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_银河证券田书华博士后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日分析师:田书华:tianshuhua@chinastock.com.cn :010-66568736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分别是: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阶段(1949——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至上个世界末的非均衡发展阶段(1979——1999年)和新世纪以来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阶段(2000年以来)。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已经形成了“四轮驱动”的新格局——东部经济区域、中部经济区域、东北经济区域、西部经济区域。四大经济区域之间地域范围明确,发展任务和目标清晰,按照“十一五”规划中所确立的“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区域协调发展将成为中国统筹区域发展、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着眼点和落脚点,成为我国改革深化、开放升级的重要空间依托,从而更有利于相关区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1、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阶段(1949——1978年)(1)新中国成立时,国内生产力分布极不平衡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的特点是,生产力分布极不平衡,东部沿海大城市是当时中国区域经济的中心。当时旧中国近代工业70%以上厂家分布在占中国国土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区,其中仅天津、辽宁、上海三个省市就集中了沿海地区工业总产值的55%以上;而占国土面积68%的西部地区,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近代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新中国面临的就是这样一个历史形成并遗留下来的区域经济格局。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1(2)建国后我国实施均衡发展的区域经济政策——平衡发展、平衡布局、缩小地区间差距为改变失衡的经济格局,中央政府本着全国一盘棋的思路,从平衡地区生产力的布局和国防安全出发,决定加快内陆地区的工业发展。从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的这段时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主要受区域平衡发展思想的影响,实行的是均衡发展的区域经济政策,表现为平衡发展、平衡布局、缩小地区间差距。虽然在我国政府在1949——1978年间的相关文献中没有明确提及“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这一概念,但从这一阶段国家政策倾斜地域、产业布局区域以及投资重点区域的层面来看,国家在此期间事实上已经在实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这段时间,我国实施的是以“平衡生产力布局、加强内地建设、巩固国防”为目标的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在此期间,中央政府通过计划指令来实现地区间的均衡发展,主要的政策手段有两种:一是通过财政收入的划拨,要求沿海发达地区上缴较高比例的财政收入,同时对西部给予适当的补贴;二是通过计划指令,主要是通过五年发展计划,将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和布局向中西部倾斜。这都可以从当时的投资项目中看得出来:“一五”时期的156项重点工程建设中,其项目总数的3/4,投资总额的2/3都安排在内地;而在国内自行设计建设的694项重点工程中(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内地占到68%。由于当时过高估计了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和紧迫性,从1965年到1972年的“三线”建设时期,国家投资重点放在四川、贵州和“三西”地区(豫西、鄂西、湘西),“三五”时期内地基本建设投资占到全国比例66.8%。总体来说,从“一五”计划到“四五”计划,内地地区的投资比重一直大于沿海地区,在“一五”、“二五”、“三五”、“四五”计划时期,国民经济总投资的内陆与沿海地区分配比例分别为1∶0.87、1∶0.79、1∶0.46、1∶0.74。在此期间,内地与沿海累计投资比大约为1∶0.74。单就工业投资而言,内地所占比重更大,接近60%。这种均衡发展战略拓展了生产力发展的空间,对于加快广大内陆地区经济的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具有重要意义。表1:1949——1978年我国区域经济格局情况及其发展历程时期区域经济格局情况及政策实施情况成效1949年东部沿海地区集中了全国工业总产值77%以上。特别是西部地区差距更大,西北省市地区工业总产值仅占全国的6%。区域经济严重失衡的空间格局,对于我国新生政权的巩固、经济发展及各民族团结极为不利。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0-1952)恢复和改造上海、辽宁等沿海工业基地;内迁部分沿海工业企业至东北部、西北、华北和华中西部地区工业开始起步。在此期间,中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1.5倍。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2东地区;在山西、陕西等地新建机械制造工业和棉纺织工业,在新疆发展石油工业和有色金属采矿业。“一五”时期(1953-1957)加强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以武钢为中心的华中工业基地和以包钢为中心的华北工业基地建设,在西南、西北开始部分工业建设。在此期间动工兴建的限额以上的694个工业建设项目中,有68%分布在内地。包括工业在内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中西部地区占46.8%,沿海地区占36.9%。在中西部地区建设中,80%以上的资金投放在湖北、内蒙古、甘肃、陕西、山西、河南、黑龙江、古林和四川等9个省区。集中建设武汉、包头、兰州、西安、太原、郑州、洛阳、哈尔滨、长春、吉林和成都等主要工业基地。在此期间,中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20.5%,比沿海地区高3.7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由30.6%提高到34.1%。“二五”时期(1958-1962)继续推进武钢、包钢等基地建设,推进西南、西北和三门峡周边地区以钢铁、有色金属和大型水电站为中心的新基地建设;继续推进新疆地区的石油、有色金属工业建设等。中西部地区重工业产业布局逐步形成。经济调整时期(1963-1965)继续发展华北、东北重工业和中西部工业建设。钢铁工业投资重点转向中西部地区。大力建设攀枝花钢铁公司,新建和扩建成都无缝纲管厂、西宁钢厂、陕西钢厂和贵州钢铁厂等。在西北、西南和华东地区新建煤炭工业,在武汉、湘潭、开封、洛阳,郑州、重庆、成都、昆明、贵阳、西安,兰州等建立了十多个新的机械工业基地。中西部地区基本建设占全国的比重提高到58.3%。