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平版印刷工艺原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9/8/31第三章平版印刷机与印刷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19/8/32第三章平版印刷机与印刷工艺第一节平版印刷原理与制版第二节平版印刷机的组成、特点与分类第三节平版印刷机的印刷装置第四节平版印刷机离合压机构和压力调节机构第五节平版印刷机的输墨装置第六节平版印刷机的润湿装置及润湿液第七节无水胶印印刷原理及工艺2019/8/33本章重点1.胶印的水墨平衡2.油墨在墨辊间的分配3.无水胶印印刷原理及工艺2019/8/34第一节平版印刷原理与制版一、油水不相溶的原理二、选择性吸附的原理三、间接印刷四、平版制版五、胶印的水墨平衡印刷原理及工艺2019/8/35一、油水不相溶的原理1.水的化学结构与表面张力水分子结构不对称,电荷分布不均衡,极性很强。----水是极性分子,表面张力(20°C)7.2×10–2N/m。O-H+H++-夹角104º41′印刷原理及工艺2019/8/36特点(1)极性分子表面张力大,γ大分子间存在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2)极性分子之间有强的亲合力①分子间引力大②相似相溶(相似互溶)极性物质叫亲水物质。印刷原理及工艺2019/8/37分子间引力(1)取向力:极性分子靠近时,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按极性取向产生的引力。(2)诱导力:非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靠近,诱导出极性,产生的引力。(3)色散力:非极性分子之间,电子和原子核运动,产生瞬时偶极,产生的引力。印刷原理及工艺2019/8/382.油的化学结构与表面张力油:有机液体的统称。表面张力(20°C)(1.97~3.9)×10–2N/m油分子对称分布,是非极性分子印刷原理及工艺2019/8/39特点(1)表面张力较小分子间只有色散力(2)分子之间有强的亲合力①相似互溶②存在吸引力非极性物质叫疏水物质印刷原理及工艺2019/8/3103.油水几乎不相溶(1)极性不同:水极性分子;油非极性分子。(2)结构不同:水分子非对称结构;油分子对称结构。(3)乳化:在挤压或搅拌条件下,可以少量互溶。2019/8/311二、选择性吸附的原理水墨通过对各自相亲合的金属表面具有选择性吸附1.吸附的基本原理(1)物理吸附:分子间引力(2)化学吸附:化学键印版的表面有一定的表面过剩自由能,可以吸附低表面张力的液体表3-1为金属亲油、亲水性顺序表印刷原理及工艺2019/8/3122.选择性吸附的印刷工艺措施(1)对版基进行处理改变铝版(或锌版)的表面结构使表面形成砂眼。①砂眼的形成机械球磨法、电解法、喷砂法、刷子磨版法等。②砂眼的作用a.扩大比表面积,增加润湿和吸附b.产生毛细作用,易于接受和储存液体c.增加了无数的吸附中心d.增强了表面的自由能印刷原理及工艺2019/8/313(2)对版面进行处理图文部分的化学处理首先用酸性腐蚀液进行前腐蚀。其目的是为涂布感光树脂创造牢固的吸附基础。版表面与空气接触,生成一层氧化膜,结构疏松,不耐酸和碱。感光树脂涂布在具有这种氧化膜的金属表面上,由于金属版表面的自由能减弱,势必会要影响感光树脂吸附的稳定性。在显影、腐蚀等处理过程过程中,就会造成感光液膜层的脱落印刷原理及工艺2019/8/314三、间接印刷间接印刷是指印版上图文部分的油墨,经中间载体的传递,转移到承印物表面的印刷方式。平版印刷属于间接印刷中间载体的橡皮滚筒。表面包裹橡皮布。橡皮布亲油性较好,获得清晰的层次和完整的网点。橡皮布具有高弹性,在印刷过程中承受一定的压力,利用本身的弹性,使图文传递达到完整的转移。