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一、教学目的和要求以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方面遇到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为背景,帮助大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和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和理解人生问题时的理论立场和基本观点,为科学而正确地解决人生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方法论的指导。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在什么意义上理解教材中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关系;2.关于“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3.关于“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及“人性自私”的分析;4.如何理解人生环境难点:1.用科学高尚的人生目的指引人生;2.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3.创造有价值的人生;4.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运用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辅之以互动交流、情境渲染、学生实践表演等方法,深刻体会爱国主义的情感。多媒体与板书配合。四、三基分析基本知识:本章分为三节,主要包含了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人生环境等问题,基本内容采取正面阐述的呈现方式。三节的关系大体上可以理解为:人生目的为核心问题,说明“是什么”,人生态度讲“怎么样”的问题,人生价值从“意义”的角度对“为什么人的问题”进行价值的判断,而人生环境则可以理解为人生目的问题在生活实践中的具体延伸、或者说是在理论上再现实现人生目的的“条件”。基本概念:世界观、人生观、人、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人生环境基本理论:正确的人生观五、教学时数()课时六、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清点学生人数。本章概述:人生为了什么?怎样的人生更有意义?这是每一个人都会思考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反映了不同的人生观。大学时代,是个体形成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大学生随着知识的增长、视野的开阔、生活范围的扩展、思维方式的转变,开始把注意力由外部世界转向内心世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开始对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理性探索和思考。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要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正确的教育与引导,把对人生的感性体验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建立起来的。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会经历各种困难和挫折,面对挫折有人会一蹶不振,有人会愈挫愈勇。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通过系统的人生观教育,可以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地思考人生,科学地对待人生环境,创造幸福人生,实现人生价值。基本问题及逻辑结构:本章有五个基本问题。一是人生观的基本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以及三者的关系;二是对几种错误人生观的剖析以及为什么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三是人生价值的理论结构及其内在关系;四是人生价值的评价,评价标准、原则和方86法;五是营造和谐的人生环境,积极进行人生实践,努力创造人生价值。这些问题具有紧密的逻辑联系,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人生目的,回答的是“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它表明了人生的根本目标和基本方向,决定着人生态度的基本趋向以及人生价值的定位和取向;人生态度,回答的是“人应该怎样生活”的问题,它表明了人生的行为模式和意志倾向,是人生目的的具体展示;人生价值,回答的是“人怎样活着才有意义”的问题,它表明了人生的基本品位和核心宗旨,是人生态度的深层基础和人生目的的具体归宿。人生价值观,基于对人生的深层思考而确立,全面规划着人生的蓝图,具体展示着个体的意志指向和情感态势,从根本上影响、制约着人生实践,因而是人生观理论的核心,是人生观教育的重点。人生价值的选择和实现是在一定的人生环境中通过具体的人生实践完成的,因此,思考、选择和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正确对待人生环境,积极进行人生实践。所以,对人生环境的正确认识和分析,是人生观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积极进行人生实践、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而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进行人生实践,则是人生观教育的实践归宿和人生价值实现的关键环节。【导入新课】作家余华有一部作品叫做《活着》,写的是一个名叫福贵的老人用一天时间对其一生苦难的叙述。在近40年里,他经受了人间的很多苦难,面临了与一家四代人的生离死别,是一个痛苦至极的人,他本应该死掉,可他活着,甚至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正如作者余华自己所说的那样:活着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福贵的不死,让人很是迷惑,可是他活着,有着自己存在的价值,有着自己活着的意义。什么是人生?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我想每个同学都思考过这些问题。生命对于每个人都是宝贵的,生命是有尊严的。决定一个人的生命是崇高还是卑下,是充盈还是枯萎,关键在于能否正确理解生命、人生的意义。正如加拿大著名教育家克里夫·贝克所说的那样:“过去我想知道,现在也想知道,在生活中追求什么才是值得的,怎样理解生活,到哪里去寻求特殊的帮助。我认为每个人都有意或者无意地思考这些问题。我们都想使自己的生活有所成就,都想寻求‘幸福人生’或‘美好生活’。它不仅仅是哲学家、教育家及其他专家才感兴趣的事。”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活着的意义,而这活着的意义就是人生目的,也是人生观的基本内容,今天就让我们来系统地学习一下关于人生观的基本理论。一、世界观与人生观关于“人”的思考:人是什么?说到“人”,我想起古希腊的一个神话传说“斯芬克斯之谜”:传说在一个王国城堡的附近有个女魔王叫“斯芬克斯”(人面、动物身体、翅膀),这个怪兽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爱好,就是喜欢猜谜。她整天守着那条过往行人必经的路,让人猜一个谜:“什么东西早上是四条腿,中午是两条腿,傍晚是三条腿?”。如果行人不能答对谜底,她就会把他(她)吃掉;如果猜出来了,她自己就会死去。无数的人都不能猜出谜底,于是王国中死去了许多人,外面的人也不敢来这里了,王国内外充满了恐惧。