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其人参考资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郑板桥其人清人郑板桥,“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人物,离开人世有245个年头了。他的形骸已经腐朽,但他的字、他的画、他的诗歌、他的文章、他的精神,依然光彩照人。他并没有从人间消失,他依然与我们同行。板桥生活在那个遥远的年代。他出身寒儒,三岁丧母。在他《七歌》诗中写道:“我生三岁我母无,叮咛难别襁中孤。登床索乳抱母卧,不知母疫还相呼。”读来依然让人倍感凄凉。幸运的是,郑板桥遇到了诚实、勤劳、宽厚的乳母费氏(板桥先祖母蔡太孺之侍婢),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板桥在乳母费氏去世时写道:“时值岁饥,费自食于外,服老于内。每晨起,负燮(板桥)入市中,以一钱市一饼置燮手,然后治他事。间有鱼飨瓜果,必先食燮,然后夫妻子母可得食也”。其悼念费氏的《乳母诗》:“平生所负恩,不独一乳母。长恨富贵迟,遂令惭恧久。黄泉路迂阔,白发人老丑。食禄千万钟,不如饼在手。”可见板桥当时生活境况及对费氏深厚的感情。板桥的父亲郑之本,是个廪生,品学兼优,家居授徒,受业者先后达数百人。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十六岁从乡先辈陆种园先生学填词。板桥所接受的是传统的儒学教育,是秉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的。板桥苦难的童年,坚定了他发愤图强的意志。他24岁考取秀才,31岁始卖画扬州,历时10余载。40岁中举人,44岁中进士,50岁获得县令官职。任范县县令5年,潍县县令7年,总计12年县官生涯。然后辞职还乡,重拾卖画行当。这起伏跌宕的人生的旅途,显示了进取的执着与艰难。板桥求学精神令人钦佩。他博古通今,深研道理。“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自竖立,不苟同俗,深自屈曲委蛇,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尽”,“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于画竹则是:“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其勤奋钻研的精神,是令人折服的。“板桥非闭户读书者,长游于古松、荒寺、平沙、远水、峭壁、墟墓之间”,除了故乡兴化、扬州以外,庐山、京都、金陵、杭州、齐鲁大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广交朋友。社会贤达、文人墨客、僧人道人、凡夫俗子,多有交往。特别是与“扬州八怪”的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高翔、汪士慎、高凤翰等都有诗词唱和、书画切磋、密切交往。他们组成一个充满活力的艺术群体,继承传统,崇尚创新,立足现实,关切民生,形成了开一代新风、名震画坛、影响深远的“扬州画派”。板桥是善的。怀悲悯情怀,同情弱者,痛恨残暴。他教育家人:“凡鱼飨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嘻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怜悯之心,跃然纸上。看看板桥初任范县县令给堂弟的信吧:“可怜我东门人,捕鱼捞虾,撑船结网,破屋中吃秕糠,啜麦粥,搴取荇叶蕴头蒋角煮之,旁贴荞麦锅饼便是美食,幼儿女争吵,每一念及,真含泪欲落也。汝持俸银南归,可挨家比户,逐一散给。南门六家,竹横港十八家,下佃一家,派虽远,亦是一脉,皆当有所分惠”,这是怎样一种菩萨心肠呢!板桥的善还表现在:他绝无害人之心,绝不落井下石;即使是在“为忌者所阻”的情况下,也是如此。他所依靠的是“发愤自雄,不与人争,自以心竞”,自强自立。板桥是义的。他满腔义气,遇见不平,挺身而出。一次泛舟湖上,遇一太守借画舫觞客,游湖为乐。其侍从借势欺人,横冲直撞,撞船骂人,气焰嚣张。板桥不平,用小舟撞其大船。惹怒太守,被擒拿上船。板桥义正词严,“堂堂太守,亲民之官,而乃仗势欺压良懦,横行如是”,并当即写诗记录此事。太守畏惧名声受损,央求板桥不要传出此事。板桥答应,但趁机索要三百金,悄然散给了附近的贫苦人家。板桥是狂的。他“放言高谈,臧否人物,无所忌讳,坐是得狂名”。他“好大言,自负太过,漫骂无择,诸先辈皆侧目,戒勿与往来”。他好骂人,特别是好骂那些庸俗的秀才。说他们“诗云子曰,动辄以诗书吓人,酸腐之气,尤属可憎。若问胸中经济,只一团茅草乱蓬蓬耳。”