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1.了解诗词内容,感受古诗词中描绘的乡村风光,体会诗人在诗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2.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词语。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诗。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重点难点理解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学课时两课时1乡村四月[宋]翁卷2[①前两句是怎样写江南初夏景色的?]3[②“才”和“又”两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4[③这两句是怎样具体写农村田园生活的?]5[④“学”字表现了什么?]1知识点详解☜2①树木葱郁,水光映天,色彩明丽动人。蒙蒙细雨中,子规啼鸣催耕,由静入动,现出了活泼的生机,寥寥几笔就把江南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3②这两个字不言忙而忙却显现出来,写出了农民劳动的繁忙紧张,也写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心和赞美之情。4③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乡村里男耕女织,日夜辛劳的情形,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敬重之情。渔歌子[唐]张志和6[⑤西塞山前的江南水乡是什么样的?]7[⑥“不须归”说明了什么?]1.学习前两首古诗,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情感。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前两首古诗。学生准备有关翁卷、范成大的生平资料。老师准备相应的音乐带。一激情导入同学们,本单元我们领略了中外的田园风光,体会到了自然、质朴、和谐、静谧的乡情。今天,我们再来走进古代诗人为我们描绘的田园美景吧。学习了《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之后,相信大家也一定会陶醉其中的。二交代任务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前两首古诗《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三学习第一首诗《乡村四月》1.作者简介。翁卷,南宋诗人。字续古,一字灵舒,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终生未仕。诗学晚唐,精致细腻、清新淡远。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并称“永嘉四灵”。有《苇碧轩诗集》。2.阅读诗文。(1)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结合注解,理解诗意。(3)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古诗。3.汇报交流。(1)指名读诗,纠正字音。(2)理解古诗的意思。①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山原:指山陵和原野。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子规:杜鹃鸟。5④一个“学”字,使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写出了农村儿童从小喜爱劳动,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6⑤桃花盛开,白鹭飞翔,碧波粼粼,鳜鱼跳跃,清新、秀丽,一派清爽宜人的水乡风光!7⑥说明了渔翁在这优美的景色中忘情山水,陶醉于自然的悠然自得。诗意: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满是绿色。稻田里一片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②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了:读liǎo,结束。诗意:四月到了,农活多了,乡里的农民们都在田间地头忙开了,刚忙完了采桑养蚕,又开始插秧种田了。4.读诗文,想画面,说感受。(播放音乐带,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展示了四月的乡间充满生机、一派繁荣的景象,同时勾画了农民在四月里紧张、繁忙的劳动场景,表达出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四学习第二首诗《四时田园杂兴》1.作者简介。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人。他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合称“南宋四大家”。他晚年隐居,写了《四时田园杂兴》60首——一生田园诗的代表作。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每组12首。这些诗反映了农民的劳动生活和民生疾苦。这里选的是《夏日》中的一首。2.自主学习,了解诗意。3.汇报交流,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①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耘田:除去田里的杂草。绩麻:把麻搓成线。诗意:夏季农民非常繁忙,白天去田间锄地,晚上要在灯下搓麻成线,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自有自己拿手的本事。②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未解:不懂。供:从事。傍:靠近。诗意:即使那些幼小的孩子,虽然他们不懂得耕种与织布,但也在茂盛的桑树树阴下学着种瓜。4.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说说你的感受。(配乐朗读。)诗文描绘了乡村大人耕织,孩子也学耕种的情景,展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勤劳,是一幅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农家耕织图。五朗读背诵两首古诗1.语文教学注重以读为主,古诗教学中的读更为重要,只有进入诗歌意境的最高层次的读诗境界,才能领悟到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读诗的训练。2.