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论》的思想内容历史条件斯密(1723~1790)所处的时代是英国手工业向技术机器生产过渡的时期,1705年牛考门的引擎已经出现,1733年约翰·凯的飞梭发明成功,1767年哈格里夫发明改良了纺织机,1771年亚克来成功地发明了先以马力、后以水力为动力的辗转纺织机。1778年瓦特的蒸汽机出现,不久应用于纺织业。英国工业革命实际上是从1760年开始的,一至延续到19世纪初期。在思想理论方面,培根、霍布斯的哲学构成了英国古典经济学产生的思想理论基础。中国传统古典思想通过重农学派也影响到了亚当·斯密,对英国古典经济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培根的哲学被称为“实验哲学”。斯密其人1740年17岁时便被送往牛津大学学习希腊和拉丁经典学说、外语、文学和哲学。1748年接受了爱丁堡大学聘请讲授修辞学和文学。1751年转到格拉斯哥大学任教,担任逻辑学和道德哲学讲座。后兼任大学教务长,副校长职务。他讲道德哲学的范围共分四部分:神学;伦理学;法学;政治学。政治学包括贸易、价格、国家收入、税收等等有关经济理论和财政问题方面的内容。一直到1764年以后他才开始专门从事于政治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和著作。斯密的个性斯密最具色彩的个性是心不在焉:在他真的产生了浪漫情怀的时候他可能在舞会上认不出他的舞伴;在他带着访问者参观鞣皮厂解释他的劳动分工优势理论时他可能会掉进鞣皮坑里;他沏茶时他可能会把黄油面包放进茶壶里然后抱怨饮料的味道太差;早晨起来他在他的花园里用力吸入新鲜空气在一阵沉思默想之后,才发现自己穿着睡袍已经到了离家15英里以外的地方了;在任海关专员时他无数次受到持枪敬礼的礼遇,可能是试图回礼,他用手杖表演了一番精心的操练。或者,在签署一份正式文件时,他不是写下自己的名字,而是可能仔细地模仿旁边他的海关专员同事的签字。《国富论》的目的《国富论》一书以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为研究对象,以“富国裕民”,寻求财富的增值的方法为目的。“被看作政治家或立法家的一门科学的政治经济学,提出两个不同的目标:第一,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生计,或者更确切地说,使人民能给自己提供这样的收入或生计;第二,给国家或社会提供充足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总之,其目的在于富国裕民。”1776年斯密发表的《国富论》的结构是分五篇,分别从生产和分配、资本、经济史、经济学史和公共财政的角度和层面研究和发挥了上述基本主体思想。第一篇《论劳动生产力增加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由十一章组成,讨论的主题是如何改进劳动生产力?涉及到了分工协作制度的实施和推行;劳动生产物按什么顺序自然而然地分配给社会各阶级?涉及到了商品交换的制度和法则。在本篇中,一开始就分析了作为增进国民财富的决定因素之一的分工,随后分析了交换、货币和交换价值,论述了产品的分配,即工资、利润和地租。第二篇《论资财的性质及其蓄积和用途》,由五章组成,讨论的主题是促进国民财富增长的第二个积极因素--资本的性质、积累和用途。他先从储备中划分出资本,指出资本由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构成,随后又分析了资本的作用和资本积累的条件,叙述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区别,以及资本的各种形态,即借贷资本、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区别。斯密在这里特别强调了不断积累资本与合理利用资本的极端重要性。前两篇几乎包括了斯密的整个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三篇题为《论不同国家中财富的不同发展》,由四章组成,对近世欧洲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进行了考察和总结,集中于产业结构和发展生产的顺序问题,实际上讨论的经济史。他即是对前两篇所树立的理论原理的证实,也是对他的充实和发挥。具体来说,他从城乡分工的观点出发,考察了罗马帝国崩溃以来在经济史上的两个过程,即农业的衰落和城市的繁荣,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发展的原因。