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父母对孩子“七不责”1、对众不责: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责备孩子,要在众人面前给孩子以尊严。2、愧悔不责:如果孩子已经为自己的过失感到惭愧后悔了,大人就不要责备孩子了。3、暮夜不责:晚上睡觉前不要责备孩子。此时责备他,孩子带着沮丧失落的情绪上床,要么夜不成寐,要么噩梦连连。4、饮食不责:正吃饭的时候不要责备孩子。这个时候责备孩子,很容易导致孩子脾胃虚弱。5、欢庆不责:孩子特别高兴的时候不要责备他。人高兴时,经脉处于畅通的状态,如果孩子忽然被责备,经脉就会立马憋住,对孩子的身体伤害很大。6、悲忧不责:孩子哭的时候不要责备他。7、疾病不责:孩子生病的时候不要责备他。生病是人体最脆弱的时候,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关爱和温暖,这比任何药物都有疗效。父母改变孩子改变——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与家庭教育变革黄爱华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Theappledoesn'tfallfarawayfromthetree”“苹果总是落在离果树不远的地方。”别让孩子遭遇“本末倒置”的教育人格健全是家庭教育的重心家长应该是精神供氧者家庭环境是最重要的教养环境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与家庭教育变革(一)别让孩子遭遇“本末倒置”的教育“本”就是心灵的滋养、就是包含人文、品德、习惯、审美等等在内的各种素养。案例:杨振宁读《孟子》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杨振宁父亲杨武之是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虽然杨振宁很小就表现出卓越的数学天赋,父亲却让儿子接受了系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扬振宁很小的时候就背下了很多古诗,背下了大量的蒙学经典。杨振宁12岁时,杨武之请了清华大学历史系的一位学生教儿子读《孟子》。在中学时代,杨振宁背完了《孟子》全文。杨振宁后来回忆说:“现在想起,这是我父亲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一个父亲发现自己的孩子在某一方面有才能时,最容易发生的事情,是极力把孩子朝这个方面推。但当时我的父亲没有这样做,他却要我补《孟子》,这对我这一生有很大意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译文】困顿时修养好自身,显达时尽力给天下百姓带来好处。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译文】我善于了解别人话语的意思,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译文】有仁德的人无敌于天下。案例:梁启超的家庭教育秘诀梁启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9个子女各有所成。他的教育秘诀就在于对孩子进行深厚的人文底蕴熏陶。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当他把梁思成送到美国读书的时候,专门告诫思成:“要分出点光阴学些文学,或人文科学。我怕你因所学太专门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太单调的生活,容易厌倦,厌倦即为苦恼、乃至堕落之根源。”科学用来做事,人文用来修身。直到今天,梁启超的见解依然对人们有深刻的启发意义。启示:•让孩子从人生的起步处就站在全人类众多原创性巨人的肩膀上,让孩子从小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高起点展开创造性的人生。•文化之根扎得越深,成就之果才能结得越大。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是各国教育主动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重要举措——当今社会正处在经济社会整体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知识经济、城市化、全球化、信息化等无不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对人才素养提出了新要求。上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四个学会”,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OECD国家高度关注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三大核心领域的素养发展。