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学史的分期中国语言学史分为六期:第一期:先秦——中国语言学的萌芽期这个时期的表现是:诸子著作中有关语言问题的论述方面及训诂学的产生萌芽。首先是诸子的语言观,表现在:(1)孔子,名丘,字仲尼,汉族,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孔子认为,只有正名,国家的政策和官员们的言论才能统一,政令才能顺利地下达,政事才能成功,礼乐才能复兴,刑罚才能准确,老百姓才能有所依从。只有通过正“名”以正实,重建社会的和政治的关系与制度,使其名实相符。君主和各级官员们都按照自己的名份来行事,就能够实行仁政,建立起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秩序。这样社会便可以转危为安,转乱为治。由于其政治主张在各国都无法采纳,于是开始修《春秋》,想通过编书来实现他的政治主张,他寓褒贬于一字,在语言运用上非常严肃。《公羊传》、《谷梁传》里分析《春秋》的语言很注意孔子的正名思想。我国训诂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孔子在谈论正名问题的时候,对语言的运用也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他反对过于浮华的辞藻。主张言辞足以达意,这就是《论语·卫灵公篇》所说的“辞达而已”。《论语》里还提到言语的朴实和有文采是对立的两方面,君子要使这两方面配合得当,统一起来。“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些看法,今天还有积极意义。修辞学的著作谈到修辞的起源,还是认为孔子起了很大作用。(2)老子著有《老子》,这本书在第一章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其中第二个“道”的一是就是称说,也就是言语表达。第一个与第三个“名”是名称,第二个“名”是动词“取名。”名称与事物的关系,用今天语言上的惯用的说法就是解决语言在认识过程中作用的问题。老子以后,不少学者也都谈到了这个问题。(3)墨子,在中国语言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其著作《墨子》里面有些论述反映了当时人对语言问题的看法。如“循所闻而得其意,心之察也。”“言,口之利也。”“执所言而意得见,心之辩也。”这些话谈到了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的过程。(4)荀子,名况,赵国人。《正名篇》的写作目的在于语言的社会实践是为政治服务的。内容上大大超过了孔子的正名论。名实关系的社会约定性在文中占有重要地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这些话就说明了名称与所表示的事物之间关系的约定俗成原则。,也就是语词成立的社会因素。当然他没有用“社会”这个词,用的是“群”。在名的分类方面,荀子和墨子也不同。其次是训诂学的萌芽,表现在:(1)《公羊传》中写道“《春秋》贵贱不嫌同号,美恶不嫌同辞。”这实际上是指古汉语里同一个词兼有正反两方面意义的现象。(2)《谷梁传》不止一次提到了“名从主人”的问题。其一,鲁桓公二年(公元前710年),“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孔子曰‘名从主人,物从中国’,故曰郜大鼎也。”这里是说,孔子是依照“名从主人,物从中国”的原则将郜大鼎之名记于、《春秋》的,郜是春秋国名,在今山东省城武县东南十八里。鲁隐公十年(公元前713年)宋灭郜,并取其所铸之鼎。桓公又从宋得到这个鼎。《公羊传》记此事说“此取之宋,谓之郜鼎何?器从名(从本主名名之),地从主人(从后所属主人)。”对照《谷梁传》可见,“名从主人”是指器物之名遵从原主人所定之名。其二,鲁襄公五年(前568年),“会吴于善稻,吴谓善,伊;谓稻,缓。号从中国,名从主人。”其注云“夷狄所号地形及物类当从中国言之,以教殊俗,故不言伊缓,而言善稻。人名当从其本俗言。”此注说得十分明白,所谓号是指地形及物类的名称,这些名称应当依从“中国”的叫法,(“中国”是当时对周王朝名义上统辖区域的称呼,又特指周直接控制的中原一带。)