印刷原理及工艺2019/8/315四、平版制版1.PS版(1)PS版的结构PS版是预涂感光树脂版的简称,版基是0.5mm、0.3mm或0.15mm厚度的铝版,铝版经电解粗化、阳极氧化、封孔等处理,版面上形成一层氧化膜。然后涂布重氮感光胶,制成预涂版,制版时可直接晒版。印刷原理及工艺2019/8/316PS版PS版(预涂感光树脂版,presen-sitizedplate)版基0.150.300.50mm图文部分(亲油)(亲水)空白部分油墨印刷原理及工艺2019/8/317(2)PS版的制版(a)PS版感光树脂层铝版基氧化铝层阳图片(b)密合阳图片图文部分(d)显影非图文部分(c)曝光见光部分分解图3-2制版过程印刷原理及工艺2019/8/318晒版晒版版基(铝或锌)印版软片感光层1.5~2μm紫外线灯图文空白印刷原理及工艺选择题:PS版制版的二次曝光作用是()。A补充一次曝光强度B晒制细小网点C增加实地密度D去除表面脏点2019/8/3192.CTP印版(1)CTP制版形式①从计算机直接到印版(ComputerToPlate),即脱机直接制版。②从计算机直接到印刷机(ComputerToPress),即在机直接制版。③从计算机直接到纸张(ComputerToPaper),相当于喷墨印刷。④从计算机直接到样张(ComputerToProof),即数字打样。印刷原理及工艺2019/8/320(2)制版机与印版制版机主要有内鼓式、外鼓式、平台式,使用最多的是内鼓式和外鼓式直接制版机。版材种类按版基划分为金属版材和聚酯版材,金属版材主要为铝版,耐印力高,适合于长版印刷,而聚脂版材则更适合于短版印刷的需求。按涂层划分可以分为光敏树脂版和热敏树脂版,印刷原理及工艺2019/8/321(3)CTP制版技术紫激光CTP制版技术采用400nm波长的激光,有更高的成像速度CTP制版仍是热敏与紫激光技术并存,但紫激光CTP发展较快相对于热敏CTP系统(制版机、板材),紫激光CTP系统价格低廉。在大幅面印刷领域,热敏CTP技术仍占有主导地位。用于紫激光CTP的板材主要有光聚合和银盐两大类。印刷原理及工艺2019/8/3223.普通PS版直接制版技术普通PS版直接制版技术(CTcP)采用PS版紫外线(UV)照射到DMD(数码微镜元件)上,DMD上面大约有100多万个微镜,每一个微镜由数码方式进行控制,根据图文信息,UV光穿过微镜,或微镜偏转UV光不能穿过,在印版上形成加网的图像。一次曝光完成部分成像,连续几次曝光完成全部成像CTcP系统精度0.002mm,曝光速度10次/秒网点尺寸0.01~0.28mm印刷原理及工艺2019/8/323五、胶印的水墨平衡1.油墨乳化(1)乳状液两种不相混溶的液体放在一起搅拌或者振荡,其中一种液体变成微小的液滴分散于另一种液体中,混合液体称为乳状液或乳化液。液体变为乳状液的过程称为乳化。乳状液中,把分散成液滴的相称为分散相。另一相称为连续相印刷原理及工艺2019/8/324(2)乳化类型分散相是油相,连续相是水相,称为水包油型乳状液,记作O/W。分散相是水相,连续相是油相,称为油包水型乳状液,记作W/O。润湿液以微细的液珠形式分散的油墨中,形成W/O型乳化油墨。O/W型对胶印质量及生产危害极大,使印刷品发生水冲,墨辊脱墨,无法传递。轻微W/O型乳化油墨是胶印油墨黏度略有下降,改善流动性,有利于油墨转移印刷原理及工艺2019/8/325四次乳化2019/8/326(3)胶印油墨乳化着水辊与印版图文部分接触,两者之间既有润湿液,也有油墨,油墨的第一次乳化着墨辊与印版空白部分接触,润湿液与油墨两相并存,油墨的第二次乳化。着墨辊与印版图文部分接触,印版图文部分的墨膜上有润湿液微滴,也有前两次被乳化的油墨。油墨的第三次乳化。着墨辊与其他墨辊接触,墨辊表面墨膜上有润湿液微滴,也有前面被乳化的油墨。油墨的第四次乳化。容易与水混合的油墨,含水量过高,不适合胶印;难于与水混合的油墨,很难乳化,也不能用于胶印;与水混合难易程度适中的油墨,适宜胶印。