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Xingru荣格弗洛伊德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产生的背景精神分析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叶,开始是关于探讨神经症的病因和治疗的一种理论和方法。到了20世纪20年代,该理论逐渐扩展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并由一种潜意识的心理学体系展成为无所不包的人生哲学。精神分析理论是奥地利当时社会经济、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历史的产物。从社会背景看,当时的奥地利在经济上由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社会的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在政治上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相互交织,人民遭受封建主义、资产阶级和民族主义压迫,社会动荡不安;在社会文化上宗教气氛浓厚,两性禁忌甚严,人们正常的性欲望、性生活等不到满足,性本能受到极大压抑,造成精神上的巨大创伤和内部紧张的冲突状态,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精神分析理论产生的背景从思想背景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关于意识的论述来源于莱布尼茨的微觉说,赫尔巴特的意识阈,和费希纳意识运动的学说。他的心理观则受布伦塔诺的影响较大。在哲学思想上,叔本华的无意识概念、他和尼采的非理性主义、哈特曼的无意识研究都能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找到影子。与此同时,18、19世纪哲学中盛行的享乐主义动机学说的影响更是体现于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理论当中。从科学背景看,弗洛伊德重视性、能量、神经元的研究,其心理动力观与达尔文、迈尔、赫尔姆霍茨、施温等的影响,同进化论、能量守恒定律、细胞学等发现密切相关。促使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产生的更直接的原因是心理病理学研究的成果与发展。19世纪,精神病的病因说中生理病因观占优势,但同时心理病因观也很快形成了。当时奥、英、法的医学思想和技术对弗洛伊德影响很大,他接受了心理病因说和精神催眠术,并更改了心理病因观的一些术语,如心理组织为情结,意识缩小为压抑,心理分裂为精神宣泄,并由此改进和发明了“自由联想”技术,这是弗洛伊德理论发展的重要一步精神分析批评是把精神分析学等心理学理论运用于文学研究的一种批评模式,是20世纪影响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西方文艺批评流派之一,对西方意识流、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等现代主义流派都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精神分析批评与20世纪文学研究精神分析批评的发展演变根据精神分析学的发展,精神分析批评分为两种,构成精神分析批评发展的两个阶段:第一: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为理论的文学批评,称为经典或传统的精神分析批评;第二:以荣格、拉康、霍兰德等心理学家重新阐释的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的批评,称为新精神分析批评或后精神分析批评。精神分析批评的范围•精神分析批评几乎涉及到文学活动的所有方面:包括作者、读者、文本、语言、创作心理、接受心理、艺术形象、结构形式、主题甚至艺术技巧等等。•精神分析批评主要研究无意识心理对文学活动、审美意识和人性观念的影响。试图揭示人性构成最深层的动因,并据此对人类社会、历史文化做出解释。•精神分析批评是一种现代的人本主义文学理论。a探讨作家的创作心理b分析人物的心理结构——人物的性心理和人格结构关系c阐释作品的潜在意义d探究艺术创作中的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指一种种族原始时期产生而遗留下来的普遍精神。每个作家都具有两重性:私生活的人和一个集体的人。e关注读者的阅读反映——读者与文本的关系是一种本我幻想和自我防御的关系精神分析批评的运作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心理学家(20世纪)影响整个人类,改变现代思想的只是三个犹太人:弗洛伊德、卡尔·马克思和爱因斯坦。