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五章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内容与方法城市综合交通的基本概念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程序与方法城市道路的分类、分级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基本要求(影响因素)和程序城市道路系统基本技术要求对外交通设施规划的技术要求城市交通基本特征及交通调查方法城市交通基本政策的制定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和一般要求城市综合交通的基本概念城市综合交通涵盖了存在于城市中及与城市有关的各种交通形式。从地域关系上,城市综合交通大致可以分为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两大部分。城市对外交通包括市际交通和市域交通,分别指本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交通、以及城市地域范围内城区与周围城镇、乡村的交通。其主要交通形式有公路交通、铁路交通、航空交通和水运交通。城市交通指城市(城区)内的交通,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水上交通等我们通常把以城市道路交通为主体的城市综合交通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城市综合交通系统是城市社会、经济和物质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一般包含四个基本要素;连线:道路、轨道、航线等;交通工具:自行车、公共汽车、小汽车等;场站:停车场、交通枢纽、公交站点等;管理规则和人员;此外,还必须考虑与人类行为与城市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概念和主要内容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是确定城市交通发展目标,设计达到该目标的策略制定和实施计划的过程。《城市规划法》明确地将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包括以下内容:确定交通发展目标和水平;确定城市交通方式和交通结构;确定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布局、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的客货运设施的选址和用地规模;提出实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过程中的重要技术对策;提出有关交通发展政策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建议。城市交通综合网络规划包括下列内容:确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各种交通的衔接方式、大型公共换乘枢纽和公共交通场站实施的分布和用地范围;确定各级城市道路红线宽度、横断面形式、主要交叉口的形式和用地范围,以及广场、公共停车场、桥梁、渡口的位置和用地范围;平衡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输能力和运量;对网络规划方案作技术经济评估;提出分期建设与交通建设项目排序的建议。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基本作用和发展趋势1.城市交通规划的基本作用是:建立完善的交通系统,全面地协调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关系,并对城市交通实施提出任务和要求,使各种运输方式能密切配合,相互补充,共同完成运输任务的重要手段。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措施探求使城市交通系统获得最佳效益的方法2.发展趋势:认识到不能无休止地建设道路;向低成本和多目标性转移;应有利于形成公共交通与城镇的经济生活密切配合的城镇发展模式。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程序和方法城市交通规划的一般步骤为:1.探讨交通问题及其根源2.制定交通规划目标3.建立交通系统分析的基本模型4.方案制定与方案的效果评价5.方案实施6.方案实施后的评价与修正交通需求的预测方法:1.顺序总体需求预测2.直接总体需求预测3.