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转载于: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资讯原创成果查看资讯作者:潘维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政治学系1996年博士。现居北京,执教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讲授世界政治理论、中国政治、比较政治、中外政治制度比较、美国社会发展史等课程。代表论著有《法治与民主迷信——一个法治主义者眼中的中国现代化和世界秩序》、《农民与市场》等。(作者简介来源:)本博转载说明:前次发关于价值观——一场由媒体爆料引发的关注与链接,博友韩白奎老师留言批评此博文“说不清道不明”。这表明韩老师的确认真看了我的博文,并有所考量,而非应酬。我很高兴。的确,关于价值观,尤其涉及社会主流价值观问题,绝非三言两语可说清楚。接受韩老师的批评,并改进。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我仅仅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关注者,而不是专门家,就如同我仅仅是诗词的尝试者,而非专业的诗人一样。我缺乏全面清晰而雄辩地论述价值观的能力。这没有关系。哲学、社会科学的专家大有人在,我们可以请教他们,看他们是怎样论说这个问题的。于是,我请来了潘维老师。把他最新发表在网络的相关专论转载于此。希望有助于说明问题。论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发布:2007-12-1823:10|作者:潘维序言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迷失,是我国社会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缺少了社会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没了“主心骨”。本文试图提供一个关于“社会核心价值观”研究的科学分析工具[1],希望这个工具有助于形成我国知识界的核心社会价值观共识。本文回答以下三种问题。(1)什么是社会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如何变迁?(2)什么是社会核心价值观?核心的与非核心的社会价值观在地位和作用上有何异同?(3)社会核心价值观是如何迷失的,又是如何建构的?本文分为四节。第一节阐述社会价值观的定义、作用、变迁、种类。第二节分辨社会核心价值观体系和体系内的层次。第三节讨论核心价值体系内不同层次间的联系。第四节简述核心价值观生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途径。一.社会价值观的定义、作用、变迁、种类21.社会价值观的定义与动物不同,人类拥有“观念”。精神文明是以观念形式体现的。人文学科集中研究观念,社会科学也非常强调观念的作用。可是,人类的“观念”无限多,还受无限多因素的左右。18世纪的法国人特拉西(DestuttdeTracy,1754-1836)企图建立一门“关于观念的科学”,发明了idéologie(ideology)一词,却无果而终。而今这个词的含义已经演变为“意识形态”。价值观不是一般的观念,而是关于是非曲直的观念。价值观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有了是非曲直的观念,人类才能分辨生活的甜酸苦辣,才能懂得耻辱和光荣,才有了关于光明的梦想。可是,价值观是关于什么的是非曲直观念?人类的是非曲直观也有无数。回顾研究价值观的文献,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令人头痛的大杂烩。学者们研究看似彼此相关,却又各自独立的无数种价值观,比如人生观、生育观、经济观、政治观、文化观、宗教观、科学观、劳动观、生活观、地位观、权力观、权利观……,等等。真可谓洋洋大观,无所不包。不仅如此,学者们还给价值观以不同的名称,比如心态、取向、社会心理之类。为什么价值观研究如此庞杂?因为人类的价值观种类就是如此之多。如同ideology,建立一个专门研究“价值观的科学”也是不可能的。社科人文的各个学科研究对象不同,各自关心的价值观也就不同。