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价值观、态度和工作满意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五章价值观、态度和工作满意度第一节价值观第二节态度与管理第三节工作满意度与管理教学目标:掌握价值观的含义、特性和分类;明白态度的成分、特性和态度形成与改变理论及改变态度的方法;理解工作满意度、工作投入及组织忠诚度的含义,懂得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的关系。教学重点:有关价值观、态度和工作满意度的基本问题。教学难点:三种经营价值观的比较和培育;有关态度形成及改变理论;工作满意度与员工工作绩效分析。第一节价值观一、价值观含义二、价值观的分类三、经营价值观的培育四、价值观在管理中的作用一、价值观的含义1对一个人来说,他认为最有意义和最重要的行为结果,就是最有价值的东西。价值观包括如下几层含义:(一)价值观含义是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以及对自己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评价、总看法。价值观是指导人们行动的准则。对客观事物,人们往往根据各自主观需要和个人好恶决定取舍。有用的、喜欢的、偏爱的就被看成是有价值的,反之,被认为是无价值的。每一个成熟的、理智的人都会根据行为结果来制约自己的行为,只采取能带来好(期望)结果的行为。价值观的几层含义1、价值观是一种总的看法和评价,是一个人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2、评价对象是各类客观事物和人的行为结果.不是具体、零散的看法和评价,是总括性、整体性的看法和评价。在价值观作用下,人们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符合人的价值判断。研究价值观很重要1、价值观对研究组织行为十分重要。因为它是了解员工态度和动机的基础。也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知觉和判断。2、价值观影响人的态度和行为。如当你认为什么是合理的,什么是不合理的现象后,就会把它和现实加以对照,从而影响自己的态度和行为。1人们的价值系统观念是怎样形成的?如对工作价值观的研究,对分开抚养的双胞胎的研究表明,大约40%的工作价值观来自于遗传。父母的价值观在解释子女价值观时起重要作用,但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使大部分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异。影响人价值系统观形成的主要因素遗传民族文化父母行为教师朋友其他相似环境因素人们价值观中很大部分在早年就已形成,即从他人处获得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如人之面,各不相同。每个人有不同的先天条件、后天环境和人生经历,使其价值观逐渐形成,并得到检验和修正,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二)价值观的特性1、相对稳定和持久2、可以改变3、因人而异价值观是人们思想认识的深层基础,它形成了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源于家庭、他人熏陶、社会影响和后天的学习、教育,并以人的经济地位为基础,自幼逐步培养而成,故人们的价值观一旦形成便相对稳定,不轻易改变。由于环境改变、知识增长、经验积累,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都随之改变,并影响其价值观,价值观会随相关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二、价值观的分类1(一)按人员的不同对象划分1、个人价值观2、集体价值观是集体成员共同承认、接受,并指导他们行为的价值观,如“顾客是上帝”、“管理是效益”等。3、社会价值观全社会人们共同承认、接受,并指导他们行为的价值观,如“时间是金钱”“质量和效率是生命”等。(二)按不同表现形态划分(格雷夫斯)按其表现形态不同,概括为七个等级。第一级:反应型第二级:宗法式忠诚型第三级:自我中心型第四级:顺从型第五级:权术型第六级:社交中心型第七级:存在主义型第一级:反应型。没有意识到自己和周围的人是作为人类共同存在,只对自己基本生理需要做出反映,类似于婴儿和脑神经受伤的人,企业中少见。第二级:宗法式忠诚型。从父母和上级处学到的价值观,其忠诚有封建色彩。特点:服从习惯权威;喜欢按部就班做工作看问题;喜欢友好专制的监督和家庭式的和睦集体第三级:自我中心型。性格粗犷、有闯劲,为了取得所期望的报酬,愿意做任何工作,尊敬严格要求的上级领导第四级:顺从型。