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职业教育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连接宏观层次的职业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与微观层次的教学、训练等教育实践活动的桥梁。2、狭义的职业教育课程是指职业学校所设置的某一门教学科目和全部科目。3、职业学校教学主要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4、职业教育课程与职业教育教学论的关系归结为三种:大教学论、大课程论、一体化论。5、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概述:是基于某一专业领域的方向,关于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的一门学科,他是教学论的具体化的体现,涉及单个或多个科目。6、三个教学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反思过程7、组成教学活动(教学方法)的四个因素:教师、学生、教学情景、教学内容。8、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义: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9、“三农”:农村、农民、农业10、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11、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初中生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技术学校←高中生12、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的新变化:①人才培养目标从单一就业转向就业与发展并重②有注重知识与技能转向能力与人格培养③越来越强调适应性与迁移能力。13、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特点:①基于职业能力培养②强化实践教学③教学组织形式方法多样性④教学对象的复杂性⑤师资的“双师型”14、“双师型”教师:既能进行理论教学又能进行实训指导的教师。15、职业教育学校办学方针: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基本。16、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17、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①实现教学目标的功能②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③教育功能。18、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其课程内容应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践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19、专业―一个专业之所以成为专业,是因为这个专业有着与其他专业不同的学科知识结构。20、职业―一个职业之所以成为职业,是因为这个职业与其他职业不同的工作过程,包括工作方式、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工具的历史发展诸方面。21、三个对接:在职业教育中,要突出教学要求与职业要求对接;教学情境与工作岗位对接;情感态度与工作素养对接;只有这三方面进行更好的对接学生毕业后才能较好的适应工作岗位。22、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第二章1、教学原则: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即根据教育、教学目的的需要去处理教学中矛盾关系的原则。2、教学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教学原则是主观的。3、教学规划与教学原则是既有关系又有区别的:两者的联系体现在:教学原则借助于一定的教学规划来体现,没有一定的教学规划,教学原则就成为空洞之物。两者区别:教学规划是教学原则的组成细节,每一条教学原则都包括若干具体的教学规划。4、新型农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5、双证书制度:学历证书(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6、职业教育教学原则的依据:①教学实践经验②教学规律③教学目的④现代教学理论基础7、学习理论主要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行动导向学习理论和构建学习理论8、教学原则的特点:时效性、发展性、针对性。9、职业教育教学原则内容:职业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直观性原则、生产与教学相结合原则。10、职业性原则表现在三方面:教学目的的服务性、教学对象的就业性、教学内容的专业性。11、职业教育能力培养问题: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12、影响职业能力培养的四个因素:①办学思想不明确②办学条件不足③缺乏“双师型”教师④课程设计学科化13、理论教学必须以实践教学的需要为依据:以“必须、够用“为原则。14、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1:1.15、中职要求师生比:1:16.16、职业教育学特色:“做中学、做中教”。17、三产:农业、工业、服务业。18、能力提高角色:专业能力的提高——职业能力;方法能力的提高——发展;社会能力的提高——合作。19、我国沿海有三大制造业基地: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20、制约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核心因素是:经济收入和社会问题。21、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①遵循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②真确处理师生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22、良好师生人际的基本原则:民主平等性原则、尊重性原则、个性化原则。23、师德是承担育人的动力,学识是履行教学任务的基础,教法是教会学生的艺术。24、当好教师应有三方面素质:师德、学士、教法。25、个人能力:①专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的专门技能及专业知识,要注重掌握技能掌握知识,以获得合理的职能结构。②方法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的工作方法及学习方法,要注重学会学习,学会工作,以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③社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的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要注重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以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第三章1、教学评价指的是围绕教学目标,制定科学的指标参数,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搜集与教学有关的信息、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对教学活动,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2、教学评价种类:教学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判断性评价。3、教学评价功能:1评定功能2诊断和反馈功能3预测功能4激励功能5导向功能6挑选功能7资格证明功能。4、教学评价标准:公平性,可信度,有效度,选择性,难度,经济性。5、职业教育教学评价原则:○1方向性原则2客观性原则3全面性原则4分析的评价与综合的评价相结合的原则5评价与指导统一的原则6连续性原则7互动性原则○8完整性原则。6、评价方法:①绝对评价法②相对评价法③个体内差异评价法④量化评价法⑤质性评价法。7、职业能力的构成:专业能力(赖于生存的核心本领),方法能力(基本的发展能力),社会能力(素质高低的能力)三部分。