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经济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经济学视角下的家庭基本问题黄蕊2009年11月二奶现象剩女(白骨精)离婚率男主外,女主内Vs男主内,女主外丁克家庭家务劳动的价值衡量•假设:理性经济人•方法:成本--收益方法•微观目的:家庭利益最大化和家庭内部资源配置最优化•宏观目的:两性和谐、家庭和谐和社会和谐主要内容•第一部分:家庭经济学主要观点;•第二部分:婚姻决策的经济学分析;•第三部分:分工决策的经济学分析;•第四部分:生育决策的经济学分析;第一部分:家庭经济学的主要观点一、家庭经济学代表人物1、加里·贝克尔(Gary·S·Becker)•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以研究微观经济理论而著称。他运用微观经济分析方法对婚姻、生育、离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提供了经济学的解释。•1992年,他因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2、苏珊娜·格罗斯巴德·舍特曼•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经济学教授。代表作:《婚姻与经济》•家务劳动的价值衡量------离婚后女性补偿问题------婚姻与女性就业的关系•婚姻匹配模型•经济学家用经济学相关原理分析家庭经济问题,如婚姻问题,甚至离婚、同居的问题,并不带有过多的感情和伦理色彩。他们只是客观地分析现实中的数据,总结出规律,并作出人类行为上的解释。二:经济学相关原理1、收益—成本分析原理,机会成本原理2、市场中供给与需求均衡原理3、偏好原理4、比较优势理论5、边际收益递减原理6、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7、人力资本原理三、家庭经济学的基本观点(贝克尔,《家庭经济分析》)1、家庭与婚姻是个人福利最大化的理性选择。只要结婚中获得的效用超过单身的效用,婚姻市场的参加者就会选择结婚。婚后的家庭产出与各自单身产出之和的差额就是结婚收益。2、家庭是最小的、且富于效率的微观经济组织。由于血缘和婚姻关系的纽带作用,产生较为稳定的相互信赖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信息较为对称和充分,家庭在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中一般会节约交易成本和单位运行成本,因而可能更具效率。3、家庭也追求家庭成员总体效用的最大化和家庭福利的最大化。家庭中也存在着对有限资源的配置,家庭中最基本的经济资源就是家庭成员的劳动力和劳动技能或经验(或称人力资本),以及数量有限的生产资料和物质资源。4、家庭是一个有效率的生产单位,它利用市场购买品、时间和其他投入生产出孩子、声望和尊严、健康、利他主义、羡慕及感官享受等家庭产品。5、家庭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确立自己在家庭中的分工。第二部分婚姻决策的经济学分析一、婚姻市场•建立婚姻关系的决定是人类行为的基本方面(和谁结婚、何时结婚),在多数人的生活中,婚姻制度发挥中心作用。•婚姻决策往往与其它决策(生育多少子女、是否从事劳务工作)高度相关。完全竞争的一夫一妻制婚姻市场fZ妇女的人数妇女的收入sfZSfDfNmNfe假设:男女同质结论•当女性人数大于男性,全部男性结婚,得到已婚妇女产出与单身妇女收入之间的差额,即婚姻租金。而一部分女性单身,只能获得单身收入。•相反,当男性人数大于女性,全部女性结婚,得到已婚妇女产出与单身妇女收入之间的差额,即婚姻租金。而一部分男性单身,只能获得单身收入。•一夫一妻制度中,性别比是很重要的变量,决定男女婚姻收入的差异。一夫一妻制为什么会成为现代社会典型的婚姻形式呢?•就像假定完全竞争市场上产品同质一样,贝克尔假定所有男性不存在差异,所有女性也不存在差异。•一夫一妻制是最有效率的婚姻形式,他获得了婚姻形式中的支配地位。•但是,当男性(或女性)在财富能力或其他特征方面出现显著差异时,一夫多妻制或一妻多夫制的婚姻形式也会出现。一夫多妻的经济根源•贝克尔将男人分为上下两等,认为上等男人精明能干,左右逢源,不仅富有阔气,而且可以给妻儿带来安全感,使他们生活安逸舒适。