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现代文阅读 第一章第1节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句子的含意课件 人教大纲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现代文阅读第一章论述类、实用类文章阅读成语故事·让枣推梨唐·李延寿《南史·王泰传》:“年数岁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枣栗于床。群儿竞之,泰独不取。问其故,对曰:‘不取,自当得赐。’由是中表异之。”《后汉书·孔融传》:“年四岁时,每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温馨提示让枣推梨:指兄弟间的友爱谦让,不能用于其他关系。常错用为:人与人之间的谦让、客套。第1节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句子的含意体验与探究真题体验一、(2009·湖南)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几个世纪以来,科学一直被看成一种为人类带来幸福的力量,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科学引发的工业革命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20世纪初,以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为代表的物理学革命,从宏观和微观的尺度上,把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推向了高峰。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科学作为一种新的“偶像”登上神坛。1945年8月6日,在日本广岛上空爆炸的原子弹开始打破人们对科学的迷信。当原子弹造成的种种惨象通过媒体传播时,那些参与制造原子弹的科学家们陷入了深深的内疚之中。他们开始感到,科学研究的领域也存在着潘多拉盒子。20世纪后半叶,以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为开端的分子生物学革命逐渐成了科学舞台上的主角。20世纪60年代初,遗传密码被破译。1969年,DNA限制性内切酶被发现。1971年,斯坦福大学的保罗·伯格将猿猴病毒40(SV40)的DNA引入大肠杆菌与其DNA重组,获得了一种新的带有SV40基因的大肠杆菌。由于SV40对鼠类动物具有致癌性,还可以在试管内使人的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因此伯格的重组大肠杆菌就有可能具有致癌性。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人体肠道内,如果含有SV40基因的大肠杆菌在人群间传播,可能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美国著名分子病毒学家罗伯特·普兰克了解了伯格的工作后,立即与他通电话,指出这种大肠杆菌可能成为传播人类肿瘤的媒介,并建议他暂停此项研究。这使伯格非常犹豫,他深知DNA重组技术的革命性意义,但他也为此项研究可能带来严重后果担忧。在与其他分子生物学家讨论后,他毅然决定暂停此项研究。但是,DNA重组的研究并未停止,并在其他实验室不断取得新突破。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推进,基因重组技术引起的伦理问题日益引起政府和公众的关注。1974年7月,在美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伯格等著名分子生物学家联名发表了一封建议信,呼吁在全世界范围内无条件禁止一切有可能导致无法预知后果的基因重组研究。因为“伯格信件”的倡议,1975年2月,16个国家的140位著名科学家在美国加州举行会议,与会者一致认为:“尽管基因重组技术会促进分子生物学的革命性进展,可是运用这项技术所产生的生物新类型,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和意想不到的危害,因此必须对此严加控制。”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专门对此做了一个题为《DNA争论:科学反对它自己》的专题节目,向公众普及科学伦理。在伯格信件中,积极从事该领域研究的杰出科学家主动提出对自己的研究工作进行限制,这在科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它显示了那一代科学家巨大的道德勇气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堪称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选自《环球科学》2009年第2期,有删改)1.下列关于“伯格信件”的阐述,与原文意思不符合的一项是()A.伯格信件是伯格等分子生物学家在美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于1974年7月联名发表的一封建议信。B.