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高效成本控制和精益价值管理意识XXXX目录正确理解成本的意义成本管理的三个阶段传统降低成本的方法为何实施了传统的成本改善活动而企业的绩效却并不见好转?价值的认识与浪费产生的根源精益管理的真义一.正确理解成本的意义1.成本是什么?2.成本管理的目的是什么?3.成本管理的内容是什么?4.三种经营思想5.成本与销售的关系。1.成本是什么?1.什么是成本?所谓成本,是指企业为将原物料资源转化为销售到客户处的产品时,所花费的本金。2.誰在產生成本?全公司每一個部門每一從業人員皆是产生“成本”之一份子3.谁管理控制成本?(1).會計部門主導成本管理之主體。(2).設計、採購、生產、外包及管理、營業部門主導成本控制之主體。4.成本会为“零”吗?任何产品的生产都会有一定的成本。因此不可能将成本变为“零”,而应该是一个适当的限度。2.成本管理的目的是什么?1.成本管理的目的是什么?成本管理的目的是为企业创造最大的利润.这要求我们做对的事,用对的方法.2.降低成本能增加利润?大部分成本是可以掌握的.控制成本是有时效性的.关键点抓住的话可带来边际利润.控制成本可促进各项管理提升.3.成本管理的内容总成本:材料人工管理总成本人工成本管理成本购入(市场决定)价格销售(市场决定)价格亏损利益小利益大成本的内容:材料成本:A.单价。B.附加成本。C.数量。直接人工成本。间接费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A.人员费用。B.物件费用。C.直接人员费用与附加人员费用。D.时间成本。E.机会成本。可掌控的成本人工成本:最少的直接作业人员最少的间接作业人员管理成本:投入资源的成本最少的设备投资最少的土地需求最少的厂房空间最少的库存金额最少的材料用量最少的资讯管理最少的不良产品成本中心思想售价=成本+利润根据成本和计划利润决定售价仅适用于卖方市场售价中心思想利润=售价-成本利润根据售价变动属于被动利润型利润中心思想成本=售价-利润根据售价变化主动降低成本4.经营三大思想(主义)成本主义成本利润售价需要供给卖方市场售价主义售价成本利润需要供给买方市场未来的趋势:卖方市场买方市场利润主义售价利润成本需要供给:双赢市场成本意指:成本目标5.成本与销售的关系利润利润利润10%成本80提高一倍销售额100利润10成本90销售额销售额利润利润浪费?OR1.生产过剩的浪费2.停工等待的浪费3.搬运的浪费4.加工过程本身的浪费5.库存的浪费6.动作的浪费7.制造不良的浪费精益拉动单元”一个流”新生产方式您能做的到吗?假设您的公司是一个200人左右、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的制造企业,出货额200万元/月,库存300万。如果您的效率提高1/4(实际上按NPS做可提升4倍),在制品和仓库的库存减少1/3,生产周期降低1/3,那么您的工人人数可以省下50人,每年节省工资50*1000*12=60万元;少占用资金100万元,节省利息1000000*6%=6万元/年,节省场地1500平方米,节省场地折旧1500*5*12=9万元/年,总共节省60+6+9=75万元/年,同时还得到生产周期变短后客户满意度提高、品质不良降低,生产变顺畅以后管理费用降低等其它收益。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您的企业养成了这种持续改善的习惯后,您企业的Q、C、D水平大幅度提高,企业的体质强健,竞争力提升,就可以应对一切经营环境变化。答案是肯定的二.成本管理的三个阶段1.标准成本的设定2.成本差异发生的原因之追查.3.传统成本改善活动的实施(一).標準的定義:在最理想的作業情況下,所設定之最經濟、最高效率下的最低成本。(二).成本標準應按成本要素一材料、人工及管理费用三類分別訂定。材料標準/人工標準/管理(製造)費用標準1.