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原理-三阶系统的稳定性和瞬态响应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自控理论实验三姓名:熊子奇班级:06111002学号:1120101552三阶系统的稳定性和瞬态响应一.实验目的1.了解和掌握各典型三阶系统模拟电路的构成方法及I型三阶系统的传递函数表达式。2.了解和掌握求解高阶闭环系统临界稳定增益K的多种方法(劳斯稳定判据法、代数求解法、MATLAB根轨迹求解法)3.观察和分析各I型三阶系统在阶跃信号输入时,系统的稳定、临界稳定及不稳定三种瞬态响应。4.了解和掌握利用MATLAB的开环根轨迹求解系统的性能指标的方法。二.实验原理及说明典型I型三阶单位反馈闭环系统如图1所示。图1典型I型三阶单位反馈闭环系统I型三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32()(0.11)(0.51)0.050.6KKsSSSKSSSK(式3-1)闭环传递函数(单位反馈)为:1121()()1()(1)(1)iKKGssGsTSTSTSKK(式3-2)I型三阶闭环系统模拟电路如图2所示。它由一个积分环节和两个惯性环节构成。其积分时间常数为111iTRCs,惯性时间常数分别为321320.1,/1iTRCsKRR和24340.5,/500/TRCsKRRKR。C2C1-++-++C(t)R(t)-++100KR3R1R2RC10K3+-+-++100K100K10KR4图2I型三阶闭环系统模拟电路模拟电路的各环节参数代入式3-1,该电路的开环传递函数:32()(0.11)(0.51)0.050.6KKGsSSSSSS(式3)模拟电路的开环传递函数代入式3-2,该电路的闭环传递函数为:3216.7()=0.050.616.7sSSS(式4)求解高阶闭环系统的临界稳定增益K线性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为:系统的全部闭环特征根都具有负实部;或者说,系统的全部闭环极点均位于左半S平面1)劳斯(Routh)稳定判据法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为:321()00.050.60GsSSSK(5)特征方程标准式为3201230aSaSaSa(式6)把式6各项系数代入式5中,通过建立劳斯(Routh)行列阵为保证系统稳定,劳斯表中的第一列的系数的符号都应相同,因此由劳斯(Routh)稳定判据判断,得系统的临界稳定增益12K。即:01241.71241.71241.7KRkKRKKRk(系统稳定)(系统临界稳定)(系统不稳定)式7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观察和分析I型三阶系统在阶跃信号输入时,系统的稳定、临界稳定及不稳定三种瞬态响应按照I型三阶闭环系统模拟电路图,分别将电路中可调变阻R调整到30k(K=16.7)、41.7k(K=12)和225.2k(K=2.22),改变系统开环增益进行实验。2,、实验步骤(1).按照I型三阶系统的模拟电路图连接电路。(2)将函数发生器的矩形波输出系统作为系统输入。调整矩形波输入为2.5v,调节“正脉宽调节”使输出宽度大于或等于6s。(3)运行观察记录R为30k,41.7k,225.2k时实际的响应曲线。(4)观察分析I型三阶系统在阶跃信号输入时,系统的稳定、临界稳定及不稳定三种瞬态响应。四.实验数据及数据处理(1)R=30kK=16.7,时不稳定(发散振荡)图3R=30kK=16.7,时不稳定(发散振荡)传递函数:3216.7()=0.050.616.7sSSS分析:存在位于S平面右侧的闭环极点,系统不稳定,产生发散的振荡。(2)R=41.7kK=12,时临界稳定(等幅振荡)图4R=41.7kK=12,图5R=40.8K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实验器材的影响,调整R为41.7千欧姆的时候系统并没有达到临界稳定的状态,依然处于衰减振荡状态,于是我们调整了R的数值,最后发现当R为40.8千欧姆时系统更为接近临界稳定的状态。传递函数:3212()=0.050.612sSSS分析:闭环极点位于虚轴,系统临界稳定。(3)R=225.2kK=2.22,时稳定(衰减振荡)图5R=225.2kK=2.22,时稳定(衰减振荡)传递函数:322.22()=0.050.62.22sSSS分析:闭环极点位于S平面左侧,系统稳定。(4)R=10kK=50,时稳定(无输入振荡)图6R=10kK=50,时稳定(无输入振荡)传递函数:3250()=0.050.650sSSS分析: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任何干扰的输入会使系统产生较大偏差。五.思考题1.改变被测系统的电路参数,从而改变闭环系统的特点,观察对比前后响应曲线,分析各极点对系统过渡过程的影响。(1)稳定性分析:闭环极点在s左、右平面的分布反映了系统的稳定性。根轨迹全部位于s平面的左半侧,且距离虚轴越远越稳定。(2)暂态性能分析:a.闭环极点的实部反映系统的调整时间,负实数极点离虚轴越远系统的调节时间就越短,响应越快。b.闭环极点的虚部表征系统输出响应的震荡频率。c.闭环极点与坐标原点的距离表征了系统的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d.闭环极点与负实轴的夹角β反映了系统的超调量。2系统稳定的依据是什么?说明系统稳定的作用。系统稳定的依据:设系统处于某一起始的平衡状态,在外作用影响下它离开平衡状态,当外作用消失后,若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它能回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则称这样的系统是稳定的,或称系统具有稳定性,否则是不稳定的或不具有稳定性。系统稳定的作用:稳定性是确保控制系统正常工作的先决条件,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必须是稳定的。六.思考、讨论或体会或对改进实验的建议通过本次试验,掌握了典型三阶系统模拟电路的构成方法及Ⅰ型三阶系统的传递函数表达式;熟悉劳斯(ROUTH)判据使用方法。将课本的知识实际化,使知识更易于接受和消化。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