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两制ppt(修改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课程标准: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第一组问题:港、澳、台三地的人文地理•问题1:你对港、澳、台三地有何了解?港、澳、台问题的由来分别是什么?•问题2: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第二组问题:“一国两制”的构想•问题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怎样形成的?其内涵是什么?•问题4:为什么要用“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如何评价“一国两制”构想?•第三组问题:香港、澳门的回归•问题5:我国政府为什么能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问题6: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何在?•第四组问题: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问题7:海峡两岸关系的状况如何?•问题8:阻碍台湾统一的因素有哪些?该怎样解决?第一组问题:港、澳、台三地的人文地理•问题1:你对港、澳、台三地有何了解?港、澳、台问题的由来分别是什么?香港:大佛香港:会展中心香港:浅水湾香港:太平山顶凌宵阁凌宵阁夜景香港夜景香港:夜景烈火中永生的澳门大三巴澳门:镜海长虹镜海长虹夜景澳门:远东最古老的灯塔澳门妈祖阁澳门:葡京大酒店澳门:葡京大酒店夜景台湾:高山族民俗台湾:日月潭台湾:阿里山云海台北故宫博物院俯瞰台北世界第一高楼:台北101大厦1898《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新界香港岛九龙历史回眸1860《北京条约》1842《南京条约》1553年(明嘉靖三十二年)苏萨买通经纪商人周鸾,假冒其他国家名字,请求通商;又托言商船被风浪冲裂,货船潮湿,请借地晾晒。广东海道副使汪柏受贿,许之。于是葡人获准在澳门岸上搭棚暂住。1555年(明嘉靖三十四年)葡人在青州山建立天主教堂,香山知县劝阻未果。11月20日MACAU名称首次在信函中使用。1557年(明嘉靖三十六年)葡人正式占据澳门,依山建楼房筑炮台修城墙,雄踞海畔。1949年,在解放战争中失利的国民党败逃台湾,从此造成两岸50多年的隔绝。地区与大陆的联系问题的由来台湾三国时,吴国的卫温率船队台湾。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去台湾,历代政府加强对台湾的管辖。元朝政府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明朝民族英雄郑成功把荷兰侵略者从台湾赶走。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第二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清政府正式在台湾设行省。1894年,甲午战争失败,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1945年,中、美、英三国签署的《波茨坦公告》中规定日本将台湾归还中国。二战后,美国“扶蒋反共”,1949年,国民党政府败逃台湾,将台湾与祖国大陆人为地分离开来。1950年,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统一祖国,现在还有台独和国际反华势力阻挠台湾问题的解决。中国内政问题香港1842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侵占九龙;1898年强租新界99年。中英外交谈判澳门1553年葡萄牙侵占澳门中葡外交谈判第一组问题:港、澳、台三地的人文地理•问题2: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港、澳是外交问题,台湾是中国内政问题。第二组问题:“一国两制”的构想•问题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怎样形成的?其内涵是什么?“一国两制”基本含义一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制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主体前提和基础大陆港澳台保留实行不会动摇我国社会主义性质OneCountryTwoSystems补充一、统一之道——“一国两制”的构想第二组问题:“一国两制”的构想•问题4:为什么要用“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如何评价“一国两制”构想?“‘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没有先例的天才创造,为香港特殊的历史环境提供了富有想象力的答案。”——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一国两制’方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野和思维,是代表12亿中国人对当代世界作出的伟大贡献之一。”——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采用和平方式解决香港问题就必须既考虑到香港的实际情况,也要考虑到中国和英国的实际情况。就是说,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要使三方面都能接受,中国人民能够接受,英国人民能够接受,香港人民能够接受。——邓小平3、评价“一国两制”构想维护祖国和民族利益尊重历史和现实大胆的、创造性的二、统一之路——港澳的回归31997年7月1日香港顺利回归紫荆莲花满园春——“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11982年中英首次谈判英:主权换治权中:主权没商量1984年签署《中英联合声明》2回归历程:(1)1987年中葡联合声明(2)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2、澳门的回归第三组问题:香港、澳门的回归问题5:我国政府为什么能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前提条件——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关键因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法律依据——《联合声明》以及《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群众基础——渴望回归第三组问题:香港、澳门的回归•问题6: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何在?洗雪了百年耻辱。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是世界上用和平方式成功解决国与国之间历史遗留问题的光辉典范。开创香港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①国内:②国际:三、海峡两岸的关系的进展第四组问题: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问题7:海峡两岸关系的状况如何?我爱我祖国的花,我更爱我如花的祖国——闻一多建国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历程:隔绝(1949—1979)我爱我祖国的花,我爱我如花的祖国——闻一多炮击金门毛泽东准备炮击金门蒋介石晚年在金门遥望大陆我爱我祖国的花,我更爱我如花的祖国——闻一多建国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历程:隔绝(1949—1979)暖风(80、90年代)1979年元旦,国防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之间30年来的真正停火。中央人民政府倡议两岸直接实行三通即通邮、通航、通商。1990年台湾成立海基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协会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1993年举行第一次汪(道涵)辜(振甫)会谈。我爱我祖国的花,我爱我如花的祖国——闻一多台湾同胞回乡扫墓大陆客轮首航台湾,两岸姐弟50年后终团聚两岸人员往来探亲潮中,一位女台胞在大陆找到白发苍苍的母亲2003年1月26日上午执行台商春节包机首航任务的台湾“华航”班机,从上海浦东机场起飞。返乡过年的台商和眷属在上海浦东机场登机。我爱我祖国的花,我爱我如花的祖国——闻一多两岸经济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台商到大陆投资我爱我祖国的花,我更爱我如花的祖国——闻一多建国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历程:隔绝(1949—1979)暖风(80、90年代)逆流(90年代后)我爱我祖国的花,我爱我如花的祖国——闻一多台独浪潮台湾民众反对台湾独立我爱我祖国的花,我爱我如花的祖国——闻一多我爱我祖国的花,我更爱我如花的祖国——闻一多建国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历程:隔绝(1949—1979)暖风(80、90年代)逆流(90年代后)契机(2005年)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会见访问大陆的国民党连战主席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我爱我祖国的花,我爱我如花的祖国——闻一多2005年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访问大陆胡锦涛总书记的四个决不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第四组问题: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问题8:阻碍台湾统一的因素有哪些?该怎样解决?有利因素:强大的祖国;正确的方针;共同的信念;交流的加强;国际的公认。阻力:某些外国反华势力;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猖獗小结:“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问题的由来解决方法:统一之路英国割占香港葡萄牙占澳门国民党败逃台湾“一国两制”方针港澳顺利回归台湾问题有待解决

1 / 4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