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外国文学史下课件大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欧美文学(下篇)导论一、20世纪西方文学概述(一)整个西方文学的分期(二)20世纪西方文学的分类1、整个20世纪西方文学流派林立、错综复杂,呈现多元化局面;2、但宏观上看,存在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两大主流;3、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界限模糊,难以消解。二、20世纪西方文学的历史背景(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经济危机不断工人罢工浪潮汹涌资本主义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6世纪至19世纪初,主要内容是西、葡等国的早期殖民扩张;荷、英、法等国的资本主义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到19世纪初,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开始形成;第二阶段,从19世纪初到19世纪7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改革此起彼伏,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大体形成,表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第三阶段,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狂潮,到20世纪初,世界被迅速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一战后的世界经济大萧条的不期而至胡佛政府反危机政策的失败大萧条的美国图景大萧条的美国图景大萧条的美国图景萧条蔓延罗斯福上台二、20世纪西方文学的历史背景(二)三次科技革命1、资本主义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1)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的以蒸汽动力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2)19世纪70年开始的以电力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3)20世纪50年代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以及微电子技术应用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二、20世纪西方文学的历史背景2、科技革命的影响:(1)给人类尤其是资本主义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福利国家”,“后工业国家”2(2)人彻底沦为科技的奴隶,人的主体性丧失德国著名学者哈贝马斯认为,当今威胁人类和社会的,主要不再是马克思所说的经济剥削,也不是政治专制,而是日常生活变得更为可计算了,控制感代替了道德感,生活世界呈现出“殖民化”;(3)加重了西方的精神危机科技的发展,不仅没有解决人的信仰、价值观和精神、情感需求问题,相反加重了这方面的危机感。工业化的扩散主要工业国人均GDP年增长率美国被历史推上颠峰纽约,1912二、20世纪西方文学的历史背景(三)两次世界大战1、时间:一战1914-1918年,二战1939-1945年2、影响:人们开始思考科学技术负面作用,并击碎了“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理想;黄昏感、末日感笼罩西方,并直接导致理性主义的崩溃。核革命中的科学家和政治家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的灾难纳粹集中营“二战”中服役的导弹极端的武器:广岛的原子弹日本投降二、20世纪西方文学的历史背景(四)十月革命1、时间: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在列宁和托洛茨基等人的领导下,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领导工人士兵发动武装起义,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这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二、20世纪西方文学的历史背景(四)十月革命2、共产主义与西方(1)新成立的苏联共产党政府,虽然遭到了西方国家的强烈阻挠,但很早得到了西方知识分子的重要支持。美国自由派杂志《国家》评论苏联:“在这黯淡的时代,它的十年却闪烁着光芒。”西方知识分子纷纷签名抗议反布尔什维克运动,热情赞扬为布尔什维克主义献身的3人。二、20世纪西方文学的历史背景(2)苏联国内的恐怖主义和政治迫害导致这种支持急剧下滑。秘密警察制度,以恐怖的手段对付一切反对派人士;内战之后出现了向资本主义的倒退;列宁死后,党内发生了纷争;他的继承人在党内展开了权力斗争。列宁曾立下遗嘱,要求削弱斯大林的权力。