哲学关心与“真、善、美”有关的是非曲直观,历史学关心与历史判断有关的是非曲直观,人类学关心人类再生产——性与生育方面——的是非曲直观,伦理学关心与人类基本道德相关的是非曲直观,心理学关心影响心理健康的是非曲直观,经济学关心那些与市场机制运行相关的是非曲直观,社会学关心影响社会(向现代性)变迁的是非曲直观,政治学关心各种被称为“主义”的是非曲直观。如果再细分,还可以分辨宗教学、道德学、民族学、人口学……等等学科里讨论的是非曲直观念。例如,不同的民族对生活中的是非曲直观念可能非常不同,这成为区分民族的精神符号。既然人文和社科的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学者们就价值观的定义、内容、分类、作用也存在很大的认识差别,基本上是各说各话。试图统一各学科的价值观研究是不必要的,也是没有意义的。然而,与各类社科人文的学者相同,作者关心人类的是非曲直观念。作为政治学人,作者更关心能给“现代民族国家”带来和谐社会关系的那些是非曲直观念。本文研究“社会价值观”,也就是关于社会关系的是非观念。作者分辨出几种基本的社会关系,集中探讨围绕这些关系的是非观。作者把这些有关社会凝聚的价值观称为“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这是本文题目的由来。其实,更准确地说,作者研究的是“核心的社会价值观”,应当称为“核心社会价值观”。但这会引发中文歧义,被误认为“核心社会的价值观”。什么是“社会价值观”?人之间发生交往关系的场合被称为“社会”;社会上人们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关系”;人们关于社会关系的“是非判断”就是“社会价值观”(这里简称“价值观”)。社会价值观集中体现为社会“纲常”,也就是埋藏在我们意识深处的,在社会关系中的行为准则。“社会行为准则”由人们对社会关系的认识而来。这种认识经过长年积淀,因润滑社会关系而成为“纲常”,成为“人文知识”。比如,年轻男女们在迪厅蹦迪寻欢没有错,但为获得高度刺激而“嗑药”(吸毒)就是错3的。又如,美国有些州政府办博彩,所以中国政府办博彩是对的。再如,博彩鼓励人民不劳而获,所以哪个政府办博彩都是错的。行为准则与社会客观条件有关系,与本地的文化传统也有关系。所以,是非观在不同民族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对性。尽管用一些漂亮的抽象词汇包装了,所谓“人类的普适价值”,大多承载着某些强大富裕社会的政治和文化偏见[2]。对不同文明体系的社会,是非观是相对的。然而,任何一个价值观只有两个方向,是与非。是非判断当然是有程度空间的。我们经常把价值观向某个方向的变化称为价值观的“导向”或者“倾向”。若给任何导向制作一套指标体系,就可以方便定量的描述。对很多学者而言,“导向”似乎有无限多飘忽不定的方向,随问题的类别及学科属性而不同。然而,价值观是关于对错是非的判断。若非如此,“价值”二字就丢失了道义和伦理含义,价值观研究就变成学术大杂烩。因此,本文把向是或非的变化趋向称为“导向”[3]。举个“导向空间”的例子。客观报道事实是记者“应有的”职业道德。新闻界的价值观认为,记者利用报纸扭曲事实而谋私利是“错误的”。但我国经济类专业记者,经常会收到企业的些许报酬,换取记者较多的“美言”。就新闻界的价值观而言,这在方向上是“错”的。但受制于种种现实条件,此种“非”,已是不成文的行规,被新闻界和企业界勉强接受。若记者因为收受较多的钱把一个经营差的企业说成是经营好的企业,就往错误的方向滑动了一大步。若记者把操纵企业报道当成自己的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明显是错误的了。若为了钱,去勒索企业,威胁毁掉企业的声誉,就是犯罪。换言之,是与非之间是有空间的。趋向这个空间的一头被称为“导向”。但导向的终极标准只有“是”和“非”两头。是非观念变了,今是而昨非,依然有是有非,不过以一种是非观取代了另一种而已。2.社会价值观的作用与变迁强调社会价值观对社会关系的作用是本文的基本出发点。社会行为准则的前提是界定身份认同,即确定“我(们)是谁”[4]。我是男人,所以我“应该”保护女人。我是老年人,所以“不该”去迪厅蹦迪。我代表政府,“不该”办博彩。我们是中国人,“不必”以美国做判定是非的标准。界定了社会身份,价值观就比较稳固,就能润滑社会关系。自我身份界定清晰,与身份相关的行为准则也得到公认,社会关系就和谐。我是“子女”,就“应当”孝敬父母。我是“父母”,就“应当”养育子女。我是“商人”,就“应当”做生意赚钱。