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价值领导力:校长的必修课中国教育报记者苏令在新时期校长应该具备的素质中,价值领导力是一组关键的能力,是校长实施有效领导的基础。在中国社会发生深刻转型和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今天,每位校长都需要不断地强化自己的价值领导意识,不断地通过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的价值领导能力,尽快地成为卓越的价值领导者。身为学校的管理者,应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校长价值领导与学校发展的关系是什么?校长价值领导力与学校公民教育、与中小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关系,在不同的学段,校长应该提倡哪些价值观念?怎样理解校长价值领导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关系、价值领导与校长个人成长的关系、价值领导力与教师队伍价值观建设的关系?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学校的特质是什么?如何提高校长价值领导的有效性,如何保证学校价值领导的连续性?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石钟英以《论校长的价值领导力及其培养》为题作答了记者的提问为什么一些校长难成学校之“魂”“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就是校长在理解学校核心目标、把握学校根本价值方向等方面发挥主导、示范和凝聚作用,体现在对学校核心目标的追求以及对学校根本价值方向的引领上。记者:人们常说,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可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一些校长过于注重分数,忽视学生的和谐发展;过于重视刚性管理,而缺乏以身示范的引领,很难成为学校之“魂”。您认为问题出在哪些方面?石中英:我想,这其中的问题可能存在于校长本人对于灵魂作用的理解上。有的校长可能将灵魂作用简单地理解成核心作用,习惯于把自己看成是学校的核心,认为学校的一切工作都由自己指挥,学校的一切工作都由自己说了算。还有的校长可能将“灵魂作用”理解成是对学校主要工作的管理,如抓升学率、抓制度建设、抓校园文化建设等,作用的对象都是教师和学生。观念支配行为,如果在校长的头脑中存在这样的认识,那么他们自然就会做出相应的行为。究竟该如何认识校长在学校管理和学校发展中的灵魂作用,需要教育界好好讨论。“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之所以为一所学校的根据,是学校有别于其他社会机构如医院、政府机关、公司、教会等的规定性。理想的人的规格和素质结构就是学校的灵魂,支配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学校所有工作——从管理到教学到服务等——所指向的核心目标,也是学校工作的根本价值方向。因此,“校长是学校的灵魂”这一命题,在形式上可能是说校长在学校管理和学校发展中起核心引领作用,但在实质上应该说是校长在理解学校核心目标、把握学校根本价值方向等方面发挥主导、示范和凝聚作用。或者说,好的校长应该是学校灵魂或学校精神的阐述者、体现者、追求者和实现者。实践中,一些校长之所以难成为“学校之魂”,可能就是因为他们的言行在不同程度上偏离甚至背离了学校的核心目标与根本价值方向。那种为了升学而忽视学生多方面素质和谐发展的学校行为符合学校的核心目标吗?那种为了一己之私而不能公正对待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管理行为符合学校根本的价值方向吗?显然是不符合的。从正面来说,校长的灵魂作用,就体现在对学校核心目标的追求以及对学校根本价值方向的引领上。记者:该如何理解“校长的灵魂作用,就体现在对学校核心目标的追求及对学校根本价值方向的引领上”?石中英:举例来说,有一位全国知名的小学校长,个人非常努力,也非常有成就,管理学校有一套,我个人也从与她的多次交往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有一次我问她:“小学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时间最长的学段,也是人的一生发展中最为关键的阶段。