为的是教化夷狄。《左传》记此事为“会吴于善道。”古时地名无定字,依音书之,故善稻可作善道。从《谷梁传》及其注来看,似乎吴地将善稻叫作伊缓,并不是一地两名,而是一名两音,是“中国”音与方音的不同。这说明“号从中国”包含有在地名读音上,方音要服从中国音的意思。至于“名从主人”只是作为与“号从中国”并列对举出现,其意为:人名要遵从本名。其三,鲁昭公元年(前541年)“晋苟吴帅师败狄于太原。中国曰大原,夷狄曰大卤,号从中国,名从主人。”这里大原,在今太原市西南约二十五里,《公羊传》亦记为大原,而《左传》记为大卤。可能大原、大卤为一名两写。《谷梁传》引“号从中国,名从主人”的原则,认为夷狄名应当服从中国名。“名从主人”在这里仍是并列对举。其四,昭公五年(前537年)“叔弓帅师败莒师于贲泉。狄人谓贲泉失台。号从中国,名从主人。”贲泉,古莒、鲁交界之地。《公羊传》作濆泉,《左传》作蚡泉,盖一名三写,而《谷梁传》说狄人称为失台,可能是贲泉之地的别种语言名称。果如是,“号从中国,名从主人”原则又显示更进一层的意义,不仅方音要服从“中国”音,而且,若一地有两种语言的名称时,应取“中国”的称呼为正式地名。从上述摘引分析来看,《谷梁传》所载“名从主人”并不具有使用地名应尊重地理实体所在地国家、民族和人民的习惯这层意思,甚至与地名根本无关,只是器物名、“人名当从其本俗言”的意思。在谷梁的词典里,今天所说的地名,不属“名”,而是属于“号”的范畴,疑此划分在先秦是较为明确的,汉以后才出现地名一词。“号从中国”与地名大有关系,这个原则、要求,一名多音、一地多名的,都要依从“中国”习惯,为的是“以教殊俗”,显示了儒家处理地名问题上的大一统思想。与此同时,以上两部书都提到了语法分析的问题,而且还有不少解说虚词的地方。再次是综合词典的编写,表现在:《尔雅》一书的编写应该是战国晚期的学者缀拾前代故训而成,它是先秦时期的著作。《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词典。《尔雅》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列入十三经之中。其中,“尔”或作“迩”是“接近”、“走近”的意思;“雅”字从牙从隹,“牙”指前排上下齿,用于咬文嚼字;“隹”原指尖嘴鸟,在此表示“锥形”;“牙”与“隹”联合起来表示“锥形牙”,即“犬齿”。古人视犬齿为“基准牙”,故“雅”有“基准”、“标准”的意思,通“正”。“雅言”就是古代的官方语言,就是标准语、规范语。“尔雅”就是“使人们的语言接近标准”之意。《尔雅》是后代考证古代词语的一部著作。《尔雅》被认为是中国训诂的开山之作,在训诂学、音韵学、词源学、方言学、古文字学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其中的今话是汉代的话。《尔雅》是我国第一部按义类编排的综合性辞书,是疏通包括五经在内的上古文献中词语古文的重要工具书。《尔雅》全书收词语4300多个,分为2091个条目。这些条目按类别分为“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yuè)”、“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chù)”等19篇。这19篇的前3篇与后16篇有显著的区别,可以分成两大类。前3篇,即“释诂”、“释言”、“释训”解释的是一般语词,类似后世的语文词典。《尔雅》后16篇是根据事物的类别来分篇解释各种事物的名称,类似后世的百科名词词典。其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等4篇解释的是亲属称谓和宫室器物的名称。第二期:秦汉——中国语言学的确立期这个时期的表现是:秦帝国的“书同文”文字政策的颁布,古书注释的大量出现。(1)大毛公毛亨、小毛公毛苌著有《毛诗故训传》。中国研究《诗经》的著作,即《毛诗故训传》。简称《毛传》,30卷。现存的毛诗每篇都有一个题解,叫做“小序”。其作者大部分已不可考。现在一般都认为解说文字除少数几篇可信以外,大部分都不可信。但是毛诗序对后人的影响非常大。古人做诗、写文章用典都爱用里面的解释。所以《毛诗》就是《诗经》的《毛传》。《毛诗故训传》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诗经》注本,全书以解释字义为主,其章句训诂大抵取自先秦群籍,保存了许多古义。