伯格信件提议在全世界范围内无条件禁止一切基因重组研究以避免可能导致的无法预知的后果。C.在伯格信件中,伯格等杰出科学家主动提出对他们从事并取得成果的领域的研究工作进行限制。D.“伯格信件”这一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显示了那一代科学家巨大的道德勇气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解析原文中是“禁止一切有可能导致无法预知后果的基因重组研究”不是“禁止一切基因重组研究”。答案B二、(2009·江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说“异”詹克明你可以侧目异类,白眼异类,但绝不可小视异类。异类可以成为事物的中心。晶莹美丽的珍珠,其中心不过是颗砂粒,正所谓“病蚌成珠”。降雨全靠空气中的尘埃作为凝聚中心,倘若天空绝对干净,水汽再多也不会下雨,当然就没有植物和动物,更不可能有人类。同类之物彼此相差无几,谁也难成中心。异类的介入打破了无差异的均衡,“中心”应运而生,有序的体系得以形成。梁山好汉一百多,各怀绝技,谁肯服谁?倒是文武皆不出众的“异类”宋公明,凭着“呼保义”“及时雨”的名声坐了第一把交椅。当液体加热到沸点之上,有时高出十几度还不沸腾,就成了过热状态。一旦过热液体受到扰动,瞬时大量汽化,极易发生爆炸。工业生产中为了避免出现“过热”,常将几粒多孔质的沸石投入高温液体。沸石不断释放的小气泡容纳了液体的饱和蒸气,鼓成大气泡腾出,借此平稳沸腾。过于纯粹的体系在形态转化时很可能出现滞后或过头,导致险象环生,异类的适时参与则可化险为夷。事物需要发展,体系必然转变,异类可以成为伟大转折的突破口。20世纪初,正是爱因斯坦在假设光速不变的基础上提出相对论,普朗克又提出量子论,才使物理学获得了大发展。正因为他们的异类观念,才使得物理学大大创新。不过,切勿强求“异类”,最应警惕那种哗众取宠的故作怪异,如父亲逼着体弱女童跑全国、当街裸体自我标榜是行为艺术之类,就是渴求社会认可的假异类、真恶俗。不能容忍异类的现象,时时可见。打工者来自不同的地区,农村人与城里人衣饰的差异、口音的不同……都可以泾渭分明地用来划分同类与异类,更不要说大的方面了。不要把一切原因都归结为漫长的封建帝制,更深刻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国民性”。蜂拥而上的党同伐异和肆无忌惮的语言暴力,正说明我们缺少起码的宽容心态。一个高度发达、受人尊敬的大国,首先要有宽宏大量的国民气度,最起码要能容忍那些并不妨碍别人、又不违犯法律的异类行为。对于一个健全发展的体系,异类的存在不仅正常而且必需。2.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异类的存在不仅正常而且必需”,为什么?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主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这句话出现在文末,但原因要从第二、三、四段中筛选整合。要回答出两层意思,一是正常,二是必需。答案宇宙万物间普遍存在异类现象,所以是正常的;异类的存在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所以是必需的。三、(2008·江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纯朴的嗜血者我对李逵有一种很复杂的感情。这个莽大汉匍匐在底层,却活得洒脱奔放、无牵无挂,而且那么坦荡率真,敢爱敢恨敢作敢当,简直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全无心机的大男孩。在许多方面,他身上凝结了底层人的可贵品质。可是,情感的亲近是一回事,理性的选择又是一回事。甘于平庸生活的人,谁愿与李逵为邻?他就像一枚“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突然爆炸,将你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幸福一股脑儿埋葬。李逵为什么会让人害怕?也许是他过于无拘无束了,破坏的能量太大了。鲁迅说过:“李逵劫法场时,抡起板斧来排头砍去,而所砍的是看客。”《水浒》作者却用欣赏的笔调,浓墨重彩地托出了一个“嗜血者”形象:他的板斧向来是“排头砍去”,而且动不动就“杀得手顺”。在这种状态下,是没有是非曲直好说的。《水浒》虽然处处是刀光剑影,但快意恩仇,几乎没有悲悯色彩,连那个年仅四岁“生得端严美貌”的小衙内的死也径直写作“小衙内倒在地上……只见头劈做两半个”。制造这一幕的正是“黑旋风”!也许为了逼使朱仝上山入伙,无论哪个梁山好汉对一个小孩的生命都是不屑一顾的,但这种超过正常人心理承受度、毫无必要的杀戮,似乎只有李逵去做才合适。李逵崇尚暴力,流血越多,越是兴奋,但他并不像一般的流氓无产者那样浑身充满无赖气息,反而那么纯朴,纯朴和嗜血在他身上奇怪地统一起来了。他嫉恶如仇,最看不惯以强凌弱,哪怕是最崇敬的大哥宋江欺凌弱小,他也会义无反顾地挥斧砍去。嗜血者当然让人恐惧,而一个纯朴的嗜血者除了带来恐惧,还让人困惑。为什么这两种迥异的特质可以统一在李逵身上?其实并不奇怪,因为李逵完全不把生命当回事。他把杀人和流血看得像一场游戏,甚至可以拿自己的脑袋做赌注,“脑袋掉了碗大个疤”,仿佛大家脖子上顶着的不过是割了一茬还可以再长的韭菜。在一个全然不知怜惜生命的人的眼里,旁人难以理解的血腥行为也就变得自然和正常了。