您是一位名校长,请您谈谈学生进入你们学校以后6年中会发生什么样的积极变化,会形成哪些价值观念,毕业时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又是如何保证孩子们成为理想中的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些问题居然把她难住了。我相信这种情况不只在个别学校存在。最近,因为一些工作的缘故,我重新阅读了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那些被公认为是教育家的先贤们,像蔡元培、陶行知、晏阳初、徐特立等人的著作,希望能够理解他们之所以成为著名教育家的原因;同时,也认真分析了目前一些颇受尊重的中小学和一部分大学校长们的办学思想和经验,试图理解他们之所以受人尊重、赢得口碑的原因。另外,我还注意观察和分析一些普通教育管理者们的经验和做法,并将他们与知名校长和历史上著名教育家们的思想和经验进行了比较。初步分析的结果是:这三类校长之间的差别不在于他们工作的条件、内容或分管学校名声的大小,而在于他们对于学校核心目标和根本价值方向的理解,在于对学校核心目标的明确程度,以及对学校根本价值理解的深刻性、全面性和超越性的差别。我们通常所说的一个校长的眼界、胸怀和境界全都与此相关。尽管先贤们所处的社会和时代还是一个刚刚挣脱了封建枷锁的社会和时代,但是他们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是那么热烈地追求学生自治、学术自由、教育民主!尽管他们所处的中国社会还是工业很不发达的状态,但是他们是那么强烈地强调职业教育、工业教育,提出教育要与职业联盟、与工业联盟!尽管他们面临严重的社会不公的现实,可是他们还要提倡科学下嫁、文化下乡、乡村教育!他们不仅口能言之,而且身能行之;他们不以教育为跳板,而是以教育为事业;他们的心中每时每刻都想着青少年的成长、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复兴和未来的希望。所以,我认为,真正的教育家必须具有广阔的价值视野、丰富的价值意识和卓越的价值领导能力。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学校的灵魂”,充分地在学校管理和学校发展实践中发挥其灵魂作用。记者:的确,我们在工作中也发现,一些校长比较关注具体的管理目标,如学校规模的扩大、教师队伍包括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升入高一级学校特别是重点学校的比例、学校社会知名度的提升等,却不大关心社会的改革与发展对学校工作提出的紧迫要求,不能站在时代的高度去思考学校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这些人,缺乏一种宏观的价值视野和面向未来的历史意识与责任意识。石中英:这可能与校长的来源、评价和素质结构等方面有关系。从一些地方的情况看,校长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从学校教师中升上来的,二是从教育行政部门派来的,三是从政府其他行政部门派来的。从教师中升上来的校长一般都是学科骨干,当了校长后自然倾向于关注那些微观的管理目标;从教育行政部门或政府其他行政部门派来的校长,由于长期浸润于行政文化当中,自然易于关注一些短期的、显性的和外在的学校目标的达成。如果这些来源的校长不在任职以后认真加强学习,积极转变角色,摆脱自己原来视野、思想和行为模式的束缚,就很难把握学校的核心目标和根本价值。在校长评价方面,当前一些地方对校长的评价还局限于升学率、学校社会知名度等方面,客观上容易引导校长去想尽一切办法追求这些短期的、外在的管理目标。从校长的素质结构上来看,不同来源的校长都有自己的优势,有的学科教学能力很强,有的行政管理能力很强,有的社会关系很好。不过,通过多年与校长们的交往,我感到不少校长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缺乏整体的理解和把握,对于学校所担负的历史使命比较模糊,在哲学素养上还有待提高。可能正是由于以上这些多方面的综合因素,使得相当一部分校长长于具体的事务性管理,而在不同程度上缺乏丰富的教育价值意识和价值领导能力。“价值领导力”不仅仅是一个概念领导价值的能力就是一种用共同价值观领导个体价值观的能力。价值领导的过程也就是将共同价值观念付诸实践,体现于学校理念、制度、行为乃至环境建设之中的过程。记者:一段时间以来,教育新名词不断涌现,但很多总让人感觉比较模糊。您能否就“校长价值领导力”这一概念作一诠释?石中英:“价值领导力”确实是一个新的概念,它是我在观察和分析有效领导行为特别是校长的领导行为时提出来的。在我看来,价值领导力不独优秀的校长具有,优秀的企业家、政治家等领导者都具有。从内涵上说,价值领导力是领导者运用价值领导艺术以解决管理实践中出现问题、调控管理行为、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即从更高层次或新的角度对组织成员主观需要、偏好与理想的引导、规范、整合和更新能力。