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投资之比由“一五”时期的1.27提高到1.67。“三五”(1965-1970)和“四五”(1971-1975)时期“三五”时期,主要以西南为重点展开“三线”建设;“四五”时期,主要以“三西”(即豫西、鄂西、湘西)为重点展开“三线”建设。国家建设转移到以备战为中心,以“三线”建设为重点的轨道上。“四五”后到“五五”初期国家投资布局重点开始逐步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资料来源:李自如,文先明,贺正楚,从均衡到非均衡,《中国国情国力》2002.5正是因为在工业布局上向广大内陆地区倾斜,使得原先“一穷二白”的中西部地区社会生产力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实现了生产力在全国各地的相对平衡布局。在工业的区域分布调整中产生了较大的效果,使得内陆地区工业比重大幅度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工业历来的畸形分布格局,从而使我国内地也建立起了一大批颇具规模的工业基地,对开发我国中西部丰富的资源,支援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建设,增强全国的经济实力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期间,在内地重点建设了以包钢、武钢、攀钢等为中心的一批新的工业基地,在西南、西北和三门峡等地区建立了一批以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大型水电站为中心的新基地,建成西南地区几大铁路干线,以西南地区及豫西、鄂西、湘西为重点建设了一批三线企业。使该地区全民所有制工业固定资产及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在全国所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3占比重有了较大提高,使部分工业产品,如煤、电、原油、化肥、水泥等的产量甚至超过沿海地区。表2:建国初期与1978年相比沿海与内地主要经济指标比较区域沿海地区(11省市区)内地地区(18省区)1952年61.7%31.0%占工农业产值比重(%)1978年60.1%39.9%+8.91952——1978年增减变动(个百分点)_1.6注:1952年统计数据中缺少广东、江西、西藏三省区的数据资料。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从省际人均生产总值方面来看,长期大规模的投资内地倾斜在省际人均生产总值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把区域间的收入差距控制在比较平均的限度之内。1952年,全国29个省市区人均生产总值标准方差为104.7元,到1978年,除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人均生产总值分别高达1290元、1120元和2498元外,其他沿海省份与内地省份之间的差距没有出现显著扩大,一些内陆省份的人均生产总值还高于东部沿海省份,除三个直辖市之外的26个省区人均生产总值标准方差为106.5元,与1952年相比变动不大。(3)对建国后近30年中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政策的总结建国后近30年中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拓展了生产力发展的空间,特别是大规模的投资倾斜有效促进了内陆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基本建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体系,加速了内地的经济发展,缩小了长期以来存在的区间差距;但当时的均衡发展战略也带来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中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基础较差,投资回报率明显低于经济基础和人力资源都占优势的沿海地区,在公平和效率的选择上,当时的区域经济政策主要侧重于公平,而以效率的牺牲为代价。当时虽然向内地投资倾斜但是内地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经济效益,而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基础优势、区位优势等仍然顽强实现了向现实经济发展优势的转化,特别是其中的上海、北京、天津三大直辖市的比重较大幅度增加,反映了工业化初期大城市作为辐射中心和基地的重要性。只是其转化的能力和程度受到了人为的限制,内陆地区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省份如陕西、四川、黑龙江、湖北、云南、青海、宁夏等在全国GDP中所占比重都得到了明显提高。从区域均衡发展目标实现程度看,经过近30年的内地倾斜式投资建设,政府所期待的真正意义上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局面始终也未能实现。虽然沿海与内地的发展差距1952——1965年间曾一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4度出现缩小的趋势,但其后“三线建设”更大规模的内地投资倾斜仍然没有能够有效阻止沿海与内地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由此形成中国特殊的区域发展困境。例如:虽然建国以来中央对内地大规模的投资倾斜对提高内地在全国GDP中的比重成效较小。1952年,东部地区11个省市区在全国GDP所占比重高达50.7%,而包括18省区的内地所占比重仅为49.3%。经过中央长期大规模的投资倾斜,内地省份在全国GDP中所占比重到1978年仍然下降了1.8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则相应提高了1.8个百分点。在东部地区中,上海、北京、广东在全国GDP中所占比重分别增加了1.9个、1.8个和1.0百分点,天津和广西分别增加了0.3个和0.1个百分点,其他6省下降了2.3个百分点。内陆地区所占比重下降的省份包括山西、吉林、内蒙古、河南、湖南、安徽、江西、贵州、甘肃和新疆10省区,共计下降了3.8个百分点,而其他8省区所占比重共提高了2.1个百分点。此外,这种追求沿海与内地平衡发展的过程是一种封闭式的,过分强调国内平衡和循环,没有重视引入国外市场这个因素来平衡国内区域间和产业间的发展差距。尽管这在当时特定的国际环境条件下具有一定必然性,但是随着国际形势的缓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如果再继续坚持这种政策,势必不利于对外开放,使国内经济不能顺利汇入世界经济大潮。总的来说,从建国初到改革开放前30年,面对旧中国生产力严重失衡的格局和紧张的国际环境,中国共产党将比较落后的内地作为经济布局和投资的重点,实施了以“加强内地建设、平衡生产力布局、巩固国防”为目标的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该战略对于内地的经济发展、我国生产力非均衡布局的改善、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全的增进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诸多问题:首先,这种战略违背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抑制东部发达地区来强化内陆地区的发展,反过来削弱了东部对内地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所追求的只是一种低水平的平衡。其

1 / 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