——萨特•弗洛伊德的本行是精神病医生,其治疗方法为“心理疏导”。心理疏导是让病人处于“自由联想”状态,再由医生帮助病人解除压抑感,达到治疗目的。这个过程即“精神分析”。•精神分析批评是以精神分析学理论为基础的对文学现象的研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代表作:《梦的解析》TheInterpretationofDreams《性学三论》ThreeEssaysontheTheoryofSexuality《图腾与禁忌》TotemandTaboo《自我与本我》TheEgoandtheId《创造性的作家和白日梦》《笑话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列奥纳多·达·芬奇和他童年的回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结构理论——无意识学说:心理的三个部分: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意识处于表层,是自觉的、有目的的心理活动,受社会和道德的制约;前意识处于中层,指虽然不为人注意,但只要集中注意力即可回忆起来的过去经验。功能是警戒无意识进入意识层面。无意识属于本能,毫无理性,处于大脑的底层,是一种具有极大动因的心理要素。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的关系意识压抑无意识,无意识只能采取伪装的、象征的方式来表现;无意识是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支配着意识活动。意识虽然是清醒的、理性的,却对无意识无能为力;无意识虽然是混乱的、盲目的,却有着巨大的支配力。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的矛盾、冲突和对立,构成了人性复杂性。无意识即性本能,人性和人的心理活动与性意识、性本能有关,为人性研究引入了性学视点。人格由“本我”(id)、“自我”和“超我”组成。本我是无意识的,基本上由性本能构成,遵循“快乐原则”。自我代表理性,按照“现实原则”协调本我与外界的关系。超我代表社会道德准则,作用在于以“至善原则”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使人遵循社会道德规范,成为社会成员。三重人格理论13人格结构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心理结构:意识、潜意识(前意识,无意识)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14自我超我本我意识前意识无意识潜意识结合文本分析张爱玲的小说《半生缘》,男女主人公顾曼桢和沈世钧深深相爱却最终不能走到一起,姐姐顾曼璐自私地为了留住丈夫却将妹妹牺牲。之所以有这么悲伤文字,因为有一个悲伤的张爱玲,自己也有一个“半生缘”的爱情,她的爱情之路也是坎坷多磨,最终遗憾收场,这也就让张爱玲在无意识中对爱情产生了怀疑和痛恨的情绪,她已不相信爱情的永恒,怎能写出圆满的爱情?所以,曼桢与世钧的命运早已注定,那些遗憾和悲伤也许也正是张爱玲掩藏已久的得不到满足的欲望的现实流露。“力比多”即Libido(性欲)的音译。•“力比多”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口唇期、肛门期、生殖器期和生殖期。•前三个时期属于前生殖阶段,时间为五岁之前,而后就是性欲的潜伏阶段,•17~18岁进入生殖期。•老年时期,人往往会倒退到前生殖期。“力比多”理论“力比多”理论力比多(Libido)和饥饿相同,是一种力量,本能——这里是性本能,饥饿时则为营养本能——即借这个力量以完成其目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P247结合文本分析郁达夫的《沉沦》,描写了一个病态青年灵与肉的冲突,也是一种人格分裂的表现。主人公因为自己是弱国子民收到歧视,因性的压抑而走向变态。他时而在被窝里犯罪,又偷窥房东女儿洗澡,偷听情侣密谈,进而走向妓院,这是本我人格的反映。而主人公也为自己的行为内疚、忏悔,以致打自己的耳光,这又是超我人格的作用。主人公的苦闷就是“力比多”发挥作用的结果。俄狄浦斯情结•“俄狄浦斯情结”是“力比多”的一种,是从“力比多”理论和人格学说中衍生出来的一个概念。•生殖器阶段,男孩随着性冲动的发展,从爱恋母亲,认同父亲,进一步形成对母亲爱恋的乱伦性质,并开始敌视父亲。•弗洛伊德称之为“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其源于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传说。•女孩则有“厄勒克特拉情结”即“恋父情结”。