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汇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汇编一、写景抒怀篇1《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谴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精要笔记:(1)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2)以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3)采用虚虚实实的写法,开头、结尾的神秘的文字,暗示桃花源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幻想世界。一古今异义词答案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古义:鲜艳美丽。今义:味道好。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男子的总称。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5、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够。二、解释下列加点的字:答案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沿着2、落英缤纷繁多的样子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5、具答之详细地6、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通“邀”邀请7、来此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8、便扶向路沿、绝9、寻向所志寻找10、遂迷终于11、寻病终随即、不久12、无问津者渡口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十分安适愉快。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这个人(为他们)详细地说出自己所知道的事,(他们)都感叹惊讶。四、简答填空题答案1出现的成语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昏暗一变为开阔光亮。世外桃源:后用以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美好地方。2渔人离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找桃花源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似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3刘子骥与陶渊明是同时代的人,最后写刘子骥要去找桃花源,目的何在?使人觉得桃花源可望不可及,给桃花源增添一了奇异的色彩。4桃花源美好的地方在哪里?通过哪些具体描写表现出来?美好的地方:1)自然环境:优美富饶;2)社会环境:安定和平;3)人文环境:自由快乐。通过对桃花源美好景色的描写(第二段)和对桃花源中淳朴民风的描写(第三段)来表现出来的。5在二千多年前就为我们规划出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并成为后人羡慕、追求的目标,由此,你能够看出追求怎样的人生理想?看出追求一种和平宁静、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的理想世界,因为所处时代战争频繁,有志不得施展,只有寄托在作品中。2三峡[南北朝]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精要笔记:赞美三峡雄伟而秀丽的山水风光。第一节写三峡的山高,第二节写夏水之急,第三节写春冬山林间的水清,第四节写深秋时节的凄凉。一、解释词语答案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通“缺”2、重岩叠嶂直立象屏障的山峰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太阳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上5、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接连不断6、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即使。奔:飞奔的马。疾:快7、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8、飞漱其间急流冲荡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答案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不认为很快。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木茂盛、山高、草盛,真是情趣无限。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假如不是正午或半夜,是见不到太阳或月光的。4、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空荡的山谷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也不消失。5、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天刚晴或直霜的早晨,树林和山间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三、简答:1依次写了三峡哪些季节的景?这些景象有一种怎样的美感?依次烈军属了夏、春冬、秋四个季节的风景;夏季的三峡呈现奔放美;春冬的三峡显示出清幽美;而秋季的三峡却展示着凄婉美。2体会最后一段写景的语言特色,看用了什么词把秋景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林寒涧肃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精要笔记:写初冬月夜不眠,出户邀友赏月的欣喜之情,表现了逆境中达观处世,自适其适,自乐其乐。写法:(1)第一层叙事,第二层写景,第三层抒情。(2)承天寺中庭月色的描写用了比喻手法。一解释词语:答案1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2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3庭下如积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4但少闲人只是二翻译句子答案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照映的庭院里如同积满清水一样澄清透明,水里水藻、青荇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三填空简答题:1写月突出其,写境突出其,写影突出其,写人突出其,写情突出其。(请各用一个字)2是如何描写月色的?(用原文回答)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小石潭记——柳宗元【唐朝】(八年级下册)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精要笔记:(1)思路: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2)描绘的景物无不浸透着“石”的气息:“全石以底”、“卷石底以出”说明是“石潭”。“如鸣佩环”形容声音嘹亮,说明水鸣因石而不一般。“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了翠蔓附石而形成的优美形态。“影布石上”借印在石上的鱼影表现水的清澈透明。“凄神寒骨”不尽是石的冰凉,亦含蓄地表达了优伤、悲凉的心境。(3)寄情山水,排遣因政治上的失意而带来的悲凉、抑郁的心情。(4)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幽深冷寂、孤苦凄凉、悲哀深沉。(5)文中的“对比”和“烘托”:①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把“怡然不动”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显出鱼的活泼。②用反衬的手法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使人感到像是“空”“无”,尤使水清之状具有实感。一、解释词语:1水尤清冽尤:格外2为坻,为屿,为嵁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不平的岩石3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大多。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4佁然不动佁然:呆呆的样子5往来翕忽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6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清:凄清。居:留。7隶而从者隶:跟着二、句子翻译。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于是砍了竹子,开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象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楚。5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溪岸的形势象犬牙般交错参差,无法看到水的源头。6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了。7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因为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8岳阳楼记——范仲淹【宋】(八年级下册)精要笔记:借助对洞庭湖的景色和迁客骚人登楼观景所触发的感情的描写,发表议论,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1)理清文脉:大观——→览物之情以物喜——不以物喜以己悲——不以己悲(叙事出景)—(由景生情)—(情景交融)—(由情入议)—(警句,振起全篇,点明主旨)(2)“迁客骚人”抒发“览物之情”的句子有: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3)“迁客骚人”览物之情有两种:悲和喜;认为览物之情应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叙事出景)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由景生情)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2百废具兴通“俱”,全,皆。3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予:我。作:写4予观夫巴陵胜状胜状:胜景,好景色。5横无际涯横:广远。际涯:边。6朝晖夕阴日光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雄伟景色8前人之述备矣。详尽9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然则:虽然如此。极:尽。10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迁客:谪迁的人。骚人:诗人。二、翻译句子1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水势浩大,无边无际2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早晨阳光照耀、傍晚阴气凝结,景象千变万化。3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情景交融)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情景交融)一、解释下列词语:答案1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若夫:像那。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开:放晴。2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冲向天空。3日星隐耀,山岳潜形隐没4薄暮冥冥迫近5则有去国怀乡离开6至若春和景明日光7而或长烟一空全8此乐何极哪有穷尽9宠辱偕忘宠:荣耀。偕:一起10把酒临风持、执二、翻译下列句子:1)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2)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萧条冷落,(就会生出)极度感概而悲愤不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