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治学教研部王建军2013年3月18日•教学对象:十八大精神轮训全省师资培训班学员•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时数:2•教学目标:进一步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求,联系实际努力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概括•培育领导干部时代精神气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选择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学习思考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特点是什么?•领导干部为什么要塑造时代精神气质?•如何联系甘肃实际践行好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十八大政治报告2012年12月26日至2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江苏盐城市恒北村考察时为讲解的村支书打伞。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概括2012年11月8日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培育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既要靠党和政府,也要靠13亿人民。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圆心,它外面由许多同心圆包围着。我们将这个圆扩展开来时,第一个圆圈是父母、爱人和儿子,第二个圆圈是亲朋好友,接下来的圆圈是我们一同生活于世的同胞,最后是整个人类社会。(一)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2000多年前,弟子问孔子如何治国理政,孔子讲了三点:足食、足兵、得到百姓的信任。弟子问:如果不得已,必须去掉一项,先去哪一项?孔子答:“去兵”。弟子又问:如果还必须去掉一项,去哪一项?孔子说:“去食,民无信不立。”1、富强2、民主3、文明4、和谐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的基本主张。在当代中国,实现国家昌盛、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符合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寻求民族复兴的共同愿景,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美好前景,始终是一个鼓舞人心、振奋精神的价值理想,是一个能够凝聚起亿万人民群众智慧和力量的宏伟目标。(二)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规定,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奉行的核心价值理念。1、自由2、平等3、公正4、法治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将其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为之做出不懈奋斗,在实践上极大发展了人民的自由和平等,极大发展了社会的公正和法治。可以说,我们党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执政为民,坚持依法治国,最终的目标都是服务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崇高理念。五个关系•人与自然——生态文明•人与社会——城乡一体化•人与人——共享发展•人与自我——幸福指数•人与世界——和平与发展(三)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应当树立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应当遵循的根本道德准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核心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公民道德行为的本质属性。1、爱国2、敬业3、诚信4、友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涵盖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行为各个环节,贯穿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各方面,集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的精华,具有很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更需改善与重塑2011年04月26日长江日报北京大学教授夏学銮撰文专谈社会心态问题,指出“在当下中国,有八种不良的社会心态值得关注、研究、引导、化解。”夏教授所指八种不良的社会心态,即浮躁,喧嚣,忽悠,炒作,炫富,装穷,暴戾,冷漠,每一种都对应着典型的表现,或是令人震惊的事件,或为司空见惯的世象。其实,我们还可以作更加社会化的概括,比如社会人际关系中的互相猜忌与抵触,信奉权大于法、权利不敌权力,现实焦虑与预后不安,富贵贫贱、官重民微,等等。当下最具传染性的社会心态是互不信任。患者置疑医生的仁心,消费者怀疑经营者的商德;群众不把干部的承诺当真,官员往往疑虑百姓的理智;穷人只信为富必不仁,富者心忧人穷必生祸;帮人的随时提防讹诈,受助者也怕误入陷阱。人人都是怀疑的主体,同时也是怀疑的对象。怀疑导致冷漠,冷漠催生暴戾,而以冷漠与暴戾为特征的社会心态,将使社会生态变得不堪与脆弱。这三个层次的理念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追求。二、培育领导干部时代精神气质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人无精神不立。中国共产党在奋斗历程中,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彰显政党性质、反映民族精神、体现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伟大精神。党的先进性是党的伟大精神形成的根本,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是党的伟大精神形成的源泉,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是党的伟大精神形成的基础,党重视自身建设的传统是党的伟大精神形成的保障。《把目光投向中国》温家宝2003年在美国哈佛大学作了《把目光投向中国》演讲---我心里常默念郑板桥的两句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作为中国的总理,每念及我们还有3000万农民同胞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还有2300万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城镇人口,还有6000万人需要社会帮助扶贫,我忧心如焚,寝室难安。习近平之“六个导向”1.要树立注重品行的导向2.要树立科学发展的导向3.要树立崇尚实干的导向4.要树立重视基层的导向5.要树立鼓励创新的导向6.要树立群众公认的导向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人无精神不立。中国共产党在奋斗历程中,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彰显政党性质、反映民族精神、体现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伟大精神。党的先进性是党的伟大精神形成的根本,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是党的伟大精神形成的源泉,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是党的伟大精神形成的基础,党重视自身建设的传统是党的伟大精神形成的保障。