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活页教学设计(首页))课题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原子的构成备课时间课时1课型授新课主要教法导思,探究教师教学目标1、通过对史料、教材图表的观察分析,了解原子的构成。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2、学习从图表、动画、史料中分析、归纳获取信息,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主动与他人交流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3、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通过阅读张青莲教授的资料,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教学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教学用品教学设想1、充分利用图、表、科学史料来创设情景,将抽象问题形象直观化,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2、创设条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讨论交流等方式认识原子的构成。拓展延伸相对原子质量的应用板书设计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原子的构成一、原子的构成二、相对原子质量1.1.2.2.3.3.4.4.课后反思教学活动设计设计主线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1.什么叫分子、原子?2.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温习、引新〔引新〕我们已经知道世界万物都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关于原子,你还想探究哪些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本单元学习我们将进一步揭开物质构成的奥秘。本节课我们主要探究原子内部构成。引出课题。〔授新〕(板书)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原子的构成一、原子的构成(科学家认识原子结构的简史—卢瑟福实验)(看书及图4-1)明确问题2原子构成原子核电性电量原子电性原子区别常见原子原子空间小结背景算式练习查阅方法1.原子的构成:(看书及图4-1)2.原子核的构成:3.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电量:(表4-1)4.原子的电性:(看表4-2)5.说明:6.几种原子的构成(记忆)7.原子核比原子小得多:8.原子结构知识的小结:(略)说明:①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②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等于核内质子数;③有的原子核没有中子,如有的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④一般来说,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构成。(作业P72第二题)二、相对原子质量(讲解)原子虽然很小,但也有一定的质量。通过现代科学仪器可精确地测出原子的实际质量,且质量是原子的一个主要性质。(阅读)查找一个氢、氧原子的实际质量观察,试着读数、记忆、比较大小。(类比)这正像我们用吨为单位来表示一粒大米的质量有多大一样极不方便,比较聪明的回答是“大米的质量比小米大一点”。类似的,为了便于研究问题,国际上采用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质量的大小(阅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并用数学公式表示(设问)如何计算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练习)利用概念与教材数据动手计算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介绍)其它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我们不需要再去计算,科学家已经把所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测定出。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就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过卓越贡献。(阅读)课本P71资料(查阅)利用教材154页附录Ⅱ;教材75页表4-3查阅下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氢、碳、氧、钠、铝、铁明确明确识记理解领会识记情境想象形成体系“让事实说话”认识引入原子质量的表示方法——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明确概念写出算式。学以致用会查〔小结〕(引导)本节学习后你对原子的构成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回忆)从构成原子的粒子种类、带电情况、质量大小、所占空间大小、数量关系、质量表示方法等方面交流3(规律)(展示)氢、碳、氧、钠、铝、铁原子的内部构成与相对原子质量表(观察)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与该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关系。(发现交流)(板书)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巩固〕我国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铒、锗、锌、镝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则该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为,中子数为,核外电子数为。〔作业〕1.72页3、42.以“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为题,写一篇科普习作,并与同学们交流。4活页教学设计(首页)课题课题2元素备课时间课时2课型授新课主要教法解读教师教学目标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书写,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的信息。教学重点1.元素的概念;2.元素符号的意义、写、读、用。教学难点1.元素的概念(抽象);2.元素和原子的应用。教学用品教学设想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复习回顾,课前热身;合作交流,解读探究;应用迁移,巩固提高;总结反思,拓展延伸;课堂跟踪反馈。拓展延伸1.元素与原子的比较。2.元素符号的灵活应用。板书设计课题2元素一、元素二、元素符号1.2.3.三、元素周期表简介4.5.课后反思教学活动设计(第一课时)设计主线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回忆)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设疑)什么叫元素?(板书)课题2元素温习、引新复习回顾,课前热身1.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2.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不同。3.相对原子质量指的是,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于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近似等于质子数+中子数。复习回顾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一、元素1.概念活动1:(设疑)相对原于质量中的“一种碳原子”是指哪一种碳原子?(提示)碳-12原子。活动2:(设问)有没有别的碳原子?(投影)介绍几种原子一种碳原子一类碳原子5概念与原子比较区别联系种类分类碳质子数6,中子数6氧质子数8,中子数8原质子数6,中子数7原质子数8,中子数9子质子数6,中子数8子质子数8,中子数10(设问)上述两组原子在结构上有何共同点?(归纳)每组原子的质子数相同。