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课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第三十五节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总览知识体系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属性可以分为①和②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人是社会的③、人的生产活动具有④、人的生活具有社会性、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性自私论”是⑤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产物社会性错误的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⑥、⑦个人与社会是⑧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辩证统一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个人对社会的⑨和⑩是和的基本保障是的基本标志是的可靠标志社会对个人的和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社会存在责任贡献发展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尊重满足研析高考考点考点一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知识清单1.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1)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在性质上,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有促进、阻碍之分;在程度上,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有大小之分。(2)个人活动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个人活动还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个人与社会相互区别,不能等同。个人与社会相比较,社会起着根本的决定作用。(2)个人和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人的发展更需要社会提供的种种条件;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所有个人及其集体努力的结果。3.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作用(1)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既是进行个人正常活动的重要条件,又是进行人生选择的基础和前提。如何认识和对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判断人生观、人生价值选择是否科学的根本依据。(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人生观的基本问题,人生价值就是从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中产生的。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选择崇高的社会理想都正确处理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思维拓展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关系问题的两种错误倾向在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片面夸大社会发展及其规律的客观性、决定性,否认人的自觉性、目的性和选择性的机械决定论;另一种是片面夸大人的自觉性、目的性和选择性,否认社会发展及其规律的客观性的唯意志论。这两种错误倾向虽各走一个极端,却殊途同归,都必然导致唯心主义历史观。命题探究命题角度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预测题型:选择题、主观题]【例1】(2008·天津文综)1978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使我国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黄健民的经历是改革以来普通百姓命运变化的缩影。80年代初,他由农村来到沈阳,从擦皮鞋、做木工到摆服装摊,不仅改善了自已的生活,而且积极为公益事业做贡献,并致力于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2007年他成为沈阳市第一位“农民工”人大代表。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解。解析设问中已经告诉了我们要用的哲学原理,然后让我们运用相关原理对材料进行分析。回答这类题型,一定要结合材料,不能空谈理论。因此,考生在回答时首先要完整的表述原理(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内涵,然后结合材料加以说明。答案(1)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社会起根本的、决定的作用。(2)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3)个人活动受社会发展的制约。改革开放为黄健民的命运变化提供了客观的环境和条件。(4)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黄健民从事的各种活动有助于社会进步。考点二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知识清单1.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1)一般来说,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前者称之为贡献,后者称之为索取。(2)贡献与索取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个人对社会作出了贡献,推动了社会发展,就为索取打下了基础;个人从社会中的合理索取,又可以激发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2.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1)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2)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3)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可靠标志。3.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有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两种基本形式(1)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是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这两种形式。(2)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既要看他在物质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又要看他在精神方面、思想道德方面对社会的贡献。至于哪一方面贡献大一些、突出一些,则是因人而异的。(3)在一定条件下,精神贡献可以转化为物质贡献。思维拓展人生价值认识上的两个误区误区一:贡献与索取是对等关系。贡献和索取不是对等的关系。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贡献和索取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个人对社会作出了贡献,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就为个人的索取打下了基础。个人从社会那里得到了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东西,又会激发起自身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但是,贡献和索取不是对等的关系。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应该居于首位,贡献始终是首要的、第一位的。“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无私奉献”是我们应该倡导的。误区二:物质贡献比精神贡献更重要或精神贡献比物质贡献重要。在现实生活中,物质贡献容易看得见,为人们所承认,精神贡献难以计量,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因此,必须弄清:(1)精神贡献是指个人为社会创造的有益的精神产品,是为社会作贡献的思想境界、劳动态度、为人民服务的精神。