列宁与斯大林列宁遗嘱大清洗二、20世纪西方文学的历史背景3、十月革命的影响(1)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相互对峙的世界新格局;(2)一种新的文学形态——无产阶级文学——正式形成;(3)无产阶级文学是一种非常态文学,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对整个世界文学尤其是中国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三、20世纪西方文学的思想背景(一)“上帝”死了1、“上帝”本是基督教世界的一个信仰对象,后来演变成为西方世界精神信仰的代称;2、西方世界的“上帝”演变史(1)最原始纯真的上帝——耶稣(2)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的上帝——(3)科学:现代社会的上帝(4)尼采:“上帝”死了!(5)20世纪:重新寻找上帝(6)戈多:一个微茫的希望(7)上帝=人本主义的复归?《等待戈多》剧照三、20世纪西方文学的思想背景(二)深刻的思想危机整个西方思想界处于一种颓唐和绝望之中:在飘着灰黄色浊雾的咖啡馆里,流淌着肮脏臭水的街道上,在穷困潦倒的贵族沙龙里,在酒馆,在妓院……留着长发的学者和艺术家们被巨大的现实所压倒,借酒浇愁,在女人和毒品中寻找麻醉,在神秘而朦胧的彼岸中寻找安慰;与20世纪西方文学联系在一起的词语:虚无、孤独、痛苦、不安、焦虑、失落。四、20世纪西方文学的基本特征1、由热衷于对社会的批判转向对自我深层意识的探讨,即强调对所谓人的真正本质的挖掘;(1)把传统文学业已表现的理智与情感、理性与本能、灵与肉、善与恶等二元对立的4母题推向深入甚至极端。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克利斯朵夫的一生有如交响乐的四个乐章,其主调就是理智与情欲的搏斗,但结果却是极致的失望,作者连同主人公一同皈依了宗教。多个版本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四、20世纪西方文学的基本特征(2)人物形象也从传统的英雄人物模式,趋向于“非英雄化”和“类型化”★传统文学是一个充满英雄人物的世界:古希腊神话——人是神的本质力量的外化形式,阿喀琉斯等人的血管里流淌着高贵的神的血液;他们不仅体力过人,而且足智多谋,意志顽强。海洋女神忒提斯(Thetis)和凡人英雄珀琉斯(Peleus)所生的阿喀琉斯,一半是人,一半是神四、20世纪西方文学的基本特征中世纪:人成了服从神的意志的罪人,所以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世俗文学;文艺复兴——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塑造了人的内心宇宙。哈姆莱特集中代表了这一形象。启蒙主义——浮士德式的英雄,虽然是善与恶的混杂体,但其勇于进取之心代表了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四、20世纪西方文学的基本特征20世纪——非英雄化,充满着许多病态、梦魇、古怪、混乱和心理畸形的特征,人格肢解了,成为异化于社会、异化于他人、异化于自己的非人,人在荒诞世界面前也显得迷惑、无能为力和微不足道。霍尔顿——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格里高尔——卡夫卡《变形记》《麦田里的守望者》《麦田里的守望者》通过霍尔顿的荒诞的言行,生动而细致地描绘了一个中产阶级子弟苦闷、彷徨的精神世界,真实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精神文明的实质。四、20世纪西方文学的基本特征5★传统文学中是一种塑造典型的文学,非常注重人物的个性现代以前的西方文学深受传统文学的影响,强调对生活的真实反映,人物形象也必须是个性鲜明,具有高度的典型性;于连阿巴贡四、20世纪西方文学的基本特征(2)人物形象也从传统的英雄人物模式,趋向于“非英雄化”和“类型化”20世纪的作家对“真实”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人物经过扭曲、夸张、变形,可以获得一种本质的真实;从表层的真实到深层的真实,从形而下的真实到形而上的真实,从艺术意义的真实到哲学意义的真实。真实不再以自然对象作为标准,而是以审美主体的精神判定作为标准。四、20世纪西方文学的基本特征(2)人物形象也从传统的英雄人物模式,趋向于“非英雄化”和“类型化”所以,20世纪文学里的许多人物形象,个性模糊;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已作为人类某种命运的代表,或某种人生哲理的载体,表达了普遍存在的“人的状况”。具体而言,分为以下四种类型的人:●异化的人异化:人类的创造物反过来对人类形成支配格里高尔(《变形记》)卡夫卡的《变形记》四、20世纪西方文学的基本特征(2)人物形象也从传统的英雄人物模式,趋向于“非英雄化”和“类型化”●荒诞的人存在是荒诞的,世界是荒诞的,人的理性与荒诞世界之间永远横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加缪《局外人》莫尔索:对一切都无动于衷,极度冷漠。四、20世纪西方文学的基本特征(2)人物形象也从传统的英雄人物模式,趋向于“非英雄化”和“类型化”●孤独的人科学和文明虽然带来了繁荣,但20世纪西方社会的人感到更多的却是世态炎凉、冷漠孤寂的痛苦,而且无处诉说。