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之热爱人民人民是军队的母亲,军队是人民的儿子。热爱人民是革命军人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是理所当然的价值追求。胡主席明确指出:“热爱人民,就是要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永葆人民子弟兵政治本色,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为人民无私奉献。”胡主席这一重要论述,围绕忠实践行我军根本宗旨,从对待人民利益的根本态度、为了人民的根本立场、与人民的深厚情感、服务人民的具体行动等方面,鲜明回答了当代革命军人如何爱人民、为人民的问题,为我们践行热爱人民的价值追求提供了基本遵循。热爱人民,也是革命军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集中反映。胡主席在论述社会主义荣辱观时强调,要“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这一重要指示,汲取了几千年来中国历史上“以民为本”的传统精华,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是每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都应遵守的基本道德标准,当然也是革命军人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判断一支军队的性质如何,评价一个官兵的道德怎样,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看是否热爱人民、是否服务人民。“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我们军队是人民的军队。热爱人民,就是热爱党、热爱国家,这是我们的本分,也是我们的荣光。热爱人民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我军是党缔造和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把自己全部的奋斗浓缩为热爱人民、服务人民。可以说,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这支军队存在和奋斗的根本价值所在。对人民的无比热爱,是每位官兵自觉自愿为人民牺牲奉献的动力之源。人民是天,人民是地,对当代革命军人来说,惟有热爱人民,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才能真正做到无愧于人民。1.我军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热爱人民是保持人民军队性质宗旨的必然要求。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价值观的一个根本问题、原则问题。判断一支军队性质宗旨、评价一个军人的价值追求,根本的也是看他们为谁当兵、为谁打仗。朱德同志曾指出,过去和现在都有两种军队,一种是替剥削阶级和它们的国家服务,这样的军队是反人民的军队,另一种是保卫人民利益、替人民服务的,这样的军队就是为人民的军队。我军来自人民,是人民的子弟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军的根本宗旨,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革命军人必须牢固确立热爱人民的价值追求。只有千千万万革命军人真心爱人民、真情为人民,我军的性质宗旨才能得到充分体现,服务人民的优良传统才能永远保持不变。在我军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革命军人始终坚持我军性质宗旨,热爱人民矢志不渝、薪火相传,留下了无数感人至深的事迹。1934年11月,三位红军女战士在湖南汝成县沙洲村一位老大娘家借宿。看到大娘家连被子都没有,他们就把仅有的一床被子剪成两半,给大娘留下一半,此后几十年,这位名叫徐解秀的老人一直珍藏着那半床棉被。临终前她告诉后人:什么叫共产党,什么叫红军?共产党、红军就是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部队。在2007年军事博物馆《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大型展览活动中,有一位观众在留言中这样写道:小时候,学过《谁是最可爱的人》。长大了,我更加深深体会到她的含义。难忘98抗洪,难忘抗击“非典”……80年风雨兼程,你们依然是最可爱的人!我为中国有这样的军队而自豪!当前,我军建设所处的环境和担负的任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胡主席明确指出,不管时代如何发展,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当人民的子弟兵,做人民利益的忠诚捍卫者,这一条任何时候也不能改变。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始终保持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情感,始终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一如既往地热爱人民、服务人民。2.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热爱人民是我军赢得深厚战争伟力的根本保证。历史上,虽然我军武器装备长期不如敌军,但却耳聪目明、进退自如;敌军虽然装备精良,但处处挨打、时时被动,根本的就是靠人民群众的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任凭敌人造囚笼、设封锁、搞连坐,但我军仍能游刃有余,炸碉堡、拔据点、荡敌寇,如有神助,令侵略者闻风丧胆,神勇从何而来?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无后方、无根据地,敌军围追堵截,经常是前脚进村,敌人后脚就到,但我军总能先知先觉、早走早打,灵感从何而来?淮海战役我军以少胜多,60万战胜80万,连远在莫斯科的斯大林都惊叹不已:“奇迹,真是奇迹!”奇迹从何而来?毛泽东同志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起战争困难的前提”。那么,为什么人民群众支持我们呢?就是因为我们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而奋斗,因而赢得了亿万人民的衷心爱戴和全力支持。只要我们给人民以无私与由衷的热爱、血汗与生命的奉献,人民就会给我们海一般辽阔的天地和支持。当今时代,战争形态正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演变,但是,战争伟力最深厚的根源在于民众之中这一规律没有改变。战争的物质基础仍然必须有人民群众生产提供,兵员仍然要由人民群众补充,战斗力的发挥仍然有赖于人民群众的支持,民心向背仍然从根本上决定着战争的胜负。特别是现代化战争已无前方后方之分、军用民用之别,我们要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仍然要以人民群众为靠山,仍然要继续发挥人民战争的威力。只有热爱人民,才能赢得人民;只有依靠人民,才能赢得胜利。只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3.军队要发展,根基在人民,热爱人民是推动我军建设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革命战争年代,我军依靠人民发展壮大、赢得胜利。和平建设时期,军队的建设发展同样离不开人民支持,广大人民群众像爱护亲人那样爱护子弟兵,像战争年代那样支持部队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改革不忘国防,发展不忘拥军。