(2)精神贡献,特别是优秀人物的高尚思想品德,对社会的影响尤为深刻,对社会的进步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无法估量的价值。(3)精神可以转化为物质。有益的精神产品,优秀人物的崇高思想,对提高劳动者素质起着特殊持久的作用,一旦转化为群众意识,就会产生无法估量的物质力量。因此,在衡量人生价值时,一定要注意防止忽视精神贡献的错误倾向。命题探究命题角度人生价值的两方面内容。[预测题型:选择题]【例2】(2009·上海单科)从汶川地震到北京奥运,千百万志愿者的行动似一股社会的道德清流,让爱心延续,推文明前行,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这又一次表明人生价值包括()①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②个人的生命历程③个人为社会创造精神财富④个人受到社会的尊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志愿者的行动让爱心延续,推文明前行,体现了个人对社会的巨大精神财富的贡献,①③当选;“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体现了个人受到社会的尊重,④当选。②不属于人生价值内涵的范畴,因此答案为D。答案D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多以知识误区的形式出现,如上例中的选择肢②,再如:奉献社会的目的是彰显自我价值,贡献与索取是对等关系,物质贡献比精神贡献更重要等,因此,考生在复习时需特别注意这些典型的知识误区。点拨研读错题笔记【误点警示1】人生的真正价值是贡献和索取的统一人生价值是贡献与索取的统一。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矫正训练1“山崩地裂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他竖起了旗帜,自己却悄然倒下,在那灾难的黑色背景下,他26岁的青春,是最亮的那束光。”累死在救灾前线的青年战士武文斌的感人事迹表明()A.人生的真正价值是贡献和索取的统一B.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C.精神贡献比物质贡献更能体现人生价值D.物质贡献比精神贡献更能体现人生价值解析该题易误选A,错在没有认识到人生价值与人生真正价值的区别。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B正确。这里的贡献既可以是物质贡献,也可以是精神贡献,既不能说物质贡献比精神贡献更能体现人生价值,也不能说精神贡献比物质贡献更能体现人生价值,C、D错误。答案B【误点警示2】把人生价值的实现与获得个人利益对立起来实现人生价值并不完全为追求个人利益,相反,人们完全可以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在贡献社会的过程中追求属于自己的合法的个人利益。人生价值两个方面内容的要求:既要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也不能否认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从这两个方面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是片面的。矫正训练2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年2月28日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并与网民在线交流时,引用了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来表达自己报效国家的决心。这句诗体现的人生价值观有()①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②有价值的人生不应考虑个人利益③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决定了人生价值的高低④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为基础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解析本题易错选②,原因是把人生价值与个人利益对立起来。林则徐的诗句说的是不能因为个人的祸福而置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利益于不顾,这体现了奉献国家与民族的坚定信念和信心,也是人生价值观中的至高境界,①③正确。②把个人利益与人生价值对立起来,错误;题干没有涉及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的关系,④不选。答案C聚焦社会热点[背景扫描]“志愿者”在行动无论是抗击冰雪灾害、抗震救灾,还是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处处可见志愿者的身影,著名者如陈光标、“唐山救援队”,更多的是无数不知名的志愿者,他们活跃在每一处需要他们的地方,带来温暖,感动世界。“志愿者”成为数千万人新的社会身份,无疑展示了中国公民社会的发育成长。令人欣喜的是,曾被担心自私自利、缺乏责任感的80后、90后青年人,成为志愿者大军中的主力。他们的担当意识和公民意识让人欣慰。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无数青年学生志愿者奔赴灾区,参与抗震救灾工作。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青年学生要坚持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在实践中了解国情、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精神境界。2009年4月16日是迎世博、讲文明、树新风“三五”集中行动“环境清洁日”。此次集中行动日聚焦被称为城市“家具”的公共设施,百万志愿者走上街头开展志愿服务。第十一届全运会之所以能获得圆满成功,离不开来自社会各界的23万余名赛会志愿者、城市志愿者和社会志愿者的无私奉献。[知识链接](1)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志愿者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了自身的价值。(2)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重要导向作用,要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把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放在首位。志愿者有崇高的集体精神和国家荣誉感,乐于奉献国家和社会。(3)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因此我们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与群众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实现主观和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新题共享]中华民族是一个饱经灾难的民族,灾难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团结。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将全中国十三亿民众凝聚了起来,将全世界炎黄子孙团结起来。据此回答1~2题。1.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无数青年学生志愿者奔赴灾区,参与抗震救灾工作。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青年学生要坚持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在实践中了解国情、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精神境界。青年学生要坚持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这是因为()①一切正确的认识都是直接从实践中获得的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③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2.许多党员干部在痛失亲人的情况下,仍然奋战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他们用忘我的劳动来驱散内心的痛苦,用对群众的救助来弥合失去亲人的创伤。他们的先进事迹表明()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②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③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④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对主观世界的改造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A演练知能提升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