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与宁波》八年级教材说明第一单元河姆渡文化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光辉灿烂的河姆渡文化,让学生为河姆渡后人而自豪。2.对比古今生产生活方式,让学生体验先民的勤劳和智慧,了解更多的原始文化方面知识,懂得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创造历史。3.认识宁波历史源头,了解河姆渡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激发建设新宁波的热情。第一节中国稻作农业的代名词一、教学要求1.了解河姆渡遗址的发现发掘对中华民族文化起源论的重大突破,了解河姆渡遗址的历史地位。2.了解河姆渡遗址、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遗址三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3.了解河姆渡人工栽培稻谷发现的历史意义和稻作农业起源在改变人类生活历史中的作用。4.了解古代河姆渡人农耕工具的使用方式和木浆在交通史上的地位。5.了解优越的地理气候环境与河姆渡渔猎经济生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课文内容简介本节课内容由“土破天惊”、“地下粮仓”、“耜耕农业”、“副食丰盛”四部分组成。着重介绍了河姆渡遗址发现发掘的历史文化意义、人工栽培稻谷引起学术轰动和先民的饮食文化。“土破天惊”教学要点:1、河姆渡遗址的位置、新石器时代村落;2、4层文化及年代,提供珍贵的研究资料;3、河姆渡文化概念及分布范围。教学补充: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以前的30、40年代和50年代前半期,有人认为“浙江的历史记载最早只能追溯到越国的起始,文献资料一说到远古,便是一片神话,……至于原始社会,自然更没有什么资料了”。人们对长江以南古文化的发展状况即使到了河姆渡遗址发现以前,也还估计不足,不少人认为长江以南是南蛮之地,即使有新石器时代遗址,也被视为相当于中原的商、周时代遗址。问题探究:●为什么河姆渡遗址的发现震动了学术界?河姆渡遗址基本完整地反映了先民衣、食、住、行和精神艺术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有着相当高的水平,为研究古代农业、建筑、纺织、交通、气候、地理等学科提供宝贵的实物资料。特别是大量人工栽培稻谷的发现,确立了稻作农业起源于长江中下流地区;榫卯木构建筑技术2的出现使人难于相信。河姆渡遗址的发现,改变了中华民族远古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的论点。你家乡附近有河姆渡文化遗址吗?说说它的情况。要说出遗址如何发现,距今年代,土层颜色,周围地理环境,出土器物等等。“地下粮仓”教学要点;1、河姆渡稻谷遗址发现的意义;2、丰富的稻谷遗存;3、独特的埋藏环境。教学补充:在河姆渡稻谷发现以前,一般认为中国的籼稻从印度传入,粳稻从日本传入。丁颖教授认为起源于中国大陆,但无实物佐证。问题探究:野生稻和人工栽培稻形态上有什么区别?两者间又存在哪种依存关系?野生稻粒重轻,粒形较瘦长,芒刺长,芒上小刚毛长而密集,小穗轴脱落斑小而光滑,具有自行脱落痕迹。栽培稻脱落斑大而粗糙内凹,具有受力折断脱落痕迹。野生稻共有三种,即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野生稻可采集食用,栽培稻是从普通野生稻驯化而来的。栽培稻起源地,历史上必须有普通野生稻存在。现代水稻为增强抗病能力,提高产量,培育稻种时,往往采用与野生稻杂交方式。籼米和粳米有什么区别籼米即早稻米,粳米即晚稻米,两者在形态、种植季节和米饭的口感上皆有区别。一般认为先有籼稻,后有粳稻,粳由籼演化而来,变异带在北纬30度左右,影响因素是气温和日照。“耜耕农业”教学要点:1、骨耜;2、完整的稻作农业工具;3、已发现距今1万年左右的栽培稻教学补充:原始稻作方式:当时已有水稻田,河姆渡遗址北部平原钻探发现,同时代前后的湖南城头山和江苏草鞋山遗址发现水田遗迹,不过面积不大,小的只有2、3平方米。翻土方式为先驱赶几头水牛将水田泥土踩烂,然后用骨耜开沟筑塍,平整田地。没有严格的选种,采用撒播,收取稻穗成束凉干储存。