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国际化的制度环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经济国际化的制度环境南京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马野青ma_yeqing@sina.com2008、5本讲座主要内容序言制度竞争的含义及其在经济国际化中的作用中国经济国际化的国内制度环境中国经济国际化的国际制度环境及其应对——WTO规则及其运用序言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国际化含义与区别经济全球化:我国经济国际化的背景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阶段经济全球化含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生产要素的全球优化配置内容:市场的全球化、生产的全球化、服务的全球化结果:实现以最有利的条件生产、在最有利的市场销售,效率提高,商品更符合消费者的需要。1980s:经济外向化1990s:经济国际化要素分工,环节分工,片段化生产,模块化生产非价格竞争、服务竞争背景:经济全球化马克思对经济全球化的精辟论述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的论述:“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世界性的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沃尔夫冈.豪格对马克思的评价:“仿佛马克思当年有一架时间机器,可以让他飞到当代,描述今天发生的事情。对于和马克思同时代的人来说,这些肯定是很难想像的。”德国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家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看待当今世界?经济国际化含义指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国家(地区)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通过商品与生产要素的跨境双向交流,寻找发展机遇,促进本国(地区)的经济发展。表现:商品贸易国际化,产业国际化,服务贸易国际化强调从本国出发,融入经济全球化经济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差异两者都是更加高级的经济开放阶段:相对于外向型经济,都强调商品和要素的双向流动差异:观察角度、经济活动主体与承担角色的不同国际化以国家利益作为出发点,主体是国家从一国(地区)出发,以自我为主体,对本国(地区)经济加以调整,既适应国际市场与规则,又不断使国际市场与规则为我所用。重视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开放与保护的平衡“正常的国际化意味着在健康的民族意识和对外部的开放与交流间的平衡。”(——诺基亚公司前总裁奥利拉)为维护自身利益,对WTO,既要熟悉规则,更要熟悉例外WTO规则的特点:非惩罚性,违规措施只是“就此打住”经济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差异经济全球化主体是产业、企业:所谓全球化产业、全球化企业没有“全球化国家”全球化中,各个国家的产业、企业融入、适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英]邓宁:“除非有天灾人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不可逆转。这是技术进步的结果,技术进步的趋势不可逆转。”(邓宁:《全球化经济若干反论之调和》,《国际贸易问题》,1996、3)全球化中的产业、企业是被动适应:技术与成本竞争使跨国公司不得不实行生产全球化竞争力低的产业和企业、劳动者将蒙受痛苦1999年WTO西雅图部长级会议期间的抗议浪潮反全球化声浪——全世界无产者难以联合小资料: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农业和农民的影响发达国家农业长期依赖关税保护而生存:世界平均:农产品关税比工业制品高5倍。美国:平均关税不到2%,但对从最穷国家进口的蔬菜、果汁、花生等农产品征收40%到100%以上的高关税。其他一些国家:对某些农产品征收的关税高达1000%。发达国家的农业补贴一直居高不下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农业和农民的影响美国的农业贷款价格和大豆补贴发达国家的农业补贴:WTO2006年7月24日报告:2005年各成员方政府对农业的补贴达3000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来自发达国家。欧盟的一头奶牛每天得到2.2美元的补贴,而世上最穷的12亿人每人每天的开支还不到此数(我国还有3000万人每天生活开支不足一美元)富国占人口比例很小的农民以及占全球贸易不到1%、竞争力低的农产品贸易对当今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中美国逆风而行仅在1996—2000年5年间,美国联邦政府就向农民实际支付了616亿美元现金。1999年和2000年的支付额均超过了200亿美元。2002年,布什总统签署农业安全和农村投资法案,计划2002—2111年十年间向农业提供1900亿美元(年均190亿美元)的巨额补贴。富国农民成为贸易自由化的重要反对者——富国农民影响多哈谈判进程。原因:他们依赖保护,经济上相对弱势,但政治影响力借助选票而绝对强大,反对农产品贸易自由化。法国农民为什么反对自由化:作为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最大受益者的法国,2003年,约13.1万法国农民共得到73.8亿欧元补贴。法国农民经常被诗意地描述为“田园守望者”,成为一支难以抵挡的游说群体。美国文章《法国为什么爱农民》:“在一个有着倾向于制造冲突的社会文化的国家里,农民是所有游说团体中最坚定的一支,有时候甚至是暴力的一支。”我国农民的利益?按当时汇价,折合人民币46.6万元/人法国农民反对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自由贸易的障碍:法国农民将拖拉机从巴黎开到布鲁塞尔,抗议欧盟削减农业补贴烂苹果:法国农民抗议苹果进口法国农民与高卢雄鸡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损益负责任的政府该如何做?对有竞争力的产业:追求贸易自由化对缺乏竞争力的产业:适度保护为本国产业和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为本国经济国际化创造有利的制度环境含义?陈飞翔:3个80%第一部分制度竞争在经济国际化中的作用——基本理论对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竞争的一般看法一般观点——侧重微观:经济全球化的微观主体是跨国公司,全球化是跨国公司主导的,一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有竞争力的跨国公司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其国际贸易分工地位和贸易利益的获得。该观点的理论与现实基础: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理论:经济活动及国际竞争的主体是企业,在市场“看不见的手”作用下,企业这只“看得见的手”也影响到国家的竞争优势,对国家竞争优势的分析主要强调微观与中观层面。(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企业的创新能力。