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为应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挑战,共同做法就是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科学、创新等各方面的素养。《关于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指导意见》目的:•为了增强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和迎接未来挑战的综合能力,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开创美好生活。目标:•培养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社会责任感强,国际化素养好,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突出的具有特区特质的新一代青少年。品德身心学习创新国际审美信息生活——八大核心素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承担着培育学生综合素养的独立责任,发挥着相互不可代替的作用《指导意见》——1.发挥家庭教育积极作用。坚持以培养孩子综合素养为重点,父母和亲人应当以身示范,增强家庭育人责任。努力办好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系统培训,不断提升家庭育人能力。设立“鹏城亲子周”活动,加强宣传,扩大交流,引导孩子健康成长。2.切实推进家校合作。创新家校合作方式,健全家校合作机制,完善家长委员会,发展家长志愿者,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课程建设、社团建设,增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调性,形成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合力。案例:高三学生傅韵霏同时被17所美国名校录取——普林斯顿大学的校长给她写了一封信,说她非常符合学校的招生要求,希望她就读该校,而斯坦福大学的招生官也给她发了私信,建议她报读。(只有非常优秀的学生才能得到校长或招生官员发来的邀请加盟的私人信件)——傅韵霏的学习成绩十分优秀,15岁时托福就考取119分、SAT考得2330分,16岁时取得SAT美国历史800分、英美文学770分的成绩,在短时间内她自学SAT数学、物理、美国大学先修课AP微积分、物理和经济学,并全都考取了满分。●特长爱好英语、历史、演讲、主持……●社团活动校学生会副主席模拟联合国社团秘书长校园记者、主持人●才艺荣誉钢琴十级证书全国中小学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模拟联合国杰出代表奖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案例:美国老师教学《认识蚯蚓》案例:想象作文:20年后的……《20年后的罗春妹》“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出自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大学》。含义是:“知道应该达到的境界才能够使自己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二)人格健全是家庭教育的重心人格是人的个性的社会化过程。所谓人格的教育与培养,也就是以塑造人的优良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品质为中心的做人教育。《关于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指导意见》品德素养提升行动——1.坚定理想信念。2.弘扬传统美德。3.培养文明行为。4.传承深圳精神。身心素养提升行动——1.增强体质健康。2.促进心理健康。3.培育健全人格。健全人格的内容:(一)价值观。价值观就是对做人的基本态度和做人应具有基本精神的价值判断。其中道德价值判断是做人基本标准,如不损人害人、伸张正义、主持公道、恪守诚信等。(二)人性。人性由社会属性与先天属性组成,先天属性是指人先天具有的生理结构及遗传特征,社会属性包括人的阶级性、世俗性、文化性等。天性是与生俱来的,健全人格认定的是善良人性,包括同情、怜悯、良心、亲情、仁爱、慈善、正直等。(三)基本人际态度。即在现实生活中能与他人和睦相处,对人有礼貌,能尊重他人,体察他人的心情,理解他人的处境,关心他人的疾苦,不强求、不歧视、不侮辱他人,同时尊重自己,不做违背自己原则的事,不拿自己的尊严、信仰作交易。(四)民族文化意识。即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民族,不能容忍别人对自己祖国的侵略和侮辱,希望自己的祖国和民族兴盛、强大,希望为自己的祖国和民族多做贡献等。(五)自我意识。