卡夫卡《老光棍布鲁姆费尔德》,作者本人也是终生未娶,此类作家在西方比比皆是。这种孤独与拜伦式的孤独有着本质的区别6四、20世纪西方文学的基本特征(2)人物形象也从传统的英雄人物模式,趋向于“非英雄化”和“类型化”●病态的人恋母情结、恋父情结,白痴、精神病人,先天畸形儿,虐待狂,偏执狂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白痴班吉四、20世纪西方文学的基本特征2、在对待物质文明的态度上,表现出更强烈的反抗性(1)传统文学一方面表现人被物异化的事实,另一方面又表现人对异化的抗拒;高老头(2)20世纪西方文学则着重表现人在物面前的无能为力和恐惧感,人已完全被物支配,人对自己的处境难以理解;奥尼尔《毛猿》卡夫卡的系列小说四、20世纪西方文学的基本特征3、20世纪西方文学是对西方近现代理性主义文化价值体系的反拨,表现出对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不满与反抗,其中凝结着现代人对自身的价值与命运的深刻思考;西方作家在反映异化状况,并以非理性反抗异化、反抗现代文明、反抗理性主义文化价值体系时,对人非理性又常常表现出忧虑、恐惧甚至否定。在这种危机意识和悲观情绪的背后,依然有着更高意义上的理性的追求。罗曼·罗兰,“欧洲的良心”、“最后的骑士”艾略特《荒原》卡夫卡第一章20世纪现实主义:在批判与虚无之间第一节概述一、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及其基本特征(一)社会历史文化背景1、一方面,人类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的领域里都取得了巨大进步2、另一方面,人类不断遇到困难曲折,乃至空前灾难。第一节概述(二)思想特点1、十月革命对20世纪现实主义作家的影响巨大;2、借鉴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经验,力图全面地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3、无产阶级的生活和斗争越来越多地成为他们反映的对象;4、两次世界大战,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灾难性后果,战争或反法西斯成为一个重要的主题。第一节概述(三)艺术特点71、频频出现“长河小说”;2、受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3、越来越淡化情节和塑造典型人物;二、20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二、20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一)英国文学1、萧伯纳著名戏剧家,主要作品有《鳏夫的房屋》、《华伦夫人的职业》、《巴巴拉少校》、《伤心之家》。萧伯纳著作二、20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2、约翰·高尔斯华绥是传统色彩较浓的英国著名作家。他一生写作了大量的小说与戏剧,而以描写福赛特家族几代人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系列长篇小说比重最大,成就最高。它包括三部小说和两部插曲:《有产业的人》、《一个福尔赛人的暮秋》、《进退维谷》、《觉醒》和《出租》。二、20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3、乔治·威尔斯科幻小说家《星际战争》、《时间机器》、《隐形人》、《月球的第一批人》、《空中战争》、《获得自由的世界》、《棒球员》乔治·威尔斯著作二、20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4、毛姆英国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毛姆早年的长篇小说《人性的枷锁》对资本主义展开了批判。但作家又认为,生活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一个人只有摆脱欲望的驱使,放弃理想的追求,才能获得自由。这一思想在他的代表作《月亮和六便士》里得到进一步的发挥。此外还有探索人生意义的小说《刀锋》。毛姆著作二、20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5、福斯特《印度之行》《小说面面观》,提出“扁平人物”和“浑圆(立体)人物”的观点二、20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86、格雷厄姆·格林最重要的间谍活动军情六处的情报员,曾任六处处长,并被派往非洲工作过。最著名的作品《第三个人》《一支出卖的枪》《密使》《人性的因素》《荣誉与权力》;以间谍生涯为素材的作品《我们的人在哈瓦那》《忧虑重重的内阁》《事情的实质》。代表作《沉静的美国人》、《人性的因素》格林著作二、20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7、多丽丝·莱辛被誉为继伍尔芙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并几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以及多个世界级文

1 / 8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