个体行为需求模式城市道路的分类、分级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组成: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最基本组成部分,它包括道路网系统以及依托于城市道路的客运交通系统、货运交通系统和行人交通系统。城市道路的分类。按照道路在城市总体分局中的骨架作用和道路所承担的交通功能,对道路进行分类。国家标准规定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道、次干路、支路四类。按照交通功能可分为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两类,主要依据道路上交通流的性质来确定。影响城市道路系统布局的因素城市在区域中的位置(城市外部交通联系和自然地理条件);城市用地布局形态(城市骨架关系);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要求(市内交通联系)。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满足组织城市用地功能布局的要求;满足城市交通运输的要求;满足城市环境的要求;满足各种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城市道路网的布局形式方格网式道路系统;环行放射式道路系统;自由式道路系统;混合式道路系统。城市道路系统的功能组织城市道路网规划时要分别考虑不同道路的功能要求并加以有机组织,城市道路衔接的原则归纳起来有四点:低速让高速,次要让主要、生活性让交通性、适当分离。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程序现状调查,资料准备。包括城市地形图、用地现状资料、社会经济发展资料、城市交通现状调查资料、城市土地使用规划方案和综合交通系统初步方案。编制城市道路系统初步方案;道路交通需求增长趋势分析;根据土地使用规划及其相关的综合交通规划方案,对道路交通量以及道路容量进行预测。修改道路系统规划方案,确定道路的红线宽度、横断面及交叉口形式,提出重要交通节点的设计方案。绘制道路系统规划图,包括平面图(1:20000-1:5000)、横断面图(1:500或1:200)。编制道路系统规划文字说明。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技术要求交叉口间距,道路交叉口间距主要取决于规划道路的设计车速、隔离程度、以及不同使用对象的方便性要求。城市各级道路的交叉口间距可按下表的推荐值选用。城市各级道路的交叉口间距道路类型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路一般道路设计车速(km/h)≥8040-6040≤30交叉口间距(m)1500-2500700-1200350-500150-250道路网密度城市道路网密度为城市道路总长度与城市用地总面积之比。城市道路总长度包括所有城市道路的长度,街坊内部道路通常不列入计算。一般为5-8km/k㎡其中,城市干路网密度为城市干路总长度与城市用地总面积之比。城市干路总长度包括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和次干路的总长度。一般为2.5-4km/k㎡,低值适用于大城市,高值适用于小城市。根据城市建设的经验,大城市的道路网密度以4-6km/k㎡为宜,一般情况下,城市中心区道路网的密度应当较大,道路间距为300-400m,密度为5-6km/k㎡;市区中部次之,道路间距为500m左右,密度为4km/k㎡左右;边缘区最小,道路间距为600-800m,密度为3km/k㎡。道路红线宽度:是道路用地和两侧建筑用地的分界线,即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总宽度的边界线。道路红线内的用地包括车行道、步行道、绿化带、分隔带四部分。在道路的不同部位,这四部分的宽度有不同的要求,所以,道路红线实际所需的宽度是变化的。不同等级道路的红线宽度道路等级快速干道主干道次干道一般道路红线宽度(m)60-10040-7030-5020-30道路网面积率道路面积率是道路间距和道路宽度的综合指标。城市道路面积在城市用地面积中应当有适当的比例,根据对世界各大城市道路面积率资料的分析,认为道路面积率以20%左右较为合适。道路横断面类型一块板道路横断面:不用分隔带划分车行道的道路横断面,具有占地小、交叉口通行效率高、道路的使用较为灵活等优点。常见于机动车专用道,自行车专用道以及大量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使的次干路和支路。两块板道路横断面:指用分隔带将车行道划分为两部分的道路横断面。首先,中央分隔带可以解决对向机动车流的相互干扰,适用于纯机动车行使的车速高、交通量大的交通性干道。三块板道路横断面:指用分隔带将车行道划分为三部分的道路横断面。三块板道路有利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道行使,可以提高车辆的行使速度、保障交通安全;同时,可在分隔带上布置多层次的绿化,取得较好的景观效果。