而下等男人能力低下,生活窘迫,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更别说照顾家人了。•所以,女人愿给上等男人做妾,不愿嫁下等男人为妻。•然而,除了原始社会,总是一夫多妻制压过一妻多夫制,原因何在?•在男女人数大致相同的情况下,这里的关键就在于,男人间品质的差异,大大超过女人间的差异。•实证研究:经济学家作了不少跨国比较和历史分析,用收入、教育、财富、智商等等不同指标去测量人的品质,结果都发现,在男性间品质差异远远大于女性。•一妻多夫制不能盛行的非经济因素。•贝克尔认为,这是由于一妻多夫致使孩子的生父难以确认,结果每一个丈夫都会推脱搪塞,不愿承担责任,拒绝抚养“别人的孩子”,致使一妻多夫制无法流行开来。启示•如何促进婚姻市场的均衡?•一是要防止人口性别比例的失调,实行科学的人口政策。这里既要保证人口性别比例在空间维度上的合理配比,也要保证人口性别比例在时间维度上的合理配比。•二是要防止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财富的分化将导致婚姻市场在实质上的分化。•三要增强女性自我提高的意识。•学者研究证实(格罗斯巴德):尼日利亚女性接受的学校教育每增加一年,其丈夫只有一个妻子的可能性就增加一分,相反,男性受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他们只有一个妻子的可能性就会下降一分。•——资料来源:《婚姻与经济》苏珊娜·格罗斯巴德·舍特曼•四要促进公共政策的改进,按照女性实际生产力来对其家务工作进行补偿。•研究表明,较高的教育水平对家务工作的生产力做出重大贡献,但并没有使女性的结婚前景得到改善,因此选择单身。二、婚姻匹配理论•一夫一妻制中的相称婚配分析•探讨同居与婚姻的关系•离婚之经济学门当户对的新内涵:职业背景、教育熏陶、兴趣爱好、社会认识、生活习惯正向的分类匹配(般配)•人们倾向于同具有类似特征的人结婚,使双方在生产和家庭商品消费中的关系得到巩固和加强。•例如,那些具有同等的教育水平、宗教信仰、智力水平和年龄的人对某种消费活动可能具有类似的偏好。夫妇对这些活动的共同参与是他们从婚姻中获得的收益大为增加。现实证明•据研究:夫妻之间在智力、教育、年龄、种族、宗教、伦理规范、身高、出生地等都是正相关。而且是强相关。•夫妻在智力方面的相关性,甚至和兄弟姐妹之间智力相关程度一样高。•——资料来源:《婚姻与经济》反向的分类匹配(互补)•人们倾向于同相反特征者结婚。•在竞争市场模型中,假设女性在劳务市场中赚得较高工资就会在婚姻中缺乏生产力,工资具有反向分类的特点。高收入女性被认为是婚姻市场中的非熟练主妇,她们将嫁给那些收入较少,而且不能负担更高生产力且昂贵的熟练主妇的男性。在现实中能得到检验吗?•正向婚配容易得到认可,但反向婚配呢?•假定男人与女人在家庭和市场其他特征都相同,只是在工资方面有所不同,那么,这些工资率的反向组合会使总产出最大化。为什么“鲜花插在牛粪上”?•该现象反映的就是不同收益之间的替代和偏好不同的情况。•“鲜花”之所以能插在“牛粪”上,一种情况是“鲜花”综合了“牛粪”的总收益,然后才决定插在“牛粪”上。“牛粪”虽然“味臭”,但“营养”价值高。•另一种情况是“鲜花”对“牛粪”有一定偏好。婚姻与爱情•爱情往往与非生产率有较高的关系,如智力、教育、健康、体力、生育力、身高、相貌、人格、宗教以及其他方面。•现实的婚姻决策中,总是要寻求一种动态的平衡,要综合各方面的条件,取得一个总效果。身体条件、社会地位、财产状况等都是影响婚姻的因素。•当一个人在某方面比较欠缺时,其它方面的优势对这种欠缺就有一种弥补作用,最终结果取决于总的情况比较。•优越的身体条件可一定程度弥补在社会地位和财富方面的不足;较高的社会地位也可一定程度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同样,雄厚的经济实力也可一定程度替代其他方面的不足。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婚姻市场的信息往往是不完全的•如何寻找最佳婚配,关键在于准确判断婚姻市场中男女的预期收入或产出。•相敬如宾,举案齐眉,是令人羡慕的美满姻缘,可是只有夫妻双方相互了解,情投意合才能达到这种境界。•但贝克尔认为,婚姻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了解一个人是相当困难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健康状况、宗教信仰等情况,相对来说,易于获得。