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怜惜的人是最可怕的,所以李逵还是活在书中的好。3.下列对文中“纯朴”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指活得洒脱奔放、无牵无挂、坦荡率真,敢爱敢恨敢作敢当,全无心机。B.指不像一般的流氓无产者那样充满无赖气息,只是无拘无束,崇尚暴力。C.指快意恩仇,杀得手顺时对一个“端严美貌”的小衙内也没有悲悯之意。D.指动辄拿自己的脑袋做赌注,仿佛脖子上顶着的是割了一茬还可以再长的韭菜。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本文的题目是“纯朴的嗜血者”,文中也说,“纯朴和嗜血在他身上奇怪地统一起来了”,所以在理解“纯朴”这一重要概念时,要将它与“嗜血”区分开。B项“崇尚暴力”和C项“没有悲悯之意”都属于“嗜血”,故可排除。D项作者最终提出的观点应是珍爱生命,反对滥用暴力。在文中,关于李逵“纯朴”的表述集中在第一段中,“活得洒脱奔放……全无心机的大男孩”。答案A4.“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怜惜的人是最可怕的,所以李逵还是活在书中的好。”这句话如何理解?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的关键语句和思想观点的理解能力。本句在文章的结尾,是总结性的重点句子,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观点:“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怜惜的人”最好不要活在现实生活之中,因为这类人崇尚暴力,滥杀无辜;最好这类人活在书中,人们可以从中得到警醒。答案(1)应当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珍惜他人的生命。(2)反对滥用暴力。(3)李逵这类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破坏性太大,“活在书中”可以对人们起警醒作用。真题探究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重要句子的含意是论述类、实用类文章“理解”层级中两个重要考点。对于重要概念的含义的理解,在实际考查中,主要是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两方面进行。概念的内涵主要指概念的本质特征、功用、原因等,外延主要指种类、数量、条件等。题型可用选择题可用主观题,多以选择题为主。对于重要句子的含意的理解,考查重点是:直接阐明新观点、新理论的句子;对新观点或新理论进行肯定或否定评价的句子;关键性语句,如各段的起始句和结束句、结论句;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整合与点拨知识整合1.无论是重要概念还是重要句子,都是“在文中”,强调的是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篇)的语境原则。2.理解重要概念、句子的方法技巧。阅读点拨高考阅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从理解概念开始的,而对重要概念理解与否,往往决定着对文章观点内容的准确把握与否。为此,在阅读过程中要具有三种意识:1.“概念”意识。“概念”有内涵和外延,应对“重要概念”的理解题,首先要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考虑,看命题者是侧重于内涵的理解还是外延的界定。一般说来,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多侧重于概念的内涵,选出错误的一项多侧重于概念的外延。2.文体意识。论述类、实用类文章阅读要依据其文体特征进行分析。论述类文章自然要抓住议论文的三个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从文本的首尾找出怎样的论点;分析文中支撑论点用了哪些论据,哪些是事理论据,哪些是事实论据;用怎样的论证方法论证观点。实用类文章要分清是传记、新闻,还是报告、科普。如传记要从典型事实、人物特征、作者评价三方面把握,新闻则要从标题、导语、主体、结语、背景五个方面把握。3.结构意识。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离不开对文章思路的把握。像《纯朴的嗜血者》,先说李逵好的一面——纯朴,再说李逵不好的一面——嗜血,然后谈两者的矛盾统一,最后表明作者的观点。懂得了这个思路,判断概念的具体含义就清晰多了。对文中句子含意的理解一向是论述类、实用类文章阅读的难点,虽然能力层级为B级,但往往需要在分析的基础上加以综合,有时还要探究其言外之意,稍不留意,就会答非所问或丢掉要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要注意该句子的形式和内容,以及在文中的区位。1.表现作者主旨观点或情感的语句这类句子往往在文章的“起”和“合”处,或文章标题中。作为观点的句子,要寻找支撑论点的论据,把握阐述观点的理由,通常要分析作品结构,将文本切分成几个层次,再根据层意把握内容要点,寻找文

1 / 6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