第四篇题为《论政治经济学体系》,由九章组成,是对政治经济学发展过程的最早的理论概括。其中有八章是批判重商主义的理论、政策及其实践的,一章是用来批评重农主义体系的。在对重商主义的批判中,斯密倾注了他对封建专制主义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反感和敌视,在对重农主义的批评中,则在指出其不足的同时,也肯定了他们的成就和功绩。本篇内容要探讨的是不正确的政策和学说怎样妨碍了国民财富的增长。第五篇题为《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由三章组成,属于财政学问题。财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是斯密在本书中第一次创立的。斯密在本篇中从如何有利于增进“国民财富”的前提之下,分析和论述了国家的支出、收入和公债等理论问题,提出了资产阶级财政史上著名的公平、确定、便利、经济四大税收原则,研究了国家财政对国民财富发展的影响。熊彼特虽说对亚当•斯密的学说贡献评价不高,但他也承认“从大约1790年起,斯密就成了导师,不是初学者或公众的导师,而是专业人员特别是教授们的导师。包括李嘉图在内,这些人中大部分人的思想,都源于斯密,而且他们大都也从未超越斯密。在大约五十年中,直到约翰•穆勒的《原理》(1848年)问世为止,普通经济学家的思想大都是由斯密提供的。”分工理论分工是斯密全部经济学说叙述的起点。斯密认为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增进国民财富的主要原因和方法:第一,分工使劳动专门化,提高了工人的熟练程度;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须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分工使专门从事某项操作的工人把全部注意力倾向于一种简单事物上,比较容易改进工具和发明机器,从而简化了劳动,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斯密还考察了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和社会的分工。“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改进,以及在劳动生产力指向或应用的任何地方所体现的技能、熟练性和判断力的大部分,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看一看一个文明和繁荣的国家中最普通的工匠或日工的生活物品,你就会知道,为了使他们能享受这种生活用品,那些行业中的人必须提供自己生产的一部分,虽然是一小部分,但这样的人却多得数不胜数。如,白天工人穿的毛外套,尽管看起来很粗糙,却是大量工人联合劳动的产品。牧羊人、选毛人、梳毛人、染工、梳理工、纺工、织工、蒸工、缝纫工和许多其他工人,为了完成这件日用产品,必须联合起他们的不同手艺。”交换理论分工要受市场的限制,也就是说分工的程度取决于交换的能力或市场范围:“分工的范围必然总是受到交换能力范围的限制。换言之,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当市场很小时,没有人能得到任何鼓励去专门从事一种职业,这是因为,他没有能力把它他自己劳动产品中所有远远超过自己消费的剩余部分,去交换他所需要的其他人劳动产品中的剩余部分。”“一旦分工完全确立,一个人自己劳动的产品就只能满足他的需要的很小一部分。他把自己劳动产品的超过自己消费的剩余部分,用来交换自己需要的他人劳动产品的剩余部分,以此满足自己的绝大部分需要。这样,每一个人都靠交换来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一个商人,而社会本身也逐渐成为一个完完全全的商业社会。”斯密认为由于人的利己本性,产生一种“交换倾向”,所以交换是人类所共有和特有的属性,而分工也就是人类这种自然的、永恒的本性的产物。交换和分工都是为了满足人们利已的需要。“分工最初也是从这种相同的交换倾向中产生的。在一个狩猎或游牧部落中,一个特定的人,例如,他比任何其他人能更快、更熟练地制造弓箭,他就制造弓箭。他频繁地用弓箭和他的同伴交换牲畜和鹿肉。他最终发现,他用这种方式得到的牲畜和鹿肉,比他自己到野地里捕捉到的还多。因此,由于对他自身利益的关切,制造弓箭成了他的主要营生,他成为一种专门制造武器的人。”分工极大地促进了交换的发展,甚至使整个社会都成为商业的社会。“为了避免这种不方便,在社会的每个时期中的每个明智的人,当最初的分工确立以后,一定会自然而然地设法这样处理他的事务:除了他自己行业的特殊产品以外,随时随地带有一定数量的这种商品或那种商品,例如,他设想用这些商品来交换他人的劳动产品时是没有人会拒绝接受的。”