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目语文课题老山界教师张文年级初二教学设想《老山界》是一篇回忆散文,是通过追记本人或他所熟悉的人物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教学本文可以将这篇文章作为记叙文的典型,让学生分析记叙文的要素,掌握按时间顺序记叙事情的方法。这个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和红军一起长征,体会作者合理地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最后结合课文进行片断仿写。对阅读的训练应该多角度、有层次。仿写可以使阅读和写作结合成一个整体,以写促读。教学中还要注意梳理文章的感情主线,在红军翻越老山界“四难”的困难情况与红桔暂时的态度对比中,感受红军的革命精神。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的作者及写作背景;2、掌握本文的生字生词,说出重点语句的含义。3、学习理清一件事的来龙去脉,写清楚它的起因、经过和结果。4、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并背诵精彩的片段。5、学习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培养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重点难点重点:学习理清一件事的来龙去脉,写清楚它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难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并背诵精彩的片段。教学课时五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通读课文,整体感知。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情境创设同学们,二万五千里长征,历时一年,震惊中外。英勇的红军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越过了万水千山,胜利到达陕北。同学们,你们知道红军翻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是哪一座吗?那就是老山界。这座山高三十里,悬崖峭壁,十分险峻,可我们的红军战士却勇敢地翻过去了。大家想听听这段故事吗?那就请亲身经历过这次翻山战斗的一位老红军给我们讲述吧。(板书课题)自由发言讲讲自己知道的长征故事。5探究学习1、听读课文要求学生标段号,标注生字词。2、检查字词。打出投影。字音:惊惶篱笆骨碌酣蜷缀矗咀嚼澎湃多音字:呜咽.落.得很远词义:攀谈苛捐杂税:奇观绝壁骨碌酣然入梦蜷呜咽澎湃身手1、听读课文,给课文标段号,标注生字词,感知内容。2、学生回答205合作学习1、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提问学生:了解记叙文六要素。(2)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章的六要素。(找出时间推移的语言标志,得出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和地点的推移记叙的)时间:从第一天的下午到次日的大半天地点:长征路上老山界的山脚下和老山界的整个山路中人物:红军某部的干部和战士起因:红军总部决定翻越老山界(1)(1)学生回答。(2)交流明确。(3)本文记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的故事。(4)根据学案表格,先自主填表,再小组讨论。102经过:红军战士历经艰险翻山(2—33)结果:红军取得了翻山的胜利(34)(3)请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2、完成表格(见学案)总结总结(板书):课文采取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层次。好处:1、材料按时间变化和地点的转移来安排,十分顺当,文章脉络十分清晰。2、逐层写明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移,使叙事和描写都合情合理。3、有些事情起初不明,后来才明白,按时间顺序写,先设悬念,后面解释,就能产生扣人心弦的效果。作业1、字词抄写。2、熟读课文,相互检查复述故事板书设计老山界顺叙---------时间变化、地点转移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复述课文;把握主旨,感受红军的革命精神。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情境创设要求学生复述课文,要突出文中关键词语,做到语言简洁连贯,声音响亮,内容周全(常规要求)教师可出示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的行踪图课件。根据提示,找二、三个学生复述课文。8合作学习1、提问:课文结尾说:“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从全文来看,“难走”表现在什么地方?红军战士又是怎样对待的?从中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品质?(此环节旨在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主旨,感受红军的革命精神)2、小结:文章通过记叙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歌颂了红军不怕艰难险阻的顽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学生请从文中圈划出有关语句。根据学案表格,先自主填表,再小组讨论。5探究学习引导分析体会首尾两段的作用。文章主要记叙翻山的艰难,首尾两段说了这个意思没有呢?1、研读首段:⑴首段交代了些什么?高度(三十里高)名称(土名叫老山界)⑵交代高度起什么作用?说明山难翻(暗示中心意思)。