对四年级学生而言,在古诗的学习过程中除了要理解诗意外,最主要的是能够学到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能迁移运用。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质疑,协作解疑,在疑惑处启发,思维阻塞处进行疏导点拨,让学生在众多信息交流中,理解整首诗的意思。1.学习《渔歌子》,理解词意,想象画面,体会词人的情感。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词。1.学生准备张志和的生平资料。2.准备优美轻柔的乐曲带。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领略了宋代两位诗人为我们展现的田园风光,使我们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质朴。谁能想象画面,再来背诵一下这两首诗?(请学生背诵)这节课,我们学习唐代张志和的一首词《渔歌子》。二回顾词的特点1.谁还记得我们第一课学的一首词?你们还能背背吗?(《忆江南》。)2.词有什么特点?词有词牌名,是词的调子的名称。词调是写词时依据的乐谱。有的词牌原来就是词的题目,如《忆江南》《渔歌子》。但后人写的《渔歌子》《忆江南》就与词牌无关了。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故又称长短句。三学习《渔歌子》1.作者简介。张志和(730?~810?),唐代诗人。字子同,婺(wù)州金华(今浙江金华市)人。被贬官后,不再复仕,隐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著有《玄真子》。2.自读课文。(1)轻声读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对照注释,结合画面,了解词意。(3)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其情感。3.汇报交流。(1)指名读词《渔歌子》,纠正字音。(2)说说词的意思。①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词意: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飞,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一派秀丽宜人的水乡风光。)②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词意: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不想回家。(悠闲自得,溢于其中。)4.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谈谈你的感受。(1)配乐朗读。(2)谈谈你的感受。作者将山前高飞的白鹭,岸边盛开的桃花,溪中肥美的鳜鱼及斜风细雨中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渔翁,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清新、优美、充满情趣的渔翁垂钓图。展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也表达了他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5.练习背诵。四总结拓展1.学习了这三首古诗词后,你对乡村生活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环境清新自然、让人心情舒畅;劳动人民勤劳质朴,自得其乐,值得学习。)2.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田园风光的诗词?背给大家听听。《渔歌子》这首词只有短短的27个字,教师要力图向学生展现诗词的厚度。可以在音乐伴奏下,进行范读,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情境想象,鼓励他们描绘出心中的美景,让他们心中的画面有色彩,有声音,有动感。23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赞美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1.把诗句补充完整。(1)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2)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2.请你说说“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的景象,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四月里,农活多了,乡里的农民们在田间地头都忙活开了,刚忙完了养蚕,又开始插秧种田,没有一刻闲暇。我体会到了农民的辛苦、勤劳,他们不误农时,辛勤劳作,值得赞扬。3.用自己的话把《渔歌子》第一句的画面描绘出来。西塞山前白鹭展翅高飞,溪水中有肥美的鳜鱼,岸边粉色的桃花开得正艳,这真是一幅绝妙的春景图。4.快来读读下面的古诗,说说它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1.永嘉四灵永嘉四灵是我国南宋的诗歌流派,代表南宋后期诗歌创作上的一种倾向。永嘉四灵指当时生长于浙江永嘉(今浙江温州)的四位诗人: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赵师秀(号灵秀)、翁卷(字灵舒)。因他们同出永嘉学派叶适之门,其字或号中又都带有“灵”字,故称永嘉四灵。2.一身独占一江秋有一天,张志和到九江游玩,回家时,天上下起了毛毛细雨。张志和头戴斗笠,身穿蓑衣,脚穿草鞋,一身渔人打扮,站在江边等候搭船。不一会儿就来了一只渔船,张志和赶忙请船家渡他过江。谁知船家连连摆手说:“不行,不带!”然后又摇头晃脑地念道:“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笑了起来,原来船家念的正是自己写的《渔歌子》。他心想,我一身渔人打扮,他还能认出我来,可见这人不是等闲之辈。船家笑着说:“要坐我的船,你要做首诗留个纪念。”接着,船家叫他根据江景嵌十个“一”字。张志和想了想,笑道:“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长竿一钓钩。”船家把手一拍,说:“做得好,做得好!”张志和紧接着说:“一拍一歌还一笑,一身独占一江秋。”船家听后,愉快地请他上船了。3.词牌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牌的分类:①本来是乐曲的名称,如《菩萨蛮》。②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如《忆秦娥》。③本来就是词的题目,如《渔歌子》《浪淘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