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吃水不忘挖井人》说课稿朝阳乡中心校龙晓雪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课,本单元主题是“名人故事”,本课为我们讲述了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1933年在瑞金工作期间,为了让当地的村民吃上甘甜的井水,亲自带领临时中央政府的领导人和乡亲们挖了一口水井,解决了乡亲们吃水难的问题,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毛主席关心人民疾苦,急人民之所急,造福人民的高尚品质。课文内容通俗易懂,有四个自然段,配有一幅插图。设计理念:《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围绕“以读悟情”设计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把读书的时间交给学生,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中相互交流、表达,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获得思想的启迪,同时在阅读教学中,通过语言的重组,动词的理解、空白处联想、关联句式的练习等扎实语文根基,“嚼出味、品出意、习得法”。教学目标:1、能准确认读生字、生词。2、能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乡亲们为什么在井边立石碑。3、通过学习,了解毛主席关心人们,为人民排忧解难的作风,激发学生对领袖的敬爱之情。教学的重点、难点:1、能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2、学习课文,了解毛主席怎样关心人民疾苦,为人民解决困难造福人民。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歌曲《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流程:一、插图解疑,谈话导入同学们,这是一口水井,在经济不发达的年代里,它解决了全村人的吃水问题。它是人们一锹一锹辛苦挖成的,当达到一定深度的时候,地下水缓缓流出。但这口水井却与众不用,看,它的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学生仔细观察回答“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小眼睛看得真仔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以碑文为题的文章,《吃水不忘挖井人》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新接触的字要说出笔画名称哦,读两遍。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了解水井的作用)二、初读,结合预习识字交流积累,掌握主要内容1、分自然段读。师:通过你的预习,告诉老师,这篇文章有几个自然段?生:4个。师:好,很准确,谁想和老师合作读课文?安排,教师读第三段。其他同学听后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我读得很流利,你们觉得呢?学生评价。师: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一句简洁的话语告诉大家么?生:课文写了毛主席给沙洲坝村民挖井的事。。。。。。。。师:其实结合课题我们就已经略知一二了。出示课件师:试试。你也可以补充一些词语,说得更明白。生:沙洲坝人民吃水,不忘挖井人毛主席。精彩、到位。这种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也可以试试的。(教给总结主要内容的方法。)2、积累词语,认识生字师:通过回家的预习,你一定积累了不少词语,认识一些生字宝宝,快说给大家听。生:我画了----,认识了----,它是----,跟我读----。出示课件,跟随学生汇报的进度,随时指出,阅读记忆。师:你还有哪些小知识?“哪”这个多音字以句子填充法区别记忆。学生还可能会延伸其他知识,期待中。师:读一读记住它们,对你以后的学习有帮助。哪位小老师,带个头领读。(积淀语文知识)三、问题引领,品读文本第一自然段师:认识了这么多生字新词,相信你读起课文来会更流利。谁愿意来读读第一自然段。生读。师:在这里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地点、人物。课件出示后,指导地点的整理。江西省瑞金市沙洲坝村。介绍毛主席。第二自然段师:毛主席为什么要挖井?怎么做的?这一连串的问题吸引着大家继续读下去,请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可以动手画一画句子或重点词语。学生边读边学,教师巡视指导。生汇报。1、为什么挖井?课件出示“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抓住文章空白处延伸人们吃水状况。德育渗透:珍惜水资源。2、怎样做的?课件出示“毛主席了解情况以后,就找来村里人一起商量挖水井的事。大家一起勘察水源,选择井位。井位确定后,毛主席挽起衣袖,卷起裤腿,带头挖了起来。于是,大伙儿挖的挖,铲的铲,干得热火朝天。”找出重点词语进行交流,体会毛主席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同时关联词语训练,拓展语文知识。第三自然段师:挖井是那么容易的事么?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完成的么?挖井期间,他们是怎么做的?生汇报师:革命还在继续,毛主席日理万机,可她时刻记着人民的疾苦,有空就参加劳动,有这样一位伟大的领导,人们热火朝天地奋战着,同学们,如果你是其中一员,当地下水缓缓流出的那一刻,你的心情怎样?生:高兴、兴奋、开心、激动。师:好,就带着这样的感觉继续读下去。课件出示书中句子,填空“终于、清澈甘甜”回忆之前吃水相对比引出反义词“清澈甘甜---污浊苦涩”句子对比指导朗读感叹句。第四自然段直接出示第四自然段:新中国成立以后,沙洲坝人民在井旁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师:我们常说“大恩不言谢”,沙洲坝人民时刻铭记毛主席的好,这块碑代表着沙洲坝人民……这个故事老师小的时候在课文里也学过,这口井现在也保护了起来,被称为“红井”,它是历史的见证,它教会我们“饮水要思源”。歌曲结束。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