所以,价值领导力可以理解为“领导价值的能力就是一种用共同价值观领导个体价值观的能力”。在学校中,校长的价值领导力还包括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以形成青少年正确价值观和价值信念的能力。记者:由此看来,价值领导力应当是一组复合的能力?石中英:当然是一组复合的能力,而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这是因为领导行为本身就不是一种简单的行为,而是非常复杂的行为。它包括以下几种能力:(1)价值识别能力。这是实施价值领导最基础的能力,如果校长连支配师生员工们日常观念与行为的价值观念都不了解或了解得不够准确,就谈不上对他们进行正确而有效的价值教育和领导,只能进行盲目的价值宣传和灌输;(2)价值引导能力。校长要能够在价值识别的基础上帮助师生员工客观地分析自己所持有的价值观念以及它们对自己行为的支配作用,引导他们选择那些能够体现人类基本价值、社会主流价值和组织价值原则的价值观念;(3)价值辩护能力。校长在实施价值引导时要能够并善于为自己或学校组织所崇尚的价值观念进行辩护,帮助师生员工充分地了解和认同学校组织价值的合理性与正当性(4)价值整合能力。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学校管理也面临着比较多元的价值环境。校长应该基于正确的价值立场进行价值整合,在尊重价值观多样性的前提下引导建立基本的价值共识;(5)价值实践能力。价值领导的过程也就是将某种经过选择和辩护的共同价值观念付诸实践,体现于学校理念、制度、行为乃至环境建设之中的过程。这一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阻碍。如果属于价值观本身的问题,应该通过检讨和重新确立价值观得到解决。如果属于政策制定或人际沟通的问题,可以通过提高政策制定的民主性、科学性以及更加充分的思想交流得到解决。具体的办法多种多样,但是将共同的价值观念特别是教育价值观念付诸实践的立场、意志和决心不能改变。记者:这几年,学术界和教育界也提出了不少有关领导力的新概念,如道德领导、文化领导等,价值领导力是对同一种领导行为或能力的不同称呼吗?石中英:应该说,它们之间既不是完全相同的,也不是完全没有关系的,借用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一个名词,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家族相似关系。道德领导强调校长个人的道德素质对于学校工作的影响作用。文化领导强调通过创造有吸引力、竞争性和凝聚力的学校文化来实施领导行为。价值领导从性质上说也类似于道德领导和文化领导,属于一种“软领导”。它不强调行政权力的直接实施,而是强调通过宣传、交流、讨论、对话等行为来洞察、分析、改变和重塑个体或群体的价值观念,从而解决问题、化解争论、凝聚共识以实现组织目标。它们之间不同的地方在于:道德领导只是强调领导者个体的道德修养及其产生的影响作用,忽视领导行为本身所依据的价值原则;文化领导强调文化环境的创设,但是如果学校文化环境的创设不能突出学校的核心目标和根本价值,就可能使学校的文化领导失去正确的方向。价值领导扩展了道德领导的领域,把正确、高尚的人类基本价值和社会主流价值以及组织的共同价值作为实施有效领导行为的条件和手段。价值是文化的核心,创建富有吸引力和教育影响力的学校文化,最根本的就是要明确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并在学校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加以体现。如何和提升校长的价值领导力向历史上那些著名的校长学习。全面了解国内外所发生的巨大变革,以及这种变革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挑战与要求。学一点哲学,提高自己的哲学修养。结合自己的领导经验进行反思性研究。记者:我理解,价值领导力就是领导组织成员个体价值观的能力。这种领导力如何能实现呢?换句话说,如何才能够说服教师个体改变他们个体的价值观念,从而接受由领导者倡导的共同价值观念呢?石中英:在价值层面上,每个人都会倾向于首先肯定自身价值的优先性,要改变这种倾向,领导者需要强调组织价值、社会主流价值乃至人类基本价值的优先性。也就是说,领导者可以应用更大范围和更加普遍的价值范畴来帮助人们改变价值观念上的“自我中心主义”。大量的案例也说明,在学校管理中,“良心”、“公正”、“和谐”等人类基本价值,经常是矫正个人过度价值诉求的良药。事实的可靠性、价值的普适性和程序的正当性是所有价值领导和价值教育的基本条件或有效机制,校长应该牢记这三个基本条件。记者:您能否具体谈谈校长价值领导力运用的途径或场合?石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