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峰2,何媛31台州学院人事处(317000)2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事处(310018)3台州学院教育学院(317000)E-mail:yangqf@tzc.edu.cn摘要:青年教师是当前高校教师中最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群体,他们价值观如何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当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研究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价值观,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台州学院等8所地方性高校的青年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从人生观、道德观、社会观、职业观、生活观等方面,对青年教师的价值观进行了分析。关键词:地方性高校;青年教师;价值观;调查;分析青年教师价值观是在他们需要和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客体价值的一种稳定看法或思维定势,它反映了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情感、愿望和需求,规定着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所取的态度和行为。置身于当前社会的嬗变之中,地方性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青年的一个子群体,其价值观受到了强烈冲击。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地方性高校青年教师的价值观尚处于基本成熟、完善和巩固的阶段,尽管其主流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对他们的价值观进行调查研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问卷及样本的基本情况本次调查采用自编问卷形式。按照社会研究的通常做法,把理论概念转变为经验变量,将价值观的内容分解为人生观、道德观、社会观、职业观、生活观等几个方面,从而设计出一系列问题指标,组成调查问卷。本次调查于2005年1月进行,抽样对象为台州学院、湖州师范学院、绍兴文理学院、丽水学院等8所地方性高校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共发放问卷482份,有效回收425份,回收率为88.2%。样本中男性194人,占45.6%,女性231人,占54.4%;30周岁以下的281人,占66%,30周岁至35周岁的144人,占34%;研究生学历的105人,占24.7%,本科学历的303人,占71.3%,大专及以下学历的17人,占4%;高级职称的14人,占3.3%,中级职称的142人,占33.4%,初级职称及以下的269人,占63.3%。样本的性别、学历、职称等分布与实际情况比较接近,可以反映当前地方性高校青年教师的总体状况和特征。2.调查结果及分析2.1人生观人生观,是最基本的价值观念,是激励人们奋斗的原动力。在回答“您认为人的一生中,什么是最重要的(选择3项并排序)”这一问题时,各项被选率分别是选择家庭的占73.9%,事业的占61.2%,爱情的占17.9%,知识的占20.2%、金钱的占15.3%、健康的占74.6%,权-1-,友谊的占10.8%,理想的占19.8%,名声的占1.2%,地位的占0.7%,其他占1.7%。调查结果显示,被选率最高的前5项分别为:健康、家庭、事业、知识、理想。这表明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今天,高校青年教师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和家庭的幸福、追求事业的成功、重视知识的价值和理想的实现,不断提升自己已成为基本发展趋势。而“金钱”、“权力”、“地位”、“名声”等在高校青年教师的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已被淡化。2.2道德观在对于“利”的认识上,70.1%的人认同“兼顾集体、个人利益”,15.3%的人认同“以集体利益为重”,12.5%的人认同“视情况而定”,2.1%的人认同“以个人利益为重”。“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重义轻利,是植根于自然经济土壤的传统义利观。市场经济的大发展促使人们对义利关系进行重新思考,强调义利并重,既取义,也求利。[1]对待“奉献与索取就是平等”这一观点,61.6%的人表示“同意”,15.3%的人表示“完全同意”,12.5%的人表示“极不同意”,2.1%的人表示“不同意”。调查表明,在个人与社会、义务与利益、奉献与索取等关系的处理上,相当一部分教师主张不偏重哪一方面,要“寻求结合点”,使“两者兼得,两者统一”。“合理的利己主义”、“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观点有一定的市场。但部分青年教师存在着“见利忘义”、“重利轻义”的功利观,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2.3社会观调查中发现,地方性高校青年教师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予以密切关注,如对“三农问题”、“和谐社会的构建”、“科学发展观”等关注率均在90%以上。在问及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看法时,52.8%表示“赞成”,33.6%表示“比较赞成”。说明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绝大部分是拥护改革开放的。在谈到对完善社会主义道德的看法时,有38.5%和45.4%表示“充满信心”和“有一定信心’,体现出乐观的态度和信心。青年教师中的大部分(76.7%)愿意在完善社会道德的过程中身体力行,“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对于“目前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的认定,有62.2%把腐败作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首要问题,选择其他因素的比重依次为:贫富悬殊、社会治安、失业问题、其他。而与对腐败表示反感相矛盾的是,当问及“假如行贿能解决您眼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您会不会行贿”时,37.8%明确回答“会”,34.5%回答“可能会”,只有27.7%表示“不会”,说明当前地方性高校青年教师在是非判断和道德实践上存在明显的反差。2.4职业观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否不仅表现在教师流动的数量上,更重要的还表现在他们对从事教师职业的态度上。本次调查显示,79%的青年教师对现从事的职业表示“满意”,但选择大学教师职业的动因较复杂,排在前三位的动因依次为:“工作方式适合于我”(37.2%)、“职业较稳定”(27.3%)、“能发挥我的潜能和特长”(24.2%)。在回答“如果大学教师职业让你感到沮丧和失望时,有一天你将离开高校,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问题时,排在前三位的原因依次为:“个人潜能难以发挥”、“职业压力和心理负荷太重”、“工资待遇太低”。这说明青年教师职业价值取向上主体意识强,“社会和事业”意识弱,他们对个人发展的目-2-标执著追求,调查中87.3%的人准备继续深造。在回答“你认为咱们学校与内地一流大学的最根本差别”这一问题时,排在前三位的选项依次是:“学术氛围”(39.3%)、“合理的激励机制”(38.1%)、“教学科研条件”(22.4%)。