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种常见不适症保健按摩一、头胀痛头胀痛是人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一)原因头胀痛产生的原因很多,可归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与精神情绪因素有一定关系。1.感受外邪由于起居不慎,感受四时风寒湿热等外邪,上犯头顶,经络受阻,头胀而痛。2.肝郁化火由于事不遂心或与人发生口角,郁怒伤肝,肝失条达,郁而化火,目扰清窍而为头胀痛。3.紧张劳累由于工作节奏快,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或连续工作,用脑过度,使头部经脉收引,气血运行失常或脑失所养而发生头胀痛。(二)表现头胀痛除了以胀为主特征外,常表现为头痛且胀,或面红耳赤,口渴欲饮,或伴眩晕,心烦易怒,口苦不眠,或身心紧张、头晕乏力。有时伴有跳痛,有时表现为停止工作胀痛反而更明显。(三)按摩1.体位宾客取坐位,保健按摩师站于宾客前、后或一侧。2.手法推、揉、按、拿、搓法。3.选穴印堂、神庭、太阳、头维、睛明、风池、百会。4.操作(视频)•①点揉攒竹,开天门(推印堂——神庭)•②推坎宫(用两拇指桡侧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称推坎宫或分推坎宫)•③以双手大鱼际分推前额至太阳(头两侧)•④点揉太阳、头维(额角发际上0.5寸)、督脉、膀胱经(目内眦(睛明穴),上达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⑤揉头两侧颞肌及胆经眼外角(瞳子醪穴),向上到达额角部,下行至耳后(完骨穴)路线•点揉角孙(折耳廓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率谷(当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风池•⑥叩击头顶及头侧•点揉合谷穴•⑦多指拿揉颈部点并拿肩井(四)注意事项手法宜轻柔缓和、力量适中、干净利落,手掌不能紧贴面部及眼睛,不可用猛力、暴力,以免擦破皮肤。高血压或眩晕症患者按摩时须采用仰卧位。二、鼻塞不通鼻塞不通指鼻窍交替堵塞、通气困难,是感冒最常见的一个症状,有时也可见于其慢性鼻症。(一)原因1.感受风邪由于气候突变、起居不当、过度劳累,机体卫外功能减弱,风邪夹时气侵犯人体。肺主一身之表,肺开窍于鼻,故风邪袭表先犯鼻窍,而致鼻塞不通。2.湿浊滞鼻脾气虚弱,运化不健,不能升清降浊,致使湿浊滞溜鼻腔,壅阻脉络,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生鼻塞不通。或感冒鼻塞日久,失治误治,迁延不愈,形成慢性鼻塞不通。(二)表现本症主要表现为鼻窍不利和鼻涕较多。鼻塞不通时可见鼻黏膜肿胀淡红,常伴声音重浊、张口呼吸、嗅觉欠佳及伤风感冒症状。鼻塞有两大特点:一是间歇性,即在白天、天热、劳动运动时鼻塞减轻,而夜间、静坐或寒冷时鼻塞加重;二是交替性,如侧卧时,居下侧之鼻腔阻塞,上侧鼻腔通风良好。继发感染可出现脓性分泌物。(三)按摩1.体位宾客取坐位或仰卧位,保健按摩师站于宾客前侧或头侧。2.手法推、揉、按、拨、擦、搓法。3.选穴睛明、迎香、风池、攒竹、风门、肺俞、曲池、合谷、口禾髎、头维4.操作(1)拇指按揉攒竹、睛明、迎香。(2)拇指指腹推由攒竹至迎香。(3)单手食指揉鼻背两侧,并左右弹拨。(4)双拇指压揉两侧风门(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肺俞(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并以小鱼际搓大椎及以上两穴。(5)拇指按压两侧列缺、曲池、合谷、头维、风池。(6)以双手食指指腹分别按揉两侧禾髎(上唇部,鼻孔外缘直下,平水沟穴),并以双手小鱼际分别搓揉鼻翼两侧。(四)注意事项操作时手法要轻柔和缓,防止刺伤眼球。注意预防感冒。三、目胀额紧目胀额紧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不适症状,一般指双眼发胀、牵引眼眶额头紧缩不适的感觉。(一)原因1.用眼过度由于长时间看书写字,或光线太暗,或坐车、行走时看书,致使眼睛调节过度而发生目胀额紧。久视伤血,肝血不足,化风上扰则目胀;足厥阴肝经“连于目,上出额”故额紧。2.工作疲劳工作太忙太累,尤其是脑力劳动者用脑过度,常会头昏脑胀,并出现目胀额紧的感觉。3.感冒末愈风邪侵犯人体,上犯头目,也会出现目胀额紧的症状,故感冒未愈也可见此症。