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政管理学》名词解释1.【行政管理】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再执行法定职能以及具体运作的过程中,对于经历的程序、环节,以及所处理的事项和解决的问题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2.【行政环境】影响行政系统生存和发展的要素的总和,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是指行政系统界限之外的、直接或者间接影响行政系统生存与发展的因素或者条件的总称。内部环境是指行政系统界限之内的、影响其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或者条件的总称。3.【经济环境】是行政系统外部环境中最基本的方面,是行政系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深层环境。4.【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合,包括物质文化、社会文化、精神文化三个部分。狭义的文化是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科学、文化艺术、哲学、思想、信仰、风俗等,又可归纳为两点,即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5.【行政道德】行政系统成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遵循的调整个人之间、个人与行政系统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6.【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欲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7.【国际社会环境】一国在与外国或者各种国际组织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影响该国行政系统及其功能的各种因素的总和。8.【国际组织】是主权国家之间为了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协商对话、解决纠纷或者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依据条约、协议而成立的。9.【民族区域自治】在主权国家内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为基本组成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由少数民族当家作主,行使自治权,管理本地区、本民族的内部事务。10.【宗教信仰自由】一个国家的公民都有信仰或者不信仰宗教的平等权利,即公民有选择和拒绝信仰任何宗教的自由权利,不得强制、敢于人民的自由选择。11.【独立自主】就是在任何时候,行政系统都要从本国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的是非曲直,独立的决定自己的政策,保障本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任何外来势力的干涉。12.【行政职能】行政机关再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职责和功能作用,主要涉及管什么、怎么管、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它是国家职能的具体执行和体现,其行使受立法机关的监督;反之,它发挥的程度又制约和影响其他国家职能的实现程度。13.【组织职能】为有效的实现既定行政管理目标和任务,通过建立行政组织机构,确定职位、职责和职权,协调相互关系,将组织内部各个要素连结成有机的整体,使人、财、物得到最合理的使用。14.【职能关系】不同管理职能该由谁来行使和管理主体间职责权限的划分。15.【行政组织】是静态组织结构和动态组织活动过程的统一。就动态讲,行政组织指未完成行政管理任务而进行的组织活动和运行过程。就静态讲,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除政府行政组织外,还包括立法司法企业事业等部门以及社会团体中有行政性职能的机构,狭义上,专指为推行政务,依据宪法和法律组建的国家行政机关体系,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16.【民间组织】自愿组成,为实现共同意愿,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17.【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内的若干成员由于生活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等产生的交互行为和共同意识,并由此形成自然的人际关系。18.【行政组织结构】构成行政组织各要素的配合和排列组合方式。它包括行政组织各成员、单位、部门和层级建的分工协作以及联系沟通方式、结构合理、运转灵活的行政组织是实现行政目标、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组织保证。19.【管理层次】是等级层次,即行政机关中设置多少等级的额工作部门,这因由工作量来决定。220.【管理幅度】一级行政机关或者一名上级领导者直接领导和指挥的下级单位或者工作人员的数量。21.【编制】狭义的编制是指法定社会主之内人员的数额以及职位的配置。广义的编制是法定社会组织的职能范围、机构设置、隶属关系、规格级别、人员数额、人员结构及职位的配置。22.【编制管理】按法律规定的制度和程序,对行政组织的职能范围、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等进行的管理。包括职能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编制管理三方面。23.【领导】在一定的环境下,为实现既定组织目标,对被领导者进行指挥与防御的行为过程。24.【行政领导】再行政组织中,经选举或者任命拥有法定权威的指导者依法行使权力,为实现行政管理目标所进行的组织、决策、指挥、控制等活动的总称。25.【行政领导者的职位】国家权力机关或者国家人事行政部门根据法律法规,按规范化程序选择或任命行政领导者担任的职务并赋予其应履行的责任的统一体。26.【行政领导的权威】建立在法律。正当程序或领导者人格魅力基础之上的可以对领导对象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指引效果的影响力。权威式领导权力和领导艺术的综合反映,对领导活动的效果会产生重要影响。27.【民主制】在国家生活中,人民当家作主,有权以不同的合法方式参加对国家大政方针、重大决策和法律的讨论,参加对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务及社会事务的管理。28.【集中制】坚持在高度民主基础上实现合理集中,实行少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这是建立全党和全国的正常秩序、实现管理意志统一、行动一致的基本保证。29.【行政首长负责制】它是相对委员会制而言的,是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制相结合制度的具体形式。是指重大事务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由行政首长定夺,具体的日常行政事务由行政首长决定,行政首长独立承担行政责任的一种行政领导制度。30.【行政领导方式】行政领导者在行政活动中,为实现行政领导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手段、办法和程序的总和。31.【领导者素质】首先是指内在素质,即领导者的生理、心理、文化、思想、政治、道德等因素,以及由这些因素综合而形成的本质性能力。其次是指这些要素和能力的发展程度或实际水平。32.【公共领导】强调具有‘公共性’的领导,具体而言,是指公共部门,特别是政府职能部门在公共管理过程中,为了实现公共利益,体现公共精神而进行的高层次管理活动。