•知人知面难知心,有些信息如个人品质、性格、生育能力等.看不见摸不着,不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生活(包括试婚),很难了解。而这些难于掌握的信息.对于婚姻又是至关重要。梁山伯和祝英台同窗三年.竟然不知英台原是女儿身。•现代社会独身的人越来越多,可能有很多原因,但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现代人很忙,搜寻婚姻信息的(机会)成本很高。•白领阶层比蓝领阶层独身更多,结婚更晚,其原因也很大程度上在于白领阶层更忙,有更多赚钱机会,因而进行婚姻信息搜寻的成本更大。男怕干错行,女怕嫁错郎剩女现象网络恋爱•搜寻成本非常低。容易陷入网恋的人常常是性格内向或工作繁忙的网民,而他们在现实中要恋爱需要付出的信息成本比一般人要高。•信息质量也比较低,所以网恋成功率低。难以了解对方的完全、准确的信息,对于婚姻产品的品质的信息,也就难以把握,从而婚姻产品交易的风险加大,于是交易的数量就会很低。媒妁之言•在社会发展的早期,由于交换水平的落后和交往关系的不发达,婚姻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是十分突出的。这时媒人的作用就会显得十分重要。媒人的存在提高了婚姻市场的有效性。•一般而言,男女双方都是选比较熟悉且在社会上有一定诚信度的人做媒人。男女婚龄的差异的经济学解释•绝大多数婚姻都是男方年龄大于女方,很少有倒过来的。•联合国的人口统计资料:•初婚年龄,虽然各国都是男比女大,岁数差距却大不相同。相差最小的是爱尔兰,只有1岁左右;最大的是马里,高达11岁。西欧平均相差2.5岁,东欧和南欧3.5岁,北美相差2岁,南美约差2-3岁,日本差3.7岁,印度近5岁,中东约为4岁,非洲一般在5至10之间。•中国的差距算是比较低的,80年代只有2.7岁,但近年来,男女结婚年龄的差距,也有扩大的趋势。关键原因是不同人之间的品质差异•在一个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里,男性的品质,主要表现为取得社会地位、事业成就或商业财富的潜力上。•证明给你看。于是,那些条件好,对自己信心十足的男青年,会选择等几年,等自己品质得到证明,能吸引到好女子后,才谈恋爱结婚。•女性的品质,多半表现在年龄外貌和治家能力上,这些无法用等待来证明。既然等待没有利益,反而有可能丧失年龄优势,自然是趁着年轻早结婚为上。•成功的男人结婚晚,----好男人恰恰要等到有钱时才找老婆。没有耐心去等待的,大多是哪些自知潜力不佳,不指望用时间来证明什么的人。数据证明•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1980年报告,现年45-54岁的男性人口中:•结婚年龄低于20岁的,有35%的人收入低于一万美元;•结婚年龄在21-29岁的,只有17.5%的人收入低于一万美元。•从收入中值看,18岁以下结婚的为一万四千美元,19-20岁结婚的为一万七千美元,21-29岁结婚的为一万九千美元。•收入越高,结婚越晚。关于同居的理论模型•将信息搜集过程引入模型。•个体在见面伊始,并不能完全认识到与潜在配偶匹配结合的质量或美满程度。•基于对匹配质量的不完美观察,个体做出决策,要么是破裂成本较高的正式婚姻,要么是非正式的婚外同居。如何看待同居?•是通往婚姻殿堂的必经之路。•是婚姻的替代。婚姻的助手还杀手?选择同居的原因•1.离婚的成本太高。人们在破碎的婚姻中经历了极重大的痛苦。•据一个研究结果的估计,全美有70%的人受到他们父母或他们自己离婚的冲击。当一个人的生命被破碎的婚姻摧残了,他会觉得结婚是一件太冒险的事。•2.谁是与自己非常匹配又能持久相处的对象?•同居可以降低恋爱信息搜索成本。贝克尔的完善信息理论•由于婚姻会对已婚者继续寻找最佳配偶造成限制,因而婚姻市场的参与者并不马上与他所遇到的第一个还说的过去的婚姻候选人结婚,而是要继续寻觅和不断完善信息。闪婚理性的搜寻路径•其一:对新增候选人的“边际扩张”。•其二:对自己感兴趣的候选人新增信息的“边际深化”。--同居或试婚全面撒网,重点捕捞!需要搜寻的信息和特征•易评价的特征:年龄、身体、外貌•难以评价的特征:脾气、忠诚度、诚实离婚之经济学•婚姻破裂对于所有家庭成员都有着深远的负面影响。•妻子的经济景况会下降和恶化。•单亲子女被剥夺了从父母那里获得的时间和金钱的主要投入,身心成长受到限制。婚姻的不确定

1 / 1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