问题探究:为什么说河姆渡的稻作农业有一个完整的体系。你认为骨耜如何翻土的?与锄头翻土有何区别?河姆渡遗址发现大量人工栽培稻谷堆积和完整翻土、收割、脱壳工具及水稻田。骨耜从安柄方式看,相当于现代的铲。木杵作为脱壳工具在中国历史上使用了很长时间,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木杵何时退出人们的生活。在轧米机械出现以前,传统脱壳工具是砻和杵,即砻糠舂米,砻的使用原理相当于新石器时代遗址中的石磨盘和石磨棒,用砻脱壳后,木、石杵使米更白。“副食丰盛”教学要点:1、渔猎采集经济发达;2、驯养猪和水牛;3、用火熟食;4、各类陶器的使用。教学补充:1、地理气候环境3相关资料及研究表明:距今8000多年前河姆渡还是一片浅海区,大约距今7400年左右成陆。原先姚江经余姚马渚方向向北流入杭州湾,大约距今5000年左右改道东流入海,并冲刷掉遗址南部。现在罗江——二六市——丈亭三角范围内的平原地带,原先是广阔的湖泊水面,姚江改道后湖水东溢,逐渐成陆。河姆渡先民生活时期,这里并没有姚江阻隔,南面直接靠着四明山,北面向着湖泊沼泽,有一条发源南部山区的芝岭溪经村落旁缓缓注入北面湖泊。当时的气候也跟今天不一样,犀牛和大象等热带动物生活在这里,要温暖湿润得多,跟今天福州一带的气候相似。年平均气温19℃~20℃,较今高3℃~4℃;特别是一月平均气温10℃~11℃,较今高6℃~7℃;年降水量1500~1800mm,较今多200~400mm。2、釜鼎——炊煮器;钵、盘、豆——饮食器;罐、盆——储存器;盉、鬶——酒器。问题探究:河姆渡遗址出土有骨鱼镖,但没有网坠;出土了许多骨箭头,但个体都非常小。你认为河姆渡先民是怎样捕获野兽和鱼类的?骨箭头按上箭杆后,主要用来射鸟和鱼(台湾高山族人曾用箭射鱼)。由于当时鱼非常多,另一种捕鱼方式则摸鱼。捕获野兽的方式众多,先民捕猎以比较温顺的鹿类动物为主。至于凶猛的虎、熊等动物,捕猎的方式很可能是围猎,把它们赶到沼泽泥潭中淹死。在出土的狗屎中发现有鱼骨,说明狗也吃水生动物,这与河姆渡先民吃大量的水生动物是密切相关的,为什么?狗本身不具备入水捕鱼的本领,说明先民吃鱼有余,才喂狗吃。试设想一下河姆渡人如何使用炊具烧煮食物。第四文化层时先民烧煮食物是用三脚支座和陶釜,第三文化层出现灶和利用蒸气的甑,灶的出现与干栏式建筑木板地面有关,起防火作用;第三文化层发现支座与釜粘在一起的鼎。纵观河姆渡文化的发展过程,釜和支座是一直沿用的炊具,即使鼎出现后,在墓葬中随葬的鼎也是有意打断三脚的,这是河姆渡文化的一大特色。三、教学建议1.强调学生多查找原始文化方面知识,多了解新石器时代先民的生活方式。2.不应照本宣读,多讲些原始生活中超今天思维范围的事,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四、参考资料1.《中国河姆渡文化》刘军、姚仲源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2.《河姆渡文化初探》林华东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4月。3.《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2003年8月。4.对《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出土稻谷和骨耜的几点看法》游修龄,《文物》1976年第8期。5.《河姆渡先民生活时期的古植被和古气候》孙湘君等,《植物学报》23卷2期,1981年。4第二节七千年前的奇迹一、教学要求1.了解干栏式建筑形式,知道先民用石器工具开凿榫卯木构建筑的难度和劳动量。2.了解河姆渡人原始织布方式和织布历史的发展过程。3.了解漆的发明和应用是河姆渡人的伟大贡献之一。二、课文内容简析本节内容由“干栏建筑”、“原始纺织”、“髹漆器具”、“饮用水井”四部分组成。着重介绍河姆渡文化内涵中,领先于世界上其他遗址的几项技术,可谓是河姆渡先民的伟大创举,辅佐以说明长江流域同样具有优秀古老的文化。“干栏建筑”教学要点:1、架空基座的建筑形式;2、应用榫卯技术在历史上的影响;3、各种榫卯类型;4、木材加工工艺。教学补充:1、伐木实验考古学家用石斧伐木进行过实验,一颗直径10厘米的小树,用石斧连续不断地砍伐,大约需要10分钟的时间才能砍断。2、干栏式建筑由巢居发展而来的,巢居即在大树的杈上搭房,适合温湿环境。干栏式建筑现仍见于我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地区,在日本则称为高床建筑。