印刷原理及工艺2019/8/327(4)油墨乳化的特点①油墨乳化不可避免在有水胶印中,润湿液和油墨同时存在,且不相混溶印刷过程中,油墨和润湿液总是互相接触油墨和润湿液存在四种滚压或挤压:着水辊与印版图文部分、着墨辊印版空白部分、着墨辊与印版图文部分、墨辊与墨辊之间印刷原理及工艺2019/8/328②油墨乳化不可缺少胶印中,乳化后的油墨黏度略有下降,流动性改善,有利于油墨转移。胶印有水存在,除去一部分在空气中挥发,一部分进入纸张外,另外的水也要有去处如果没有乳化,多余的水会形成水滴附在印版油墨表面,造成局部不沾墨,使图文缺笔断划,或出现白斑;部分水滴逆墨辊而上,水越聚越多,在墨辊表面生成亲水层,造成墨辊脱墨。如果没有乳化,微小的墨滴也会存在于水辊上,越聚越多,墨滴逆水辊而上,使传水性能下降,并污染润湿液。如果没有乳化,传墨性能变差,影响印刷质量。印刷原理及工艺2019/8/3292.水墨平衡(1)相体积的水墨平衡在一定的印刷速度和印刷压力下,调节润湿液的供给量,使乳化后的油墨所含润湿液的体积比例在15%~26%之间,形成油包水程度轻微的W/O型乳化油墨,以最少的供液量与印版上的油墨量相抗衡。含义:(1)用液量最少—不脏版(核心);(2)调节供液量—一定印速印压;(3)油墨乳化—W/O型,W含量15%~26%。印刷原理及工艺判断题:相体积水墨平衡的实质是润湿液和油墨按一定的比例控制。A正确B不正确2019/8/330(2)能量的水墨平衡采用表面张力较低的润湿液,便有可能用较少的水量实现平版印刷的水墨平衡。印刷原理及工艺2019/8/331γw<γ0润湿液将向油墨一方浸润,小网点、细线条消失。图3-3印刷原理及工艺2019/8/332γw>γ0在扩散压的作用下,油墨将向润湿液一方浸润,使印刷品的网点扩大,空白部分起脏。图3-3印刷原理及工艺2019/8/333γw=γ0界面扩散压为零,润湿液和油墨在界面上保持相对平衡,互不浸润,较为理想。图3-3印刷原理及工艺2019/8/334在实际印刷中,胶印的水墨平衡是在动态下实现的。润湿液的黏性低,流动性好,对油墨的侵入性强,动态下对外力响应迅速。油墨的黏性和黏度高,内聚力大,流动性差,不容易侵入润湿液。润湿液的表面张力要略大于油墨的表面张力。润湿液的表面张力一般为(4.0~5.0)×10-2N/m。印刷原理及工艺判断题:两相不相溶的液体接触时,表面张力大的液体会向表面张力小的液体侵入。A正确B不正确2019/8/335(3)场理论的水墨平衡将水放入静电场中,电场将驱使水内的自由电子移动,正负电荷重新分布,一端带正电荷,另一端带负电荷,水分子按其正负有序的排列起来,而在其周围形成一个“场”。印刷原理及工艺2019/8/336强化处理过的水传到非图文部分时,在非图文部分形成一个场,水分子相互之间的牵引力(拉力)增大。非图文部分的水很难进入油墨中,油墨也很难浸入水中,水膜墨膜之间,形成分界线,达到油水互不浸润的水墨平衡。印刷原理及工艺2019/8/337第五节平版印刷机的输墨装置一、输墨装置的作用、组成1.输墨装置的作用把油墨均匀地、适量地传给印版表面印刷原理及工艺2019/8/3382.输墨装置的组成供:贮存和供墨,墨斗辊、墨斗和传墨辊匀:打匀传递贮存,匀墨辊重辊串墨辊着:图文涂墨。着墨辊(靠版辊)印刷原理及工艺2019/8/339二、输墨装置性能指标1.匀墨系数匀墨部分墨辊面积之和与印版面积之比2.着墨系数着墨辊面积之和与印版面积之比pzFFyK=zKpzFF=印刷原理及工艺2019/8/3403.积墨系数所有匀墨辊和着墨辊面积之和与印版面积之比大,积墨量大,墨色好,达到新态需时长。自控墨反应快,不宜过大。pzyFFFzyKK=jK=印刷原理及工艺选择题:达到同样的积墨系数,()对墨层均匀性更好。A墨辊多,直径小B墨辊少,直径大2019/8/341三、墨辊的排列(见图3-40~52)1.软硬间隔排列墨辊2.油墨流动方向一致3.墨辊种类要少4.着墨辊多为四根5.墨辊的直径不相同6.最后一根着墨辊的直径大7.不对称排列匀墨辊8.墨路短

1 / 9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