【名词解释】美学思想:是指思想主体对审美现象某些本质、特征、规律比较自觉的理性认识,它以明确的理论观点和概念范围来表述自觉、系统的理性思考。23.【名词解释】美学学科:奠基于审美意思和美学思想,但它是以审美现象为专门课题,从整体上独立地、系统地思考审美现象所获得的理论体系。美学学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确立,有两个重要标志:一是有专门的、系统的美学著作问世;二是形成了独立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美学界公认,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是以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1750年出版的《美学》一书为标志。24.【名词解释】美学:这一名词源于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他是理性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为了修正唯理主义哲学忽视感性思想的偏向,鲍姆加登创立了美学这门关于感性认识的学科。他把美学定义为研究低级感性认识的学科。1750年,他出版了首部研究感性认识的专著《美学》,把美的思维和艺术作为考察、研究对象。鲍姆加登因此也被称为“美学之父”。25.【简答】美学史上对美学研究对象的集中代表性看法:1)第一种看法认为美学是研究美和美的规律的一门学科。这种看法源于柏拉图,在历史上影响最大最深远。2)第二种看法认为美学史研究艺术的。这个思想来源于德国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3)第三种观点认为美学是研究人自身的审美经验的,并将人的审美感受、感情、体验这些主观方面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以17、18世纪英国经验派为代表。4)第四种观点认为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审美心理活动。主要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审美经验,重点研究产生这些审美经验的心理基础。如德国的美学家费希纳就是从实验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美感的。5)第五种观点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和现实之间审美关系。认为美学应该在人和世界的关系中来研究审美。而单纯研究主体或者客体都是片面的。现在人们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体现着人和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26.【简答】美学研究方法的特点:美学是关于审美想象或审美活动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它的研究方法是多样的、综合性的,而不是单一的。1)美学研究比一般人文学科更为注重感性的经验、情感的契合、心灵的碰撞,更多地要求经验科学的配合与协助;美学必须广泛吸收其他人文学科以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成果。2)美学研究的多种方法还是有主次之分、核心和附属之分的。从学科性质来看,美学的核心方法应该是哲学方法。A.美学从诞生起就从属于哲学,后来美学成为独立的学科,却从来没有脱离过哲学。B.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需要主体的全身心投入,尤其需要主体在观念世界中尽情游历,这是科学和试验方法及其他任何方法都不能及的。C.美学涉及人生在世、人的生存实践、无限意义等整体深层的本源问题,只有靠理性指引下体验、感悟的哲学方法才能掌握。D.美学作为一门理论学科还需要进行逻辑推演、抽象思辨和理论提升,这也离不开哲学思考。27.【简答】审美关系的特点:1)审美关系不是理智认识关系,而是情感体验关系。审美关系的根本目的是以自已内在生命的投入来领悟和体验人与世界的存在意义。2)审美关系是通过感性形式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感性直观的关系。在审美关系中,客体往往不是通过其理性内容,而是通过表现其理性内容的感性形式向主体展现自身的;而主体主要凭借其感官来直接把握、感受、体验客体。3)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的自由关系。自由表现为:A.超功利性。在审美关系中,审美主体不是追求对象的有利有用有益和自身欲望的满足,而是以自己的虚怀去领悟对象的虚无。B.自由表现在审美主体始终关注对象的意义形象,并且环绕这一意义形象而展开自由想象和联想,自由地展开自己的心灵形式,而不是专注对象的物质实存和物理属性。C.自由还表现在审美是人与世界的精神情感交流。D.在审美关系中主体内在诸心理能力如感性与理性、想象力与理解力、情感与理智等都能达到自由和谐的状态。4)审美关系在逻辑上先于审美主客体而存在,而不是审美主客体逻辑上先于审美关系而存在。在审美关系之外或之前,不存在任何现成的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审美主体是审美关系中的主体,审美客体是审美关系中的客体。28.【简答】审美关系和审美活动的关系:1)审美活动与审美关系属于同一层次的概念,二者密切相关,不可分割。2)审美关系含于内,审美活动显于外。审美关系的外在展开即审美活动,审美活动的内在构成既审美关系。3)审美关系是通过审美活动而建构起来的,而审美活动则只有通过审美关系才得到体现。29.【简答】审美活动的特点:审美活动是人类基本的存在方式之一,也是一种基本的人生实践。它和人类的其他活动和生存实践方式具有一致性与共同性。就是有需求,有目的,有凭借。1)审美活动的根本动力是人的审美需要。追求完整的生存方式,按照美的规律塑造世界和人自身,正是人的审美需要。2)审美活动的目的不是外在功利的追逐,而是对审美境界的追求。3)审美活动也有凭借,体现在审美主体始终结合着审美对象,更表现为主客体之间的精神对话和情感交流。不存在外在于审美活动的独立自主的审美客体或审美主体,只有在审美关系、审美对话之中,才能形成所谓的审美主体或审美客体,只有通过具体的审美活动,主体才成为现实的审美主体,对象才成为现实的审美客体。30.【简答】审美经验的特点:审美经验亦称美感经验,简称美感。美感是在现实的审美关系、具体的审美活动中,与美同时生成和当下建构起来的审美主体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审美经验有以下三个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