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唯物辩证法知识结构和核心原理1.偶考点:系统优化的方法形而上学2.常考点: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发展的实质矛盾的基本属性3.必考点:整体与部分量变与质变前进性与曲折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的否定观与创新意识核心考点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原理内容方法论联系的普遍性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坚持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的观点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的多样性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整体与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全局,实现整体2部分的关系系。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部分整体也就不存在;部分的功能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的最优目标;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系统优化方法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的特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答题模板如何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答题要素:联系普遍性+联系客观性+联系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系统优化方法①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②联系具有客观性,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④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⑤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事物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核心考点二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原理内容方法论发展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发展具有普遍性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静止地看问题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发展的趋势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发展的状态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的质变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坚持适度原则答题模板如何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答题要素:发展普遍性+发展实质+发展途径+发展状态①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②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3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④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核心考点三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原理内容方法论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地看问题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寻找正确方法解决矛盾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①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②相互转化。二者在不同场合下可以相互转化要坚持从个性到共性,再从共性到个性的认知顺序。做到矛盾的普遍性和与矛盾的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答题模板如何运用矛盾分析法解决问题答题要素:一分为二+承认分析解决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①矛盾即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②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找出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核心考点四辩证的否定观原理内容方法论辩证的否定观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树立创新意识:①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抛弃旧的)②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关注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4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一带一路”共同繁荣背景材料材料一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9月访问中亚四国时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高层领导提出“共建现代丝绸之路,扩大亚欧经济文化交流”的主张。时隔20年,随着中国新一届领导人的上任,“丝绸之路”在国际上更是屡次被提起。建设“新丝绸之路”的初衷是通过这条连接亚欧两大陆、辐射30多个国家的大动脉促进国际贸易。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特别是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与中亚国家、欧洲国家之间的往来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空前发展。“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已不满足于仅仅建设交通运输生命线,还要不断加深沿线区域合作,形成“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这突破了“新丝绸之路”建设的初衷。材料二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10月访问东南亚时,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中国丝绸的输出,早在公元前便已有东海和南海两条主航路,比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更为悠久。它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时期,唐宋时期,伴随着北方少数民族的活跃以及我国造船、航海技术的长足发展,我国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乃至非洲大陆航路的纷纷开通与延伸,“海上丝绸之路”替代了陆上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各国使节、商人往来频繁,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制品、茶叶、瓷器等,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送到亚欧非洲的一些国家。同时,中外使节、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香料、佛教、音乐、医药、天文学、数学等输入中国。命题视角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分析“新丝绸之路”的发展为什么突破了建设的初衷。答案(1)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因此要注意把握事物发展的条件。随着各方面的条件不断完善,新丝绸之路的发展有了新的机遇和期待。(2)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新丝绸之路在已有的发展成就基础上,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3)矛盾具有特殊性,新丝绸之路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新情况,产生了新的发展要求,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因此,“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已不满足于仅仅建设交通运输生命线,还要不断加深沿线区域经贸合作。(若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分析,亦可)解析分析问题可知,丝绸之路的发展能突破初衷,主要在于丝绸之路的发展进程超越预想,这就要从“快速发展”及其原因入手进行分析。2.运用联系客观性原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答案(1)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海上丝绸之路”属于人为事物的联系,它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各国使者、商人等人的来往造就了这条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而它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3)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人们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将东西方紧密联系在一起,“海上丝绸之路”的不断延伸是人们不断调整事物具体联系的体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