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历史篇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演变第一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及理论的变迁第二章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理论与实践体制篇世界三大市场经济模式比较第三章英美自由市场经济第四章欧陆社会市场经济第五章东亚政府主导市场经济历史篇: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演变第一章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及制度的变迁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最初形成一、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体制形成与发展的特点资本主义的“自然历史过程”:先自发形成体制,后有描述性的理论社会主义的“人为过程”:先有理论,后按理论构建体制批评传统社会弊端,设计出理想社会的蓝图宣传动员群众,组织工人阶级政党,用革命方式夺取政权利用政权力量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因理论先于实际,需要根据实践调整不断理论和改革体制二、马恩对未来社会的构想1、共产主义的人本主义2、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3、取消商品生产和交换4、发展社会生产力5、共产主义低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高级阶段实行按需分配第二节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发展演变一、马恩对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认识的变化1、共产主义一阶段论(1870年代中期前):完全排斥商品经济2、共产主义两阶段论(1870年代中期以后):承认在低级阶段实行的按劳分配制度中存在极为有限的商品交换关系,其实质是:承认劳动力生产要素的个人所有制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实质是一种不存在商品货币的商品交换关系二、苏联模式中对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认识的发展演变1、“军事共产主义”时期:按马恩构想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2、“新经济政策”时期:在实践中引入商品经济3、20年代中期至50年代初:高度集权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1)围绕经济体制选择的论战(20年代中期)(2)高度集权体制的形成(20年代末)(3)斯大林模式在理论上的成熟(50年代初)4、20世纪50至80年代:对高度集权计划模式的改革5、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三、西欧民主社会主义对马恩计划经济理论模式的修正1、伯恩斯坦的民主社会主义和希法亭的“经济民主论”伯恩斯坦的修正主义淡化(实际上放弃)对“最终目标”的追求放弃用革命手段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主张用民主方式和平长入社会主义希法亭的“经济民主论”(民主的计划经济模式)关键领域的国有化经济计划化雇员共同决策魏玛时期“经济民主论”的实践2、战后从民主的计划经济模式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战后初期民主计划经济模式的危机民主计划经济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新中间道路”第三节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演进一、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模式时期(1956-文化革命)1、高度集权计划模式的建立与调整建立:“一化三改造”(1956)目标:工业化对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义改造:公私合营(赎买政策)对个体农民的社义改造:集体化(从初级社到高级社)对城镇个体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集体化向共产主义经济体制的冒进(1950年代末)原因:“一化三改造”的成功、反右运动目标: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三面红旗)调整时期(1960年代初-1970年代中):回到56年的体制农村体制调整:“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城镇政策调整二、市场取向改革时期(混合体制时期,1978-1992)2、拨乱反正时期(1978-1982)3、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模式(1982-1984)4、有计划商品经济模式:实践中的混合体制(1984-1992)三、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1992-)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992-2003)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2003-)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演变图马克思恩格斯的计划经济模式布尔什维克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德国)军事共产主义模式新经济政策模式民主的计划经济模式(20世纪50年代以前)斯大林模式改良的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20世纪60年代以后)市场经济模式社会主义苏东民主的新中间道路改良模式市场经济模式市场经济模式第二章从计划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理论与实践第一节经济转型的两种模式一、渐进式转型与激进式转型模式的分道扬镳1、20世纪90年代以前在计划经济总体框架下通过增加市场因素来提高效率所有计划经济国家都采取渐进式改革方式2、20世纪90年代以后几乎所有国家都放弃对计划模式的修补,转向市场经济转型方式分道扬镳:苏东国家转向激进式转型方式,中越等国仍坚持渐进式改革方式二、激进式经济转型(“休克疗法”)的效果及其教训1、激进式转型的特点: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价格自由化和国企私有化2、苏东国家经济转型的效果#波、匈、捷、斯、斯及波罗的海3国等俄罗斯及多数苏东国家俄罗斯:1989年经济开始下滑,1999年止跌,2006年GDP恢复到1989年水平原民主德国前南斯拉夫地区等3、苏东国家休克疗法的教训指导激进式转型的理论不适用原社会主义国家原计划经济国家不具备新古典理论实现的条件新古典理论忽视了市场化是经济主体的一个“学习和适