说明地方性高校青年教师在追求个人发展目标的同时,高度关注这种目标得以实现的客观条件。调查中还发现青年教师的职业价值观中追求高层次的个人潜能的“自我实现”和成就感,并高度关注这种潜能得以实现的外部条件,诸如教学、科研条件,领导、教师素质,合理的激励机制等。与此同时,他们还注重工资待遇、职业稳定等“保健”因素。通过职业满足其“保健”需求,也是他们职业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对职业环境中的人际关系状况及职业的社会地位、社会评价关注较少。[2]2.5生活观为研究高校青年教师的生活观,我们从经济收入、住房状况、闲暇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对现在经济收入,1.6%的人“很满意”,26.4%的人“较满意”,55.3%的人“不满意”,7.3%的人“无所谓”,9.4%的人“极不满意”。对于现有住房状况,2.6%的人“很满意”,27.8%的人“较满意”,44%的人“无所谓”,5.9%的人“不满意”,19.7%的人“极不满意”。对现阶段高校教师利用闲暇时间情况的调查显示,选择读书看报的为62.4%,聊天会友的为20.2%,看电影电视的为44.7%,体育锻炼的为32%,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为12%,做家务的为38.4%,娱乐旅游的为32.2%,撰写文章论著的为21.9%,想方法赚钱的为11.5%,什么也不做的为0.9%,其他的为6.1%。这一数据显示了当前地方性高校青年教师在业余时间利用上的重点依次为:读书、看电影电视、做家务、娱乐旅游、体育锻炼、撰写论文论著,说明更新知识、丰富体育文化生活、不断充实自己占用了大多数人的大部分业余时间。地方性高校青年教师由于受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其价值观呈现出选择的差异性、竞争的紧迫性等特点。他们认为学校中“亟待解决”的有四个问题:1)待遇偏低;2)住房困难;3)学校管理体制改革;4)如何实现自我价值。而对这些问题的选择:选择“1”占56.4%;选择“2”占35.5%;选择“3”占33.8%;选择“4”占22.6%。数据显示,有相当部分青年教师在待遇较低、住房困难的情况下,把“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和“实现自我价值”作为首选,且比例不算低,这可以看出部分青年教师把学校的前途、事业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摆到个人物质追求之上。大多数青年教师将解决个人待遇、住房问题放在首位,这也是人的第一需要,合情合理,无可厚非,且符合地方性高校工资较低、住房较为紧张的实际情况。面对竞争,有82.3%青年教师普遍感到充满了压力。他们认为压力主要来源于:知识发展太快(55.3%)、个人生活的压力(21.9%)、与其他教师的竞争(13.6%)、老教师或领导(9.2%)。大多数青年教师都将压力来自“知识发展太快”作为首选,而没有一人“没有压力”,且没有人选择“勉强应付工作”,“得过且过”、“知足常乐”,这表明地方性高校青年教师也普遍具有责任感、紧迫感和跟上知识飞速发展的步伐,为祖国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综合分析上述调查结果,我们认为地方性高校青年教师具有比较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社会观、职业观、生活观。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思考。-3-判断人的价值观,必须以社会为参照系,看其主流是顺应还是偏离社会的潮流,是促进还是妨碍社会的发展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是一个学历层次和文化知识水平较高的群体。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我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不可避免地使高校青年教师价值观也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从调查的总体情况来看,地方性高校青年教师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是适应当前社会发展潮流的。但由于市场经济存在的自身弱点,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青年教师,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1)有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思想活跃,有创新意识,但政治观念淡化,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2)基础知识扎实,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但个人主义倾向严重,集体主义观念淡薄;3)精力充沛,渴望有所作为,但基础文明和纪律性较差,职业道德弱化,育人意识淡薄等等。他们强调自我价值,主张独立思考,自我判断,自我选择,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他们过分强调个人主体性,忽视整体的价值与利益,集体主义、奉献精神、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崇高的理想、为人民服务意识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逐渐淡化,其人生价值观呈现出价值主体自我化、行为选择功利化、道德选择模糊化的明显倾向。[3]3.2要想成功地对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实施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必须科学地认识并掌握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社会生活、道德生活等方面的特点要了解高校青年教师社会生活的特点,就需要了解他们独特的生理心理生成、情感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动方式,其中尤其要了解他们对人生、社会、家庭和各种关系的特殊理解、信仰形式和理想追求。当然还必须同时了解他们生活和行动的各种环境影响。另外,在社会转型时期,高校青年教师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受到影响,由此而形成的个性差异将更加明显和复杂,因而对他们社会生活特点的认识就更为重要。[4]对于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评价应该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坚持具体分析。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及其价值观。不能只用一个标准来评价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价值观,否则就可能得出社会在发展进步,而高校青年教师却在倒退的结论。就总体而言,当前高校青年教师价值观的发展变化对于我国的社会转型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的。3.3要引导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必须努力探索高校青年教师价值观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对当前高校青年教师价值观念及其取向的把握,要侧重于其本身合理性的增强和强调它与社会主导观念的整合性。不是为青年教师设定某种抽象的价值目标而使他们盲目追逐,而是要探索如何发挥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