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GXIAOKETANG《河中石兽》练习及答案MINGXIAOKETANG01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纪昀.()圮.于河()棹.()曳.()铁钯.()木杮.()湮.()啮.沙()溯.流()yúnpǐzhàoyèpáfèiyānnièsùMINGXIAOKETANG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一寺临河干..河干:(2)山门圮.于河圮:(3)阅.十余岁阅:(4)求.二石兽于水中求:(5)竟不可得.得:(6)曳.铁钯曳:(7)尔辈不能究.物理究:河岸倒塌经过,经历寻找找到拖研究、探求MINGXIAOKETANG(8)湮于.沙上于:(9)不亦颠.乎颠:(10)众服为确论..确论:(11)如是再啮.啮:(12)遂反溯流..逆上矣溯流:(13)可据理臆断..欤臆断:在颠倒,错乱正确的言论咬,这里是冲刷的意思逆流主观地判断MINGXIAOKETANG3.文学常识填空。(1)纪昀,字,(朝代)学者、文学家。乾隆年间,主持编纂《》,将古今图书分为、、、四类。著有《》,主要讲述各种狐鬼怪谈、奇闻逸事。(2)《河中石兽》的体裁是,是一种带有散文化倾向的小说创作形式,兼有“”和“”的特征。晓岚清代四库全书经史子集阅微草堂笔记文言笔记小说笔记小说MINGXIAOKETANG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照这样再次冲刷,石头又会再次(向前)翻转。不停地翻转,于是(石头)反而逆流而上了。(2)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人们)依照他的说法(去做),果然在(上游)几里开外找到了(石兽)。(3)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只)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MINGXIAOKETANG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山西永济蒲津渡是黄河上的重要渡口,蒲津渡浮桥在历史上很有名气。唐代开元年间在渡口两岸各铸造了四尊铁牛(平均每尊重约36.5吨)、四个铁人、两座铁山等,组成了拴系浮桥所必需的锚碇系统。后因黄河改道,铁牛等没入水中,埋在地下。1989年,东岸铁牛由河滩下挖出,铁牛和铁人排列整齐,还在原址。MINGXIAOKETANG材料中的铁牛等雕塑是在哪里发现的?《河中石兽》中的石兽又是在哪里发现的?由此你得出什么启示?上文铁牛等雕塑是在原址发现的,而课文中的石兽是在河流上游发现的。启示:【示例】对于书上的知识,我们要有质疑精神,不能不加思索就接受,有些事物现象不是符合所有情况的,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思考探索。MINGXIAOKETANG02课内精读阅读课文,回答问题。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阅:阅.十余岁/阅.金经B.如:如.其言/于我如.浮云C.但:但.知其一/但.手熟尔D.之:求之.下流/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解析:A.经过,经历/翻阅;B.依照,按照/像,C.只,只是;D.代词,指石兽/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MINGXIAOKETANG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2)沿河求之,不亦颠乎?顺流而下寻找它们,不是颠倒了吗?MINGXIAOKETANG8.老河兵“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的论断是综合分析了哪些因素得出的?从其“老河兵”的身份看,他能做出正确推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老河兵“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的论断是综合分析了水、石、沙这些因素得出的。他能做出正确推断的根本原因是他既根据实际经验判断,又全面综合考虑石性、沙性、水流运动等因素。MINGXIAOKETANG9.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示例】应综合考虑各种现实因素,不能凭主观想法去判断事物。(言之成理即可)MINGXIAOKETANG03拓展阅读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一)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MINGXIAOKETANG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纪昀《河中石兽》)MINGXIAOKETANG(二)蜀中有杜处士①,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②《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而一牧童见之,拊③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④入两股间。今乃掉⑤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注释】①杜处士:姓杜的读书人。②戴嵩:唐代画家。③拊:拍。④搐:收缩。此处是“夹”的意思。⑤掉:摆动。MINGXIAOKETANG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一寺临.河干临.:高踞B.竟.不可得竟:终了,最后C.湮.于沙上湮:埋没D.遂.反溯流逆上矣遂:于是(解析:A.临:靠近。)AMINGXIAOKETANG11.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到下游寻找石头,本来就颠倒了;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颠倒了吗?MINGXIAOKETANG12.联系语段(一),用自己的话说说“但知其一,不知其二”中“其一”“其二”的具体内容。(3分)“其一”指只考虑到石头和沙子的性质。“其二”指还需考虑到水流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会将石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坑洞,使石头翻转离开原来的位置,朝与水流相反的方向移动。MINGXIAOKETANG13.请结合两个语段的内容,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共同启示是什么。(3分)语段(一)中,老河兵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因此能提出正确的看法;语段(二)中,牧童仔细观察,认真总结,也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由此可见,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MINGXIAOKETANG附语段(二)参考译文:蜀地有个姓杜的读书人,爱好书画,他珍藏的书画有上百件。有戴嵩画的一幅《牛》,他特别喜爱,用锦囊装起来,用玉石作画轴,经常随身携带着。有一天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这画的是角斗的牛呀,牛在角斗时力量集中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摆动尾巴角斗,画错了啊!”隐士笑了,认为牧童说得对。有句古话说:“耕地应当去问男奴,织布应当去问婢女。”这句话是不可改变的。MINGXIAOKETANG《阅微草堂笔记》《阅微草堂笔记》原名《阅微笔记》,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间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说。在内容上,《阅微草堂笔记》主要搜集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当时流传的乡野怪谈,或亲身所听的奇闻逸事;在空间地域上,其涵盖的范围则遍及全中国,远至乌鲁木齐、伊宁、滇黔等地。同时《阅微草堂笔记》有意模仿宋代笔记小说质朴简淡的文风,曾在历史上一时享有同《红楼梦》《聊斋志异》并行海内的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