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精品系列52:《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0历史高考专题复习精品系列课件52《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格局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代表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步方向。阅读下列反映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状况的示意图(注:小树代表民族资本主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简述每个阶段的原因。图1图2图3图4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49~1976年)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1978~1992年)三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1992年至今)第一阶段: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年)第二阶段: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年)第三阶段:“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1966—1976年)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时间工农业生产总值52年57年60年66年71年73年75年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年)过渡时期是指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1956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年)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当时,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虽然掌握着国民经济中的主要命脉,是居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份,但在国家经济中还未占据优势地位,还广泛存在着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和部分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实际情况.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私有制经济占优势地位2、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内容:一化三改指导方针: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3、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成就:意义:4、三大改造(1953-1956年)农民农业合作社手工业者手工业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到1956年底全国建立了75.6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农户达1.1亿,占农户总数的96.3%。(1)想一想:农村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小农经济已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材料一黑龙江孙吴县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数据:1956年1月,对全县手工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镇内组织起手工业生产合作社6个:铁木社(34人)、被服社(11人)、工艺社(11人)、皮革社(6人)、调味社(7人)、食品社(9人);另有参加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村工匠6人,计84人。占全县手工业工人总数的97.7%。(2)手工业行业的生产资料发生了什么变化?小手工业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材料二1955年下半年,不少大中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趋势。……全行业公私合营,是使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步骤。(3)全行业公私合营意味着什么?资本主义工商业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材料三(4)材料四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5)综合上述材料,我国社会发生了什么巨大变化?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材料四公有制经济其它经济成分1956年各种经济成分公有制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公有制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个体经济1952年底各种经济成分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图一图二3、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成就:意义:4、三大改造(1953-1957年)农民农业合作社手工业者手工业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成就: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主要矛盾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先进的社会制度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年)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年)1、中共八大时间、地点:1956年、北京背景: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内容: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年)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年)1、中共八大(1956年)2、“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1958年,全国共生产钢1108万吨,其中合格的钢只有800万吨。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人民公社时农村的顺口溜这是河南建国人民公社的8名劳动力5个小时的劳动成果,仅1.042亩小麦。1月9日报道2000斤6月30日报道5103斤7月25日报道9195斤9月25日报道130434斤1959年各地报道水稻亩产情况——“大跃进”中各地报道的农产量纪录:一颗白菜500斤,小麦亩产12万斤,水稻亩产13万斤,土豆亩产120万斤1958年《人民日报》经常出现的一句话:“地的产量是由人的胆量决定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大跃进”时期的新闻报道千斤重的大南瓜“大跃进”时的宣传漫画“大跃进”时的宣传漫画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大跃进”时的宣传漫画“看,卫星田的稻子长得多么丰满,16岁的女孩坐在稻穗上,也掉不下来。”这是大跃进时期一张名为《稻穗上的姑娘》新闻图片的文字说明。这块“卫星”田号称“亩产四万三千斤”。后来,稻穗上的姑娘回忆说:“那年,队长带着我们连夜突击,从附近将33亩即将成熟的稻连根拔起,移栽到卫星田里。几十万棵稻穗一夜间移栽到一丘田里,丝风不透。为了防止稻穗倒伏,还从山上砍来近千斤圆竹,穿插中间搭上架子。我就坐上了稻穗,有人喊来记者照了相。”共产风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年)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年)1、中共八大(1956年)2、“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3、“八字”方针(1960年)成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调整什么?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三、“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1966---1976年)“文革”对国民经济的影响:①直接损失5000亿元;②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了;③20世纪70年代,使中国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文化大革命”动乱十年,在经济上,只是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本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部固定资产的总和。——李先念(1)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2)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片面追求高速度;(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4)要抓住发展机遇。50-70年代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1、中国从1953年开始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A.消灭封建制度的残余成分B.建立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C.改变不合理的分配制度D.将单一的经济所有制发展为多种所有制并存2、读下图:“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它的出现年代不会早于A.1958年B.1959年C.1960年D.1978年3、“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和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上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一)工作重点的转移(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流行这样一句话:“毛泽东让中国人民站起来,邓小平使中国人民____起来!”富国家这么大,这么穷,不努力发展生产,日子怎么过?我们人民的生活如此困难,怎么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四人帮”叫嚷要搞“穷社会主义”、“穷共产主义”,胡说共产主义主要是精神方面的,简直是荒谬之极!……我强调提出,要迅速地坚决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十一届三中全会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邓小平《一心一意搞建设》(一)工作重点的转移——十一届三中全会1.时间、地点:1978年12月北京2、内容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思想路线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政治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组织路线伟大决策实行改革开放3、意义伟大转折:“1决3转2新”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邓小平·1978-12(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依据材料,分析中国的改革之路为什么首先从农村开始?1.改革首先从农村起步材料一到1978年还有2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人均粮食产量,1958年303公斤,1978年316.6公斤,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下降,每投入百元资金的纯收入,1956年为2.78元,1978年下降为1.85元。材料二在中国,在一个很长时期内,农民是人口的主体,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和农业的状况如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极大。材料三以政社合一,“三级所有……为特征的人民公社……高度行政化,经营管理过于集中,排斥市场机制,农民缺少自主权,干活“大呼隆”,分配“大锅饭”,缺乏内在激励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凤阳花鼓词抉择——18个红手印的生死文书:……如果村干部坐牢杀头,其他农户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到18岁。包产到组包产到户安徽、四川全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如何进行的?1987年粮食产量达到4亿吨,比1978年增加了32%;棉花产量达到419万吨,比1978年增加了93.3%,农业总产值达到4676亿元,比1978年增加了近三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根据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具有怎样的作用?下面的图表,从根本上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符合农业现代化要求B符合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C个体经济是农村发展方向D使农业改革走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解析:图片反映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农村粮食丰收的景象,从根本上说明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从而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A、C说法错误。D是农村改革未来的发展方向,与题干材料无关。答案:B。2.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1)城市经济体制全面改革的开始2)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中心环节和原则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基本任务: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原则: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1988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14,015亿元,国民收入11,770亿元,平均年增长9.9%,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到世界第八位。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加快0.3个百分点,连续5年增速达到或超过10%。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到世界第四位。结合材料思考: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又具有这样的经济意义呢?2007年各国国民生产总值排名01----美国132216.85亿美元人均-43995美元02----日本-49113.62亿美元人均-38533美元03----德国-28582.34亿美元人均-34679美元04----中国-26971.64亿美元人均-2052美元05----英国-23413.71亿美元人均-38636美元06----法国-21537.46亿美元人均-35377美元07---意大利17839.59亿美元人均-30689美元08---加拿大10889.37亿美元人均-32898美元09---西班牙10812.29亿美元人均-26763美元10----印度--7961.43亿美元人均-727美元总量第四,人均第104位对外开放政策是中国的希望,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邓小平·1978-12对外开放是在某些地区的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特别优惠的政策,以吸引外资,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扩大对外贸易,壮大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材料1979年4月,邓小平同志与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同志谈话。他说:“……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就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邓小平的谈话思考:我国的对外开放首先从哪里开始呢?结合教材回答: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的呢

1 / 6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