成本標準的設定A、用量標準:基於製造工程範圍經化學性或物理機械性的分析或製造試驗加以驗證確定,在理論的用量下加以認可的合理損耗率,所設定出的材料用量標準。故材料用量標準化的先決條件,建立在製造程式步驟和方法的標準化上。(1).材料標準B價格標準:參考現狀實際採購最低價格及預測未來市場價格變化趨勢而設定之標準價格。(2)人工標準:A工時標準:經由作业方法研究,確定標準工作方法,再應用時間管理方法研究,確定標準工作方法所需的操作時間設定為工時標準,故工時標準應指有效的操作時間。B工資率標準:依各類工人的一般市場或依合理薪資結構下之同級職平均工資率設定為工資率標準。(3)管理(製造)費用標準:基於正常生產能量下各部門的管理(製造)費用額予以管制、檢討、設定或依生產值多寡及相關之各製造費用別設定不同之標準管理(制造)费用率而設定。(一).材料用量差異原因(1)產品設計變更,用料标准未能隨而配合調整。(2)製造方法或程式變更,用料標準未能隨之配合調整。(3)所用機器或工具變更,材料耗损率增加或減少。(4)材料品質低劣,耗損率大。(5)溢領材料未予退庫。(6)操作疏忽,工作損壞或產生废料、超過標準數量。(7)仓库水份控制不當,或调温設備故障、氣候變化造成物料损坏。(8)機器效率增進或減退。(9)開發品或訓練操作員耗用额外材料。(10)新操作員操作不熟練,或未按標準操作。(11)操作員不滿公司或領班措施、情緒低落,對於用量漫不經心。2.成本差異發生原因之追查(12)檢驗过严,增加損壞品。(13)檢驗過嚴,操作員發生反感,用料太多,聽其自然。(14)工作技藝进步,用料節省。(15)機器工具不適或保養不周,致耗量增加。(16)人員缺乏成本意識。(17)磅秤不准——秤不准、人員磅錯。(18)人員能力不足,致不良品或下腳多。(19)月底盘点不准確。(20)搬運不小心損坏。(21)5S工作沒做好——人員、環境、設備。(22)人员失误。(二).材料價格差異(1)市價變動。(2)進料數量不按標準采购量辦理。(3)達最低存量時,未及請購,致以緊急方式採購,致價格或進貨成本提高。(4)採購時,捨近求遠,运费較昂,運送途中損耗增加。(5)使用不必要的快速運輸,增加運費。(6)現金折扣期限內未曾付款,喪失優待。(7)經常付款缓慢,供應商故意擡高售價。(8)向給予優惠條件以外之廠商購料,未獲優待。(9)採購人員善用機智,低价進料。(10)原料品質變化。(11)詢價未深入。(12)匯率變化。(13)運費費率變化。(14)採購物件或條件變化。(15)倉儲費用控制是否妥當。(三).人工工作時間差異(1)操作員运用不當。(2)調動頻繁,工作不熟練。(3)工作环境不良。(4)作業員對公司政策或領導人員不滿意。(5)機器故障多常須調整。(6)倉庫送料延缓,停工待料。(7)材料品質低劣,規格不一、機器故障故障頻繁,處理費時。(8)機器或工具選用不當。(9)生產計劃及安排不當,經常改规格、換機台。(10)操作員經驗不足。(11)所用機器,工具經常變更。(12)订单需求量過少。(13)操作員工作不努力,配合不恰當。(14)生產方法變動尚未能適應、或標準未改。(15)附屬設備不足。(16)機械效率差。(17)離職率高。(18)成品品種太多、太雜。(19)人員情绪不佳。(20)工作方法改變。(21)設備更換。(22)成本觀念太差。(23)联系差浪費工時。(24)工時计算錯誤。(四).工資率差異(1)調度不當,以高工資人工做低工資工作,或以低工資人工做高工資工作。(2)獎工制度未有實效。(3)工資變動,标准未改。(4)工資計算方法或操作員等級變更。(5)緊急生產,以高工資延聘臨時工人。(6)工作量未達最低限額,加給保障工資。(7)新進人員按标准給薪。(五).管理(製造)費用預算差異:是實際費用與實際工作時間下與標準費用間的差異。(1)預算估计錯誤。(2)水電費用调整,預算未予變更。(3)間接材料价格變動,或間接人工工資調整。(4)間接材料耗用過多。(5)間接人工過多。(6)折舊方法變更。(7)費用節省或浪費。(8)突發性故障修理費增加。(9)特殊費用報銷頻繁。(六).製造工作量(稼动率)差異:是由於生產設備未能充份利用引起。