俄狄浦斯情结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在体质上都是两性的;人的遗传既有同性倾向也有异性倾向。恋母情结消失后,如果男孩的男性倾向强,就会加强对父亲的认同,女性倾向强则会加强对母亲的认同。结合文本分析在曹禺的《雷雨》中,存在着这样三对母子关系:周萍和繁漪的继母继子关系,周萍是周公馆的大少爷周萍与繁漪,但却不知亲生母亲是谁,知道她早已死了。继母繁漪又大不了他几岁,因此也不能给他多少的母爱和温暖。周萍自由压抑在内心的情感和欲望郁结成了恋母情结,便有了继母繁漪的乱伦之恋周萍与生母鲁侍萍、这是剧中最为压抑的一种关系,双方虽未公开,但却是存在的事实。鲁侍萍对周萍的爱是矛盾的,又爱又恨,但爱之主要的。周萍虽从未见过生母,但她内心深处却始终保有对生母的一份爱恋和想念,也已是一种被压抑的恋母情结。鲁大海与鲁侍萍,剧中虽未着重刻画两人的母子关系,但却清晰地写出了鲁大海与继父鲁贵、生父周朴园的仇视关系,鲁大海也始终奋力保护着母亲,由此可见鲁大海对于母亲的爱显然是十分密切深刻的,但却是剧中被淡化的恋母情结。梦的理论梦的本质:“就是一种(被压抑的、被压制的)愿望的(被伪装起来的)满足”。梦的两部分内容:“显现内容”是我们所记得的梦中形象或事件;“潜在思想”是隐藏在那些形象或事件之下的欲望。梦的内容在于愿望的达成,其动机在于某种愿望。——弗洛伊德梦的理论梦的四种作用方式:压缩:即多种潜在思想被压缩成一种形象。移置:即把梦的潜在思想的重点或中心移置开来,用不重要的替换重要的。表现手段:是将梦的思想用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二次加工:是把梦中乱七八糟的材料加工成近于连贯的情节。结合文本分析例如郭沫若的《晚春》,通过梦的描写,来开掘人物的心理。作者描写了主人公爱牟在养生医院看到S姑娘,就爱上了她,当白羊君与爱牟谈起自己也喜欢S姑娘时,使爱牟感到白羊君是他的障碍,并且爱牟已是已婚的人了,这些构成了他梦中的内容,例如梦到与S姑娘两人来到没有一个人的山上,到与S姑娘的接触,都看出来爱牟对其的欲念。梦到妻子杀了两个儿子而变疯,可以说是自己想消除与S姑娘在一起的障碍。所以爱牟受压抑的无意识在梦中表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的几个主要观点(1)文学是性欲的升华(2)俄狄浦斯情结与创作动力(3)创作与白日梦(4)作品是“经过改装的梦”霍兰德的读者反应精神分析批评着重于读者反应下精神分析,认为所有文学反应都是由人体身份、文化身份和个人身份控制。文本的“原义”是一种动力的过程,而阅读是一种个性的创造。读者与文本之间是本我幻想和自我防御的关系,而文本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相互沟通的场所。所谓本我幻想是说艺术作品只是一个掩体,遮盖了一些作者的隐藏性的意识,并且是作者与读者之间隐秘的串联场所,具有一种潜在的“转换功能”。所谓“自我防御”是指通过作品中的转换功能,自我防御发挥作用,把欣赏者潜意识的羞耻恐惧扫除,而转换成意识领域或社会公认的“体面形态”,转换或曲解作品的本义,一方面使作品适应欣赏者的个性模式,另一方面又使他们的个性模式在一种公开”体面”艺术中得到确认。•是建立在自我为中心的理论上,认为艺术本质是被诱导出来的,是一般经验修复性延伸。•批评家应更多的关注读者的心理和自我,关注读者的阅读过程和反应。霍兰德的读者反应精神分析批评《哈姆雷特》向观众表现恋母情结时,引起观赏者的本能共鸣,是“我们在无意识之中对之反应强烈的恋母动机的魅力造成的”。运用霍兰德理论,莎士比亚创作《哈姆雷特》,掩藏了恋母情结的“本我幻想”,而欣赏者的反应是“自我防御”的作用,把自己内心的恋母情结在这种体面的艺术中得到宣泄和确认。结合文本分析荣格的原型批评认为文学作品源于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作家的创作经常不自觉地受到集体无意识的左右。所谓集体无意识,就是人类自远古时代以来积淀和遗传下来的全部心理经验,即“由遗传力量形成的一种特定的心理禀赋”。集体无意识概念是荣格理论的基石。集体无意识的内容是原型。集体无意识的存在并不取决于个人后天的经验。例如:人对蛇和黑暗的恐惧。人并不需要通过亲身经验才获得对蛇和黑暗的恐惧。这来自原始祖先对这些恐惧的千万年的经验,这些经验深深地植根于人的大脑中。荣格的原型批评原型批评主要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母题(motif)、象征和人物形象来发掘和建构原型,说明各个时代人类心理的暗中契合,而这正是带有原型意象的文学作品能够在读者心中激起共鸣的原因。“人生有多少典型情境就有多少原型,这些经验由于不断被重复而被深深地镂刻在我们的心理结构中。这种镂刻,不是以充满内容的意象形式,而是最初作为没有内容的形式,它所代表的不过是某种类型的知觉和行为的可能性而已。”——荣格荣格的原型批评原型批评家总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