33.【人事管理】组织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有效地把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合理的组合在一起,从而发挥他们各自的作用,实现组织管理目标。34.【招聘】根据工作岗位对任职者的资格要求,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选拔人员,把他们安排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上。35.【人力资源管理】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和科学管理等活动的总和。36.【公务员的权利(义务)】义务是法律关于公务员再执行国家公务的活动中必须做出的一定行为或不得作出的一定行为的约束。权利是法律关于公务员可以享受某种利益或可作出一定行为的许可和保障,它与公务员的义务是有机统一的关系。37.【公共预算】38.【运作效率】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通过有效率的组织和管理财政交易,防止资金被贪污、挪用和浪费,确保立法机构通过的预算能严格而有效的执行,提高收入和支出管理的效率。39.【财政问责】公共预算应承担的受托责任,是政府的财政活动应履行对其公民和社会的承诺,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40.【定员、定额】定员是指根据行政是单的工作性质和业务量确定的机构人员的编制数,定额是指各部门履行职能,开展业务工作所需的各项基本费用支出的人均额度标准。341.【项目支出】是指部门为完成制定的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预算之外的用于年度支出计划。42.【政府决算】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年度政府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各级政府在年度预算的收入和支出的最终结果。43.【信息资源】狭义的是指信息内容,是限于信息本身的文献资料或数据资源,或各种媒体和形式的信息集合,广义的是指以信息本身为核心,包括与信息相关的人员、设备、技术、资金和信息资源管理体制等各要素的总称44.【行政资源】是政府部门及其授权的公共组织等在依法履行政治过程中制作或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与保存的信息,以及制作或获取信息的技术、设备、网络、人才资源和信息化关系体制。45.【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基于信息技术的、为嘛组信息需求而事实的集约化管理活动,包括对信息活动要素的规划、组织、控制和协调,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提高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46.【行政信息管理】是集成性和综合性管理活动,是政府部门为实现行政目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行政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储存、交换共享、开发利用和服务,对信息活动各要素进行规划、预算、组织、协调、指导、培训和控制。以实现行政信息的合理配置、有效地满足政府部门和社会信息需求的活动过程。47.【行政信息采集】各政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根据行政信息用户的需求,从有关信息源或才体内对各种形态的信息选择、采集、提取并加以聚合和集中地过程。48.【行政信息储存】行政信息管理中继加工后的重要内容或环节,指将加工处理后的行政信息一定的规定记录再相应的信息载体上,并按一定的特征和内容性质将其组织成系统化的检索体系的过程。49.【行政信息分类】以政务的知识内容为主要依据,把具有某种共同属性或特征的行政信息归并在一起,将海量无序的信息变成可利用的有序信息,为实现行政信息管理、交换共享、服务和提高行政信息开发利用水平,奠定基础。50.【行政信息公开】指政府部门和法律法规授权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公共组织主动或根据公众申请公开行政信息,并方便公众获得各种活动与制度总称。51.【行政信息交换共享】一个部门为其他部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需要而提供行政信息,以及为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需要从其他部门获取行政信息的行为。52.【行政信息开发】狭义的仅指对行政信息资源的开发,广义的不仅包括狭义信息开发的相关内容,还宝库奥信息技术研究、信息系统建设、信息设备制造及信息机构和管理体制的建立、信息规划设定、信息环境维护、信息人员培养等活动。53.【行政信息利用】政府部门、企业、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有意识的利用行政信息实现自身的需求、解决各自问题的过程。54.【政策决定】经由完整的法定程序,由法定的公共权力主体用自然语言表述出来并昭示公众的、关于某一特定政策问题的具有社会公共权威性的决定。55.【政策执行环境】政策执行机构自身外的社会和自然因素的总合,是公共政策分析研究的一个重要角度。56.【正式评估】采用描述性的方式来获取关于政策运行结果方法可靠而有效的信息的一种评估方式。57.【政府公共关系】政府在施政过程中运用传播沟通方法,促进政府与公众间互相了解、理解、信任与合作的管理活动。58.【公共危机事件】在特定时间和地域内危机政府职能运行、社会生活和群众利益的重大事件。59.【政府形象】公众心目中对政府的政策表现、公务员言行所形成的总体印象和评价,也是政府组织4的外部风貌、内部特征以及全部活动状况再社会公众心目中产生的心理反应。60.【政府沟通】行政过程中上下级间、各部门间行政信息的传递、交流与分享。61.【沟通渠道容量】渠道能传递的信息量,或是渠道传递传播源发出信息的能力。62.【行政协调】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协调,是行政主体为达到一定行政目标而引导行政组织、部门、人员间建立良好协作与配合关系,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行为63.【行政伦理】是现代公共行政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公共管理流派的兴起,人们也将之称为公共管理伦理,它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它的兴起时伦理学与行政学跨学科研究的理论发展成果。64.【行政法治】行政组织结构法治、行政职权法治和行政行为法治的总称。65.【行政立法】政府行政机关为执行宪法和法律,依据宪法、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有关公共行政事务或公共行政活动有关的事务的,有一定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66.【行政监督】各类监督主体依法对政府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权力行为是否合法、合理所实施的检查和监督活动。67.【行政权力】行政管理主体管理公共事务所享有的合法资格和相应的强制力、约束力,它是由社会共同需要产生的,目的在维护公共利益和维持、调整与管理整个社会生活的基本秩序。68.【分权制衡理论】也称权力制约论,它是西方国家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权力各自独立又相互制约和均衡的理论。69.【行政监督体系】法定监督权的多元监督主体在对政府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时的任务和权限划分体系。70.【自由裁量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