(1)交貨或生產未達希望量。(2)停工待料。(3)季節性之业务變更、或季節性之原料、或供電狀況變動。(4)機器保養不當、停工修理。(5)人員不足。(6)工具不足。(七).製造費用效率差異:是由於工作時間不符標準所引起,與直接人工成正比,故其差異原因同人工工作時間差異有關。瞭解成本差異發生原因後,應用要因分析方式針對每一差異单元原因,予以確實之改善動作,以真正消除成本差異。(1)5S5W2H五WHY?.(2)提案改善活动(3)TPM.(4).QCC活动(5)八D报告法(6).6西格玛改善(7)TOC(8)精益生产3、成本改善活動之確實實施:三.传统降低成本的方法1.材料费之降低2.外包加工费之降低3.设计费之降低4.模具费之降低5.直接费用之降低6.间接费用之降低。7.財務費用之減低8.小结(一)、材料單價之降低(1)採購政策之改善→活性化政策之應用。A國內與國外採購之弹性運用。B專屬與多家採購之彈性運用。C採購人員之輪調運用。1.材料费之降低(2)採購方法之改善→必要之物在必要時購買必要之量,Just-IN-TIME原則之運用。A經濟采购量之設定。B規格包裝量之設定。C現金採購、現金折扣之運用。(3)採購單位決定方法之改善。A自行預估欲購買材料之預計料、工、費等成本,再預估合理利潤而設定為欲采购價格,以為議價之籌碼。B以供應商估價單為基礎,與自擬之“欲採購價格”比較再決定合理採購單價。(4)替代品材料之開發運用→不降低材料機能而達成降低成本目的。A變更材種、材質。B變更尺寸精密度。C變更材料零件之制作方法。D省略二次加工。(二).材料使用量之節約(1)收获率之提高。A製造方法及制程之簡化。B取材方法精密化。(2)不良率之降低A訂定完善的作業標準充分教育從業人員——訣竅之傳授正確。B環境之整理、工具之整備—-工具之運用靈活。C自主管理、自主檢查觀念之推展實施。D源頭管理、後段防止動作之強化。(三).材料管理費之降低(1)固定包裝形態及包裝量之運用。(2)驗收、檢驗方法之明朗化。(3)料位、料庫管理流暢化。(4)領用材料依一次使用量予以小包装化之固定包裝量。(5)優良供应商資料之建立。(6)有效控制料品交貨交期及預防呆料之產生。1.降低外包單價(1)估價方式之预估成本制之建立(2)重新評估來廠設計圖樣之簡化。(3)簽訂長期合約防止涨价對策之檢討。2.外包量之適當設定,防止余料之產生。3.外包及內作之效益重新檢討分析。4.外包管理費之降低。(1)指導管理費用之節約。(2)指導效率之提升。2.外包加工费之降低1.縮短設計工時(1)設計流程之標準化。(2)設計工具之靈活化——電腦CAD/CAM之靈活運用。(3)設計人員之整體化——專長分工、一體整合。2.降低人工成本(參閱降低人工費用之說明)3.设计费之降低1.製造經濟性模具(1)試作用模具——廉價总成本之適用性。(2)量產用模具——平均单位成本較低之適用性。(3)标准化模具素材之建立,以減低材料成本。2.延長模具壽命(1)保管及使用方法作業手冊之建立及教導。(2)使用經歷之記載詳實,以配合整修或更換時點之決定。4.模具费之降低1.降低每个人的人工費率(1)女性作業員取代男性之可行性。(2)臨時人員取代正式人員之可行性。(3)降低從業人員資歷及年龄可行性。(4)提高生產效率,減少加班時間。2.實施省人化(1)自動化机器设备之引進。(2)省人化技巧之引進。(3)提案改善制度之實施,減少劳动人力之浪費。5.直接费用之降低3.加大開動時間及效率(1)提高士氣及出勤率(2)增進人員效率。4.縮短作業前整備時間(1)材料准备時間之縮短。A設材料之預置場(小倉庫或工作箱)。B改善材料之保管方法。(2)工具準備時間之縮短A標準化工具箱之建立。B準備必要之工具。(3)模具準備時間之縮短A快速換模方法之運用。B模具保管方法之改善:(A)明確保管場所、保管架。(B)大小、使用頻率之區分。(C)易於取用方法之改善。(4)搬運方法之縮短A改善運輸工具。B改善運輸通路。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