忠诚、努力、尽职;勤勤恳恳、谨小慎微;喜欢任务明确的工作,重视安全公平的管理方式。第五级:权术型。重现实、好活动、有目标、喜欢成就和进展、爱玩弄权术;为达到个人目的,常玩弄别人、篡改事实。第六级:社交中心型。重视工作集体的和谐,喜欢友好的监督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看重与人相处和被人喜欢。第七级:存在主义型。喜欢自由、灵活的活动和创造性、挑战性的工作;认为金钱和晋升是次要的;容忍模糊意见和不同人的观点,对空挂的职位和僵化的制度直言不讳。企业员工的价值观主要分布在哪几级?管理人员主要分布在哪几级?1、理性价值观2、审美性价值观3、政治性价值观4、社会性价值观5、经济性价值观6、宗教性价值观根据奥尔·波特等人的调查,这六种价值观哪一种或哪两种最主要,在看法上有分歧,美国人则多重视第三种和第五种。以知识、真理为中心以外型协调匀称为中心以权力地位为中心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以信仰为中心(三)按不同标准分划(美)史布兰格以有效和实惠为中心•是对经营者好坏的总看法和总评价,西方管理心理学家将其分为三类。•1、最大利润价值观•2、委托管理价值观•3、生活——质量价值观(四)经营管理价值观按经营管理所追求的不同目标划分。1、最大利润价值观最古老、最简单,局限性最大。企业全部管理决策和行为都必须服从最大利润,并把它作为评价企业经营管理好坏的唯一标准。这种观念在18、19世纪,20世纪初,工业发达国家普遍盛行,甚至在美国现在多数企业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仍然信仰和坚守这个观念。2、委托管理价值观20世纪20年代开始,委托价值观的形成进一步修正和补充了最大利润价值观。是企业规模扩大、组织复杂、投资巨额基础上形成的。特点:不只是考虑投资者取得最大利润,而要考虑多方利益,使各方面的人感到满意。投资者职工消费者政府要取得满意的利润。要取得满意的工资、福利和工作。要获得廉价物美的商品。要取得应得的税收。如果只管投资者的最大利润,而不顾其他方面的利益,这种投资者的最大利润是不可能相对持久的。满意各方包括3、生活——质量价值观主张在确定企业利润水平时,不仅要考虑所有者的利益,还要考虑防止污染等社会效益,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到80年代,演变为企业文化潮流,认为企业应有一系列明确的,为全体职工所共有的价值观念。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最新价值观企业职工共有的价值观念顾客观念市场观念质量观念效益观念美化环境观念其他三种经营管理价值观的比较比较方面最大利润委托管理生活——质量一般目标指导思想政府作用对职工看法领导方式股东的作用投资人的最大利润投资人满意的利润水平和其他集团的满意对于企业,利润只有第二位的重要性个人主义、竞争、野心勃勃既有个人主义,又有合作合作越少越好虽不好,但不可避免,有时是必要的企业的合作者只有经济需要、次要地位是管理手段和目的本身就是目的专权、专制开明+专制、专制和民主混合民主、高度参与头等重要主要,但其他集团也要考虑不比其他集团重要(五)我国经营管理价值观的变化1、生产型价值观阶段改革开放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无独立权和地位,被看作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国家的一个车间和班组,资金统收统支,产品统购包销,国家统负亏赢,企业主要任务完成国家指令性计划,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包括政治任务。2、生产经营型价值观阶段改革开放后,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既要完成国家的指令性计划又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变动作出灵活调整,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要实行经营转型,由过去的生产型转变为生产经营型,接受市场和国家的双重检验。3、经营型价值观阶段改革中出现的大量合资、独资、外资企业和各类集体企业,被置于国家计划和预算外,完全独立自主、自负盈亏、完全接受市场检验,自觉树立以经营为中心的市场、质量、效益观念。企业由“细胞”转变为独立的人格。三、经营管理价值观的培育1管理的重要职能要培育员工的经营管理价值观。1、人生观教育2、领导以身作则(示范作用)3、保持职工的正确假设4、坚持价值观教育1、人生观教育正确的人生观,是形成正确经营管理价值观的基础。