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文言短文的阅读【学习引导】下面一组文言文的主题是“智慧灵光”,寄予了我们对于古代劳动人民在战胜困难、驱逐强敌、说服敌手的聪明与才智。旨在弘扬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养。这一讲,我们关注“词类活用”。它一般有三种情况:词性间的相互转换语法用法上的转变语法成分方面的变化解读时,我们一定要顾及被考查词语前后的词语,因情况而解读。【欣赏与练习】一、比较阅读《晏子春秋》二章【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选自晏子春秋》)【乙】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面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①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②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节选自《晏子春秋》)【注】①逮:到。②鳏寡:老而无偶的男女。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公差两名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公差)回答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的吗?”晏子离开了席位回答道:“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只是叶相像罢了,果实的味道却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条件不相同啊.现在这个人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了楚国就偷起来了,莫非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喜欢偷东西吗?”齐景公在寿宫游玩,看见一个老年人背着柴,脸上也有长期受饿的颜色。齐景公就很为他的境遇感到可怜,感慨地说:“让当地的官员养活他!”晏子说:“我听人说,喜好贤良的人而怜悯不幸的人,这是执掌国家的根本啊。现在君主怜惜老者,那么您的恩泽没有不达到的了,这是治理国家的根本。”齐景公笑了,脸上也有了喜悦的神色。晏子说:“圣贤的君王遇到贤良就喜好贤良,遇到不幸就怜悯不幸。现在我请求老弱而没有人养活、丧妻丧夫却没有房屋的人,评定之后共同安置他们。”齐景公说:“很好!”于是,老弱的人有人养活,丧妻丧夫也有了可以居住的屋子。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1)于是老弱有养()(2)见不肖以哀不肖()(3)吏二人缚一人诣王()(4)其实味不同()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齐人也,坐盗/满坐寂然,无敢哗者B齐人固善盗乎/是可谓善学者矣C水土异也/览物之情,得无异乎D公悲之,喟然叹曰/余悲之,且曰A3.下面的各句分别省略什么词语。(1)生于淮北则为枳()(2)面有饥色()(3)晏子避席对曰()4.请从下面的句子中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的含义相同的一项()(1)例句:其实味不同()A.把窟窿填实B.春华秋实C.实事求是D.名副其实(2)例句:齐人固善盗乎()A.秦王曰:善!B.心怀不善C.勇猛善战D.睦邻友善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句子有词类活用现象,请指出来。()(1)既通,前坐(2)人以其语语⑧之(3)是仆与君奕世⑥通好也(4)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2.比较下面加点词的不同含义(1)我是李府君亲君:____________(2)是仆与君奕世⑥通好也君:____________(3)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前)君:____________(后)君:____________3.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1)乃通乃:__________(2)时李元礼有盛名时:__________盛:__________(3)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③乃通诣:__________4.将“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翻译成现代汉语。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有的人先天素质好,但由于后天的“学力”不够,而变得“大未必佳”,请举出一个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下面句子中,哪一句有词类活用现象,指出来并解释。A.二石兽并沉焉B.棹数小舟C.寻十余里无迹D.石必倒掷坎穴中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两项()()A.沧州南一寺临河干(面对,靠近)B.二石兽并沉焉(合并)C.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毕竟)D.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停止)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所指代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1)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2)沿河求之,不亦颠⑤乎(3)一老河兵⑥闻之(4)果得之于数里外A.(1)和(2)句相同,(3)(4)句相同B.(1)和(3)句相同,(2)(4)句相同C.(1)和(2)句不同,(3)(4)句相同D.(1)和(4)句相同,(2)(3)句相同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④,岂能为暴涨携之去?(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5.谈一谈:读罢此文,你有何感受、启示?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顾野有麦场B乃建奇策/策之不以其道C身使孙权/如使人这所欲莫甚于生D江南悉平/事无大小,悉以咨之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躬耕于野,不求闻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本段文字来看,诸葛亮辅佐刘备做了哪些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秘诀归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被衽而避,琴坏于墙。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注释】师旷:盲人乐师。衽:长袍没有什么比当国君更快乐的了,(因为)他的话没有人敢违背.1.解释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1)公被衽而避(2)故撞之(3)是非君人者言也2.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两处)。晋平公与群臣饮。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放了他,把它(这件事)作为我的警戒。通“披”所以、因此这//4.阅读全文,选择其中你欣赏的一个人物加以点评。师旷勇敢正直,机智镇定,敢于冒死进谏。晋平公心胸开阔,勇于纳谏,知错就改。【课外文言文考查考点】1.解释词的语境义。(1)实词(2)虚词2.理解句子的意思。(1)句读划分(2)翻译句子3.理解短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1)理解和启发(2)评价(3)借鉴和启发(4)拓展延伸(一)理解文中常用的实词和虚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1.常用实词。重点:经常出现的、有生命力的、现在还在用的,课文下注释、课文后练习中出现的实词。2.常用虚词。之其于以而文言文释词原则1.懂得基本的文言词法,如通假现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2.能力迁移。在课外语段里能正确理解课内出现过的词语的含义。3.因文释词。依据语境准确解释,不可生搬硬套4.遇上难懂的词语还可以用以下方法(1)以现代汉语从不同义项组词,确定字义;(2)借字形推求字义;(3)借成语、句子结构推求字义。课外字词练习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2回(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3.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5.美言不信,信言不美。6.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7.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8.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通“智”,聪明通“早”以……为小懂得道理真实美酒埋怨因为(二)确定句中停顿要注意以下几点:1、句首语助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如“至”、“夫”、“若夫”、“盖”、“故”、“惟”等,诵读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接。如: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2、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如:可/以一战。(是非知道)3、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也就是说,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一般不停顿),以使语意明显。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②神/弗福也。③出/则无/敌国/外患者。4、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特别是谓语)。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5、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错误。如:虞山/王毅叔远甫/刻。(“虞山”是山名,“王毅叔远”,姓王名毅字叔远,“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6、“也”“乎”等语气助词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读时在其后停顿;在句末不单独停顿。如:余闻之也/久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总之,相对完整的意义结构都需要相应的停顿。句子停顿课堂练习(1)其一犬坐于前。(2)是非君人者言也。(3)计安可不豫定?(4)因为肃画五策。(5)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6)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三)重点语句翻译移位----将特殊语序调整为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语序替换----用现代汉语词汇替换古代汉语词汇保留----保留年号、帝号、国号、人名、地名等词语增补----把省略的成分补上删减----删除没有实在意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四)能结合自身体验和现代生活实际作出评价(开放题)。1.理解、借鉴和启发2.评价3.拓展延伸1.理解和启发:如何理解古人的思想、观点,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和借鉴意义?2006山西:邹忌成功说服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的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2006金华:读了这则神话故事,你得到什么启迪?2.评价古人的思想、价值观:2006宁波:中国是礼仪之邦,你认为王子敬怎样做才比较得体?2006湖州:邴原和老师,你任选一个人物,说说你对他的看法。3.拓展延伸呼和浩特:古今中外有许多舍生取义的英雄人物,试举出两位,并用一句话概括其事迹。2006山西:郦道元笔下的三峡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截至2006年5月20日,大坝工程全部建成,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消息,你想对三峡工程的建设者们说些什么?(字数在50字以内)回答开放性试题要注意的几点1.必须联系实际,有的放矢。2.必须依据提供的材料阐释生发,提倡创新思维。3.对内容的理解感悟除了正向思维之外,还可以侧向思维和逆向思维。明确考查形式第一种可能:一篇课内,提供与该文有关的课外短文作资料。如常州:考查《鱼我所欲也》,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