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她的眼睛刘慈欣•刘慈欣被誉为“中国当代科幻第一人”。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一边在山西省阳泉市的娘子关发电厂担任计算机工程师,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出版了13本小说集。他连续数年获得中国科幻文学最高奖银河奖,2013年,更是以370万元的年度版税收入,成为第一位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的科幻作家。2015年8月23日,凭借《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为亚洲首次获奖。•中国的科幻小说并不发达,但刘慈欣的代表作《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科幻小说,是一种起源于近代西方的文学体裁,是小说类别之一。它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一般认为优秀的科幻小说须具备“逻辑自洽”、“科学元素”、“人文思考”三要素。•在科幻爱好者中盛传的一则“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说”是这样的:“地球上最后一个人坐在房间里。这时响起了敲门声……”可以说,这比一个精确的定义更能概括科幻小说的特质。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布哈伊·哈桑曾说:“科幻小说可能在哲学上是天真的,在道德上是简单的,在美学上是有些主观的,或粗糙的,但是就它最好的方面而言,它似乎触及了人类集体梦想的神经中枢,解放出我们人类这具机器中深藏的某些幻想。”•科幻小说有软科幻与硬科幻之分。软科幻小说是情节和题材集中于哲学、心理学、政治学或社会学等倾向的科幻小说分支。硬科幻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描写新技术新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影响。浏览课文•方法指导:•浏览,粗略地看一遍。浏览一般是略观大意,它与精读相辅相成。•阅读时,要求抓住小说的特点迅速把握基本内容,了解小说中提供的重要信息。在阅读过程中,用序号标出意义段,并标注段意,用波浪线标出表现“她”心理的文字,用着重号标出“我”对“她”的印象的文字。校正读音,积累语言•豪爽(háoshuǎng)阴沉(yīnchén)•人迹罕至(rénjìhǎnzhì)延伸(yánshēn)•覆盖(fùgài)吝啬(lìnsè)•浮躁(fúzào)变幻(biànhuàn)•气势磅薄(qìshìpángbó)旋律(xuánlǜ)•陶醉(táozuì)时隐时现(shíyǐnshíxiàn)•笼罩(lǒngzhào)凝固(nínggù)•全息(quánxī)炽热(chìrè)•压抑(yāyì)折磨(zhémó)•天涯海角(tiānyáhǎijiǎo)理解课文的结构•学法指导:•理解文章整体结构,要注意通过文章的结构特色、文中提示思路的词语或句子加以理解。小说的一般结构方式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解小说结构要从理解情节入手。•1.作者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明确:人类使用地层飞船深入地球内部进行探险,一艘地层飞船在航行中失事,下沉到地心,船上只剩下一名年轻的女领航员,她只能在封闭的地心渡过余生。•2.请同学们划分段落,概括大意:•第一段(小标题前的部分):开端:我带上她的眼睛去休假。•第二段(草原):发展:草原旅行我与她感受迥异。•第三段(落日六号):高潮:她因落日六号出事被困地心。•第四段(透明地球):结局:我能感受她的歌声与话语。•3.本文的结构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总结•1.本节课你有怎样的收获?•2.本节课按教学目标来检查,你还有哪些内容没有掌握?应怎样弥补?•布置作业•深入阅读课文,并对课文作个性理解。第2课时•刘慈欣擅长使用“密集叙事”和“时间跳跃”的手法,在作品中无限加快叙事的步伐,使读者的思维无法赶超作者的思维,并在叙事过程中留下大量的时间空缺,将未来发展呈现到读者面前的机会,产生一种独特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的历史感。•科幻作家何夕评价说:刘慈欣是一个冷漠的宇宙观察者,冷酷的道德评判者,再加上一个冷静的思想者。•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要深入理解文本内容,看我们能够否感知作者的特色,读出我们自己的体会:精读课文,深入理解文意,并提出自己的思考与质疑•一、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然后回答问题:•1.眼睛的主人给“我”最初的印象是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明确:印象: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娇小,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2.“某些方面可能比地狱还稍差些”,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作用?•明确:突出眼睛的主人生存的环境极其险恶。•二、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然后回答问题:•1.“眼睛”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可以让“我”带着去?•明确:是一付传感眼镜。“我”戴上它时,所看到的一切图象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可以被远方的另一个戴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于是“她”就能看到“我”所看到的一切。