8、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9、我国执职业证书分五级:初级技能(五级);中级技能(四级);高级技能(三级);技师(二级);高级技师(一级)。10、职职业教育承载着满足社会需求的重任,是培养为社会直接创造财富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教育。因为,一方面职业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也是促进就业的需要。职业教育还承载着满足个性需求的重任,是促进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另类智力特点的青少年的成才教育。其一,职业教育是保证教育公平的需要;其二,也是教育协调发展的需要。11、职业技能鉴定包括: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职职业资格二级(技师);职业资格三级(高级);职业资格四级(中级);职业资格五级(初级)。12、职业能力的三种评价模式:①行为样本的评价模式②工作现场观察的…③已有绩效的…第四章1、教学媒体: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采用的媒体,被称为教学媒体。2、现代教学媒体:是指通过媒体,综合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信息,把媒体的各种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显示出来。3、教学媒体的分类:视觉媒体、听觉媒体和视听媒体。4、现代教学媒体的特征:①交互性②智能性③扩展性。5、现代教学媒体的主要特点:①信息容量大②多媒体功能③智能化程度高④虚拟化⑤网络化6、现代教学媒体的优点:①直观性优势②趣味性优势③形象性优势④深刻性优势⑤艺术性优势7、现代教学媒体的指导思想: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观为指导思想②以教学活动为中心的指导思想8、影响教学媒体选择的因素:人的因素,实际的制约,合理的代价,有效地传播。9、教学媒体选择的基本原则:①实践性原则②系统性原则③可接受性原则④科学性原则⑤专业学习目标原则。10、多媒体技术:一种吧文字、数字、图形、图像,声音五种运载信息的媒体集中在一起,并由计算机综合控制的技术。11、单一媒体作用下授课时学习者所学的知识3小时候能保持60﹪,三天后降为15﹪。声像结合可以加深学习者的印象,利用此媒体教学,3小时候能保持88﹪,三天后认可保持65﹪。12、CAI即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将多媒体计算机用作教学工具,为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教师和学生利用计算机多钟教学媒体(比如文本、声音、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信息储存、处理和多形态呈现的功能来支持自己的教和学的一种活动方式。13、几种现代媒体教学简介:数字化音频、视频设备、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等。14、现代教学媒体在职业教育学中的未来发展趋势:多样化、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四大趋势。15、七种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言语、语言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交流、交往智能;自知、自省智能。16、智能类型分为两大类:抽象思维(设计、学术研究);形象思维(技能、技术技艺)17、陈述性知识→高等学校←为什么→显性;过程性知识→职业学校←怎么做→隐性18、板书优势:几时重现力强;方便对问题的推演分析。19应用教学媒体应把握好:一个方向――“一个方向”“以学生为中心”;应把握好一个度――“以教学活动为中心”。20、应用教学媒体应达到哪些效果: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反映事实、显示过程;示范演示、验证原理;直观呈现、突破难点;节省时间、提高效率。21、最不理想的应用情况:一味的用媒体来代替学生的实践、代替学生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情感体验,更不能用媒体代替教师的指导、代替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五章1、教育教学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2、教学实践的两大变化:职业能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3、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基本特点:整体性。自主性、行动导向性、非智力性、双边性、双法性、综合性。4、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教授法、谈话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法、参观法、微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四阶段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粘贴板教学法、头脑风暴法、项目教学法、引导课文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5、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6、讲授法特点: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作为传递知识信息的媒体,通过教师将,学生听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知识的信息。7、谈话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提问学生,并引导学生经过思考,对所提问题自己得出结论,从而获得只是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8、演示法:是教师在上课时,或者通过展示实物、教具,或者进行示范性实验,或者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放映视频节目,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从而说明或印证所传授知识的方法。9、练习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课堂作业或课外作业,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10、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通过观察事物的变化获取知识的方法。11、实习法: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在校内校外组织学生开展实际的实习操作活动,将书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应用于实际的一种教学方法。1.13、从专业学科角度看,一个专业之所以成为专业,是因为这个专业有着与其他专业不同的学科知识结构。而从职业科学角度看,一个职业之所以成为职业,则是因为这个职业有着与其他职业不同的工作过程,包括工作的方式、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工具的历史发展诸方面。14、由专业学科构成的以结构逻辑为中心的学科体系,以传授实际存在的显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为主;由实践情景构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以强调获取自我建构的隐性知识——过程性知识为主。15、教师要提高教学技能,必须获得三种信息: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信息、学生的信息和教师自身教学行为的信息;16、教学方法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双重特性。17、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18、我国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个别教学。19、教学艺术:简单地说就是高明的教学方式,方法,它能让学生乐学、易学、会学、使学生的能力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