无论是解决部队建设、训练演习遇到的实际困难,还是在军人退伍安置、随军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仅这两年来,就制定出台各类拥军政策法规500余项,接收安置转业干部10余万人。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我军建设发展的重要保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我军建设科学发展,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特别是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仍然需要进一步发扬我军依靠人民建设国防、建设军队的优良传统。我们无论是调整改革军队体制编制,还是制定完善落实政策制度;无论是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还是加速推进军队人才队伍建设;无论是改革和完善军队保障体系,还是加强国防动员建设,都需要人民群众在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有些方面甚至需要地方作出一些牺牲。我们要从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高度,充分认识革命军人爱人民的时代要求,真诚地热爱人民,坚定地依靠人民,在全社会形成人民军队人民建的生动局面,使我军建设获得丰厚的资源和持续发展的后劲。热爱人民就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关键不是课堂上怎么讲,而是实践中怎么做。(一)为了让老百姓安心:本职岗位作贡献。小平**曾说过一句朴实而又富有哲理意义的话:“这主义那主义,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革命军人热爱人民,平时最现实、最经常、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立足本职工作,为打赢未来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作奉献。课前,我在思想调查时,发现我们官兵中存在一种盲目攀比现象。比如,有的喜欢自觉不自觉地拿自己的工作、生活与同学比,与单位里的其他同事比,与地方上的公务员比等等,比来比去总感到工作条件差了些,生活待遇低了些,成长进步慢了些。于是便滋生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混日子思想。存在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对自己从事的本职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一种干好本职工作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自古以来,军队在国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国古代思想家、军事家孙武曾说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没有强大的军队,就不会有巩固的国防,就不可能有强大的国家。拿我国来说,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都把侵略之手伸向中国,小的侵略连年不断,大的侵略就有十多次。因为没有一支能真正保卫自己国家的强大军队,于是,莫大的耻辱降到中华民族身上,人民跟着遭了殃。中国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1000多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国土被侵占了300多万平方公里,还不包括被肢解割占的海域。仅抗日战争,中国军民就伤亡35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战场无亚军,优胜劣败是战争残酷无情的规律。和平时期,军队的战斗力从何而来?主要靠什么?和平时期军队的战斗力从日常的教育训练中来,主要靠我们在座的千千万万的军人的共同努力。因此,热爱人民最起码的要从本职工作做起,把本职工作干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想方设法干出不平凡的业绩。(二)为了让老百姓动心:危难关头显身手。我军热爱人民有一个好传统,就是每当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的时候,最先站出来的往往是我们人民子弟兵,危难关头,人民子弟兵总是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帮人民之所需,解人民之所难。比如,98抗洪、抗击“FD”,冲在最前面的、承担了最大量、最艰险任务的都是人民子弟兵。仅去年抗震救灾就出动了13万多部队。前不久,在感动中国2008年度人物颁奖晚会上,一位普通战士的名字和事迹,再次让人们感动万分。在汶川抗震救灾中,济南军区士官学员武文斌和战友们,冒着大雨将8车50顿重的活动板房材料全部卸载后,累得瘫倒在泥水地里。就在当天夜里,他因劳累过度,引起肺部大出血而停止了年轻的生命。上万群众为他哭别,所有参加追悼的人都与武文斌素昧平生,他们只是听说:一位解放军战士在抗震救灾中活活累死了!“我们一定要多救人,才对得起身上这身军装。”武文斌用生命兑现了自己的这一庄严承诺。军人誓词有这样一个要求:“为了人民的利益,我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这个要求充分体现了革命军人对待人民的根本态度。“自古军旅多艰难,从来为武少安闲”。奉献牺牲总是伴随着革命军人的军旅生涯。据统计,革命战争年代有名可查的烈士就有370万,没有留下姓名的烈士不知还有多少。革命军人如何面对生死考验,战争年代的英雄事例举不胜举。和平时期的英雄事例也不少:2006年,兰州军区空军上校飞行员李剑英,在完成任务驾机返航途中,遭遇鸽群撞击,飞机急速下坠。当时战机上有800多升航油,100多发航弹,下方密布着村庄,居住着3000多名群众。一旦飞机失去控制,坠入村庄,后果不堪设想。此时飞机高度194米,跳伞能保住生命,但作为一名军人,他选择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倾斜。从飞机撞鸽到飞机失事,整个过程有16秒钟时间,这对有着22年飞行经验的李剑英来说,意味着有3次跳伞机会,但他以自己宝贵的生命诠释了军人的誓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人们对自身利益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作为军人,我们并不否认个人的利益,但当个人利益和人民利益发生矛盾时,要把人民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坚持个人利益服从人民利益。在面对生死考验的危难关头,要挺身而出,冲得上去,勇于为人民利益献出一切。(三)为了让老百姓舒心:严格要求树形象。好的形象至关重要,军人形象不是生命但重于生命。在这方面,绝大多数**做得是好的,但也有少数**宗旨意识淡化、公德意识淡薄,不太注意维护军人形象,如有的买票、乘车不排队,大街上随地吐痰;有的开“霸王车”、“英雄车”、不遵守交通秩序;有的介入地方劳资纠纷,只要地方老板一个电话,就去打架等等。这些行为,既违反了社会公德,又损害了军人形象。良好的军人形象,有赖于千千万万个革命军人的培养。然而,树形象难,毁形象易。少数公德心缺失的军人的所作所为,会严重败坏我军的形象。比如,41集团军通信团政治处原干事贺星铭,在接兵过程中,不管应征对象是否合格,给了钱就让走,先后向12名新兵家长索取现金12000多元。逼得有的拿不出钱的家长卖耕牛,引起当地群众公愤。老百姓讲:“现在部队风气也变坏了,办什么事都要钱。”此事对军队的形象和声誉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四)为了让老百姓贴心:军民共建谱新篇。军民鱼水情,这句话道出了人民军队爱人民,人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