一是正确地认识自我,接受一切属于自我的东西,包括接受自己的外貌、才智、出身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能够忍受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冲突和挫折,经得起一切不幸遭遇和打击的考验,从而形成对自己积极的看法;二是自我客观化,对自己的所有与所缺都十分清楚与明确,理解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别,知道如何看待自己与别人之间的差别;三是稳定的自我,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与愿望,并为此努力。现实生活中,许多文化水平并不高的家长,同样为国家培养出了栋梁之才。他们的家庭教育之所以获得成功并不在于他们对孩子的学习抓得如何紧,而是在于家长自身有勤劳刻苦、善良正直、好学上进、严谨细致等好品质,并以此影响和教育了自己的孩子。比如他们在逆境中始终保持着乐观与自信的心态,对待艰难困苦他们从不畏惧退缩等等。在他们朴实无华的言行举止中,蕴含着高尚的人格力量。正是这种力量无时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与感染着孩子,陶冶着孩子的品格,从而引导孩子获得了成功。老舍在《我的母亲》一文中这样说: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家庭教育的本质是人格渗透每一个人身上看到的他的父母的影子,就是家庭教育最本质的结果。家庭教育本质的意义——在于当你遇到困难时的态度无意中被孩子效仿,在于你与人交往的原则被孩子借鉴,在于你们的家庭所处的社会地位给孩子的感受,在于你是否对孩子的错误给以及时而严格的纠正,对于孩子的自由是否过于压制……乌申斯基说:“不管教育者把他最深刻的道德信念隐藏的多深,只要这些信念在他的内心存在着,那么这些信念就可能表现在孩子身上。并且这些信念愈是隐藏,它们的影响作用愈是有力。”可见家长对孩子人格的影响胜过任何一种说教,这种人格的渗透是十分宝贵的教育资源。案例:“母亲的信念”•有一个女孩,没考上大学,被安排在本村的小学教书。由于讲不清数学题,不到一周被学生轰下台。•母亲为她擦了擦眼泪,安慰说,满肚子的东西,有人倒得出来,有人倒不出来,没必要为这个伤心,也许有更适合你的事情等着你去做。•后来,她又随本村的伙伴一起外出打工。•不幸的是,她又被老板轰了回来,原因是剪裁衣服的时候,手脚太慢了,质量也过不了关。•母亲对女儿说,手脚总是有快有慢,别人已经干了很多年了,而你一直在念书,怎么快得了?•女儿先后当过纺织工,干过市场管理员,做过会计,但无一例外,都半途而废。•然而每次女儿沮丧回来时,母亲总安慰她,从没有抱怨。•三十岁时,女儿凭着一点语言天赋,做了聋哑学校的辅导员。•后来,她又开办了一家残障学校,再后来,她在许多城市开办了残障人用品连锁店,她已经是一个拥有几千万资产的老板了。•有一天,功成名就的女儿凑到已经年迈的母亲面前,她想得到一个一直以来想知道的答案。•那就是前些年她连连失败,自己都觉得前途渺茫的时候,是什么原因让母亲对她那么有信心呢?•母亲的回答朴素而简单,她说,•一块地,不适合种麦子,可以试试种豆子;•豆子也长不好的话,可以种瓜果;•瓜果也不济的话,撒上一些荞麦种子一定能开花。•因为一块地,总有一粒种子适合它,也终会有属于它的一片收成。•听完母亲的话,女儿落泪了,她明白了,实际上,母亲恒久而不绝的信念和爱,就是一粒坚韧的种子;•她的奇迹,就是这粒种子执着而生长出的奇迹。专家建议:多让孩子和父亲相处1.常和父亲相处的孩子智商高。这是父亲对孩子特殊的教养方式和父亲的人格力量影响决定的。在与孩子玩的过程中,父亲往往比母亲更具创造性,而且动态性更强。2.常和父亲联系的孩子自信心强。社会学家发现,和父亲联系紧密的孩子,自信心、独立性都很强。父亲在人际交往中的坦诚、粗犷、对新事物的探索精神和向往实现自我价值等优良品质,对孩子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3.父亲的存在就是最好的教育。我们的孩子不管到了哪个地方,他遇到困难、遇到困惑的时候,他眼睛一闭上,他想起的是父亲在他后面站着,自信的微笑。这就是父亲,他,站起来就是一座山,坐在椅子上就是一本书,躺下去就是一条路,他的存在是最好的教育。专家建议:全家一起吃饭,孩子更优秀孩子在童年时,你不和他生活在一起,你不和他在一起用餐,不陪他说话,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你可能就不知道怎么和孩子交流,你也难以与孩子交流,甚至你和他交流的姿态都会不太自然,这样的错失你可能根本就难以改善与弥补。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一种生命性的行为,你必须在孩子还在童年时就尊重他这样的需要,用心培植他这样的需要,肯定他这样的需要。(三)家长应该是精神供氧者爱是孩子的生命阳光!真正的爱——对孩子精神的、心理的充分的尊重、理解和满足,是很精致的爱。“溺”,词典上解释为“淹没”的意思。人被水淹没了叫“溺毙”,如果父母的爱流横溢泛滥起来,那也会“淹没”孩子的,这就是溺爱,是一种失去理智,直接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爱。家长,不要过分溺爱孩子1.特殊待遇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如吃“独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