终于有一天,一个名叫“俄底浦斯”的年轻人来到了斯芬克斯的面前,说出了这个神奇“东西”的谜底——“人”!这是神话传说中的人。中国汉字“人”字是怎样写的?你知道关于“人”字的四句话吗?关于中国汉字“人”的四句话:一撇一捺相支撑,一灵一肉两相成,一情一理为双翼,一言一行赖悟功【教师进一步引导】:可有的人把人字写的堂堂正正,有的人把人字写的一塌糊涂,有的人把人字本末倒置,一头栽进了畜牲的行列,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同)。引出本节的第一个部分的内容:世界观与人生观。87还有哲人、思想家们理解的“人”:如哲学家柏拉图(古希腊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对人的定义为“没有羽毛的两足动物”;亚里士多德(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柏拉图的学生):“人是政治的动物”;普罗泰格拉(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的哲人、思想家、早期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一个流派“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2个之一,另一为安提丰):“人是万物的尺度”——这是一句影响西方2500年历史的口号,后被称为“普罗泰格拉命题”;甚至还有人说:“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自古以来,人们对人的认识和定义都不一样。而真正揭开“人”的面纱,从自然科学领域看当推比利时医生维萨里,他的《人体之构造》揭示了人体之奥秘、揭示了人的生物性,而从社会科学领域看那就是马克思,马克思揭示了人的本质,揭示了人的社会性。1、人的本质所谓本质,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是指事物的根本属性,是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一种内在规定性。人的本质是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并且也把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阶级的人区别开来的人的根本属性。中国古代关于人的本质学说在我国古代,并无我们现在意义上提出的对人的本质问题的研究,主要就“人性”等问题进行过多方面的探讨。远在传说中的炎帝、黄帝时代,就有人试图回答“人是什么”的问题。《列子·黄帝》中写道:“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趣者,谓之人。”(杨伯峻:《列子集辞》,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3页。)这时,人们只能从人的特征上说明人与动物的区别。春秋战国时期,对人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而这一飞跃的产生是围绕着人性与兽性的区别而展开的。在中国思想史上,孔子最早提出“性相近,习相远”的看法,但并未赋予人性以具体内容。第一个提出人性界说的告子说:“生之谓性。”“食、色,性也。”(《孟子·告子章名上》。)他认为生而具有的叫做性,性的内容就是“食色”。孟子批评告子说:“生之谓性也,犹白之为白与?曰:然。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曰:然。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也?”(《孟子·告子章名上》。)孟子指出了告子的观点不能把“犬之性”、“牛之性”与“人之性”区别开来。这个诘问是十分有力的。孟子在反驳告子的同时,提出了“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的观点。他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散,则近于禽兽。”(《孟子·腾文公章句上》。)那么,这种异于禽兽的人性是什么呢?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告子章名上》。)由此可见,孟子人性论的内容是指:人不同于禽兽,就在于人有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荀子一方面倾向于告子“生之谓性”的观点,认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正名》。)]。另一方面,他也受孟子“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的启发,也讲“人之所以为人者”。他说:“故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也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荀子·非相》。)他认为:“人之所以为人者”在于人有“辨”,即有认识“父子之亲”、“男女之别”的能力,而这个“辨”则是由作为伦理道德规范的“礼”所规定的。荀子还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孟子和荀子,一个主张人性善,一个主张人性恶。孟子认为:“人之性善也,88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章名上》。)而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之所以出现这种对立,是由于他们对人性概念理解的差异性所致。但在“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或“人之所以为人者”方面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孟子认为人有仁、义、礼、智,荀子认为人有义、礼、辨。正是因为他们对人性概念的不同理解,使得他们的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主张上也有一定区别。孟子主要倾向于“寡欲”、“思诚”、“内省”的方法,使仁、义、礼、智“四端”,“扩而充之”,从而达到“尽其心”、“知其性”的境地。荀子则主要倾向于用“起礼义”、“制法度”的方法,“化性起伪”——通过人为努力转化所谓“恶”的人性,而获得所谓“善”的品质,达到“性伪合而天下治”的目的。春秋战国之后,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一直没有停止对人性问题的研究。西汉至隋唐时期,有董仲舒提出又被韩愈发展了的“性三品”说,他们把人性分为上、下、中(善、恶、中)三等,认为性上品善,下品恶,中品可善可恶。宋元至清代,中期,有张载的“性二元”说,他认为人性可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两种,天地之性是善的来源,气质之性是恶的来源,但气质之性是可以通过教育而改变的。有朱熹的“人性得自天理”说,他提出:“性者,人生所禀之天理也,性者,人之所得于天之理也。”并极力主张“存天理,去人欲”。有王夫之的“性日生日成”说,他提出:“盖性者生之理也,均是人也,则此与生俱有之理,未尝或异;故仁义礼智之理,下愚所不能灭,而声色臭味之欲,上智所不能废,俱可谓之性”,“夫性者生理也,日生则日成也。”西方关于人的本质学说古希腊神话中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什么动物早上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晚上三条腿走路?这就是以“人”为谜底的“斯芬克思之谜”。可见,西方探讨“人是什么”的问题也是由来已久的。在西方,最早力图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他把人定义为:人是一个对理性问题能够给予理性回答的存在物。或者说,人是理性动物。对人作系统的、富有成果的研究的,是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和科学家。文艺复兴运动以来,随着自然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