对这样的秀才,骂骂有何不可?板桥的骂,不是乱骂,而是有理有据的骂,是不平而鸣。即使是做县官后,仍不改其性。好友姚太守曾劝他“世间只有狂生狂士而无狂官”,让板桥少言以图上进。板桥却辩解道:“为了求官之故,有酒不饮,有口不言,自加桎梏,自抑性情,与墟墓中之陈死人何异?”明朝的艺术家徐渭,备受板桥崇拜。可徐渭之“狂”,是太狂,是真狂。观徐渭之狂草,信手涂抹,浑然成章,继承前人,又抛却前人;观板桥之“六分半书”,章法有度,变化自如,继承前人,又超越前人。所以说板桥之“狂”是理智之狂。毕竟板桥治学严谨,融会百家,儒家之精神,佛、道之智慧,深深地融进了板桥的身心,才成就了如此独特的板桥。板桥是有官德的。他严于律己,廉洁从政。他对贪官污吏恨之入骨。他批评有的人,“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做官,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置多田产。起手便错走了路头,后来越做越坏,总没有个好结果。”他勤政爱民,爱民如子,颇有政声。读着他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诗句,能够深切体会他赤诚的爱民之心。在潍县任县令时,“山东大饥,板桥大兴修筑,招远近饥民赴工就食;令邑中大户开厂煮粥轮饲之;责积粟者平价出售。开仓赈贷,饥民得以活者无数”。板桥是苦的。人生之艰考验着他。丧母、丧子、丧父、丧妻,一次次打击着他。生活的窘迫煎熬着他。为官之前,是靠卖画为生,收入寥寥。加上嗜酒好游,生活拮据。考举人及进士都是得到了朋友的资助才得以完成的。即使是为官以后,由于清廉从政,俸禄有限,加上乐善好施,仍然算不上富贵。他怀抱济世之志,救民于水火而力微,且文风颓靡,官场腐败,麻木不仁,令他尤感痛苦。他独立特行,与世俗对抗,不阿谀奉迎,不随波逐流,所以不合时宜。板桥自己说:“平生无不知己,无一知己。”这反映出他心比天高,内心的孤独之苦。板桥是艺术的天才。说他是天才,并不是说他天生就是一个艺术家。而是说他天生的艺术直觉,天生的不羁性格,天生的创新精神。他的“掀天揭地之文,震电惊雷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故不在寻常蹊径中也”,是一种怎样的艺术气度!板桥诗文、书、画、印兼修,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不泥古法,不执己见,惟在活而已矣”,才有了“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的艺术新天地。陈腐的“馆阁体”也好,“八股文”也好,在板桥这里只好秋风扫地。人们喜欢板桥的竹,主要是因为板桥竹画中昭示着一种情满人间、昂扬向上的精神。板桥之画,“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具有清晰地精神向度。那“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竹,那“一尺竹含千尺势,老夫胸次有灵奇”的竹,那“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竹,有谁不喜欢呢?人们喜欢板桥的字,主要是因为他的字“师古不泥古”,章法有度,变化自如,融合众长,自成一家;是因为“书中有画,画中有书”;达到了一种难以企及的艺术高度。人们喜欢板桥的诗文,是因为他的诗文中蕴含出的真情、真爱和真理。他的《悍吏》、《私刑恶》、《孤儿行》、《姑恶》、《逃荒行》、《还家行》、《思归行》等,忧国忧民,悲天悯人,具有史诗般的震撼力。他的词,气势高峻,一泻千里,新意迭出。他的题画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相得益彰,把艺术的感染力发挥到极致。板桥的家书、文章,“理必归于圣贤,文必切于日用”,至情至理,至真至善,文理自然。艺术家多是有自己的偏执的。板桥博古通今,融会百家,但于画却独爱兰、竹、石。兰之清香,竹之气节,石之傲骨,于板桥最是相宜。尤其是那竹,简直就是幻化的板桥。板桥之性情、板桥之志趣、板桥之心境、板桥之精神,都寓于竹中了。板桥的书画艺术,即使是在他那个时代,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好评,这是板桥毕生追求的结果。有个“竹影墙”的故事,说有个朋友请板桥在自家墙壁上画竹,画成后直观效果并不好,不甚满意。但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竟让麻雀误认为是竹林,引来上百只麻雀,撞在墙上死了。这故事很生动,凸显了板桥画的高境界,但有点太玄乎,有捕风捉影之嫌。人们崇拜大师,无可厚非。但不必把大师捧上天。大师的作品,也不是每一件都美轮美奂。