(二)表现目胀额紧的主要表现为,双目发胀,额头发紧,甚至出现眼睛胀痛或眉棱骨及前额胀痛,常伴失眠、烦躁、两目干涩等症状,有时出现疲乏无力、头昏脑胀等表现。如感冒未愈,还可见其他全身症状。(三)按摩联1.体位宾客取坐位或仰卧位,保健按摩师站或坐于宾客前侧或头侧。2.手法推、揉、拿、按法。3.选穴印堂、太阳、攒竹、睛明、神庭、风池、合谷、太冲•①开天门(推印堂——神庭)•②推坎宫(用两拇指桡侧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称推坎宫或分推坎宫)•③大鱼际分推前额至太阳(头两侧)•④拇指或食指指侧部刮上下眼眶。•⑤拇指点揉:太阳、攒竹、精明•⑥在额前用拇指和食指、中指做紧缩性拿法,轻微拿捏头两侧及上下眼眶。•⑦双手掌搓热扣在眼睛上,使热量透于眼球,反复2~3次。•⑧点按:风池、合谷、太冲(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4.操作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四、颈部酸胀颈部酸胀是指在起床后或过度劳累之余,感到颈部酸胀疼痛。严重者可见转侧不灵活,甚至酸胀疼痛放射到肩部的一种症状。(一)原因1.卧姿不良由于睡眠姿势不良或枕头高低不适,使颈部一侧肌肉发生痉挛而感到颈部酸胀或转侧不灵。2.伏案过久长时间伏案工作,低头过久,使颈部肌肉劳损,导致颈部酸胀。3.感受风邪睡眠时颈肩暴露,感受风寒,气血凝滞,经络痹阻而发生颈部酸胀疼痛、转侧不灵甚至放射到肩背。(二)表现本症常见于颈椎病和落枕等症之中,也可见于颈部劳累(如伏案、看电视等长时间维持一种颈部姿势)之后。主要表现为颈部酸胀疼痛,活动受限,疼痛放身到肩背。轻者数日自愈,重者拖延数周不愈。检查时,颈部肌肉有明显压痛及粗硬感,肌张力增高。如有颈部外伤史,应拍X光片以排除骨折、脱位等。若为颈椎病,当有多种表现,如肢体麻木、头晕、惊慌、恶心呕吐、耳鸣、视物不清等。(三)按摩1.体位宾客取坐位,保健按摩师站于宾客一侧或后面。2.手法推、滚、揉、拿、拨、动、拍法。3.选穴风池、肩井、天柱、风府、风门。4.操作(视频)•(1)保健按摩师一手扶住宾客头部,用另一手小鱼际下行推枕骨下缘至大椎穴。•(2)拇指和多指拿揉项部。•(3)拇指揉拨项韧带及两侧。•(4)用拇指点揉风池、风府(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天柱(斜方肌外侧凹处,后发际正中旁开约2厘米1.3寸)等穴,点压肩井。•(5)拇指与多指拿揉颈肩部,以拍法拍颈肩部结束。•(四)注意事项•颈部活动幅度及力度不可过大。不可随意扭转,以免发生意外。五、肩部酸沉肩部酸觉是指肩部无明显压痛、无明显功能受限,以肩部酸胀、沉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自觉症状。(一)原因1.感受外邪因肩部坐卧当风、睡觉时露肩或睡于潮湿之地、冒雨受寒等,致使风、寒、湿邪侵犯肩部,脉络失和,气血凝滞而发生肩部酸沉。2.慢性劳损肩扛担挑,长年劳累,或肩部活动频繁、机械重复、肌肉疲劳、筋脉受损,出现肩部酸沉。3.陈旧外伤跌仆闪挫,外伤筋骨,虽经治愈,如遇天气变化或过度劳累,肩部伤处则有酸胀沉重等感觉。(二)表现以肩部酸胀、沉重为主要特征,并可见肩部肌肉紧张度增高,有僵硬感,酸困无力,患侧肩部常有发凉的感觉,如继续发展,可导致肩周炎,出现明显压痛、功能受限等症状,颈椎病亦可引起肩部酸沉,但伴有颈椎病的典型表现,兹不赘述。(三)按摩1.体位宾客先俯卧位,后坐位,保健按摩师站于宾客一侧。2.手法推、滚、揉、拿、按、搓、拍法3.选穴肩井、肩髃穴、肩贞、天宗、肩中俞、肩内俞、肩外俞、曲池。4.操作(视频)(1)肩部前后拿揉。(2)肩部前后外侧滚法。(3)指揉点按肩井、肩髃、肩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肩贞(腋后纹头上1寸)、天宗(在肩胛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之间连线上,当上、中1/3交点)。肩内俞(肩髃穴与云门穴连线之中点直下1寸处)(肩峰与肩胛骨喙突内侧凹陷联线之中点下1寸)、肩中俞(在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肩外俞(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外喘息(4)双手抱揉肩关节。(5)上肢搓法及肩部抖法。(四)注意事项患肺气肿或心脏病者,应采取坐位,按压不可过重。由颈椎病或肩周炎等所致的肩部酸沉,应采用其他有针对性的手法六、胸闷胸闷是指胸部满闷,有堵塞感或气短的一种自觉症状。胸痹、心悸、痰钦、肺胀等病症均可见此症:(一)原因1.