应过程”激进式转型难以在改革过程中调整失误总体方案以“完全理性”和“信息充分”为前提,事实则相反如出现失误,因涉及全局,中途调整困难三、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基本性质坚持社会主义宪法原则基础上的市场化在市场化进程中不断调整社会主义宪法原则四、对两种转型模式效果的评析第一个阶段(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支持激进式转型的理论和舆论占上风第二个阶段(90年代中到世纪之交):支持渐进式转型的理论和舆论占上风第三个阶段(世纪之初):支持激进式转型的理论和舆论占再次抬头第二节我国渐进式转型的主要经验一、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兼容的经济转型激进式转型以二者不能兼容假设出发,渐进式转型则相反这使公有经济在转型中仍有增长,也是渐进式转型在市场化过程中经济能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二、强制性和诱致性相结合的制度创新强制性与诱致性制度创新的特点前者是依靠行政力量自上而下的一种制度创新后者是在利益诱导机制下由民间自发形成的制度创新激进式转型是一种强制性制度变迁,其程序大致是:政治变革后由民选的自由派政府提出激进式转型思路交由学者设计总体方案和推进步骤转型方案经议会批准形成法律然后交由政府付诸实施渐进式转型的基本程序是:先放开搞活,后调整规范决策者提出改革的意愿,规定改革的领域和改革的边界在放开的领域形成盈利空间,激励民间创新的出现最后自上而下的进行规范、调整渐进式转型的优势:降低创新成本,分散和降低转型风险三、工业化和市场化相统一的双重转型单重转型与双重转型因大多苏东国家已实现工业化,转型是单纯的体制变革因中国的工业化远未实现工业化,转型具有双重意义双重转型面临的风险与机遇风险:市场化与工业化都意味着社会结构的重大变迁,孕育着很大变迁,双重转型使风险叠加机遇:有可能利用工业化初中期经济高速增长来支持转型,也有利于利用改革来推进工业化四、从增量改革到存量改革的转型方式存量改革与增量改革存量指经济体系中既有数量增量指经济体系中新增数量激进式转型是一种存量改革中国渐进式转型通常遵循先增量后存量的路径:其程序是:从增量改革起步,随经济增长新体制因素不断增加,然后再逐步过渡到新体制,实现并轨这种转型方式的优点是:起步时不改变原有利益结构,可削弱既得利益者反对随存量比重下降,旧体制的影响和人们的观念发生变化,并轨的阻力也相应下降这种转型方式的条件渐进式转型的基本目标较高经济增长速度,有足够的增量支持转型五、体制外推进与体制内改革相结合的转型前者指计划体系外市场因素成长,后者指对计划体系改革激进式转型是一种主要依靠体制内改革的转型二者结合的转型方式的优势是:减小体制内既得利益集团的阻力加速整体市场环境的形成体制外为体制内改革提供制度示范和行为示范六、双轨制过渡激进式转型因一步到位,几乎不存在双轨并存问题双轨并存是渐进式转型的必然伴生物这种过渡方式的优点是为并存的新旧体制提供相对隔离的生存环境:在改革初始阶段,为非公经济形成创造条件的意义突出随改革推进,保护还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国企意义凸现这种过渡方式的缺点是:新旧体制摩擦造成经济秩序混乱滋生腐败温床。激励寻租行为七、个别试点、局部推进、总体协调逐步转型方式(三部曲)两种转型的差异激进式转型:“一步到位”或“一夜间”渐进式转型:“摸石头过河”、“错了再试”两种转型暗含的不同理论假设前提激进式转型:制度设计者和安排者“完全理性”,并能事先把握整个转型过程的“完全信息”或不存在信息成本渐进式转型:“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完全”假设八、逐渐转换政府职能的经济转型激进式转型:其政府管理经济的规制采取推倒重来的方式渐进式政府职能转换有缺点并存:优点:减少因旧规制破除但新规制尚未形成的管理真空缺点:容易受政府规制转型不彻底困扰九、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协调的转型激进式转型在方案设计中也重视三者协调,但在实践中因旧体制瓦解后新秩序不能迅速形成,经济体系内稳定机制形成迟缓,势必延长经济休克时间中国在转型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处理三者关系的原则稳定是改革和发展前提条件:当改革和发展可能危及稳定时,宁肯放缓改革和发展速度,以求得稳定发展是改革的目的:避免追求改革的意识形态目标改革是发展的手段:避免转型成为目的本身十、先经济改革后政治改革的经济转型先政治改革,然后凭借政治自由化力量推进市场化,还是先经济改革后政治改革,是两种经济转型的根本性区别渐进式转型在处理二者关系上有以下几个特点:经济体制改革先于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快于政治体制改革政治改革通常源于市场化使原有政治体制不能照旧运行时,才在边际上进行微调,几乎没有源于自身的政治体制变革,更没有由政治变革推动的经济改革评析:符合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自然演进规律在人为推进社会演进背景下,根据经济基础要求设计和变革政治制度,可避免因理性有限引发的社会风险双重转型中政治权力相对集中为经济运行提供基本秩序渐进式改革成功的根本经验(4个因素有机结合)坚持市场化方向的渐进式改革利用工业化初中期背景下经济高速增长支持转型非教条主义式的坚持社会主义宪法原则确保转型期经济和社会的基本秩序适应日益市场化的经济社会结构变迁宏扬中国传统文化四者的有机结合下篇世界三大市场经济模式比较序:1990年代以来三大市场经济模式鼎立格局的形成一、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区域化、集团化促成三大模式形成经济全球化与经济集团化的关系一方面,全球化削弱了经济体系的国家特色另一方面,经济集团化区域化使经济体系的地域、民族、文化特点在扩大的形式上得以保留经济集团化促成区域内体制趋同经济(27)—货币(12)同盟:欧洲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北美自由贸易区:英美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东亚经济区(10+3):东亚政府主导市场经济模式二、转型国家转型后融入区域集团,凸现三大市场经济模式的差异10个原苏东转型国家加入欧盟(2004、07)而融入欧陆模式中越等国融入东亚模式中三、三大区域各自发展路径突现三大模式之间的差异英美模式1990年代近10年以两高一低为特征的“新经济”使其成为一种“强势模式”2000年新经济泡沫破灭、2001年末以来的公司财务丑闻和次债危机暴露出其缺点欧陆模式一体化程度加深和范围扩大加速欧洲模式的整合和扩张;超稳定经济社会结构与强调社会公正是其优点经济长期低速增长,失业居高不下显露出其缺陷东亚模式越来越多的国家步入(准)新兴工业国行列和整个地区经济高速增长促成了共同模式的形成亚洲金融危机暴露出这种模式的共同缺点第三章盎格鲁-撒克逊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第一节英美市场经济模式的形成与发展一、原生的现代市场经济产生现代市场经济在英国产生的原因欧洲经济中心的西移新教伦理在英伦三岛的影响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普通法系)#较少的政府干预(1215年“大宪章”、1688年“光荣革命”)英国模式的扩张伴随殖民主义的扩张率先工业革命的经济优势二、英美市场经济模式的现代模式美国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