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时代主题提炼时代主流价值观张华夏和他倡导实践的主题书法艺术李洁2009年09月30日16:56来源:人民网-书画收藏频道文字从实用书写到上升为书法艺术表现形式,历经五千年历史。浏览历代书法,“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从书法演变的轨迹,我们可以清淅地看到它与社会的发展同步,并且强烈的反映出每个时代的精神风貌。然而,在漫长的书法艺术演变过程中,人们关注的仅仅是字面、字形和字体研究,单纯重视书法的表现形式和欣赏水平,而忽视了书法作为一门古老艺术,也要与社会,即艺术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有机结合。当代青年书法家张华夏却在近二十年研习书法的过程中,领悟并独辟蹊径地提出“主题书法”创作思想,得到了文艺界特别是书法界的肯定,也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一张华夏,1968年生,曾用笔名华夏、夏尹、夏弓木。1991年加入中华诗词学会,1992年加入山西省作家协会,均为当时最年轻的会员,学生时代被臧克家、丁芒等文学前辈赞誉为“青年两栖诗人”。现为北京世纪华夏影视传媒法人代表,国内资深政论片制片人,兼任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前沿》重大政策特刊执行主编,《中国联合商报》副社长。有各类文艺、新闻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人民政协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经济日报》、《理论前沿》、《星星》诗刊等报刊。其个人简历入编《中华诗词学会人名辞典》、《中国当代文艺名人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大百科专家人物传集》、《当代诗词家大辞典》等正式出版物。张华夏出身文艺世家,幼承家学,具有丰富的文艺天赋,曾是上世纪80年代我国校园文艺的代表人物,他“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学生时代创作的诗词名句“书生腹内自横金”、“铁甲无须留乐土,头颅亦可作酒樽”就彰显其饱览群经的思想境界和勃然气慨、豪壮胸襟。在中学时期他就开始文艺创作,大学时任山西大学文联主席、《山西大学》校报文艺版、要闻版专职学生编辑。1990年,在《太原日报》参与创办“大学生版”;1992年,参与《山西晚报》创刊工作。大学时已正式出版新旧体诗专著《铁色》(臧克家题写书名)、《火焰》(冰心题写书名)、《铸剑》(周振甫题写书名)等,并主编出版了《中国当代大学生百家抒情诗》等获奖图书。1993年,任山西省教委高校出版社编辑,主编出版了“中国学者文库”、“中国诗人文库”、“中国作家文库”、“中国记者文库”等大型丛书。后曾任财政部《品牌》杂志和国家质检总局《中国质量与品牌》杂志社行政总监等职。张华夏擅长组织策划领袖题材和文献、政论题材影视作品及各类大型社会活动,是国内资深政论片制片人,已成功策划、摄制、出品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童年邓小平》(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等)、《少年邓小平》(人民日报社等)、《江上青》(北京电影制片厂等)、文献政论片《刘胡兰》(团中央等)、《大潮——改革开放热20年》、《中国扶贫》(国务院扶贫办等)、《中国大追逃》(公安部等)、《公正与效率—法魂》(最高人民法院等)、《法之剑——中国检察50年》(最高检察院等)、《国魂——公民道德建设》(人民日报社等)、《国脉——中国审计20年》(国家审计署等)、《较量》、《晋魂》、《浩气长存》(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等),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与社会各界的好评。作为知名品牌战略专家,最近几年,张华夏专注于“政府形象策划”和“企业品牌策划”。他以“政府的参谋,企业的幕僚”为专研定位,创建了“中国政策顾问”理念体系,创建了“提升企业的市场影响力,提高政府的品牌影响力”的实践模式。