四块板道路横断面:在三块板的基础上,增加一条中央分隔带,解决对向机动车相互干扰的问题。城市主要铁路设施及其布局铁路站场分为会让站、越行站、中间站、区段站、编组站几类。会让站、越行站是铁路正线上的“分界点”,主要进行铁路运行的技术作业,间距约8-12km。其布置形式有横列式、纵列式及半纵列式,长度约1-2.7km,站坪宽度除正线外,配到发线1-2条。中间站是客货合一的小型车站,多设在中小城市,间距约20-40km。有客货城同侧、客货对侧而客城同侧,客货对侧而货城同侧等三种布置方式。规划尽可能将城市布置在铁路一侧,城市在铁路两侧发展时,铁路与城市干道应设置立交,还应适当考虑设置人行立交。区段站除中间站作业外,还有机务段、到发场和调车场等。区段站的用地较大,按照横列与纵列式布置,其长度分别为2km和3.5km,宽度为700m和250m编组站是为货运列车服务的专业性车站,承担车辆解体、汇集、甩挂和改编的业务。编组站由到发场、出发场、编组场、驼峰、机务段和通过场组成,用地范围一般比较大,其布置要避免与城市的相互干扰,同时也要考虑职工的生活。城市范围内的铁路客货站场是城市对外交通与市内交通的衔接点,其布局基本上可分为两类:直接与城市生产和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客货运设施,。客运站的位置要适中,在中小城市可以位于市区边缘,大城市则必须深入城市中心区边缘,还必须避免交通性干道与站前广场的相互干扰。与城市生活没有直接关系的设施,如编组站、客车整备站等,在满足铁路技术要求以及配合铁路枢纽的总体布置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布置在离城市外围有相当距离的地方。公路线路及其布局根据公路的性质及其在国家公路网中的位置,可分为国道、省道和县道三类。按照公路的使用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可分为高速公路和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公路。一、二级公路为联系高速公路和中等以上城市的干线公路,三级公路为沟通县和城镇的集散公路,四级公路为沟通乡村的地方公路。公路汽车站场的布置客运站:大城市作为地区公路枢纽的城市,常将客运站设在城市中心区边缘,或为多个方向的长途客运设置相应的客运站,并用城市交通性干道与公路相连。中小城市一般设一个客运站,或客、货运站合并,也可将技术站组织在一起。货运站、技术站:供应城市日常生活用品的货运站应布置在城市中心区边缘;以工业产品、原料和中转货物为主的货运站应布置在工业区、仓库区或货物较为集中的地区。公路过境车辆服务站:可在对外公路交汇的地点或城市入口处设置公路过境车辆服务设施,这些设施可与城市边缘的小城镇结合设置相互依托。港口在城市中的布置港口建设应与区域交通综合考虑,输港公路应尽可能连接干线公路,并与城市交通干道相连,且与铁路、公路车站有方便的联系;港口建设与工业布置要紧密结合,利用深水港推动港口工业区的发展,货运量大而污染易于治理的大厂,尽可能沿通航河道布置;合理进行岸线分配与作业区布置,分配岸线时应遵循“深水深用,浅水浅用,避免干扰,各得其所”的原则,城市生活区应留出一定长度的生活岸线;加强水陆联运和水水联运的组织,与铁路、公路、管道和内河水运密切配合,并配置适当数量的仓库、堆场,提高港口的疏运和货物储存能力。航空港在城市中的布置按其航线服务范围可分为国际航线和国内航线机场国内机场又可分为干线机场(航程>2000km)、支线机场(航程1000-2000km)和地方机场(航程<1000km)国际上不同规模机场的规模和尺度可参照下表确定。国外国际民航机场与城市的距离一般超过10km,我国城市与机场的距离一般在20-30km之间。机场至城市的交通组织,一般采用直捷、高速、通畅的专用高速公路、专用铁路、地下铁和直升飞机等方式。机场到城市的交通时间宜在30min以内。不同规模机场的规模和尺度尺度机场规模长度(m)宽度(m)面积(h㎡)大70001000700中55001000550小40001000400城市交通调查1.城市交通调查的目的:了解和分析城市交通的现状;预测未来交通需求量:包括交通总量以及交通流量流向,从而为制定规划方案提供必要信息;便于交通管理和控制:为制定交通安全管理和交通控制提供信息,以改变交通管理,提高安全率,减少延误;制定交通规划:这是目前开展大规模城市交通调查的主要目的,并可为后续的调查和交通政策评价提供必要的基础。2.交通调查的内容土地使用调查:包括地块用地性质、建筑量、人口、职工、顾客数等用地活动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居民出行调查:调查对象的社会经济属性以及出行特征,如出行起迄点、出行目的、出行次数、出行时间、出行距离、交通方式的选择等。货物流动调查:调查货源点的分布,货物品种、运量、起迄点和运输方式等。机动车出行调查:车辆种类、数量、出行起迄点、出行次数、出行时间、装载情况、车辆停放等特征。公共交通调查:调查站场布局和规模,线路组织、站点设置、以及公交运营情况等。社会经

1 / 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