⑶文题为何用土名“老山界”?(联系与瑶民攀谈一段)通俗亲切:暗示红军是人民的军队。2、研读尾段。抓住“第一座”、“小得很”细加体会。根据老师提问回答体会首尾两段的作用。5555作业熟读读星夜登山和山腰露宿两段。3板书设计难走------不怕艰难险阻的顽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课后反思第三课时教学目标品味语言,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背诵精彩的语段。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情境创设检查星夜登山和山腰露宿两段熟读情况。全班齐读两遍。3探究学习引导分析体会生动的景物描写1、这篇文章在记叙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中,还有几处具体生动的描写,这些描写对于表现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请找出来。2、第13,19节:奇观奇在哪里?写出山路、山势的什么特点?表达作者何种心情?3、齐声朗读第23节:(1)这里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描写顺序是什么?(2)作者描写星星,山峰,四围的山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作者在这节中除了从视觉方面写所见到的景物,还从听觉方面写了所听到的各种声响,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声响的?4、第26节:运用了白描的手法,照应第11段,写出了雷公岩山势之陡。5、小结:这些文字把山路的曲折迂回,山势的陡峭险峻写得逼真、生动,使读者身临其境般感觉到老山界的高、险,有力地突出了行军的艰难,渲染了红军顽强不屈的斗志和艰苦乐观的情绪,从而表现了他们的精神面貌。根据老师提问,思考交流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1、明确:13、19、23、262、明确:之字火把连到天上(仰望)曲折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仰望)险峻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简直是绝壁(俯视)陡峭心情:作者豪迈,喜悦的心情,反映了红军在艰难征程中昂扬奋发的精神境界。3、齐声朗读第23节:(1)明确:主要描写了星星,山峰,四围的山,是按自上而下,由远及近的顺序写的。(2)明确:运用了许多比喻,不仅形象生动的描绘了自然景物,而且表现了红军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高尚情趣。(3)明确:这段声响的描写尤其精彩,连续运用四个比喻(博喻)把各种不可捉摸,难以言状的声响写得活灵活现。55534合作学习品味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语句,回答问题。(多媒体)1、她的房子和篱笆都是枯竹编成的,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告知我们的部队不准拆篱笆当火把。(如果把“生怕”改成“怕”,把“不准”改成“不要”,行吗?为什么?)2、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飞机会“叹息”吗?这里为什么用“叹息”?)3、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笨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4、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这“意志”指什么?)5、男人大概是因为听到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删去“照着习惯”行不行?为什么?)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55作业抄写并背诵星夜登山和山腰露宿两段板书设计顽强不屈的斗志景(高、险)―――行军的艰难―――红军精神艰苦乐观的情绪课后反思第四、五课时教学目标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情境创设简要回顾课文内容。复述课文。5探究学习知识细解1、记叙的六要素强调: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记叙文的基本要素。不但要把它们写清楚,还要写完整、写具体。2、记叙的顺序(1)时间顺序。事情总是随着时间的进程发展变化的,所以记叙文领悟知识。105常常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束的时间先后,依次叙述。这种写法称为“顺叙”。(2)空间顺序。即按人物在事情发展过程中空间位置的变化来组织安排材料。(3)按时间顺序写和按空间顺序写这两种记叙事情的基本方法,并是不截然分开的,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例如《老山界》,就是按照红军翻山的时间先后以及行踪变化的顺序写的,这样写,事情发展的过程显得清楚而又自然。合作学习1、作文题解、提示写一个故事,主角是“我”。应注意,写作本文要把故事的特点体现出来:注重情节,要写得曲折引人,但同样要表达真情实感;故事的语言比较接近口语,要通俗、亲切、自然。2、学生构思提纲后交流(六要素)。3、完成习作自己构思写出六要素,交流讨论后完成习作1550作业完成习作板书设计天气: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还是睡不着————极寒冷山路:陡、窄————难行红军:饥饿、疲劳有伤病员搀扶着、慰问、帮助敌人:追击、枪声很密————战争激烈、敌兵人多、装备精良时间:紧迫红军:动作、语言————不畏艰难、决心革命到底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课后反思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