•2.“我对眼前的景色大发感叹,但从她的眼睛中,我听到了一阵轻轻的抽泣声。”我为什么大发感叹?她为什么抽泣?•明确:我大发感叹是因为景色半阔,沙漠已变成了草原。她抽泣是因为她被封闭在地心,常梦到草原,此刻回到梦里来了。•3.作者在本部分对比描写了“我”与“她”对草原的感受不同,我对草原有怎样的感受?她对草原有怎样的感受?•明确:我虽然对草原景色有感叹,但觉得草原的一切都寻常。而她对草原的一切景致都感到惊喜,渴望地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丛中跃动的每一缕阳光,渴望地听草原上的每一种声音。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小溪中的一条小鱼,都会令她激动不已;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风中一缕绿草的清香都会让她落泪。•三、阅读课文第三部分,然后回答问题:•1.“在我的意识深处,也有一棵小小的种子留了下来。”“种子”指什么?这句有什么表达作用?•明确:“种子”指:那次旅行看到的情景对“我”精神方面的影响:我已开始感受自然界的诗意。•作用:是对前面所写的在裤脚上发现了两三棵草籽的引申,暗示了作者要表达的主题。•2.本部分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关于“落日六号”与“她”的信息•明确:关于“落日六号”的信息:“落日六号”是“落日工程”的第六艘探地飞船,因为出事而被陷地心。•关于“她”的信息: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是第一个到达地心的人,由于“落日六号”失事,被困活动范围不到10平方米的闷热的控制舱里,她只能通过传感眼镜同地面世界多少保持着一些感性的联系,而这种联系不能长时间延续下去,在三个月前就中断了。她将在控制舱里度过余生,但依然在按研究计划努力工作。•四、朗读课文第四部分,然后回答问题:•1.“在以后的岁月中,我到过很多地方,每到一个处,我都喜欢躺在那里的大地上”,我“喜欢躺在那里的大地上”的原因是什么?•明确:可以看到停泊在地球中心的“落日六号”地航飞船,可以感受到从几千公里深的地球中心传出的她的心跳。可以想象着金色的阳光和银色的月光透射到这个星球的中心,听到了那里传出的她吟唱的《月光》,还听到她那轻柔的话音,从而产生“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的想法。•五、你对本文有怎样的思考与质疑?•理解课文表达的中心•学法指导:•理解中心,要找出文章的写作重点和文章中对整体内容进行抒情或议论的部分;结合上述内容,根据作者的写作背景、意图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并理解含义;理解这个中心的深刻或新颖之处,并理解这个中心在原文中是如何表达出来的;理解这个中心对自己的启示。•1.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思想?•明确:通过写她深陷地心只能通过传感眼镜感性地了解地球的故事,歌颂了乐观、敬业为了科学而不怕献身的精神,也表达了最平凡的事物才更需要我们去珍惜的哲理。•2.本文的中心思想对你有何启示?选读相关内容,个性解读,读写结合•一、个性解读。•学法指导:•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等对作品作个性解读。课堂探究:•1.你对本文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理解?•2.学了本文后你有哪些与众不同的收获?•二、读写结合。•学法指导:找出文中最主要的写作手法,体现作者是如何表达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1.你认为文中最主要的写作手法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运用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对你的写作有怎样的借鉴作用?•明确:伏笔。(指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运用伏笔的地方,并找出文中照应的文字:•伏笔:“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照应:“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年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伏笔:“热,热得像——地狱。”•照应:“飞船被裹在6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中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伏笔:“呀,真美,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照应:“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描述它吗?•2.仿照《带上她的眼睛》写法,写一篇科幻小说,要求做到想象合理,至少在一处运用伏笔,语言简明。总结•本文写的是人类深入地球内部进行探险,地层飞船在航行中失事,下沉到地心,船上只剩下一名年轻的女领航员,她只能在封闭的地心渡过余生的故事。•作者讲故事的技巧非常高明,他用简朴的语言,轻易地操控着读者的阅读体验。这种操控有情节的:通过大量的伏笔与照应,使情节的发展既在意外又在意中。有人物的:故事中的女生最初给人的感觉是娇小、楚楚可怜,让读者产生同情和怜惜的柔情;随着故事的发展,她无理而任性,让读者觉得讨厌;而最终她的牺牲精神又让读者感佩。•作者在塑造人物时,善于通过我与“她”的对比,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布置作业:•1.预习《河中石兽》,要求能概述文章内容,拟出不懂或有质疑之处。•2.课外阅读林慈欣的《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