货币理论斯密认为货币是商品,是从普通商品中分离出来的一种人人都愿意接受的商品。商品与货币的交换就是商品同商品的交换。金属货币同其他普通商品一样也是劳动的生产物,也包含着一定的劳动量,也具有价值。“金属不仅能像任何其他商品一样保存起来不受丝毫损失,没有任何东西比它更不容易损坏,而且还可以没有任何损失地分割成许多的小块,又可以很容易地把这些小块再溶合起来。这种性质是任何其他同样耐久的商品所不具备的,而金属的这种性质比起其他任何商品的性质来都更适于作为商业和流通的媒介。”“用货币买到的或用货物交换到的东西都是用劳动购来的东西,我们得到的东西和我们自身付出的辛苦几乎是相等的。那种货币或那些货物固然节省了我们的辛苦,但它们包含了一个特定数量的劳动价值,因此我们能够交换当时认定包含相等数量劳动价值的东西。”货币有两种职能:“财富由货币或金银构成这个通行的观点,是由货币作为交易工具和价值尺度的两重性而自然产生的。”“由于货币是交易工具,我们用货币能比用其他任何商品都更容易得到我们所需的商品。只要得到货币,随后再购买任何商品都毫无困难。”斯密还探讨过货币流通量以及纸币流通的规律性问题。“任何国家的铸币量都受以铸币流通为主的商品的价值的支配,商品的价值增加了,立即就会有一部分被运往国外有金银铸币的地方,去购买为流通商品所必须增加的那部分铸币。”“以纸币代金银币,可以说是以低廉得多的一种商业工具代替另一种极其昂贵的商业工具,但其便利,却有时几乎相等。有了纸币,流通领域无异使用了一个新轮子,它的建立费和维持费,比旧轮轻微得多。”“纸币有多种,各不相同;银行的流通券是最普通的和最适合的……银行家发行的钞票便可在社会上通用,无异于金币银币。”“每个国家可以轻易流通的所有纸币的全部金额不会超过其所代替的金银价值,或(在商业状况不变的条件下)在没有这些纸币时所必须的金银币的价值。”如果超过了这个界限,过剩的数额,将全部回到银行要求兑现;如果银行“表现出任何困难或迟缓,到银行要求兑换的钞票还会更多。由此而起的惊恐必然会使挤兑加剧。”价值论“‘价值’这个词有两种不同的含义:有时表示某一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则表示占有该物品所带来的对其他物品的购买力。一个可以称为‘使用价值’;另一个可以称为‘交换价值’。”“具有最大的使用价值的东西常常很少有或根本没有交换价值;反之,具有最大的交换价值的东西常常很少或根本没有使用价值。”如水与钻石。什么是衡量商品交换价值的尺度?“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尺度。”劳动是二重的:既是生产商品时耗费的劳动,又是商品在交换中购买后支配的劳动:“任何一个物品的真实价格,即要取得这种物品实际上所付出的代价,乃是获得它的辛苦和麻烦。对于已得此物但愿用以交换他物的人来说,它的真正价值,等于占有它而能自己省免并转加到别人身上去的辛苦和麻烦。……所以,对于占有财富并愿用以交换一些新产品的人来说,它的价值,恰恰等于它使他们能够购买或支配的劳动量。”斯密的教条斯密认为劳动决定价值的规律只适用于简单商品生产,不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他感到耗费劳动决定价值同购买劳动决定价值之间有矛盾,特别是感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二者量的不等,便抛弃了劳动价值论转为收入构成价值论:“由于每一种特定商品的价格或可交换价值,分开来看,分解成为三部分中的某一部分或所有部分,因此,构成一国劳动的全年产品的价格,合起来看,也必然分成同样的三部分,作为劳动的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土地的地租,分配给该国不同的居民。”“工资、利润和地租,是一切收入和一切可交换价值的三个根本源泉。”“远在早期的古代社会之前,还没有出现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而获得各种物品所必需的劳动数量之间的比例,似乎是为各种物品的相互交换所能提供的的惟一准则和依据条件。”“资本一经在某些人手中积累以后,他们其中的有些人自然会运用该资本来推动勤奋的人们去工作,为他们提供原料和生活资料,以期通过对他们产品的销售或通过他们的劳动,使原料的价值有所增值而获得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工人使原料增加的价值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支付工人自己的工资;一部分是他们的雇主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