不能忽视职工的人生观教育,使职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理想,处理好个人和集体、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企业人。12、领导以身作则(示范作用)3、保持职工的正确假设价值观以需要为基础,以假设为支配。如只要管理严格,员工就会持这样的假设:不这样做不行,忽视质量会受到处罚。4、坚持价值观教育经营管理价值观并非自发形成,是职工生产经验的积累和长期的培育,只要人们认识到某种价值观正确,就会自觉接受,并自觉行动。同样是质量,监督出来的和自觉生产出来的有本质区别,后者来自这样的假设,产品质量不合格对不起良心。四、价值观在管理中的作用11、价值观是指导人们行动的基础由于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在同一条件下,对待同一事物,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培养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企业经营成功的重要保证。2、了解职工价值观差异,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调动职工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绩。3、价值观是形成企业经营管理行为的基础。4、价值观可以作为招聘录用新员工、提升新管理者的标准之一。考察他们的价值观是否和企业价值观一致,二者一致能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价值观案例分析问题一如果你知道一个女人怀孕了,她已经有几个小孩子了,其中3个耳朵聋,2个眼睛瞎,1个智能不足,而这个女人自己又有梅毒。请问,你会建议她堕胎吗?女人肚子里的孩子是贝多芬,她是贝多芬的母亲。问题二要选举一名领袖,下面是3个候选人的相关事实:候选人A:跟一些不诚实的政客有来往,而且会星象占卜学,有婚外情,是一个老烟枪,每天喝8到10杯马丁尼。候选人B:过去有2次被解雇的记录,睡觉睡到中午才起床,大学时吸鸦片,每天傍晚喝一大夸特威士忌。候选人C:是一位受勋的战争英雄,素食主义者,不抽烟,偶尔喝一点啤酒,从没发生婚外情。请问,你会选择谁?候选人A:富兰克林·罗斯福;候选人B:温斯顿·丘吉尔;候选人C:亚道夫·希特勒。目的:不要用既定的价值观来思考事物第二节态度与管理一、态度的概述二、有关态度形成与改变的的理论三、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四、态度改变的方法一、态度的概述(一)态度及其成分11、态度的含义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评价和行为的准备状态与心理倾向。指对态度对象的喜恶情绪和要采取的行动。指对态度对象的肯定与否定,即信念。是态度对象,包括人和事物,也可是抽象的概念(如勤劳、勇敢、社会制度等)。1)认知成分2)情感成分3)行为意向成分2、态度的构成成分问题:三者的关系?态度是认知、情感和意向的三位一体。态度的三种成分相互联系、相互区别,其中,认知是态度的基础,情感是态度的核心和支配,行为意向是态度的外观和表现。11)认知成分对态度对象的理解、评价、赞成或反对,是对态度对象的看法和想法。如“目标管理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生产效率”就是赞成目标管理;“强调数量使人忽视质量,使人的行为不扎实”是间接反对数量指标管理。又如对教师这一职业态度,有人认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有人认为家有一斗糠,不当孩子王,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评价,反映了不同人对教师职业重要意义和工作价值认识的区别。2)情感成分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如藐视与尊敬、同情与排斥、喜欢与厌恶等。情感是态度的动力与核心。3)行为意向成分也称行为倾向性,对态度对象准备做出反应和采取行动的可能性。如对教师职业的态度,有前者认识的,会产生热爱、尊敬的情感,并且与之交往,向其请教;持后者观点的人,会冷漠、轻视,并远离。意向不等于行为,是行为前的心理倾向。组织中,态度和人们的行为密切联系:如认知成分是某职工对某领导的思想、作风、能力、品德、个性的认知和评价是肯定的;情感成分对该领导是融洽、尊敬、亲近、热爱的;意向成分是该职工在行为上愿意接近领导,接受其指导与帮助。问题:态度影响行为,是否一定决定行为?不一定1通常情况下,态度的三种成分是有机结合在一起并彼此协调一致的1。但又并非总

1 / 7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