政府只是辅助因素)十七大报告:要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产品、企业、产业是国家竞争优势的载体公司战略结构和竞争机遇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撑产业政府作用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企业作为国际竞争主体的现实基础——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的主体目前有6.7万家,85万分支机构,掌管全球1/3的生产,80%的FDI,2/3的国际贸易,80%的技术转让通用:年营业额超过巴基斯坦等中等发展国,作为经济实体,参与国家排名,列第47位,它每年投入的研发经费达60亿美元美国《财富》(2004年7月26日):全球500强的收入达到14.9万亿美元沃尔玛的全球收入达2630亿美元,相当于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3.5亿人口的国内生产总值。政府:辅助因素。在国际竞争中,主要被界定为“保护”,充当“守夜人”,缺乏本身独立的主体地位经济全球化中现实的国际竞争:包含宏观层面的制度竞争现实的国际竞争是多维度的竞争微观层次的企业效率竞争和宏观层次的政府间的制度竞争构成国际竞争的主要内容。企业总是在具体的制度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国际竞争的背后隐含着制度的竞争。制度竞争的实质制度竞争的实质:制度竞争是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互动和博弈,其核心是通过制度竞争和制度交流,取得制度优势:一方面总结原先制度的优秀因素,选择能够促进本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使本国在与其他国家的竞争中能处于优势的制度(诱致性制度变迁)另一方面,通过交流学习,优化制度设计,引进先进制度,降低制度安排的成本,提高制度实施效率,加速制度创新(强制性制度变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最本质的差异制度差异,发展中国家先进制度的缺乏(刘易斯:为什么先进产业在发展中国家往往是经济发展的“孤岛”?)制度作为一种产品,政府是其主要供给者,通过先进制度的供给,提高要素的配置效率,获取制度的潜在收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从这层意义上,制度是一种生产要素先进制度供给的收益——市场制度的缺失。先进制度供给的收益宏观层次:有效的制度安排及制度环境(如各种法律规范)将减少交易的不确定性,提高交易积极性,降低社会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如知识产权)(科斯:1937《企业的性质》与交易成本理论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微观层次:解决激励和约束两大市场经济中的基本问题。(产权界定:科斯定理一,科斯定理二)开展制度竞争、营造有利的制度环境是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政府作为制度的供给者也是国际竞争的直接主体经济全球化下,制度竞争的特殊意义——企业边界(适度规模):企业行政成本=交易成本经济全球化下制度竞争的特殊意义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跨国公司为利益最大化而在全球配置资源各经济主体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都希望在高效率、低不确定性的制度环境中配置资源。在要素流动性日益增强、要素分工下,要素通过跨国流动可以进行制度选择。微观主体的制度选择行为迫使一国政府寻求建立制度优势经济全球化下国际制度竞争的三重含义国家(地区)间选择规则或规则体系的竞争竞争过程往往伴随制度体系效率的提高,以制度优势促进社会资本积累,刺激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等的投资形成,加强对参与国际竞争的个人、企业的创新激励,同时形成相应的约束体系,规制经济主体行为,减少摩擦成本,增强竞争能力。通过制度竞争形成制度优势,加强对全球可流动资源的吸引和利用,促进内部要素与外部要素的有效结合。(苏州工业园区)在国际经济交易规则或共同规范建立的博弈过程中进行竞争加强自身的谈判能力、影响力和适应能力,减少本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全球化背景下,一国在经济国际化过程中,要求政府积极参与国际制度竞争,从国内、外两个方面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吸引国外先进要素流入提供有利的制度环境FreedomHouse对经济制度变量进行评价的标准,有3组9指标:一为经济法律制度[主要包括产权的保护程度(PR)、法律规范程度(Reg)等];二是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贸易政策(TP)、货币政策(MP)、外资政策(FI)、工资政策(WP)等];三是经济自由化程度[主要有政府干预(GI)、金融市场自由化程度(BF)、黑色市场交易(BM)等]。潘向东等对制度在我国经济国际化中作用的实证分析——潘向东等对制度实证分析后得出的结论:一国经济制度安排与该国贸易流量之间相关性显著;一国经济制度安排和贸易流量对该国经济增长以及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的影响显著;对一国贸易流量影响作用最大的经济制度安排是一国的贸易政策:一国的贸易政策越趋于市场化,该国的贸易流量越大;对一国高技术产品影响最大的经济制度安排变量是该国的产权保护程度:一国对私有财产的保护程度越高,越有利于该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潘向东等在《经济制度安排、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影响机理的经验研究》(《经济研究》2005年第11期)第二部分中国经济国际化的国内制度环境中国经济国际化的制度环境我国从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体制转型实质上就是参与国际制度竞争、实施制度变迁的过程。实证分析结果: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36%。中国政府作为制度供给的主体,其效能的提高对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年份国家竞争力政府效能竞争力企业竞争力20023130432003292246200424213520053121502006191730200715826IMD:2002—2007中国的国家竞争力与政府效能竞争力(序数位)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IMD)总体竞争力水平的四大构成要素(1)经济运行。包括国家和地区内经济实力和国际化程度。是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力量和参与国际贸易和投资程度的整体评估;(2)政府效能。指政府政策和社会环境对竞争力的有利程度;(3)企业效率。指企业在管理、盈利、创新和应变等方面的表现;(4)基础设施。指软、硬基础设施为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程度。关于国际竞争力排名的争议:WEFVsIMD世界经济论坛(WEF)关于中国竞争力的排名IMD中国排名年度WEF中国排名292003442420044631200

1 / 16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