(一)党的伟大精神具有鲜明特点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培育形成的一系列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科学思想理论、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追求、优秀政治品格、优良工作作风、积极精神风貌的结晶。这些伟大精神虽然产生于不同历史时期,有各自的内涵与特征,但总体上看,具有一些共同的鲜明特点。在新的形势下保持党的纯洁性2012年01月09日胡锦涛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大力保持党员、干部思想纯洁,加强思想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认真学习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不懈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我在美国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我本人只是沧海中一粟,渺小得很。真正伟大的是中国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1、理想高远党的伟大精神之所以对于我们坚定信念、鼓舞斗志、做好工作具有重大作用,是因为它们蕴含着高远的理想,是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浪漫主义、理想主义等的集中体现。正是有了高远的理想,我们党才凝聚起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力量,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取得了令世人惊叹的成就。因为理想高远,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因为理想高远,“一张白纸”逐步被画上又新又美的图画;因为理想高远,千年飞天梦想终成现实。政府与公民的对话“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意味着政府是保护者,而公民是被保护者;“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意味着政府是主人或神,而公民则为仆人或信徒;“我和我的同胞能通过政府做些什么?”意味着以便达到我们个人的责任,以便达到我们各自的目标和理想。2、紧贴实际党的伟大精神并不因为理想高远而脱离现实,而是既仰望星空更关注脚下,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向。井冈山精神强调敢闯新路,指引党和工农红军开辟“工农武装割据”的新路;西柏坡精神强调坚持“两个务必”,提醒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不被胜利冲昏头脑;“两弹一星”精神强调大力协同、勇于登攀,激励广大科研人员密切合作、集体攻关;改革开放精神强调开拓创新,推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四多四少多一些办法,少一些借口多一些细致,少一些马虎多一些应对,少一些应付多一些担当,少一些逃避3、科学理性党的伟大精神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社会实践为基础、以客观规律为依托,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体现,彰显了科学理性。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都强调“实事求是”,大庆精神突出“讲求科学、‘三老四严’”,抗震救灾精神要求“尊重科学”。这些都表明,党的伟大精神始终坚持科学理性,体现的是我们党对自身活动合规律性的不懈探索。4、人文关怀党的伟大精神在注重科学理性的同时,也关注人的利益、满足人的需求、促进人的发展,体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从延安精神强调“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到改革开放精神强调“以人为本”,人民利益始终在我们党的价值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始终是衡量党的一切工作最终也是最高的价值尺度。党的伟大精神教育人更激励人、依靠人更发展人,始终不离开对人的关怀,体现的是我们党对自身活动合目的性的积极追求。•温家宝:“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这个民族灾难太深重了,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如果你历朝历代的去看,人民的生活都十分艰难。到近代以后又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更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但是这个民族在艰难困苦中之所以不散、不垮、不倒,就是它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就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还有一点,也就是它不断的进行自我改革和维新。”(三)大力弘扬时代精神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要抓住历史机遇、应对风险挑战,实现既定的目标任务,就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党的伟大精神,让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闪耀璀璨光芒。着眼于新的形势、新的实践、新的任务、新的挑战,我们尤其需要大力弘扬实事求是精神、改革创新精神、以人为本精神、艰苦奋斗精神。1、实事求是精神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是正确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前提,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我们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基本原因,也是党的伟大精神的基本要素。毛泽东同志曾深刻指出:“共产党不靠吓人吃饭,而是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靠实事求是吃饭,靠科学吃饭。”今天,抓住历史机遇、应对风险挑战,也要靠实事求是。我们应大力弘扬实事求是精神,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刻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从实际出发来制定政策、开展工作,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2、改革创新精神坚持改革创新精神,在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创造性实践中解决矛盾和问题,是我们党不断走向成功、永葆生机活力的重要法宝。着眼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将出现许许多多的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同样需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特别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尤其要把改革创新精神作为强大动力,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不断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改革创新的发展动力2011年11月07日人民日报改革创新是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