我是“教授”,就“应当”教书写书。我是管理社会的官员,就“应当”为老百姓服务。各安其位,方能各司其职,社会方能和谐。自我社会身份定位混乱,价值观就不稳固,就可能扰乱社会关系。身份界定乱了,心中的纲常也随之紊乱,就催化社会关系中的矛盾。若男人同时认为自己是女人,教师同时自认是赚钱机器,官员同时自认是商人,商人同时自认是官员,各自心里的行为准则就混淆紊乱,就会出现怪异行为。比如,掌握公权的官员挖空心思去赚钱,官场纲常就会崩溃,官员的行为就似强盗了。老百姓视官员为强盗,社会就可能烽烟四起。4既然价值观是人们关于社会关系的是非判断,价值观的主要源泉就是社会关系,价值观变迁的主要动力就是社会关系的变迁。生产技术在进步,社会分工在变迁和细化,社会在运动演化,社会关系也在运动演化。倘若社会关系变动不居,人们对自己身份的界定就变动不居,人们内心深处与身份相关的行为准则也就不稳定。在一个高速变迁的社会,社会关系不可能稳定,价值观也不可能稳定。绝大部分价值观的变迁是被动的,会跟随、反映、并润滑社会关系的变迁。大部分价值观变迁只会让一部分人“不大适应”,却不会引发社会动荡。这些价值观的变化很正常,无需对其吹毛求疵。当家庭由三世同堂甚至聚族而居的大家庭[5],变成核心型的小家庭,再变成“丁克家庭”(没有孩子的家庭),原有“家庭伦理”的相应逐步解体是当然的。同样的道理,先进避孕技术的普及和男女同工同酬,使性与生育的必然关系不复存在,关于性关系的观念也发生显著变化。当交通、通讯、运输技术产生重大突破,IT业成为重要的产业部门,关于劳动的观念,关于雇主与雇员关系的观念,关于休闲娱乐的观念,关于言论自由的观念,关于师生关系的观念,关于政府权威的观念,等等,就都与小农社会和机器社会里的观念显著不同。如果社会结构变迁速度太快,社会关系变迁速度太快,就呈现同时代里不同年龄人之间的价值观“代沟”。当权的长者跟不上社会关系变迁的实际,强行灌输保守的价值观,会招致年轻人的逆反心理。同样,年轻人不懂得尊重传统价值观,甚至出言不逊,浅薄地嘲弄那些光荣时代确立的价值观,也会招致长者们的激烈反应。所以,代际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宽容是对待价值观变迁的基本原则,也是维持社会和谐的基本原则。在“卡拉OK”,我们可以形象地体味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关系和价值观的高速变迁:一代人唱一代人的歌,三、五年就是“一代”,各自夸耀彼此间的“代沟”。这些“代沟”不会扰乱社会和谐。然而,有些歌,各代人都会唱,而且也应该代代传唱。3.社会价值观的种类社会在变迁,但社会也要团结。也就是说,尽管在高速变迁中,“社会”依然要存在,还要稳定和谐地存在。有些基本的社会关系应当是长期稳定的,扭曲这种关系会导致激烈的社会冲突。与此相对应,有些基本的价值观也应当是长期稳定的,扭曲这种观念会催化社会冲突。因为杀、偷、抢、骗会搞乱社会关系,我们就不能同意把这类行为变相合理化为任何“时髦”观念。有些文化符号,比如雷锋和《义勇军进行曲》,是我们社会的重要精神遗产,体现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稳定着我国基本的社会关系,就不容对其进行嘲弄。搞乱了社会核心价值观,就会搞乱基本的社会关系,“社会”就崩溃了,就谈不上什么“社会”的进步。价值观分为两大类,即“核心价值观”与“非核心价值观”。反映基本的、需要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的价值观就是核心价值观。或者说,能维持社会基本团结的价值观就是核心价值观。如下节所述,核心价值观只有很少的几种,笔者认为只有七种。正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6]。核心价值观以外的对社会关系的是非判断,都是非核心价值观。多元的非核心价值观能增进社会活力,统一的核心价值观能阻止社会分裂。5基本的社会关系“应当”比较稳定,社会核心价值观也“应当”比较稳定。基本的社会关系没有变,核心价值观变了,可以使基本的社会关系发生“不应当的”紊乱。在任何时代,人际关系出现急剧恶化都是“不应当的”,而普适道德观迷失后就会发生。这说明,核心价值观有其自身的变化逻辑,相对独立于社会关系的变迁。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阐述核心价值观变化的独立逻辑,及其对基本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