东汉末年,郑玄为之作《笺》,唐代孔颖达又进一步疏解《毛传》、《郑笺》而作《毛诗正义》,遂使《毛传》在经学研究领域地位不断提高。但毛亨解诗,常以封建伦理观点歪曲诗的主旨,语多附会,不足凭信。通行版本有《十三经注疏》等。(2)《郑玄毛诗笺研究》以汉代学术为背景,通过严密的考证,采用统计、分析和比较等方法,从文献学、文学、哲学、文字学等多角度对《毛诗笺》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着重论述其校勘和注释成就及其所反映的主要思想。创新之处在于挖掘了笺注中所蕴涵的德治、阴阳和谶纬思想,弄清了郑玄融合今古文的大体情形,对郑玄引用经典、笺序释兴等情况作了充分的论证说明,这些对致力于汉代学术、《诗经》学和郑玄经学研究的学者无疑具有启发作用。(3)王逸,东汉文学家。字叔师,南郡宜城(今属湖北)人。安帝时为校书郎,顺帝时官侍中。所作《楚辞章句》,是《楚辞》最早的完整注本,颇为后世学者所重视。《楚辞章句》是《楚辞》注本。《楚辞》为西汉刘向所辑,原为十六卷,王逸增入己作《九思》一卷,改编为十七卷。书中对《楚辞》各篇作了文字注解,记述了各篇的创作由来和作者经历。是《楚辞》最早的完整注本。王逸注释《楚辞》的体例是,逐句作解,着重训诂,大多言之有据。他其实是完成了当时的一个集大成的工作。这部书中所凝结的,除了他个人的勤奋努力之外,其实还有在他之前或与他同时的很多汉代学者的辛勤与智慧。刘向、贾逵、班固、马融等前辈大家的遗说,就有一些是靠《楚辞章句》才得以保存。王逸虽然很有自己的见解,但是并不囿于一己之见,他常常用“或曰”来引用别人的观点。王逸《楚辞章句》是楚辞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王逸之后,很长时间内都没有再出现优秀的《楚辞》注本。(4)扬雄(公元前53-18)是著名的辞赋大家,同时也是科学家、哲学家和语言学家,名副其实的一位“通人”。他花了27年时间,记录了大量的方言口语词汇,并整理成《方言》一书,成为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方言比较词汇集。扬雄《方言》历来备受推崇,影响深远,但素称难读。《方言》之难读,大概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年代久远,流传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文字讹、脱、衍、倒等问题,需要校勘复原;二是《方言》多奇字僻字,需要考释;三是《方言》所记均为西汉口语词,有不少在古籍中难觅例证,流存于后世方言中的也不多,因此释义极难。从晋代郭璞为《方言》作注以后,研究《方言》者代不乏人,而尤以清代以来为盛。华学诚先生的新著《扬雄方言校释汇证》(中华书局2006年9月第一版)是继钱绎《方言笺疏》和周祖谟《方言校笺》之后既能全面反映历代《方言》研究成果,又能代表当代学术水平的一个新校注本,赵振铎、方一新等先生称此书是校释《方言》的集大成之作。此书于2007年11月荣获北京大学第12届王力语言学奖金一等奖。(5)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省郾城县)人,《说文解字》一书的作者。东汉之初,许慎在汉字研究领域竖起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在许慎著《说文解字》以前,中国没有文字学著作。收集全部流行汉字,介绍它们的造字方法,分析每个汉字的形、音、义结构……这样的著作,只有一部《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收集了当时流行的汉字9353个,用秦汉常用的小篆书体,把它们全部摹写下来;个别字的古文、大篆与小篆书体不同,《说文解字》也为它们做出记录,这给我们今天研究文字源流、变化提供了绝好的材料。《说文解字》给汉字建立了540个部首,所以,从部首法创立之后,《玉篇》、《康熙字典》、《辞源》、《辞海》,纷纷采用。直到今天编辑辞书,也还离不开此法。特别是一些上古文字字典的编纂,不仅离不开部首,甚至还必须依照《说文解字》的十四卷分部,如《甲骨文编》、《金文编》等。(6)刘熙(