活动3:(投影)碳质子数6,中子数6碳原质子数6,中子数7元子质子数6,中子数8素氧质子数8,中子数8氧原质子数8,中子数9元子质子数8,中子数10素(提问)根据以上内容,你们能试着说说什么叫元素?(归纳)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2.元素与原子的比较:活动4:(讨论)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归纳)元素、物质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当讨论纯净物质的宏观组成成分时应该用“某物质由某元素组成”来描述。原子、分子是微观粒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当讨论纯净物的微观结构时应该用“某物质由某原子(或分子)构成”,“谋分子由某原子构成”来描述。(点拨)元素与原子如同树林与树的关系。(讨论)元素与原子的联系(归纳)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说明)分子不能用元素来解释。(归纳)描述物质的几种方法:①有的纯净物由分子构成,有的由原子构成。②纯净物都由元素组成。③分子是由原子构成。3.种类活动5:(讨论)怎样区分氢元素和铁元素?(归纳)目前为止,已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即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4.分类总称元素拓展研讨明确6说明讨论活动6:(点拨)我们知道,英文单词不计其数,但字母只有26个;同样,物质的种类已知的有三千多万种,而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讨论)这一百多种元素可分成哪几类?(提示)从元素名称的偏旁特点去考虑。(归纳)元素的分类5.说明活动7:(讨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点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为水。(归纳)①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前四位元素是:氧、硅、铝、铁。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氮元素。③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活动8:(实物投影)有关物质的分子模型卡片(水氢气+氧气硫+氧气二氧化硫)(操作)将模型卡片拆拆、拼拼(讨论)在化学反应中,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归纳)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变化,而元素的种类不变。识记理解7应用迁移,巩固提高(投影)1.国际互联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有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是指(B)A.铁单质B.铁元素C.氧化铁D.四氧化三铁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氧元素与碳元素的区别决定于质子数的不同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硅C.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为单质总结反思,拓展延伸(总结反思)本课学习了元素的有关知识和物质的描述方法。启示:采用对比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拓展延伸)1.(2004无锡市)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首先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据此推断放射出的粒子一定是()A.电子B.中子C.质子D.原子核(解析)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则质子数前后不同。(答案)C2.物质A里只有1×1022个A分子,这些分子中共含有2×1022个原子,那么A物质一定是()A.单质B.化合物C.纯净物D.混合物(解析)物质A中只含一种分子,则为纯净物;物质A中含的原子是分子个数的2倍,则A可能为双原子分子如氧气,也可能为两种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如一氧化碳。(答案)C课堂跟踪反馈夯实基础1.(2003达州市)元素的种类决定于原子结构中的(B)A.电子数B.质子数C.中子数D.相对原子质量2.一种物质不能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它分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更简单的物质,则该物质是(A)A.单质B.化合物C.纯净物D.混合物3.下列广告用语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B)A.“超纯水”绝对卫生,对人体有益B.本饮料由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绝对不含化学物质C.矿泉水中含钾、钠、钙、镁等多种元素,是一种健康饮料D.钙片中含有大量钙元素,能促进人体骨骼的生长发育4.下列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BC)A.过氧化氢B.液态氧C.空气D.二氧化锰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B)A.FeB.AlC.OD.Si86.某一药品说明书中标有:本药品每克含碘150mg、镁65mg、锌1.5mg、锰1mg。这里的碘、镁、锌、锰是指元素。其中被称为“智力之花”的是碘元素。提升能力7.有氕、氘、氚三种原子,它们的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分别为:1,0;1,1;1,2。对它们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它们是三种不同元素的原子B.它们的核外电子数分别为1,2,3C.它们的中子数相同D.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8.下列物质中不可能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是(B)①单质②氧化物③化合物④混合物A.仅①B.仅②③C.仅④D.①②③④9.下列物质中既含有氧元素的单质,又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的是(A)A.空气B.液氧C.高锰酸钾D.氧化铜10.某学生用A、B、C、D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D、BAC、BCD经过一系列十分复杂的化学反应,制造出了人类还未知的物质X,于是该同学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我制造了一种新元素X”,你认为该生的说法对吗?为什么?答:不对。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因而该生应该说制出了一种新物质。开放探究11.趣填“化学之最”。完成(1)题的空格,并以此为例,再设计两个“化学之最”,完成(2)、(3)题的空格。(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为氮气。(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12.我们通常用来表示一种元素的原子,其中Z表示核电荷数,A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现有三种粒子。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1)它们是否为同一种元素?为什么?答:是同一种元素,因为质子数相同。(2)比较它们的原子结构的异同点。答:三种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不同,核外电子数相同。〔作业〕教学活动设计(第二课时)设计主线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动画)外国人不认识中国商品。(体验)为了书写和学术交流的方便,国际上必须采取统一的符号来表示各种元素。引新重要性复习回顾,课前热身1.不同种类的元素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元素在化学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