问题探究:你能说出河姆渡出土各类榫卯构件的使用方法吗?试列出其他榫卯类型。课文图中所示榫卯为柱头及柱脚榫,平身柱上的卯,转角柱上的卯,带梢钉孔榫,企口板和直棂栏杆等。另外还有梁头榫、燕尾榫。比较与河姆渡同时期半坡人房屋,说说两者的区别及原因.从干栏式房屋与地穴式比较不同;从气候环境和当时生产力水平去考虑原因。“原始纺织”教学要点:1、原始纺织工具(纺织机构件齐全,缝纫工具细巧);2、出土编结物精美,编结技术高超。教学补充:1、河姆渡出土的绳索经上海科学研究所高汉玉先生鉴定认为:“粗绳捻距30毫米,合股数两股(另有一条为三股),每股宽为8~10毫米,每股由14~16根纤维或更多一些组成。其分散出来细的纤维很细,一般为14~16根,纤维的直径宽度2~4毫米。细绳直径为2毫米,但股数和纤维根数不清楚”。2、出土纺织工具中能肯定用途的有骨针和纺轮,纺轮不仅数量多,而且式样也不少,有圆饼形、梯形、凸字形、工字形和算珠形等。3、在第三文化层出土的一件象牙盖帽形器,其上雕刻编织纹和蚕纹图案,河姆渡似乎已养蚕。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所用蚕丝是野蚕丝,比家蚕丝要细,所以非常轻、薄,他5们复制出土帛时,委托南京一家单位将家蚕野化,但由于环境的改变,始终达不到要求。问题探究:你认为骨针是怎样制作而成的?特别是那个小小的针眼。先将动物骨骼裁片,在一端钻孔,钻孔采用对钻法,然后磨制成针。如果先磨成针形,再钻孔,容易断裂。“髹漆器具”教学要点:1、髹漆木器和漆绘彩陶;2、有机漆的应用;3、漆从食物到涂料的转变。教学补充:1、河姆渡许多木器上涂有漆,只是出土时易脱落。如秦始皇兵马俑遗址,陶俑都有彩绘,我们现在在一号坑看到的俑没有彩绘,是由于长期埋藏在地下,在地下水作用下,彩绘与细密的黄土粘得更牢,发掘时粘在土上而脱离俑本身。因此,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不进行主动发掘,文物保存在地下原始环境中是最好的保护方式。2、河姆渡文化发掘出土木筒许多,其制作方式是把木材剖开,中间挖空后粘接捆扎,中间都塞有一圆木饼,应是种打击乐器。“饮用水井”教学要点:1、我国最早的木构水井;2、井与定居生活的关系。教学补充:1、井的位置原先是浅圆坑,坑深不足100厘米。估计先民经常在此取水。旱灾坑中水源枯竭,于是先民们在中央挖竖井。井壁排桩上横架16根较大的长圆木作井口,井口至外围有垫步石。2、在井发掘时,对这一遗迹有众多说法。一般认为是干栏式建筑的一部分,也有认为是储物坑的,甚至提出很像先民的粪坑(像现代粪坑,只是当时生活水平使人难以置信。)直至上海同济大学古建筑专家杨鸿勋先生来到河姆渡,苦思冥想后才鉴定为水井。问题探究现代水井一般在地面上设有井圈,说说井圈的作用。你认为河姆渡先民构筑水井的主要用途是什么?①安全;②清洁,防垃圾进入,防地面污水流入。水井的主要用途是饮水。谈谈河姆渡水井与象形文字“井”之间的关系。这种井的形制对后世有什么启发作用?象形文字“井”的两横两竖像水井口架设的16根长圆木,中间一点如取水之瓮。启发作用如矿井的四壁支撑等等。三、教学建议1、河姆渡文化的奇迹,从其比较成熟的技术手法看,在此以前肯定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教学中应依据目前发现的资料,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河姆渡文化开创的历史。2、教学中多让学生感受河姆渡先民创造的7000千年前的奇迹,结合这几项现代工艺技术,从实践中体味创造的艰辛,领略先民的聪明才智,并以此产生自豪感。3、多采用问答形式讲课,让学生想像的翅膀遨翔。6四、参考资料1、《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2003年8月。2、《中国河姆渡文化》刘军、姚仲源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3、《河姆渡文化初探》林华东著,浙江人民出版1992年4月。4、《河姆渡文化植物遗存研究》俞为洁、徐耀良,《东南文化》2000年第7期。5、《河姆渡遗址木构水井鉴定》杨鸿勋《建筑考古论文集》1987年文物出版社。第三节心灵手巧夺天工一、教学要求1、了解河姆渡文化各种艺术装饰特点。2、了解河姆渡先民制陶、编结和原始艺术的发展情况。3、透过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