情志失调忧思恼怒,气机失常。脾不化津,聚湿生痰;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痰瘀交阻,胸中气机不畅,由为胸闷。情绪不好,爱生气的人常有此症。2.饮食不当过食膏梁厚味、肥甘一冷,损伤脾胃,运化失常,聚湿生痰,痰阻脉络,气滞血瘀而成胸闷。3.其他病所致冠心病、胸膜炎、肺气肿等疾病可出现胸闷。(二)表现胸闷主要表现为胸部满闷,有堵塞感或气短,伴有心悸、胸痛、情绪不宁、头昏体倦、食少腹胀等症。如属情志失调之人,常见愁眉苦脸、长吁短叹,或烦躁易怒、焦虑不安。如属钦食不当之人,常见形体肥胖、活动不便,或暴钦暴食、嗜酒成癖。胸闷常因情绪激动、受寒或劳累而引发。(三)按摩1.体位宾客取仰卧位,保健按摩师站于宾客一侧。2.手法推、摩、揉、按、击法。3.选穴中府、云门、膻中、曲池、手三里、合谷。4.操作(1)双掌分推锁骨下缘2~3肋间隙;单掌下行推胸骨;双掌交替沿肋隙分推。(2)用手掌根揉、摩两胁。(3)拇指点按中府(平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云门(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膻中、曲池、手三里、合谷等穴(4)掌擦:两胁(5)拇指点按肺俞(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心俞(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肝俞(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胃俞(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6)拍打:背部(四)注意事项按摩手法不宜过重。按法操作要配合呼吸,随呼吸运动按压。七、上肢酸痛上肢酸痛是上肢肌肉、关节酸胀、疼痛的一种不适症状,多为过度疲劳所致。(一)原因1.过度疲劳平时缺乏锻炼,长时间上肢运动或工作强度太大,肌肉、关节过度疲劳致上肢酸痛。2.感受风寒风寒之邪侵袭人体肌表,脉络失和,则一身尽痛。上肢暴露受寒,寒性收引,经气不利,肌肉、关节酸楚作痛。(二)表现上肢酸痛主要表现为上肢肌肉、关节酸胀疼痛,压痛广泛,局部肌张力增高,休息可缓解,但无上肢功能障碍。若为过度疲劳所致,则必有上肢活动量过大、活动时间过长等情况。若为感受风寒所致,则有上肢受冷等情况,并有上肢发凉、遇冷酸痛加重、遇热痛减的特点。(三)按摩1.体位宾客取坐位,保健按摩师站于宾客前侧、外侧2.手法推、揉、搓、抖、拍法。3.选穴肩、曲池、曲泽、手三里、合谷、内关4.操作(视频)(1)一手握住宾客腕关节,上推手三阳经,下推手三阴经。(2)单手掌拿揉上肢内外侧。对称揉动,自上而下,往返进行。(3)双手掌虎口相对叩击上臂。(4)点按肩髃(肩峰前下方凹陷处)、曲池、手三里(阳溪腕背横纹桡侧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合谷、内关等。(5)双掌搓揉上肢,握住腕部快速抖动。(四)注意事项上肢酸痛者应适当注意上肢休息。如有上肢功能障碍者应做进一步检查治疗。八、疲劳性腰痛疲劳性腰痛是慢性腰痛的一种,一般指腰骶部肌肉、筋膜等软组织慢性劳损引起的腰部酸痛或胀痛的症状。本症也称疲劳性腰酸。(一)原因1.过度疲劳长时间进行腰部活动,或腰部长时间承重等,使腰部肌肉疲劳而引起腰脊酸痛。一般休息后有所缓解。2.体位不当长期处于某种不平衡的体位,如用一侧肩部扛抬重物、长期弯腰等,或习惯性姿势不良,均可导致疲劳性腰痛。3.年老肾虚腰为肾之府,年老肾虚之人,稍事活动即感腰部酸困疼痛,容易疲劳。(二)表现疲劳性腰痛的主要表现为腰骶部一侧或两侧酸痛或胀痛、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缠绵不愈。根据劳损的部位,可有广泛的压痛。酸痛多在劳累后加剧,休息后减轻,并与气候变化有关。腰腿活动一般无明显障碍,但活动时有牵制不适感。急性发作时,各种症状明显加重,并有肌痉挛、脊椎侧弯、下肢牵制等症状。兼受风湿者,患处喜热怕冷,局部皮肤粗糙,感觉迟钝。(三)按摩1.体位宾客取俯卧位,保健按摩师站于宾客一侧。2.手法推、滚、揉、拿、拨、按、拍、抖法。3.选穴肾俞、气海俞、三焦俞、关元俞、委中4.操作①直推脊柱两侧,分推腰部②滚腰部,按揉背腰部③拿腰部。④点拨竖脊肌及阿是穴⑤后伸、旋转摇腰⑥点揉:肾俞(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气海俞(第3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