他先后与全国政协、中纪委、中宣部、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校、全国记协、新华社、人民日报社、光明日报社、中央电视台、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企业文化联合会等机构和个人合作,策划组织了四届“中国品牌影响力论坛”、“中国市场用户满意度论坛”,不定期组织“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活动”、“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特色城市论坛”等重大政策专向研讨活动,为中央重大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地方实践的结合做出了有价值的思考。二张华夏兴趣广泛,习练书法是他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畅情达意的喜好之一。从幼时看父亲写字开始,他就对书法表现出一种浓厚的兴趣。自习时从欧柳颜诸等楷书入手,偏爱黄自元,也练过汉隶魏碑,喜曹全碑,习篆刻,学邓散木。大学专业是油画,二年级曾普修,现以行草为主。尊草诀百韵,常年研读三希堂法贴,无宗无派,独树一帜。更因不断沉淀“文化人”的底蕴和苦追高古典雅的意境,故其书法博采众家之长,既重传统更重创新,神接古人,情出于己。张华夏认为,作为当代书法家,对中国古代书法艺术要求变求新,但应遵守祖法。纵观张华夏的书法作品,其字点线刚柔相济,可见其用笔的遒劲雄健,笔意的姿肆奔放,以及字体的跌宕欹侧,气势的峻伟恢弘。由于他是学油画出身,因而其作品大气精致,极富诗情画意,枯润质感强烈,点笔着墨和形体结构更俱神采,“有法”“有我”,既具音符的跳跃感,又有舞蹈之美,令人回味感叹,可谓灵巧秀健中藏着老辣、稚拙,飘逸变幻中足见沉雄、凝重,故其深受行家好评,因而有不少政界要人、学界精英、商界名流收藏了他的书法作品。三如何使书法从艺术殿堂更广泛地深入生活,贴近社会,贴近时代,结合形势,围绕时局,传播文化,为大众服务,为和谐社会鼓与呼,这是张华夏在多年的书法创作过程中,一直苦苦求索的课题。于是,他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创作出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十二生肖“、“宇宙四尊”、“中华四仪”、“中国龙文化”主题书法作品。这四组作品主旨明确、风格独特、形象生动,极具神韵,充分展现了民俗文化深入人心的艺术魅力。“主题书法”创作理念一经确立,张华夏终于找到了艺术和形式的最佳结合。他一气呵成地推出了“和谐文化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关键词”、“十七届三中全会关键词”、“改革开放30年重大政策关键词”、“廉政文化”、“中国牛文化”、“元宵文化”、“清明文化”主题书法和“国际妇女节“、“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母亲节”主题书法作品,用实践诠释着自己的主题书法思想,并为自己倡导的“主题书法”理论丰富了内涵。这批主题书法作品经过新华网、人民网发表后,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政协报》、《中华新闻报》等国家级权威媒体都选刊了其中代表作,中央文明办、中国文联、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等网络版相继转载发表,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重视。著名民俗专家、中国文联党组书记白庚胜撰文评价张华夏的“元宵文化”主题书法“三个板块作品各有侧重,又有机组合,从形式到内容结合的严谨而不失活泼,入情而又合理,是张华夏倡导的主题书法创作的又一次成功实践”著名美学教授郑学诗品论“张华夏先生主张的主题书法,把书法方式,推进到一个与中国国情、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以及大众生活的广阔领域,具有鲜活的现实意义,重新强调了书法贴近生活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强调了书法作为素质教育,通过书法实践来教育人们在整体素质上有更大的提高。”江南书画名士、板桥书画院院长评论:“纵观当今书坛,有一特别怪的现象,被称为“丑书”,众多书法家及爱好者为此“苦心专营”,以丑为美,混淆试听。完全背离了现实,脱离到了大众,把改革开放以后刚刚活跃而充满活力的书坛,引入了一个曲低和寡,圈地为牢的怪圈之中。主题书法创作,给书坛吹来一股劲风,气势磅礴、气象万千。这与我们党提倡的理论联系实际相融合,这与我们的艺术服务于大众,服务于社会的文艺宗旨完全相吻合。