大师有的作品,看上去不是很好,却还是有人在极力嘉赏,这就有点不对劲了。大师也是人,他真正的精品之作也不会是太多,因为精品之作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大师也有打盹的时候,所以大师打盹时的作品,咱就不要顶礼膜拜了吧。板桥主张凭兴致而创作。板桥画竹,所谓“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即是一个创作的过程。艺术家都想追求艺术的高境界。“画到天机流露处,无今无古寸心知。”实际上,“天机”是什么?只是一种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东西,只可以说是创作的一种灵感状态,是漫长艺术修炼后的一种佳境。人们大可不必把它搞得神乎其神。板桥60岁时辞去县令职务,回归故里。板桥去官之因,说法不一。有典籍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这一说法值得商榷。板桥在潍县署中给四弟的信中写道:“人皆以做官为荣,我今反以做官为苦,既不敢贪赃枉法,积造孽钱以害子孙,则每年廉俸所入,甚属寥寥。苟不入仕途,鬻书卖画,收入多于廉俸数倍,早知今日,悔不当初。现拟告病辞职,得邀允准,如天之福。惟余每因事谒中丞,必蒙青眼相加,并见赏我之墨竹,谓为得文湖州真髓。凡遇上辕门,必邀余至内花厅留膳,余受宠若惊,不敢放浪。”板桥接着写道:“既逢此知遇,只恐一时未必许我解组归田。”可见中丞对板桥欣赏有加。更何况乾隆皇帝巡视山东,板桥荣幸随行泰山,担任“书画史”,可见对皇帝对板桥的重视程度。在给四弟的另一信中,板桥写道:“余本为书生,初志望得一京官,聊为祖父争气,不料得此外任。余本无吏治才,尸位多年,时虞陨越,托赖祖宗庇护,得能勉力支持,而今年事日增,精神亦觉难支,足疾不疗,疝气时发,并且左耳失聪,目光昏蒙,自知就木有期,若得息影蓬庐,以资静养,或可苟延残喘。倘恋栈不去,日寻烦恼,直如自速其死也。余已决计告病乞休,若上峰不允,整备一辞不获命,则再辞,再辞不获命,则三辞,务必遂我初服而后已。”板桥乞休决心之大,由此可见。因此年龄大,体有病,倦于官场,疲于奔命,思乡心切应是主要原因。至于板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可能有这种情况发生,但不应是他辞官的最主要的原因。他曾孜孜于求学仕进,踌躇满志;然进入官场,“致君泽民”之志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潍县大旱,人相食,灾民告急,盗贼滋生,作为父母之官的板桥,劳心劳形、首当其冲。他的政绩是广为认可的。他“狂”、“怪”、不羁的性情与严酷现实相碰撞,越发催生归老田园,寄情山水的意愿。“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是板桥必然的归宿。板桥可谓大器晚成。他自30岁开始,卖画扬州,历时十年,名声甚微。经过发奋图强,考取进士,才有了后来十余年的县令生涯。期间探索不止,实践不止,磨砺不止,凡几十年,才有了艺术上的高峰之境。其“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动身忍性”的功夫可谓深矣!没有坚忍不拔之意志,这一过程是无法完成的。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和“吃亏是福”很值得玩味。板桥糊涂吗?不糊涂。而且是相当的清醒。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内心是在追求什么,自己应该坚守什么。他有着崇高的目标,光明的人格,并对此有着近乎宗教式的虔诚。物质的东西,对他并不是最重要的。立志进士,只是他执着探索人生的过程而已。从“难得糊涂”中,更加反正他的清醒、无奈。板桥毕竟是板桥,他“糊涂”得了吗?“吃亏是福”,与其说是一种自我的解脱,不如说是一种人生的智慧。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嚷嚷,皆为利往。“吃亏”对常人来说,是难以容忍的。但对板桥来说,却感到是一种福分。板桥一生窘迫,难道他不想荣华富贵吗?他想,他却做不到。因为他有一颗博大的爱心,要“慰天下之劳人”。板桥的崇高品格,正是在“吃亏”的过程中,锻造而成的。对于艺术家来说,不广泛涉猎,不融会百家,不刻苦磨砺,要想在某一领域出类拔萃,是难以想象的。此所谓“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的功夫,此所谓“悟道”的功夫。大千世界,包罗万象,鱼龙混杂,奥妙无穷,真理何在?达芬奇探索过,梵高探索过,杜甫探索过,李白探索过,欧阳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