书法批评家田承顺教授“张华夏主题书法这一崭新的创作实践和艺术理念,将会启发更多的人关注当下书法艺术的发展走向,将会倡导更多有志于艺术创作的青年人放眼世界和国家发展大局,关注社会进步大势,为书法艺术这一民族瑰宝注入社会责任、时代内涵和创新活力,从而使其不断得到发扬光大,其发展前景也将更加光彩夺目,光明似锦!”2008年12月1日起,人民网、新华网和新浪网同步推出了华夏创作的改革开放30年重大政策关键词主题书法,四尺、六尺、对开、长卷、横幅、条幅、斗方,规格齐全、应有尽有。人民网编者按指出:“这批120幅作品组成的主题书法,有以下两大特点:第一、30年的重大政策资料收集整理难得,作者从30年的重要文献中挑选重要论断不易;第二、策性言论与词汇重复字多,而书法忌讳字的雷同,创作表现很难。”四一切艺术形式都是围绕主题服务。主题是作品的统帅和灵魂,决定作品的质量高低、价值大小、作用强弱。它渗透、贯穿于作品的全部内容,体现着作者创作的主要意图,包含着作者对作品所反应的客观事物的基本认识、理解和评价。张华夏针对书法界浮华不实的风气,提出、倡导并积极实践的主题书法创作,均取材于重大理论问题、重大社会事件或重要节日文化,并结合现实,以书法形式提炼时代主流价值观,讴歌社会高尚审美意识。张华夏认为,主题书法创作首先是从形式区别于单幅、单张的书法创作,主题书法是有一组数十幅甚至上百件作品组成。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的解释:1、创作的作品是若干幅(一组),每幅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2、每组作品围绕同一个中心思想进行取材,每幅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反映这个中心思想;3、根据不同的书写内容选择不同的创作规格,横幅、条幅、长幅或斗方,形式多样地反映一组作品的主题思想。每幅作品根据题材与内容的不同,追求不同的表现风格。他提出“主题创作”有别于“专题创作”,后者是围绕某一题材进行的专门创作,前者是通过若干作品集中体现某一中心思想。主题书法以体现思想为核心,是书法中的论文。主题书法,从书写内容的选择,到表达形式、风格,都仔细推敲。每幅字既相对独立,彼此之间又有着精密的逻辑关系。一组主题书法作品,集中反映一个中心思想,是一组集思想、文化、历史、艺术于一体的全景图;从篇幅到内容讲,每组主题书法直接排版后,就可成为一部中心明确的独立的专著。其实在进行主题书法创作时,不仅仅是作品形式的扩张和数量的增多,更重要的是作品主题思想的提炼和发挥,常常体现出作者的认识程度和思想深度。张华夏心藏瑞气,胸有大志,具有坚韧的毅力、较高的悟性和高尚的人格。特别是在创作时,由于他具备了深厚的修为和根基,加之一直秉书执笔,殚心竭虑、勤思苦练,因而总能结合现实,透视历史,谋略全局。“5·12”汶川大地震后,张华夏决定创作一组“抗震救灾”主题书法作品,以此深切悼念汶川特大地震中罹难的同胞,用书法形式鼓舞人心,讴歌“灾难使我们坚强,灾难使我们成熟。”这一主题思想。倡导大家要学会更加珍视生命、更加珍视友情,更加珍惜每一天,要更加爱国,更加坚强。提示大家认真做人,用心做事。认真健康地过好每一天,是对亲人、对自己的一种基本责任。他说,我们因为事业和工作,不可能经常陪伴着家人,下决心调整好心情、调整好身体,健康地活着、认真地工作,是对亲人、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生的一种积极态度,是对生命负责的一种大爱。也是我的生日和举国哀悼日连到了一起后,感受到的又是一种爱心提示:大爱无边,生生不息!张华夏纪念抗震救灾一周年主题书法作品,从构思到创作完成历时一年之久,其间集中创作了整整四通宵。他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直至后来已经筋疲力尽。他从一百多幅作品中选定了72幅,分为主题词、关键词、核心词、格言、抗震诗歌、网民言论、抗震名言、理论文献五个部分,“主题词”由“思念”、“前进”两幅字构成,体现悼念亡者,继续创造美好未来。“关键词”分为两组,一组由“灾难”、“国殇”、“关注“、“团结”、“奋争”、“胜利”、“新生”等多幅字组成,完整体现了抗争救灾的全过程;另一组由两个地名“汶川”开头,“映秀”结束,山崩地裂、山河落泪、九州同悲、天地动容、人民至上、和衷共济、伟大实践、科学重建、大爱无疆等作品组成,通过书写风格的变化,和词汇的内在含义展演了抗震全景图。“核心词”由“风雨同舟,社会和谐”、“团结奋斗,执政兴国”、“同心协力,科学发展”、“和衷共济,民族复兴”四幅作品组成,集抗震精神和国家重大政策于一体,以表现大灾大难难不忘使命、不辱使命。“格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